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女儿快六岁了,不懂得感恩,这正常吗?怎么教导?

我叫张牧心


孩子要循序渐进一点一点的教。不能惯着。首先家长要孝敬父母给儿女做示范。要经常让他做点家务,做的过程中他累了他慢慢就知道了父母也会很累。要教会孩子懂礼貌。比如我儿子都20多岁了,如果需要我帮助他做什么,我做好了他都会跟我说声谢谢妈妈!还有经常带孩子去户外看看农民种地,给他讲要珍惜粮食,告诉他别人用劳动换来的成果很辛苦。要经常给他讲一些道理。慢慢的让孩子知道,尊重所有人的劳动和付出。


美丽157254780


我女儿刚过六周岁生日,疫情这段时间我不知跟她吵了多少架,基本上是让她做作业不做,每天就是看视频看电视和画画,有时也忍不住朝她发火,也打过几次她,她在气头上叫我僵尸妈妈[捂脸],也让我出去,不让我在家,但这些都是气话,大人不必放在心上,等气消了她会主动过来跟我道歉。你不能以偏概全,大人在气头还会说气话呢,更何况是小孩子?


257心想事成


宝妈你好👋,人之初,性本善。宝宝其实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宝宝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反省一下各家庭成员的习惯,家庭氛围。如果家里没有人说一些感恩的话,做一些感恩的事,那小朋友不知道何为感恩也不稀奇,这种情况需要父母带头去孝敬老人,相互体贴和关心。还有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和方式,如果只是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要,而没有陪伴和关心,孩子不知道感恩很正常。我有一个学员,做了很多年生意,去年发现她女儿变了,她放弃生意回到家,做好吃的,要什么买什么,送最好的辅导班,可是女孩子到了叛逆期,变得不可理喻,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她聊了聊,才发现是在她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幼儿园和小学时期,父母为了工作,忽略了她,所以她认为现象买东西给她是应该的,陪她也是应该的。我在女儿7岁时,带她去过残疾儿童福利院,也是为了培养她的感恩之心。那次回来后,她也有一些变化。我们夫妻两个平时很忙,但是一定有一个人会去管两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也会告诉他们一些来之不易的事情。我们家不是好东西都留给孩子的,好吃的先给老人,再给孩子,也是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不在家里讨论一些消极的话题,特别在饭桌上。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亲子作业,一次也没有落下。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仙娥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才六岁。您想让孩子怎么感恩?

我小的的时候记得的,全部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爱护。

孩子都是被动接受学习的。比如说,您说的感恩,我记得我学的乖巧懂事起来都是跟着家长学的。记得妈妈每个星期都给奶奶洗脚,妈妈带我出去见到长辈都非常客气,记得妈妈做好饭不让吃、先等爷爷奶奶坐下以后才让动筷,记得爸爸从来都不生气给我讲道理、讲他爸爸的事情,逢年过节第一碗饭是要送到爷爷那里的等等......

孩子是否善良是否懂孝道懂礼貌,都是一家长为榜样的,所谓的教导不如我们家长给孩子做榜样来的更快更直接。


武林飞少


当然不正常,当年我家孩子六岁都可以做家务了,会谢谢,会问好。教育的话,其实一些动画片里会有教育意义的,也可以通过讲故事,不用太刻意,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教给她,切记,不要太心急,教育是长久的事情,慢慢来。


燕子的梦想


教育孩子,今天的结果都是过去无数个你做了无数个行为导致今天的结果。

而孩子的未来是你今天行为决定的。

孩子表现出不感恩,甚至逆反的行为原因有很多,给你分析,仅供参考。

1、父母长辈过度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任何要求都满足,孩子就不懂得分享,举例:如果孩子吃任何食品的时候,都先给妈妈长辈吃一口,养成习惯久懂得分享了。

父母吃任何食物都要先给长辈,然后再自己吃,这样就给孩子示范了,

最怕孩子吃东西,给妈妈吃,妈妈说:妈妈不吃,给宝贝吃,这样孩子就不懂得分享了,不舍得吃,那就错了,更严重的是:给孩子说:别让你爷爷奶奶(小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知道,孩子就想,啊,原来我应该不给他们。孩子就养成了自私的行为了。

错误的爱,无知的爱,都是一种伤害。

2、小的时候寄居在亲属家里,无论任何情况,孩子内心深处都有怨的,父母刚刚接到身边,父母有补偿心理,会对孩子很好,经过一段时间,他们会试探父母是否真的爱她,他会用作的方式来测试父母。

3、孩子数落妈妈,不如别人妈妈好:这是在家里学来的,如果妈妈与孩子讲话会说过,谁家孩子好,谁家孩子懂事听话,孩子就会学来,用来反驳父母。

曾经有一位家长十分痛苦的对我讲过一个真实案例:他总数落儿子不用功读书,不如同学、亲属家谁谁用功,孩子反问爸爸:别人家长开宝马汽车,你怎么开捷达。

所以家长必须记住你一件事,你对孩子的态度,将来都会回到你的身上。

经常看到很多儿女数落老年人,为啥,不是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数落他,怼她么。

4、孩子发脾气,砸东西,踢东西,肯定是学来的,家里肯定有人这样,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模仿来的,他不会自己创造。父母自己对照,跟谁学的。

5、堕胎,

母亲有堕胎经历的,孩子会有一些怪异行为,如无缘无故发怒、情绪反复无常、啃指甲等

如何培养孩子感恩养成良好习惯,受益终生呢?

