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六脈神劍和參合指,哪個厲害?

日月聖人


六脈神劍是金老筆下最厲害的指法,齊名少林易筋經的絕世神功。就連英雄蓋世的蕭峰,都自我感嘆抵不過段譽的六脈神劍。而且,段譽的六脈神劍並不純熟,還是在蕭峰的指點下才擊敗的慕容復。如果段譽將六脈神劍練到高深地步,就足以吊打慕容復。而參合指是慕容世家的絕技,可慕容世家賴以成名的卻是斗轉星移。天龍中正式出場的只有慕容博慕容復父子,而在少室山大戰中,段譽可是在眾目睽睽之下,以凌波微步和六脈神劍,打得慕容復毫無還手之力。當眾受辱,慕容復欲引劍自刎,這時候,慕容博出場了。慕容博當時就和蕭峰較量了兩招,結果佔不到絲毫便宜。因為蕭遠山現身,慕容博與蕭峰並未分出勝負。可從之後面對掃地僧的表現來看,蕭峰的實力,尚在蕭遠山慕容博之上。由此可見,段譽若將六脈神劍練好,勝過慕容博不成問題。單憑六脈神劍與凌波微步,段譽就能拿下身懷斗轉星移的慕容復,乃至慕容復。單憑參合指,慕容家後人怎麼跟段家後人的六脈神劍打?哪怕是慕容龍城,也未必勝的過後期的段譽。所以,六脈神劍是絕對比參合指厲害的。


龍撼


《天龍八部》神功非常之多有降龍十八掌,六脈神劍,北冥神功,一陽指,小無相功,易筋經,大金剛掌,火焰刀等等。

這練成其中任何一門武學都能夠稱霸江湖。

比如蕭峰一套降龍十八掌便打遍天下無敵手,讓掃地僧也敗於掌下。

比如鳩摩智一門火焰刀神功橫掃吐蕃,蕩平魔教成為第一國師。

但無論是降龍十八掌還是火焰刀都不如六脈神劍,鳩摩智為了它千里迢迢從吐蕃到大理天龍寺明搶,而蕭峰見到其威力更是自認無法抵敵。由此可見,六脈神劍被稱為天下第一劍確實有它的厲害之處。

然而若要問在《天龍八部》中還有什麼武功能夠與六脈神劍相比,可能很多人會想到另一門神功。與六脈神劍一樣同為指法武學,其威力看似也完全不弱於六脈神劍。它又是什麼呢?沒錯,它便是慕容家的參合指。作為慕容家的祖傳絕學,它只出現了一次,但這一次便讓大家歎為觀止,十分服氣。原文是這麼描述的:

這時段正淳和巴天石二人站在段譽身旁,段正淳已用一陽指封住段譽傷口四周穴道,巴天石正要將判官筆從他肩頭拔出來,不料灰衣僧指風點處,兩人胸口一麻,便即摔倒,跟著那判官筆從段譽肩頭反躍而出,拍的一聲,插入地下。……只聽那灰衣僧朗聲說道:“這便是你慕容家的‘參合指’!

這參合指明明就是慕容家的祖傳武學,為何慕容博知道,作為慕容家獨子的慕容復卻不知呢?

第一、參合指比肩六脈神劍,為何慕容博卻把六脈神劍推崇為第一?這點不僅僅是鳩摩智知道,就連阿朱這樣的下人丫鬟都知道,可見平日裡慕容博對於六脈的推崇絕非一般。這樣來看,慕容博不就有點妄自菲薄了嗎?

