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現在人所寫的書籍可以按照四書五經來分類嗎?

獨孤安心


我來更正一下問題所說的“四書五經”分類方式,應該變更為“經史子集”更為合理。個人覺得現在人所寫的書籍按照“經史子集”來分類是不合理的。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經史子集”。

“經”,《說文解字》中解釋的意思是織縱絲也。就是紡織品上的縱線。後來古人就把

“經”象徵為永恆真理。永恆真理寫成的書,就叫“經書”。比如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古籍十三經。

“史”就很好理解,包括古人寫的史書,史書體裁包括記傳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等等。比如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二十四史、資治通鑑、歷朝的紀事本末等等。

“子”涵蓋了諸子百家的著作及其類書。“子”涵蓋的內容是最為廣泛的,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各家的著作如儒家著作、道家著作、法家著作、陰陽家著作、醫學、雜說、天文、地理、等等。

“集”就是古代名家寫的一些詩詞專籍等等。比如《李清照集》。

最先魏徵主編隋朝官方歷史《隋書》的時候,就在《經籍志》中提到了經史子集,把書目按照經史子集劃分。後來紀曉嵐主編《四庫全書》時候,就是按照經史子集的方法制定了圖書的總書目。有了這個分類法,古籍就全部可以囊括在經史子集中了。所以以前的古籍都是按照經史子集的方式來劃分的。

而隨著現代文學的發展,一些書籍顯然已經用經史子集分類不合適了。隨便舉個例子,比如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怎麼分也放不到經史子集中。於是現在就用了中圖分類法這一方法對圖書進行分類,也是現在圖書館圖書的分類方法。

中圖分類法採用的是漢語拼音字母與阿拉伯數字相結合的混合號碼。即用一個字母表示一個大類,以字母的順序反映大類的序列。字母后用數字表示大類以下類目的劃分。如果你現在去圖書館,就會看到書架上圖書的分類。就讓我們拿現代長篇小說來舉例,怎麼分類呢?按照字母+數字的組合進行分類。I是文學,I2-中國文學,I24是小說,I247是當代小說,I247.5就是當代長中篇小說。所以當代的中國長篇小說的分類號就是I247.5。這種分類方法便捷明瞭,廣泛使用。

所以說現在人所寫的書籍按照經史子集來分類不合適。

個人愚見,希望能幫到你。


徐yingr


不能。

四書五經是中國古代儒家經典的學問,是屬於中國古代學問的一個很狹小的部分而已。只是因為古代儒家思想在知識分子當中佔有絕大多數的份量,所以才會有這麼大的且絕對性的地位,以致它是中國學術思想兩千年的學術傳統。

中國古代學問可以分為小學、音韻學、經學、理學、子學、文學、詩學、詞學、小說學。任何中國古代學問都囊括在這些分類裡。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四書五經其實是經史子集裡的“經”和“子”中的一部分。而經史子集也更側重於儒家思想的學問。

而古代也有一些不入儒家知識分子“法眼”、不入“流”的學問,比如類似沈括這樣的人寫的科學技術羅列的書籍《夢溪筆談》,是沒辦法概括到上面的分類中去的。因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太注重儒家經典知識,所以別的一切都看不上,並且也不會把這些概括進去,只是通稱這些為“雜家”。

古代的技術書籍都不能囊括進去,更別說現代的科學書籍了。愛因斯坦的《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在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眼裡是什麼學問呢?他肯定會瞟了一眼,說道:“什麼玩意?”然後隨手把它扔進了“雜家”的廢棄倉庫裡。

所以說,用四書五經經史子集的分類方法去看中國古代學問是不切實際的。也沒有必要這麼做。


吳文弄墨


現在的人寫的書籍無法按照四書五經來分類。書寫方式的快捷化、碎片化成為媒質傳播的主要方式,作家不再進行大部頭的長篇設置,穿越、怪誕、神幻等層出不窮,真正有文化底蘊創作的麟毛鳳角。


大彭論語


現在的書籍不能按四書五經來定論。四書五經是歷史長河中有名的文人墨客的傑出代表的之作。它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也是古代人的一種價值觀和信仰。不同時代都的作品,都有各個時代的色彩和精髓。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以此類推。現在書早已沒有了古代人的那種思維和境界 ,寫出來的東西也大相徑庭,南轅北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