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看待我国硕士研究生扩招现象?

鞠文波


教育部2月28日表示,今年预计硕士生扩招18.9万,专升本扩招32.2万!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看法如下:

考研相对来说要变得容易一些

我们知道高考每年的考生没有太大的浮动,而本科、大专的升学率也是相对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硕士生得到扩招,那也就意味着录取率会相对提高!

有人会说专升本扩招了,本科人数也在提高!说的也对,但是专升本的学生一般大专+本科需要五年的时间,可能考研并不是他们的首选,而且经过本科过程的稀释,选择考研的会寥寥无几!

所以,我认为硕士生的命中率会有所提升!

硕士毕业生的竞争会继续加大

以前,一个本科生,甚至大专生都是香饽饽!但是现在,本科几乎是基本要求,硕士生都不稀奇了!

硕士生的扩招,注定了走出校园的师兄弟增多!就业岗位的要求也会提升,竞争会更加强烈!

但不要因为竞争变强了就不考研了,因为本科生以后就没法混了!

说一千,道一万,国家还是在有计划、有进度的不断提升社会的整体学历与人文素质,多努力,提升自己,跟上社会发展的整体节奏!


薄期


前段时间研究生扩招18.9万,给那些分数徘徊在复试线左右的同学一剂强心针,意味着这部分同学成为研究生的几率大了很多。

但几家欢喜几家愁,那些高分的同学可能会认为为自己努力考的高分感到不值,辛苦花了那么多精力那么长时间的准备,到头来却和那些准备不足的人一起上课,肯定是心有不甘的。

另外,有些人又说毕竟这次扩招了名额那么多,可能会使得招生的学生水平良莠不齐,难免会导致研究生的整体质量下降。

但我认为这种扩招的现象不会持续,原因有二:

新冠肺炎的影响

年前的新冠肺炎直接导致全国各行各业停业,人们全部宅在家,当然包括这290万考研的考生,哪也去不了。国家考虑这次疫情的严重性以及复杂性而增加录取研究生的数量是一次临时性的举措,不可能常态化。

国家经济形势的现实需要

由于这次的肺炎是一次突发事件,考虑到现阶段复工难、就业形势严峻,国家从各方面着手来最大化降低该事件的损害程度,扩大研究生招生也是全国一盘棋的一部分。

最后,这一扩招现象不会常态化。新冠肺炎得到确切的控制后,研究生的招生肯定会回到正轨上来的,不过这对21届考生是个好消息,明年你们的竞争对手今年上岸了,你们的压力就小很多。


超级段子手


硕士研究生扩招政策的推出,是国家在当前新冠疫情形势下,不得已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减轻就业压力,延缓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供需矛盾。

许多人担心,研究生扩招以后,生源的素质会降低,教育质量打折扣。其实,我认为,大可不必担忧。无论什么时候,想考重点大学的研究生,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就拿欧美的名校来说,能在哈佛、斯坦福、建桥牛津等大学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都不是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据说,香港某超级富豪的儿子,在哈佛大学都没有拿到毕业证。

我所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我们国家的大学,通过这些年的大干快上,无论是校园环境还是其他硬件设施,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大学里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扩充,并不像扩招研究生那么容易。

从前,一个导师带几个或十几个研究生。扩招后,每个导师可能要带更多的学生。怎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是扩招后急需解决的问题。

总之,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对于那些想考研的同学,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希望这些同学能珍惜这个机会,通过努力与拼搏,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记录生活点滴,分享人生感悟。


爱爬树的老猫


说一下我读研后的感受啊。本科毕业更多的感觉是知道了一个本专业的知识,如何运用到产品里,如果根据知识做成产品,审核产品可行性却全然不知。

读研过程中一直跟着导师做项目,更多的时间是查文献,看专利。虽说没有做出特别优秀的产品,但是读研似乎大大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校写了十几个发明专利且都授权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必然在单位也能体现出来。同样的,也解决了很多问题,也就产出了很多专利(单位这专利是要发钱的)。

总之,感谢钟南山院士!!!



一点儿影视


近日教育部明确将扩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去年同比或增加18.9万人。对于扩招,我觉得应该从几个方面分析:

一、扩招的直接原因来源于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带来的就业压力,加上疫情的影响导致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

二、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增加,但录取人数不足导致报录竞争激烈,所以扩招也是顺势而为。

三、疫情的突发致使研究生扩招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扩招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并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

总的而言,个人觉得这次的扩招是综合经济稳步发展和结构转型而出发的。





根土学林


理性客观的评价就行了。增加的研究生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行业也是集中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人工智能这一块。

一方面将人才回流回去。毕竟这一类专业研究生工作实践远强于其他专业,一旦读研几乎就是安身立命在当地,或者本身就是东输人才返乡。

二方面提升这些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才储备,核心竞争力。何乐而不为。


抢分考研momo


这大概也是综合了各方面,尤其是年初新冠肺炎闹出的这么一曲猛剧,不得己而为之的无奈之举吧!

有人担心因扩招会使原计划招生数额的变大,会从整体上影响了生源质量。笔者认为这不必太担心,真正难考的好的学校好的专业门坎依然很高,它们扩招也扩不到哪去。有些学校设置了考前考后的几轮面试笔试,己经从整体上把招生规模作了基本固定。待到国考统一笔试成绩出来后划线,大不了把一些待定的名额扒进来,这些待定者也是从万马千军中杀出来的,也非等闲之辈。给他们一个机会也未尝不可,且这部分人并不多。

现在担心的是,先前招生总额是基本定好了的。某些学校留有些余地,但忽喇一下子要增加近二十万,带研的导师准备好了吗?这肯怕不敢说。原定带6个8个的,一下子要带十几个,这肯定是会注点水的。

大势如此,想七想八也没用。想劝那些如有幸被扩招了的同学们一句话,学习从来就是依主观能动性为重要因素的,珍惜机会十刻苦十勤勉十主动,为将来走向社会去好好集聚能量吧。机会总会有的,也总会留给那些作了充分准备的人。虽然就业形势还会紧张,万不可以为扩招借势上了台阶,就以为万事大吉了。因为,严酷的竞争会一直存在的,你要做的是珍惜机会,多学点真才实学方为上策。


Xiuxing369


这么做是不公平的。。只能说,很任性,我的国家我做主。。


大力水手99


通过这次新冠疫情发现,我们国家在病毒学研究和防控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大量的科研人才。在今后的时间里,世界上最大的敌人不是战争,而是病毒,因为随着南极、北极冰川的融化,全球气温将大幅度升高,细菌或许也在变异,威胁人类的健康与命运。

做好提前病毒的研究与防护是每一个有前瞻性国家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国家扩招研究生是一个好的现象,是有远见的举措。


吉祥一家y龙


支持!科教兴国!

当今社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高端人才越多,越能显示国家实力!

其次,选拔的过程及标准没有降低,可以在有限的资源里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新老交替可过度,不断传承!

总之:少年强,则过强!少年智则国智!中国加油!少年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