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孟煩了給你什麼印象?

用戶60515610581


《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孟煩了給我印象很深。我就想,如果不是張譯來演這個人,會不會有很好的效果?可能會,但像張譯這樣對人物的理解這麼深邃,換個人恐怕很玄。

我團一開篇就說要整編,一個個都很興奮,但迷龍就罵上了,但他唯獨沒有罵孟煩了,他認為孟煩了不裝犢子。這些久經沙場的老兵對戰爭是恐懼的,但他們為何很興奮呢?有吃的了,有磺胺片了,不用在收容站等死了。而孟煩了想去整編,只是聽說有醫院可以治傷,他的腿在戰場上被刺傷。

這是孟煩了第一次亮相給我的印象,屬於兵油子。

飛到緬甸作戰,被龍文章收攏,然後被英軍收編。在保衛機場的戰鬥中,川軍團的潰兵們和鬼子鏖戰,但英軍指揮官前來指責說“你們是不存在的人”,要收回物資槍彈。這個時候,孟煩了發威了,他把槍對準英軍指揮官說,我們這群不存在的人保護你一定存在的機場,我現在要用一顆不存在的子彈,射在你一定存在的身上。這個場景讓我對孟煩了肅然起敬,原來孟煩了有如此高的境界和反應能力。

我為什麼對孟煩了肅然起敬?因為他的一番話說出了中國遠征軍的窘境。在日軍攻擊下,英軍四處逃竄,全然不顧中國遠征軍的死活。就像孟煩了說的,他們寧願燒掉軍備倉庫也不給我們使用,然後他們自己體體面面去向日軍投降。那段歷史很慘痛,一部分遠征軍退到印度整編,一部分遠征軍穿越野人山回國,死傷慘重。孟煩了的那些話是對遠征軍遭受英軍拋棄後形成不利局面的控訴。

回到禪達以後,虞嘯卿審判龍文章。用迷龍的話說,癟犢子不幹好事,這天底下欠整的貨越來越多了。在證人出庭中,各有風範,孟煩了也不例外。他講述了自己的龍文章的對戰爭的認識,實際上也是自白。幾個證人中,不辣、迷龍、蛇屁股都很搞笑,孟煩了也不例外。但他是冷笑話,不那麼直接。比如他說了一句北京土話“悶扥糜”,我沒忍住笑了。這句話的意思相當於“嗝屁”,就是死了。應該說這場審判給了整個陰雲壓抑的劇情一絲絲藍天。

得知虞嘯卿沙盤推演,孟煩了陪著龍文章去阻止。說是代表竹內連山來殲滅虞師,實際上也真的是沙盤殲滅了虞師。在沙盤推演中,孟煩了的軍事素養得以展現,和龍文章聯手將虞嘯卿的進攻徹底粉碎。但這個時候,孟煩了變得警覺,覺得龍文章又犯了想打勝仗的企圖。在南天門大戰鬼子的時候,孟煩了就抱怨龍文章:你給了我們不該有的希望,死都要打贏的希望。這個時候,龍文章又可能是這個想法。

這時候有個插曲,那就是小醉。有很多朋友說孟煩了對不起小醉,其實孟煩了也知道小醉是個等哥哥永遠等不回來的那個好姑娘。他拉著小醉見父母,然後在小醉屋裡想好好親熱,但他什麼也沒做。他知道戰爭的殘酷,他怕成為小醉生命裡等不回來的第二個男人,隱忍了。他知道這次出征必死無疑,成為名副其實的炮灰,他甚至不敢親吻小醉。小醉大喊“我不做那個了”,但她哪裡知道孟煩了的心思那麼深遠。其實,判斷一個男人好不好,有一個標準那就是對女人是個什麼態度。假若孟煩了和小醉上床了也是水到渠成,但那就不是孟煩了了。

有人說,小說怎樣怎樣。我很難接受小說的結局。樹洞碉堡裡最後活下來的七個人,我希望他們不死。龍文章、孟煩了、林譯、迷龍、不辣、喪門星、克虜伯,你們要好好活著。你們死了,那些死了的烈士們再也沒人知道他們的姓名,沒人知道他們是怎麼死的。尤其是孟煩了,你可以當教授,生下一群孩子,給她們更深的愛,讓她們記住戰爭,也忘掉戰爭。