第二、此時提到“參合”二字只是為了提醒慕容復,不可輕生,要記住自己使命興復大燕。在場人數雖然眾多,但這“參合”二字卻只有慕容家人才能聽懂。因此推測參合指這門武學之所以慕容復不知,關鍵就是它完全不存在。


捌旗正紅旗


我個人認為是六脈神劍,因為六脈神劍是大理國的最強武功,是一種無形劍氣,以氣指劍可一招畢命,{要打中要傷才行}

而參合指是慕容氏的武功,他們慕容家最利害的東轉星移,是一種將打過過來的內力轉移出去的武功,參合指只不過是慕容傅以內功雄厚才能打嬴喬峰的{參照天龍八部中}所以參合指沒有那麼強要不然慕容復早練了

總結一下武功高低看內力強不強



木子影視傳


其實武功無高低,功力見高下,哪怕是參合指、羅漢拳,只要練到了高深莫測的境界,一樣可以與六脈神劍一較高下。

六脈神劍

是以一陽指為根基的一門武學,學習六脈神劍需要深厚的內力,以內力運送到指尖,瞬間激發出去的一種無形劍氣。

所謂六脈,分為右手大拇指——少商劍,特點劍路雄厚,石破天驚。右手食指——商陽劍,特點,巧妙靈活,難以捉摸。

中指——中衝劍,大開大合,氣勢雄邁。左手無名指——關衝劍。右手小指——少衝劍,輕靈迅速。左手小指——少澤劍,來去自如,變化精微。

一陽指分為九品,四品以上的一陽指方可學習六脈神劍。

六脈神劍可以說是一種劍法,也可以說是一種指法。慕容覆被段譽的六脈神劍欺負後,慕容博十分不滿意,於是使出了祖傳的參合指,教訓了一下段譽的父親。

參合指

參合指是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的武學,是「姑蘇慕容」氏的家傳武學,亦是慕容博的專擅指法。

中文名

參合指

性質

武學

出自小說

《天龍八部》

作家

金庸

相傳

是姑蘇慕容氏的家傳武學

天龍八部原文

灰衣僧道:「你姑蘇慕容氏的家傳武功神奇精奧,舉世無匹,只不過你沒學到家而已,難道當真就不及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了?瞧仔細了!」伸出食指,凌虛點了三下。

這時段正淳和巴天石二人站在段譽身旁,段正淳已用一陽指封住段譽傷口四周穴道,巴天石正要將判官筆從他肩頭拔出來,不料灰衣僧指風點處,兩人胸口一麻,便即摔倒,跟著那判官筆從段譽肩頭反躍而出,拍的一聲,插入地下。段正淳和巴天石摔倒後,立即翻身躍起,不禁駭然。這灰衣僧顯然是手下留情,否則這兩個虛點便已取了二人性命。

共3張

遊戲《九陰真經》中的「參合指」

只聽那灰衣僧朗聲說道:「這便是你慕容家的『參合指』!當年老衲從你先人處學來,也不過一知半解,學到一些皮毛而已,慕容氏此外的神妙武功不知還有多少。嘿嘿,難道憑你少年人一點兒微末道行,便闖得下姑蘇慕容氏『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大名麼?」

參合指的來歷

慕容父子在天龍八部住的莊子叫「參合莊」,莊名來自「參合陂之戰」。

參合!這兩個字,在慕容世家心中,是永遠的沉痛。因為這是他們的國恥。慕容世家估計就是要告戒後世子孫,時時刻刻勿忘國恥,所以可能才把「參合」二字給有關事物命名的吧。

中國北魏登國十年(後燕建興十年,395),北魏軍在參合陂(今內蒙古涼城東北)擊敗後燕軍的作戰。

北魏建國後,勢力逐漸強大,欲擺脫後燕對其控制。後燕缺乏戰馬,屢求於魏,甚至為求良馬扣留了魏使。於是,魏與後燕絕交,轉而與西燕聯合;後燕故欲以武力征服北魏。後燕建興九年,後燕主慕容垂出兵擊滅西燕。次年五月,命太子慕容寶、遼西王慕容農、趙王慕容麟等領兵8萬,自五原(今山西壽陽北)攻魏。又遣范陽王慕容德、陳留王慕容紹率步騎1.8萬為後援。七月,燕軍至魏地五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北),掠取了大量糧食,但找不到魏軍主力,遂進軍至河水(黃河)邊,趕造船隻,準備南渡。

