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凌晨3点不回家的人,从来不发朋友圈

最近被“凌晨3点不回家”的文章刷屏了,其实是个广告视频,讲述了三个故事。

实习生凌晨3点赶ppt遭遇死机,80多页的ppt瞬间化为灰烬;

护士长值夜班的时候女儿突然发高烧,为了救病人她毅然选择了留下来;

广告公司经理带着模特熬夜拍广告,结果照片老板怎么都不满意,反复重拍,错过了和男友的相聚。

凌晨3点不回家的人,从来不发朋友圈

想说这些桥段都太老了好吗?被感动的那些粉丝以前都不看知音吗?没看过知音还没上过班吗?而且这里面几个逻辑真的让人怀疑编剧家天花板漏水漏到脑子里了。

实习生那段,董事长在电话里说,这个ppt关系到明天的大单子…一定要明天早上第一时间发给我…

拜托,实习生什么时候有这么大能力可以处理这么大的单子了,董事长这种级别的,没有三五年工作经验是接触不到的好吗?除非他们公司就只有3个人:董事长、财务和她自己。

第二段,护士下班的时候来了一帮出车祸的患者,恰好老公打电话说女儿发高烧了,护士犹豫了一下,挂断了电话继续救死扶伤……

后面看照片女儿应该有7、8岁的样子了,也不小了,这种发烧的情况应该相信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如果面对这种情况都着急撩火的,说明你这个当爹的以前没尽到责任啊。再说了,老妈是护士长,家里应该不少医疗药物,这个电话真的是打出了一个不成熟的爹和不敬业的编剧。

第三段,典型的异地恋,男的跑来找女的,约见一面,结果女的工作忙,男的发了好几条信息都不回,男的生气了,女的为了事业牺牲了爱情,可歌可泣,为了表现女性的不容易,男朋友的脑子也就只能到这种程度了(女主内心气得OS:为什么不直接来找我!)。

虽然后面都反转了,实习生的董事长发来了慰问,护士长的女儿沉沉睡去,女经理的男友转而求婚,皆大欢喜,引出广告,歌颂女性,灌输品牌以温情,感动粉丝以套路。

凌晨3点不回家的人,从来不发朋友圈

啪啪啪这出戏演得好,跟上次番茄炒蛋信用卡一样好,只不过为了强行温馨,刻意忽略了现实的逻辑。

现实的逻辑是什么呢?我告诉你一个身边真实的例子吧,凌晨3点回家的人,从来不发朋友圈,除非他是刚蹦迪回来。

我那个叫Y的朋友,在上海工作,在苏州贷款买了500万的房子,每月工资2.5w,还贷款2w,每月结余5k。

5k在上海能干嘛?什么都干不了,为了多攒钱早点把房贷还清,他一有时间就干私活儿,最忙的时候,白天在公司干,晚上回家干私活儿,干到凌晨4、5点,出门吃个早饭,去公司睡会儿,9点起来继续给公司干。

而且是连续2~3天这么干。

熬夜也让他的身体变得很差,每次熬完夜,脸都肿得像气球,眼袋严重超载,身体还出现了不良反应,比如腰腹疼痛等。

我说,你得注意休息啊。

他说,房贷要还20年,但他熬夜坚持不了这么久,所以趁着年轻就把该熬的夜熬了,以后日子就能轻松点。

他都这么苦了,我从来没见他发过朋友圈诉苦。

我问他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他说太忙了,忙得没时间去博取别人的注意。

凌晨3点不回家的人,从来不发朋友圈

相反,纵观我的朋友圈,那些凌晨3点还在坚持发圈的人,基本上都是这么几种状态:

“哈哈哈哈哈这个抖音真好笑”

“哇,这家小龙虾太好吃了,打卡打卡”

“这家迪吧再也不来了,小哥哥一点都不帅”

“又熬夜了,皮肤变得好差,以后不能熬夜追剧了”

或者是

转发QQ音乐《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转发QQ音乐《纸短情长》

转发心灵鸡汤《如何做一个优雅的知性女子》

转发名人励志故事《乔布斯和比尔盖茨的隐秘往来》

而在那篇《凌晨3点不回家》的文章留言区感动得稀里哗啦的粉丝们,和上面那些凌晨3点刷着段子鸡汤的好友多半是同一波人。

容易被自己感动,却忽略了现实的客观:现实是无情的,但现实也是公平的。

在这个物欲横流、焦虑畅销的时代,在这个幸福感稀缺但迷茫泛滥的时代,在这些随时都在淘汰年轻人的一线城市里,

希望你凌晨3点已经在家里酣然入睡,不是因为你不务正业,而是因为你已经提前搞定了所有工作,用不着拿生命加班。

凌晨3点不回家的人,从来不发朋友圈

凌晨3点不回家的人,从来不发朋友圈

凌晨3点不回家的人,从来不发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