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很多中年人,对父母的感情越来越淡,孩子永远重过父母”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父母可谓付出了不少的辛劳,每个为人子女都理应让自己的父母老有所依,安享幸福的晚年。人到中年,为什么觉得对父母的感情淡了,而对自己儿女感情重了呢?主要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一、社会现状使子女与父母之间离多聚少,彼此之间交流少了。以前,很多人在农村生活,虽过着清苦的生活,每天日作夜歇,到晚上可以享受家庭欢乐气氛,邻居也串串门聊聊天,增加了生活的乐趣。现在,农村经济仍没有很大改变,大部分年青人仍需往城市去打工,一年之中只有几个假期较长的节日可以回家看看父母,大部分时間都在忙工作,而且工作时间基本都是996制,由于工作时长,工作压力等因素,基本上没有时间与父母溝通。

二、经济压力问题,使得无法顾及父母。人结了婚,生了小孩,基本30多岁了,很多人,结婚前要解决住房,车等问题,婚后又要顾及孩子教育问题,生活开支等问题,承受强大的压力,如果婚后只有一人工作的话,只能勉强够小家庭开支,无法更多去照顾父母,很多父母也不愿看到儿子的生活压力,而选择与子女们分开生活。所以照顾父母显得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人到中年万事忧,总之,尽自己的能力给自己父母多一点关爱吧。


静49225351943


“很多中年人,对父母的感情越来越淡,孩子永远重过父母”怎么看?

我是这样的。从小是奶奶带大,感情非常好。出嫁前一直是和奶奶住在一起,比跟我亲妈还亲。就是无论啥事都是站在奶奶边,买啥也是第一个想到奶奶。自从有了孩子,全变了。眼里心里全是孩子。孩子有个啥不舒服的,心都碎了。记得一次奶奶生日,我家宝病了,我就全心在孩子身上,电话也没打,人也没去,完全忘记了。等我奶奶打电话给我说生日的时候,当时特别焦操,说了句,我孩子都病了,我还哪有心思过生日啊。说完我奶奶也生气了,我也不开心。事后特别后悔。但是当时也不知怎么了,就是满心都是孩子,看着孩子难受我心里也难受,就是什么都看不见,不想想那种感觉。孩子就是我的软肋。


新疆那个丫头


这个是你我都包括在内的,人的本能,你可以看你的父母对他们的父母就清楚了。

父亲需要照顾的时候,巴不得一天你不离左右,可在我奶奶弥留之际,他知道信息以后,二十天以后才回的家看奶奶,我们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关心牵挂如影随形。

到了我们现在,依然如此,哪个手机里首要关注不是孩子呢?关心最多,付出最多,最心甘情愿付出的那个人哪家不是孩子呢?

爱孩子,虎狼概莫能外,何况人?

只是我们为人子女,份内的应该认真做完才是本分,对父母,不用日夜牵挂,时时陪伴,总要感恩把我们带到世上来,使我们有机会享受现在的生活,面对不能自理的老人,你总要可怜他们无助去尽义务吧。

可悲的是,大多子女早被生活磨去了善良,认为对子女好过对父母理所当然,对老人只剩翻旧账,求公平,冷漠,甚至对老人的处境明知悲惨不去理会。任何的一切平复不了内心的怨恨。

这样放纵本恶的行为,对自己和后辈是好的榜样吗?

从我做起,不用多么冠冕堂皇,只是自私一点为自己,对父母照顾,对子女教育,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完成就好,不要置责任度外,覆水难收。


138see


错了吧!中年男人对父母和孩子的感情都越来越重,也越来越看依恋自己的家庭。

朋友小宋是家里的独子,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结婚前,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是个油壶倒了都不扶的主。

时光飞逝,已经是一个孩子爸爸的小宋,成熟稳重,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些年在社会上的摸爬滚打,越来越体会到当年自己父母的扶养四个孩子的不容易。