面對燕軍的進攻,魏王拓跋採納長史張袞示弱驕敵而後克之計,從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北)西撤,渡過河水,將部落和20多萬騎兵轉移至千餘里外遠避。同時派右司馬許謙往後秦求援。八月,魏集結軍隊於河水以南;九月,進至河邊。魏王在燕軍進至五原後,派兵截獲來往於五原、燕都中山(今河北定縣)的燕國信使,使慕容寶等數月得不到都城音訊;在得知慕容垂正生病的消息後,又令所執燕使隔河向燕軍假傳慕容垂已死。慕容寶等聞訊憂恐,軍心動盪,因而不敢南渡與魏軍決戰。此時,魏王命陳留公拓跋虔率5萬騎、東平公拓跋儀領10 萬騎分別屯於今河套一帶;略陽公拓跋遵率7萬騎截燕軍南歸之路。再加後秦也遣其將領楊佛嵩引兵救魏,魏勢益盛。兩軍隔河相持數十天。慕容麟部將慕輿嵩等以為慕容垂真死,謀奉慕容麟為燕主,事洩被殺,軍心益亂。燕軍自五月出兵至十月,未能與魏軍決戰,師勞兵疲,士氣低落。慕容寶遂於十月二十五夜焚船撤退。他以為魏兵不能渡河,故未派兵留後偵察。十一月初三,天氣驟冷,河水結冰,魏王即率兵渡河,留下輜重,選精騎2萬餘,尾追燕軍。

燕軍至參合陂,大風從軍後蓋頂而來。沙門支曇猛嚮慕容寶建議:風暴迅猛,魏兵可能趁機前來,須加強防備。慕容德也從中勸說。慕容寶遂遣慕容麟率騎 3萬殿後掩護。但慕容麟不信支曇猛之言,縱騎遊獵,不加戒備。慕容寶又派騎兵刺探魏軍行蹤,但偵騎只行十餘里,即解鞍寢歇。魏軍晝夜兼程,於十一月初九黃昏抵參合陂西。此時燕軍安營於陂東河邊。魏王連夜部署,令士卒銜枚並束馬口潛進。十日晨,魏軍登山,下臨燕營。燕軍正準備東歸,忽見魏軍,頓時驚亂。魏王縱兵奮擊,燕軍爭相渡河逃命,人馬相踐踏,壓溺死者數以萬計。拓跋遵率兵在前截擊,燕軍紛紛棄械投降,僅慕容寶等數千騎逃脫。魏軍對被俘的四五萬燕軍,除選用數名燕臣外,其餘皆坑殺。

此戰,北魏針對燕軍恃強輕敵的心理,採取示弱遠避、待疲而打的後發制人方針,對退敵勇猛追擊,終獲全勝。從此改變了兩國力量的對比,後燕日漸衰落,北魏勢力進入中原。


一片葉子的故事


呵呵!都是一家之言!武功最厲害的,當屬於臨敵經驗,《天龍八部》裡蕭峰為什麼能戰無不勝,遇強則強?就是因為蕭峰身經百戰,臨敵經驗豐富。

但就六脈神劍和參合指而言,應該是六脈神劍佔優;如果詳細看《天龍八部》就可以比較後得出結論。


彈指醉流年


參合指是慕容博的祖傳另一絕學,雖與六脈神劍比肩齊名也威力大,但也只是一指最強。六脈神劍大理段思平所創,以六指化六種無形劍氣殺人於無形,不僅威力強而且極難全部練成。天龍寺五位高僧也只一人練成一脈,練全此功的就只有開創者段思平和段譽練全,後劍譜被毀、此功也從此失傳。據此六脈神劍更厲害。


小龍女5505


只有最厲害的人,沒有最厲害的功夫。這倆功夫都需要深厚的內力,恐怕段譽的六脈神劍在金庸書裡,沒有一個參合指的人能扛住


諸葛暗亮


六脈神劍,畢竟名氣那麼大,而且喬峰都說自己可能招架不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