令箭鑲玉


北平人孟煩了,人稱煩啦!自稱“小太爺”!中尉軍銜。行伍經歷:不是做逃兵,就是在做逃兵的路上,“逃跑”貫穿了他的軍人生涯。他就像一個多面體, 比起不辣蛇屁股迷龍等這些大老粗們。他多了一份學生氣而少了一份血性,比起阿譯張立憲何輸光所謂學生兵們,他又多了一份歷練和成熟。龍妖無疑是識貨的,因為他發現了這傢伙身上的閃光點——心思玲瓏剔透,看問題一針見血,軍事素養可以將虞師精英們秒成渣。還會外語,這簡直就是上天派來的神助嘛。當然這個人才心思過重,以至於經常趴窩拋錨,讓恨鐵不成鋼的龍文章操碎了心。以至於龍妖哀嘆到:“煩啦你是一生的毛病,改完一個又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你還有完沒完”。是的,丟了魂的煩啦就不是軍人,至少不是真正的軍人,正如虞嘯卿說的那樣:“仗打成這樣,現在的中國軍人都應該去死”。孟煩了,沒死。活下來了,留在了禪達,那個賤兮兮的死啦死啦又贏了,他看透了煩啦,今生註定回不了家!南天門的弟兄們也回不了家。只是,他們在天上;蛇屁股、迷龍、康丫、獸醫、豆餅……。


夢幻影象牙塔


孟煩了,北平人,遇到龍文章那一年二十四歲,他是虞師學歷最高的兩人之一。另外一個克虜伯,先不說。

孟煩了的一大部分知識來自於他的父親,一個出國留洋的清明學童,一個親手想要製作一個永動機的學者,真是文武雙全的父親。這讓孟煩了在很多時候都讓人另眼相看。比如他可以在炮灰中突然用英語和美國飛行員聊天,能讀懂英國法克魷老紳士的英文俚語,教迷龍用沙包做機槍支架,教導龍文章怎麼使用M2重機槍,告訴龍文章湯姆遜的外號叫做“戰地掃帚”。

他的名字也是他博學的父親取的,很有意義。煩惱了卻,這個名字配上孔孟書香之家的姓,確實很有意義。

可是現實中卻變成另外一種意義,他不斷打敗仗,就像做了一個個噩夢,煩啦。這麼個“夢煩啦。”

那一場場失敗的戰鬥,讓他身心俱殘,這裡沒有一點點的誇張,他的一條腿每天都在比前一天爛的厲害,他很快就會變成一條腿的人,這是身體。他在戰場上還患上了嚴重的心理疾病,包括“坦克恐懼症”和“幽閉恐懼症”。

最重要的是,他已經完全失去了自信,他的手中永遠有一盒劃不著的火柴,那代表著他的信心。

他本來就是一個好人,可是在內外交迫之下,他自己認為自己是個壞人,就算不壞也要把自己塗黑,這叫做自暴自棄,他偷了小醉的粉條和錢溜了。

他威脅獸醫讓他參加遠征軍,不然就叫獸醫的病號都沒有飯吃。

很顯然,又想只好他身上的傷口,還想只好他心理疾病的獸醫,什麼也做不到。

在英國人的機場,英國醫生算是保住了他的腿,可是他永遠瘸了。

在要去西岸接他雙親前一晚,龍文章就是不准他去,逼迫他挖出自己的病根。他突然開始回憶自己的父親在做永動機音樂盒,最後突然一句話:“家父其實很厲害,只是像咱們一樣,生不逢時。”

這就是他的病根,他覺得自己生不逢時,他的學識,他的智慧若是換在和平年代,一定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優秀青年,可是現在變成了這麼個惡毒的瘸子。我的腿是為我自個瘸的嗎?

知道了病根,就好治多了。龍文章喝到:“很厲害那家父那兒子,我該生在何時?”這就是當頭棒喝,我龍文章和你一樣,就生在這個時代了,那麼我們就絕不懈怠這個年代我們該承擔的責任。我們只有一條褲衩子,那麼我們就用一條褲衩子殺敵,就是這麼簡單。

至於幽閉恐懼症,在敢死隊訓練的時候,強行治療完畢了。

那麼,還有呢?龍文章用生命的最後一刻,給予他自信心。妖孽用死瘸子那盒從來都劃不著的火柴點了一根菸,其餘的火柴頭都被颳了下來,放在一顆臭子裡面,他開槍自殺了。

看見沒,你其實很行的,不管是點菸,還是殺人,你都沒有問題,你可以的----這是龍文章最後留下的鼓勵。

於是孟煩了開始追殺竹內聯山,他越打越厲害,他從不給軍長好臉色,而也升到了團長。

龍文章說,我就是個招魂的,可是我沒有魂根,我讓死人不能歸鄉,還擾得活人不得安寧。

你們要是都安寧了,這日本人誰去打?