每天下班就去给年迈的父母做饭,父母的牙不好,他用高压锅把肉压的烂烂的,妈妈爱吃鱼,但是又害怕鱼刺,自从发现超市有没有鱼刺的巴沙鱼,就经常买回家给妈妈做鱼片吃。

小宋的爸爸因为脑垂体瘤行动迟缓,这些年都是小宋给爸爸洗澡,洗澡前先给爸爸理发,理发完搓澡,每次都在浴室里忙的满头大汗,帮爸爸洗好澡穿好衣服扶出来。现在小宋的爸爸妈妈提起儿子,都乐的合不拢嘴,说他们有个好儿子。

成年男人,经过世事沧桑,社会的磨砺,他们已经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有坚强的肩膀,有能力,有担当,明白自己的责任,会孝顺父母,疼爱老婆,爱护孩子……


海云海


很多中年人,对父母的感情越来越淡,孩子永远重过父母,确实是这样的,爷爷奶奶带孩子出去玩,父母种种的不放心,一会一个电话,一会一个问候,可是对爷爷奶奶却没有一句关心的话。

有一年回老家在街上遇到表哥让去他家串门,我们有好几年没看见了。过了两天我如约而至,那天他妈妈我表姑也在家,聊天中知道,老人给他带孩子给他们一家做饭洗衣,像个保姆。老人跟我聊天的时候眼睛一直往他那边看,好像有点害怕的样子,我心里挺疑惑的。老人忙碌了一下午做好饭我们就开始吃,吃饭的时候老人没有一起吃而是给小孙子喂饭。那个孩子真是调皮,一直追着喂,不停的走着玩着吃着。老人给孩子喂饭,他们夫妻俩没有一个帮忙的而是嫌奶奶喂的慢,嫌奶奶一勺喂的多,奶奶呵呵一笑,我就觉得他们这样说奶奶不是一次两次了。孩子吃饭贪玩一下没站稳摔倒了,表哥和他媳妇同时冲过去抱起孩子,碰了老人一下,要不是离沙发近老人也倒地上。老人赶紧过去看看孩子,他媳妇从老人手里一把拿过碗说,不吃了,你怎么就让他摔了呢?也不看好了。他儿子一句话没说,黑着个脸。老人不知所措的站着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是我觉得奶奶此刻心里肯定特别失落,我分明看见奶奶的眼睛里有眼泪,我表哥以前不是这样的,难道是有了孩子以后对父母的态度都变了?这可是亲妈呀。中年人都觉得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孩子可以娇贵,可妈妈也是需要孝顺的,作为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行动迟缓,语言减慢,父母为子女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子女都成家了,父母接着又为孙子辈当牛做马继续付出,同样都是亲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孝字放在第一位,让亲情更加的美好,让亲人更加的和睦。



qmm大苗


我想给大家讲讲留在我心里永远的痛。

父亲生了好几年的病,那时候我们自己的孩子还小,整天除了工作就是忙孩子,生病的父亲的饮食起居都是身体比较好的母亲在照顾,他们二老单独住,我们仨个孩子都是各住各的,各自忙着照顾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总之,一般都是忙完自己的工作,照顾好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有时还要结束完自己的应酬娱乐才会挤点时间去看父母,去了也是匆匆去看一下,父母身体没什么大碍也就带着孩子回自己家了。

我不知道是自己对父母的感情淡了,还是不再需要依赖他们了,还是以照顾孩子为借口理所当然的疏离了对父母的照顾,总之,生活的重心和情感都倾向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但忽然有一天父亲在我们十多分钟就能赶到的情况下都没能等到我们就离世了。因为对常年生病的父亲的离去我们心里上多少有点准备,所以大家的悲伤情绪短暂过去就都忙于父亲后事的料理中了,大家似乎都很平静。但是有一个让我们仨姊妹共同崩溃的时刻让我至今甚至永远都不能忘记,并且会为疏于对父亲的照顾而自责永远。

那时我们居住的县城还允许土葬,父亲也曾留话给我们他离世后要土葬,由于土葬需要两三天时间准备,我们请了殡仪馆的来给父亲的遗体作防腐处理。当殡仪馆的工作人员用巨大的针筒装着药水往父亲的遗体浑身上下到处乱注射的时候,我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爱我的父亲永远离开我了。我们仨姊妹都同时崩溃了,那一刻的揪心和悲痛如洪水猛兽般涌来,心痛到感觉自己将永世不得超生。我至今每每想到那一瞬间,我都会自责到不能原谅自己。生我养我的父亲在没有得到我们半点照顾和陪伴就离我而去了,去了还要受这样的非人折磨。

