06.08 保护好食管,守住健康第一关

食管是人们饮食的“第一通道”,它没有显赫的位置,结构也不十分复杂,却担负着输送食物、水分、饮料及大多数药物的重要任务,从不懈怠,从不疲倦,但却承上(上连口腔)启下(下接胃)默默无闻地工作着。据粗略计算,人的一生中至少有20多吨食物、饮料,通过这约40厘米的管道进入胃中。

保护好食管,守住健康第一关

食管癌是怎么发生的?

食管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食管腔内壁表面的一层是黏膜上皮层,既薄又软,直接同食物接触,因此最容易受到各种食物的刺激。如果过于粗糙、过于热烫的食物在通过食管接触黏膜上皮时,会擦伤或烫伤食管黏膜上皮,使黏膜上皮发生破损、溃烂、出血等病变。如果这种损害经常发生,不断刺激黏膜上皮,黏膜在反复增生、修复中,就会出现一些“变异”细胞,逐渐形成癌细胞。

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长期喜进烫食、粗食,饮浓茶,多食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可造成食道黏膜损伤、造成食道黏膜增生间变。除此之外,癌症治疗专家介绍,食道癌的病因主要还有以下几种:

一、亚硝胺类:亚硝胺类化合物是一种非常强的致癌物质,研究显示食道癌高发区食用酸菜的居民,胃液、尿液中存在有诱发食道癌的甲基苄基亚硝胺、亚硝基吡咯烷、亚硝基胍啶。食用酸菜量和食道癌发病率成正比。

二、霉菌致癌因素:用霉变食品可以诱发小鼠食道和胃的癌前病变或鳞状上皮癌。此类霉菌与亚硝胺促癌有协同作用。

保护好食管,守住健康第一关

三、遗传因素:食道癌具有显著的家族聚集现象,高发区连续三代或三代以上患病家族层出不穷,但食道癌绝对不存在遗传,而是于家庭饮食习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饮食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与食道癌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如吸烟、饮烈性酒等。

保护好食管,守住健康第一关

六、癌前病变及其他疾病因素:如慢性食道炎症、食道上皮增生、贲门失弛缓症、食道溃疡、食道疤痕狭窄、食道黏膜损伤和裂孔疝等均被认为是食道癌的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

那么怎么样才能感知有食道癌的发生倾向呢?

食道癌的早期症状

1.咽下梗噎感最多见,可自选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常在病人情绪波动时发生,故易被误认为功能性症状。

2.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较多见。咽下食物时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其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样,以咽下粗糙、灼热或有刺激性食物为著。

3.食物滞留感和异物感。咽下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以及胸骨后紧缩感或食物粘附于食管壁等感觉,食毕消失。

4.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为明显,此症状的发生也常与病人的情绪波动有关。

出现以上症状就需要去医院做检查排查病变的可能了。

如何预防?

保护好食管,就守住了健康第一关。欲保护好你的食管,须谨记以下几点:

避免烫食伤食管

研究发现,喝极烫的饮料,可以使患癌症的危险性增加4倍。因为这种非常热的饮料,可对食道产生慢性热损伤而致癌。

保护好食管,守住健康第一关

戒除烟酒慎用药

烟、酒及某些常用药(如阿托品、654-2、颠茄片、心痛定等)进入食管,易诱发胃-食管反流,久之可形成食管炎。另一些药物如四环素、阿莫西林、氯化钾、去痛片等,如服用方法不当,因其化学性质,亦可损伤食管。

细嚼慢咽少磨擦

虽然食管的鳞状上皮和其他上皮相比,具有一定的耐磨特性,但毕竟有限。但细嚼,可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光滑的食团。慢咽,可使食团得到食管分泌的黏液润滑,顺利移到胃,使食管不受到磨损。如果吃东西时狼吞虎咽,那么食管难免会受到损伤。

食物质量要讲究

大量吃肉、摄取动物脂肪、摄取大量盐,会加速患食管癌的危险。但吃大量蔬菜水果、谷物和喝绿茶,可以减轻上述危险。例如,有规律地吃水果,可以降低63%患癌症的危险。所吃食物最好是新鲜的。我国一些地区的人有长期(特别在冬季)食用腌菜的习惯。因盐腌菜含有致癌物,可诱发食管癌,应该少食。而新鲜蔬菜和肉类含有维生素A和C,对食管癌发病有预防作用。

避免刺激戒嗔怒

精神上的重大刺激,不但促使胃-食管反流发生或加重,也是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诱因。如《明医指掌》就曾说:“噎病多起于忧郁,忧郁则气结于胸臆而生痰,久则痰结成块,胶于上焦,道路窄狭,不能宽畅,饮则可入,食则难入而病已成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