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被網課逼瘋的家長,被家長逼瘋的孩子,幫孩子學習家長該做什麼

被網課逼瘋的家長,被家長逼瘋的孩子,幫孩子學習家長該做什麼

疫情下的社會,到了一個全民寒假的時期,家長陪著孩子一起在家中放寒假,但是學校停課不停學,從線下教學變成了線上。

被網課逼瘋的家長,被家長逼瘋的孩子,幫孩子學習家長該做什麼

很多家長的心情就像過山車,心情波動很大,看著孩子面對電腦上課時的心不在焉與頻頻找藉口。什麼口渴了要喝水,眼睛累了要休息一下,坐的累了要起來活動活動之類的藉口層出不窮。家長受不了要被逼瘋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沒想到自家孩子的學習狀態這樣的不堪,孩子天性愛玩,又是頭一次上網課,多多少少有些學不進去,表現出一定的厭學情緒。家長這時候也在放假,每天的精力大多都會集中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看到孩子每天在家但是卻不學習,難免生氣,親子之間容易生衝突。

被網課逼瘋的家長,被家長逼瘋的孩子,幫孩子學習家長該做什麼

家長難免會問一句:孩子為什麼不主動學習呢?

孩子在家為什麼不好好學習,我們就要了解一些孩子可以主動好好學習的原因了。美國認知教育學家奧蘇貝爾的觀念認為,學習的內動力有以下三點。

1、認知的內驅力

知識的內驅力是所有內動力中最為重要的,最為穩定的力量。知識的內驅力就是就是對於知識的渴求,就是對於知識的好奇心,都說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師。這種以好奇為主導的知識內驅力就是求知的最根本動力。

被網課逼瘋的家長,被家長逼瘋的孩子,幫孩子學習家長該做什麼

但是這種內驅力往往最容易被家長所忽視,或者是被家長歪曲擴大。有的家長,在孩子對閱讀書寫產生興趣的時候,就會立刻買下很多孩子現階段根本讀不懂的書本。孩子就會被家長誇張的行為嚇到,再也沒有翻看過這些書本。

被網課逼瘋的家長,被家長逼瘋的孩子,幫孩子學習家長該做什麼

2、自我提高的內驅力

為什麼孩子在學校就要比在家裡學習更加努力更加認真?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內驅力與環境影響的原因。在學校,周圍都是與自己同齡的同學,如果學習不好的話就會失去同學老師的認可。所以這種自我提升的內驅力就會促使孩子在班級中追逐比自己更加優秀的人。

被網課逼瘋的家長,被家長逼瘋的孩子,幫孩子學習家長該做什麼

但是與知識的內驅力來比,自我提高的內驅力還是外部的原因,是由外部環境影響的,間接的作用。但是隻要孩子在這樣的班級環境中,就會受到這種自我提高內驅力的影響。當對於知識的內驅力不能在作為動力的時候,就靠自我提高的內驅力為孩子提供動力。要是想對努力學習有持續奮鬥的力量,就要將對知識的渴望與對自我提升的渴望結合在一起,化為志向遠大理想的動力。

被網課逼瘋的家長,被家長逼瘋的孩子,幫孩子學習家長該做什麼

3、附屬內驅力

這種內驅力表現為想得到周圍人的認可,想得到家長與老師的信任與。但是當孩子努力學習之後沒有在短時間內得到積極的反饋,那麼這種內驅力就會減弱,直至喪失附屬內驅力。

那麼應該怎樣幫助孩子找到內驅力,讓他們有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呢?

被網課逼瘋的家長,被家長逼瘋的孩子,幫孩子學習家長該做什麼

幫助孩子形成適度的動機水平,可以讓孩子有學習的動力,有動機主動學習。所謂的適度一點,就是要根據自家孩子的具體情況來定。物極必反在很多場合都適用,心理學家有研究過一項定律,那就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這個定律是指,動機的最佳水平隨著任務的性質不同而不同,在比較簡單的任務中,工作效率隨著動機的提高而上升。 但是伴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動機的水平就有了下降的趨勢。

簡單來說,中等的動機水平會使工作的效率處於最高的狀態,但是動機的強度一旦過度,就會反而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這種動力放在學習上的表現就是,學習的勁頭太強,就會形成急於求成的狀態,產生焦慮與緊張,會干擾到記憶和思維活動,反而降低了學習的效率。

被網課逼瘋的家長,被家長逼瘋的孩子,幫孩子學習家長該做什麼

當孩子的學習動機足夠的時候,家展就不要再給孩子添加額外的動力了。再比如自家的孩子就要高考了,自己的學習動力已經很足,這個時候家長再給孩子添加外部的壓力的話,反而會起到物極必反的效果,降低了孩子的學習效率。

那麼,如何做到維持孩子適當的動機呢?我們給出以下的建議提供參考。

被網課逼瘋的家長,被家長逼瘋的孩子,幫孩子學習家長該做什麼

1、發現孩子感興趣的事物,保護他們的好奇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孩子對於外部世界的好奇是與生俱來的,作為家長的成年人不應該去扼殺孩子的好奇心。我們知道家長都想讓孩子有個遠大的前程,但是如果只是追求自己所期待的結果就忽略了孩子再過程當中的好奇,讓他們迎合自己的想法的話,說不定就會產生相反的作用。家長應該適當的放手,在能保證整體方向是正確的前提下,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好奇心也是無可厚非的。

被網課逼瘋的家長,被家長逼瘋的孩子,幫孩子學習家長該做什麼

2、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自我觀念

要讓孩子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要是通過努力是可以學會的,是可以做到自己想做的一些事的。這就是孩子的子自我效能感。孩子如果處在一個效能感低的環境中的話,就會對自己沒有自信,這樣下去長此以往,就會讓孩子的學習動機變低。

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在自我效能上的引導,比如說孩子在搭建積木,第一次的時候建築不穩,上面塌陷了,這個時候家長就不應該嘲笑孩子笨,反而應該鼓勵孩子,讓他再嘗試嘗試,並告訴孩子,只要你好好思考的話,下次一定可以弄好。並在孩子完成之後給予獎勵和誇獎。這樣孩子就會一點點的在進步,帶給家長很多驚喜。

被網課逼瘋的家長,被家長逼瘋的孩子,幫孩子學習家長該做什麼

3、讓孩子養成對於努力成功的因果關係理論

讓孩子明白,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的努力。家長應該從小事入手,培養、教育孩子。比如家長做了一頓很好吃的晚飯,就要告訴孩子,之所以做出來的飯會這麼好吃,就是因為家長努力將每一步都做好,所以才會帶給家人美味。這樣,孩子就會明白,個人要是想獲得更加優秀的成就,就要更加的努力。

被網課逼瘋的家長,被家長逼瘋的孩子,幫孩子學習家長該做什麼

4、滿足孩子對於學習的需要,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

說到底就是要家長尊重孩子的身心安全,讓他有安全感和歸屬感,這樣再加以引導,就會促進孩子的學習動力。

被網課逼瘋的家長,被家長逼瘋的孩子,幫孩子學習家長該做什麼

綜上所述,要向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就要讓他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家長就應該幫助孩子完善目標,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力量。從而擁有屬於自己的成功人生,達成自己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