1、父母要对父母尽孝,重视家族观念。 逢年过节回家看望父母,还有对去世亲人做到三节不忘(清明、七月十五、春节)

2、读诵国学经典:先从弟子规启蒙,我看到有很多对弟子规反感,我想他有他的观点,我们看看弟子规内容适合不适合孩子学习,学了有没有坏处。

弟子规教孩子

1、孝顺父母,不与父母顶嘴,父母呼叫立即答应,这个有错么?对孩子有坏处么?

2、友爱兄弟姐妹,敬重兄长,爱护弟弟妹妹,这个有错误么?对孩子有坏处么?

3、办事讲诚信:现在社会最需要的就是这个,几年前,无数人崇拜美国企业管理方式,美国人的思维,现在美国怎么样了?请问办事讲诚信有错么?

4、让孩子做事谨慎:弟子规里面讲,宽转弯、勿触棱,走路走大弯,别磕碰到,还有很多不一一举例,这个有错么?对孩子有伤害么?

5、让孩子亲近有仁德德人,斗闹场,决勿进,邪僻事,决勿问。亲近品行端正的人,不去不好得场所,不好的事,不打听,不说。这对孩子有错么?

6、让孩子好好学习,是努力做到孝、弟、谨、信、爱众人、亲仁,六件事之后,在来学习。

为什么有的只看利益,就是因为没有把道德放在前面。

学完弟子规、学孝经、论语、了凡四训、道德经、易经,循序渐进。读诵就可以,饱读诗书气自华,从小学经典儒雅气息,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3、带孩子做善事,多帮助她人,关心孤寡老人,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帮助。捐款捐物,先从点滴做起。

4、培养孩子做家务,这个很重要。




家庭教育顾问启华


哈哈哈!楼上竟然有人拿出《弟子规》来让你教孩子!别信他们忽悠!用《弟子规》来教孩子是让孩子学坏变得虚伪,而虚伪是人性最大的坏。

你的孩子从来就不欠你什么!相反,你欠她!她带给你的快乐永远超过你对她的付出!不是吗?如果你觉着养育了她便觉着自已皇恩浩荡,那就错了!这世上的父母哪需要自己的孩子感恩,不信?那你去问问你妈!

人之初其实是性本恶,自私是人的天性,父母的责任就是把爱传达!别去纠结那抽象的感恩,你先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爱,先爱自己,她才会爱父母,然后才会爱天下!跟孩子做朋友,多用童话故事去忽悠她,而不是一不如意便一顿暴打,她哪会喜欢你这个妈?


半山斋主盘龙居士


辛辛苦苦,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不懂得感恩,这是令每个做父母的都很伤心的事情。不过好在孩子还小,这个时候有意识去培养他的情商,为时还不晚。

孩子不懂得感恩,并不是天性凉薄,而是平时缺乏这方面的教育。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我们都熟知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男子,嫌他的父亲年老力衰,就准备用筐把老人背到山上扔掉。孩子以为父亲上山去玩,偷偷跟在后面。回来的时候把筐捡回来了。男子奇怪地问捡筐干什么,孩子回答说“等你老了背你上山用啊”,男子如醍醐灌顶,赶紧接回老父亲,赡养善终。

这个故事的真假且不去论证,但是道理我们要明白,那就是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父母的影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要率先做到。

大刘带孩子回父母家,父母见到儿子和孙子,高兴坏了,忙里忙外给大刘和孙子准备饭菜。大刘坐在沙发上玩手机,丝毫没有帮忙的意思。等第一道菜上桌的时候,大刘就赶紧让孩子先吃,没等父母上桌,孩子都吃饱了。你想想,这样带出来的孩子怎么能学会感恩呢?

如果大刘换一种做法,哪怕他不会做饭,在厨房打打下手也好。等饭菜好了,提醒孩子,爷爷奶奶这么辛苦给你做饭,你该说什么?孩子自然而然会生出感激之情,等他长大了,会把这份感激回报给他的父母。

不要小看言传身教的作用,正是在一点一滴的小事当中,孩子学会了成长。


尛树妈妈谈育儿


  其实刚看到这个问题,我就知道这位妈妈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中:对孩子好-孩子不领情-打孩子-对孩子愧疚-加倍对孩子补偿。

这主要还是这位妈妈不懂孩子的行为,全程都是在自导自演,没有理解孩子的行为。

  一、孩子说妈妈是坏妈妈。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气话,大人不必在意。很多气人的话,孩子都是不懂的它的意思的。他们只是让大人感觉到生气。这样就让大人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孩子们就是简单的报复。当大人感到生气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快乐。可以这样说,孩子就是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你让我不高兴,我觉得也让你不高兴,这样我才能高兴。