李勉9


我是一枝,一個鐘愛《我的團長我的團》糰粉。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記得《北平無戰事》中,方孟熬曾說“歷史是由人寫的,可是很多人寫不進歷史”。

顯然,孟煩了就是一個寫不進歷史的人,當然,炮灰團都是寫不進歷史的人。

首先,我以為孟煩了是這部電視劇中的靈魂人物之一。其他的靈魂人物分別是,虞嘯卿、龍文章還有小書蟲。

先不談他的代表意義,僅僅就語言風格上說,他有著北平人的幽默。正應了那句話: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勾腿子。

他的幽默不是簡單的幽默,有惡毒,有自私,有狡猾,有破罐子破摔的心酸和無奈。

即便如此的滿目瘡痍,溝溝坎坎,他的心靈也還是那個矢志為國的少年郎。

既像小書蟲一樣相信《少年中國》,又像阿譯一樣壯懷激烈。但終究被戰爭的殘酷,人性的弱點,拖拽成了嬋達收容站裡同別人比爛的小太爺。

就像,深夜飲酒,聽到夢碎的我們。

經歷太多的無所謂的犧牲,無所謂的活法,他成了龜縮在自己爛掉的理想的一堆腐肉,變本加厲的嘲笑著還有理想的阿譯,還有理想的小書蟲,還有理想的虞師座,以及那個該死的死啦死啦。


靠的不是嘴,靠的是還算敏銳的洞察力。

單凡口才好的,腦子都差不了。孟煩了就是典型的例子,從頭到尾,他都是那個最清醒的人。所以,他的痛苦就要比別人多幾分。

所以,他在劇中的張力那麼立體。

最後,孟煩了的結局是終老嬋達,意味著,他終於放下了那些計算,找到了,心裡的信,以及自己的魂


短刀客


二十四歲的孟煩了,一個看透而沒活透的人!看透了世界上的太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韓寒這句話,說的就是二十五歲的孟煩了,就是沒遇見龍文章的孟煩了!

01勇敢又懦弱的孟煩了

在那個戰火烽煙的年代,打一年仗耗費十年心力,看慣了鮮活的生命瞬間在眼麼前灰飛湮滅,是個有思想的人都會害怕,害怕是對生命的尊重!從害怕到懦弱再到無所畏懼,是孟煩了的路,也是一個英雄的成長之路。

02憤怒又蒼涼的孟煩了

在孟煩了自己的劇本中,他應該為國奮戰而死,而現實是沒有尊嚴的苟活於世,當一個人對自己不滿意時,他會表現出神經病式的憤怒,怒自己不爭,怒世道炎涼!憤怒著,憤怒著,一個二十四歲的靈魂就開始變得蒼涼,一切都為了活下去,儘管是蒼涼的活著。

03想太多的孟煩了

如果說阿譯最想成為龍文章的話,那麼煩啦最渴望的就是迷龍的勇敢和灑脫,不用想太多,先幹了再說。儘管乾的事情可能是莽撞,也可能會闖了大禍,甚至養不活老婆兒子,在這個顛沛的世界,又有什麼關係呢?聽辣子的,跟小醉生米煮成熟飯多好!

除了以上,他還是一個可愛的孟煩了,一個偷了小醉粉條的粉條大哥,一個永遠憤怒永遠燃燒的死瘸子,一個最後活了下來卻一輩子也走不出南天門的人。





酸爽泡麵


可能無法有條理的系統的回答這個問題,只能是通過劇說說自己的一些看法或想法吧,如果答非所問,那就算是給大家見笑了吧!