人终有一死,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将来会魂归何处,怎样灰飞烟灭,谁送你走最后一程,但是请一定要珍惜能陪伴父母的日子,不要让他们孤单,以后你老了才有可能不孤单。

真的,最爱你的人离去了你才想陪伴来不及!最爱你的人离去了你才后悔来不及!最爱你的人离去了你才心痛来不及!一切都来不及!!!


又见梅苗青


就我自己而言,我的观点仅代表我个人的生活经历。我家三个女儿,母亲是偏执型人格,应该是有轻微的精神病,对我们粗暴冷漠,控制欲极强,为了逃离她,两个姐姐包括我都付出了婚姻的代价,父亲自私,没有上进心,被母亲瞧不起,极度压抑又想反抗,屡招镇压,母亲一辈子都自视甚高,因外公去世很早,外婆一个人务农拉扯七个孩子,我妈其实是缺乏教养的,也非常自卑,我认为是她以后的人生悲剧的源泉,极度自卑后就是极度狂妄自大,然后父母打架吵架每天如此,但是又仿佛爱的死去活来,打完吵完又秀恩爱,全然不顾瑟瑟发抖的几个孩子。这样持续了几十年,我们现在也人到中年,已经非常厌恶他们,为老不尊,我妈的口号就是生我们就是为她养老的,连保姆都不要,以后卧床了必须三个女儿轮番伺候。我爸也是自顾自己,每年我们去他朋友那里买沙田柚他还赚我们的差价,反正很恶心。这种父母你说我们怎么爱他们?完全是按照传统尽责任。所以啊,每一个当父母的生儿育女之前考虑好,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当父母。




猫猫棉78996581


当今社会,中年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上有老,下有小,又要努力工作养家糊口。

在这个时代,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要,为了能够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在孩子身上操的心,那肯定是不少的。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一周上班六天,早上早起送孩子上学,下午下班还要接孩子放学,晚上还要辅导孩子做作业。说实话,确实没有很多时间与父母联系。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对我父母的感情越来越淡。

自从做了妈妈,我非常能够理解我的父母,我有多爱我的孩子,那同样我的父母也就有多爱我。即使再忙,我每隔一天都会发视频与我妈妈聊聊天,了解妈妈的情况。国庆长假回家看看,过年回去拜年那是必然的。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作为一个中年人,记得常回家看看。


玖月施


你好,我也是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这个问题现在确实挺普遍的。

就拿我说吧,我生活在离农村老家不远的城市里,平时只能周末或者假期里回家。现在还好些,孩子刚上幼儿园周末也没有兴趣班,一年可以多回几次家。可是等孩子越来越大,占用的时间越来越多,尤其是现在学校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这样一来就得把回家看父母这件事往后一拖再拖。

也许是我们知道就算再怎么样父母也不会真的生我们的气吧,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所以我们有恃无恐。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孩子到了中年,他们估计也会更多的顾着自己的孩子而把我们往后排。这真是一代又一代的循环啊!

但这也不能说明就跟父母感情淡了,尤其是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就算不回家也可以视频聊天,老人家其实就是想跟我们说说话,知道我们都挺好的他们就放心的了。

这是基因里的天性,人类会自然而然的爱自己的后代。


牛团毛绒玩具回收


请大家不要苛责中年人。现在的中年人,比老一辈中年人,工作竞争强、压力大,管理孩子负担重,这是时代特点。我姑妈在供销社工作,居然还一边工作一边把孩子带大了,天天说自己儿媳妇娇气,工作只能工作,让带孩子去,说领导不许,哪是领导不允许,自己做不了这么多事儿呗!我当年……我听了,特别同情弟妹,姑妈带孩子,她也给钱也照顾老人,下班也勤快,最后居然因为上班不能带孩子去被找出毛病了[流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