  二、孩子妈妈说要走孩子。实际上孩子没有妈妈想的那么笨,他知道妈妈是不会走的。孩子的阅历和大人的阅历是没有办法相比的,他们没有经过的事情都是难以想象的,大人给孩子说的再多他们也没有一个概念。就好像妈妈家人妈妈说了要走去别人家,但是他们可能理解的就是妈妈去上班,过一会儿就可以回来了。但是当你真的给他真的超出孩子的想象之外的事情发生,他还是会感到很害怕的。不过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不知道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三、孩子踢菜篮子。孩子和大人一样,都是需要有情绪的时候发泄出来。而在发泄情绪的时候,他们所以有时候就和和大人一样无所顾忌,随便说,随便做。那有什么能让大人觉得难受的话,就是他们就说什么难受的话。他们并不考虑这些话的意思,不考虑这些话的后果,他们只在乎这些话能带给他们的效果,比如说某些话能让爸爸妈妈感觉非常难受,或者说让爸妈感到暴跳如雷,那他们就会只是单纯的觉得这句话很有力量,能够展示出他们自己的力量。就好像有些孩子嘴里面经常说的,打死你打死你,他们并不会真的打死你,但是说这句话能让你感到非常生气,这就是他们所需要的力量。

  四、孩子被妈妈关掉电视不高兴,踢到篮子挨揍。孩子踢倒菜篮子只是因为被妈妈关掉了自己想看的电视,孩子不能反抗,只能拿比较弱小的东西来出气,比如说踢倒菜篮子。孩子这个时候其实根本就没有想到菜篮子是妈妈做家务要用的,他们只是单纯的想要出气。而妈妈呢,看到的孩子把菜篮子给踢倒了,应该是感到自己的作为家长的权威被挑衅,所以说就揍了孩子一顿。可以说,孩子挨的这顿打和已经和关电视这件事情无关了。

  怎样缓和和孩子的关系?如何做?怎么做?

  从题目中看,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还是很好的,而且家长对孩子也是很有耐心的。但是呢,家长有时候做事情还是比较粗暴的,比如说关电视吧,完全可以这样做。

家长可以跟孩子说:孩子今天你已经看了很长时间的电视了,应该要休息眼睛了,咱们把这一集电视看完,或者说再看10分钟电视,然后把电视关了好不好?把电视关了玩游戏吧。这样说的话,第一家长把关掉电视的的原因说清楚了,嗯,孩子比较容易理解;第二,家长说的是10分钟后关电视,是在关电视之前有个缓冲在那,孩子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第三是关电视之后要做的事情也跟孩子解释清楚了,如果孩子不愿意的话可以立即换个孩子喜欢的事情做,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

  结束语:平时呢最好能够和孩子约法三章。有了约法三章的时候,孩子就知道做这件事情的底线。而在这些底线快要到达的时候,家长提前和孩子说,提醒一下孩子,孩子更容易接受。



我是曦宝和伊宝,专注于幼儿成长教育,欢迎你关注我。

每天分享幼儿教育知识,培养优秀的孩子。


曦宝和伊宝


其实没有正常不正常这么一说,为什么呢?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最了解她们的就是父母。可能父母遇到这样的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去做,我也身同感受,因为我有个两岁的儿子也很调皮,经常的打弟弟,其实我也明天他为什么打弟弟,就是看妈妈整天抱着弟弟了,不陪他了。现在的孩子都很自私,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父母爷爷奶奶太溺爱孩子了,要什么给什么,哪怕他想要天上的星星,你恨不得插上两个翅膀给他摘下来。

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多陪陪孩子。

如果去掉你工作的时间,去掉那些必须做的时间。剩下的时间来陪孩子的话可能你的孩子就不会这样了。陪孩子也不是一味的坐在他身边就是陪着他了,而是陪着他玩游戏,在游戏中来引导他一些道理,比如买卖的游戏,让他明白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给你东西。

二、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孩子。

有些大人认为孩子不懂,不用告诉他,。其实你错了,一遍不懂,二遍不懂,慢慢的他就懂了。这是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大人累了也要告诉他,让他懂得大人也有累的时候。这样他才会感恩。

三、错了就该批评,并告诉他为什么批评他,错在哪里了。

有些大人总会以孩子还小,长大了就知道了的理由来溺爱孩子,导致了孩子养成一些坏习惯。长大了也很难改掉了。错了就该批评,错了就要及时的改正。还有的大人不给孩子说错在哪里了,上去就开始破口大骂,弄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这样会让孩子造成逆反心理。

四、学会分享。

平时不要让孩子养成吃独食的习惯,要让他多少给大人点。学会分享,还会感恩。

五、大人也要学习一些育儿的知识

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你也要学习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优秀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和鼓励。只有你用心,你孩子一定会改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