煩啦是個學生兵,打過徐州會戰,然後就是一路敗退到禪達,戰爭的殘酷和慘敗還有同袍對戰爭的態度,讓他在幾年的戰爭裡心灰意冷,放佛老了幾十歲,沒有現代的軍事裝備軍事思想,戰術呆板,同袍在戰爭裡自私惜命,讓他無奈,從原來的慷慨激昂壯懷激烈一腔熱血變成了現在尖酸刻薄自私的老兵痞,才24歲的孟煩了,卻像幾十歲的老人,沒有希望沒有鬥志,只是在垂死掙扎苟延殘喘。他也勇敢但是懦弱,在給你迫降後,面對搜索日軍的固有陣型,知道怎麼打,卻打不了,直到龍文章的出現,他的勇敢才有了用處,這些在提審龍文章那段自己說過,阿譯當時說他想做龍文章那樣的,其實煩啦也想做,只是幾年的敗退讓他心灰意冷而已,而阿譯沒有打過仗,沒有經歷過絕望,所以阿譯時刻想著壯懷激烈,這是阿譯和煩啦的共同點,劇裡迷龍曾經說過煩啦,說阿譯是你兄弟要不你哥,反正你倆孿生的。迷龍看人還是很準的,他給上官戒慈說他就佩服死啦和煩啦,只是煩啦想的太多!後來煩啦遇到了遇到了小螞蟻,看到了小螞蟻,他大罵媽了個巴子,因為他在小螞蟻身上看到了年輕的自己,年輕自信理想憧憬冒險充滿活力激情,當時的他也是這樣投筆從戎,可幾年的戰爭讓他一次又一次的絕望,讓他無法不恨年輕的自己,被新的思想文化欺騙,小螞蟻的戰死讓他有些自卑,小螞蟻屬於衛道者,而他是逃兵。煩啦對於他父親的態度,大部分是他自己造成的,煩啦父親年輕時正好處於清末民初,有清朝哪些頑固迂腐的思想又學到裡西學裡的現代科技知識,想像古時的學者那樣做學問,做類似於孔孟那樣的聖人或學者,享受世人敬仰尊重,但是時局動盪,沒人把他當根菜,他就抱怨這個社會,抱怨放不下一個安靜的書桌,並把這種情緒發洩到了家人身上,煩啦長大,不想做他父親那樣的人,所以遊行,學新文化,投筆從戎,可是他終究還是做成了他父親那樣的人,因此他對父親的態度很是微妙!死啦死啦死前,勸煩啦不要北上,說年老的打不過年輕的,煩啦不信,淮海戰役裡,煩啦慘敗,到處都是像小螞蟻那樣的人,拿著簡陋的武器打敗了他現代化武裝到牙齒的軍隊,應對了煩啦一直在背誦的《少年中國說》,也應對了小螞蟻說的少年中國有希望,也應對了死啦死啦說的他們太年輕,而煩啦和死啦他們已經老了。煩啦一直划著火柴,卻一直劃不著,從徐州會戰時開始劃沒划著,在禪達沒划著,虞嘯卿也沒有給他划著,反而臨刑前的死啦死啦卻一下划著,某人說過,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卓柏卡步拉


孟煩了這個名字是那一群炮灰團的袍澤里名字最有禪意的,這與他爹是個舊時代的文人有關係吧。在團劇中,孟煩了是一個清醒的人,如同一個旁觀者看著眼前的這場戰爭,如同汨羅江邊上的漁夫,他成不了屈原。

他有狡黠的一面,這是知識分子的智慧。他有真誠的一面,這是普通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有哀傷,有痛苦,有希望,有慾望,他肯定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是一個真實的人,雖然很損,心地不壞,他有著那個年代少見的良心,做人的良心。

當國將不國了,現時的軍人都應該去死,良心都成了奢侈品。然而,這樣的一個知識分子,他懂英文,還說的賊溜,國學功底深厚,各種插科打諢,給獸醫寫的墓誌銘,戲謔之作,也見本事,他與龍文章一樣,看淡了生死。他不窩囊,不怕死,如果不是龍文章把他們幾個從江對岸帶回來,他們也就死在了那裡。遠征軍那麼多將士,不差他一個。

龍文章說:他欠南天門一千座墳。他說:去他大爺的戰爭。龍文章是個瘋子,而他是個瘸子。他活得憋屈,生不逢時作為知識分子的瘸子,他拼命的想保住自己的命,只是不想稀裡糊塗的死了。龍文章給了他對勝利的希望,這是他作為酸腐文人最為欠缺的東西,代價是犧牲。他排斥希望,卻又極度渴望勝利,這是當時中國人的普遍縮影。

孟煩了身上集中體現了舊中國平民百姓對那場國殤的普遍態度。他活的卑微,卻依然想追求價值。他沒有指路明燈,龍文章可能從頭到尾都不存在,他只是孟煩了精神層面具像化的象徵物。龍文章是一個虛擬的精神幻化物,孟煩了的生活才是那個時代中國人最大的悲哀。

他無權無勢,他百無聊賴,他自甘墮落,他逐波隨流,他的功勞被上級搶走,他的愛情被別人嘲弄,他的尊嚴被任意踐踏,他活得甚至不如一條狗。

他唯一能做的,是當一個合格的炮灰。

在緬甸時,他指著英國指揮官怒斥英國人的無恥自私與懦弱,然而有什麼用?

在庭審龍文章這樣的精神圖騰時,他的自白書,引得當官的笑了,是的,一個自己死了多少次,見過不知道多少青年人無意義的死了的人的自白,引起了笑聲。他又能做什麼?

在父親跟前,他問過那一句“了兒的苟活對您來說究竟是難堪還是驕傲”時,將他的父親問的怔在原地,才知道這樣一個損人的內心的脆弱。然而,他除了去前線去做炮灰,又能做什麼?

在沙盤推演時,他的戰術素養表露無遺,然而,他依然是個瘸子,是個死瘸子,在一堆快要發黴的川軍團裡也快發黴了,而其他人活的光鮮亮麗,他又能做什麼?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他做不了屈原,他活的太明白了,也活得太痛苦了。龍文章是他的精神圖騰,在戰爭結束後,這個圖騰就會消失了。

他內心裡嚮往的,正如他的名字:煩了。


而知而行的歷史


孟煩了是個很有意思的人,雖然對自己很苛刻,但對其他人卻很寬厚,這點在劇的旁白裡能聽的出來,他對別人的講述都是比較寬容的,而對自己卻是自我否定,自我批判,形容自己是長滿蝨子的人渣,說出的笑話是無比的惡毒。但戰友們卻又對他很好,獸醫臨死前還跟他談心,迷龍和不辣總在他的後面問,誰欺負你了,削他。就連龍文章都一直把他安排在身邊,安排著各種職位,不讓他離開自己三米之外。

孟煩了是個逃兵,而且還是逃過三次的逃兵。第一次,戰友們都犧牲了,戰鬥失敗了,他裝死瘸了一條腿,雖然他活了,但這卻是他跨不過去門檻。第二次,接到父母的遺書,跑到了日佔區,他打算過江與父母一起死,但逃的這次不幸被抓住了,後果很嚴重,差點被槍斃,但被團長救了。第三次,遇到小醉,他很愛她,但終究還是放棄了,孟煩了連自己都討厭,也無法給小醉承諾,所以他又一次的逃了。

煩啦有自己獨立的思維,整部劇裡與龍文章是性格完全相悖的兩個人,在劇裡幾乎無處不在的衝突,但最終還是站在龍文章的三米之內,這可能就是抗日年代的英雄大義吧。學生時代遊行幾次便參軍,兵敗了便一直逃,一次次敗,一次次的逃,在牛批的英雄也架不住夢想的一次次破滅,孟煩了也被現實打醒了,所以才有了現在的自我討厭和尖酸刻薄。但仍然還是繼續抗日,因為已經逃無可逃,也因為內心中還燃燒著小太爺的傲氣。

又是一年4月1日,緬懷永遠翱翔在南海上空的81192,任務已完成,請你返航!

我是薄面貧生,感謝您的評論和關注。


薄面貧生


孟凡了這個人出身書香世家。毅然投筆從戎,卻一再被潰敗打擊,成了怨天尤人、混吃等死的兵油子。然而他的血性並沒有完全泯滅,在潰兵團裡慢慢回爐再造。他滿腹牢騷,是因為理想被現實一再打擊。國家生死大戰面前,個人渺小如螻蟻。螻蟻尚且偷生,而他們潰兵團的渣子們,在龍文章的帶領下,為了同袍,為了國家,最終捨身取義。


戰神-蚩尤


我剛讀高中的時候看了團長的開頭,沒看懂,上大學了,偶爾瞭解到我們川軍,就把所有川軍的電視劇翻出來看,團長也在內,不過是一部在要麻死後沒有一個四川人的川軍團。迄今為止,看了十遍有餘,儘管有些細節還是沒能領會,但每次看都細細地去想,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安排?煩啦在他得知父母在和順而當逃兵這段,我一開始是沒明白的,第二遍才看懂,真正地領會到了煩啦的孝,儘管他爹是如此的迂腐和愛書如命。煩啦,小太爺,我感覺我現在就跟他一樣,心比天高,命必紙薄,那麼多理想抱負,那麼多熱血青春,他是被戰亂扼殺,我是被如今的現實扼殺,總之,都是時代造就的。有好多感受我都說不出來,讓人心疼的小醉、南天門戰鬥後倉皇出逃到禪達、迷龍為老婆安了家、丟了的豆餅回來了、狗肉過江、和順鄉民野人般的生活、獸醫故去、谷小麥(豆餅)被機槍震死。。。等等等等都讓我淚目不已。有生之年,去騰衝,去憑弔一下遠征軍將士,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