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自繁自养盲目扩张 把猪市推入死亡的模式

特殊的需求,成就了特色的市场。人口众多的天朝阶段性不同的需求,注定了猪价的起伏。起伏的猪价波动决定了阶段性利润。利润推动着人心变化。变化的心态成就了周期。

16年周期的顶部,高价高利润的推动,疯狂资金的进入,养殖模式的疯狂扩张,经历两年的发展,18的今天猪价快速崩盘。短短二十天从盈利进入亏损。

自繁自养盲目扩张 把猪市推入死亡的模式

亏损的主因是供大于求。供大于求的成因主要有两种,一,出栏头数的增加。二,出栏体重的增加。形成这两大原因的动力都是逐利。

虽然无法改变已经注定了的走势,但是分析成因还是能方便于止损。

一,出栏头数的增加。是母猪产能的增量。也包含了产能母猪出生数及成活率的增加。

出生数与成活率的增加,意味着母猪头数必须减少,否则就意味着供大于求必将发生。

调控母猪产能,能调控供给。但调控过程是“人类难题”。后备母猪选留到产品供应市场需时较长,往往在产品没有供应市场前,后备母猪的选留已经超出了市场真正的需求,当后备母猪形成产品供应市场时,市场已经供大于求,价格跌得糊里糊涂,在亏损中无法自拔。

自繁自养盲目扩张 把猪市推入死亡的模式

二,出栏体重的增加。主要表演在有利可图的时段,增大出栏体重能快速获利。而大体重猪生长时长,优良肉质造就的高价位也助推了大体重猪的形成。每年的大体重猪,在年冬出栏体重是惊人的,一头相当于两头,也就意味着双倍的增量。出栏体重的增加,决定着母猪产能的存栏必须减少。

天朝猪市很大,政府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无法调控。有人认为规模化后的猪市会更加平稳。可是春节前一场大雪的快速走高,至当下的快速雪崩,让平稳成为了天大的笑话。至身于第一线的养殖业者,成了天大笑话的牺牲品。周期无法在规模后消失,规模后的波动依然剧烈。

追根觅源,如何才能规避风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追逐获利是生存的手段,大家都有选择的自由。自繁自养在周期底部,减量就是割肉,割肉注定了亏损。但是不减量则注定了价格的低位,死路一条。

专业育肥无视周期的存在,盲目扩栏,满负运行逢周期底部也注定亏损,死路一条。育肥在亏损底部少养,调整出栏时间点,是船小好调头。不养就当是给自己放假。二次育肥寻觅机会,利润依然存在。

自繁自养盲目扩张 把猪市推入死亡的模式

低头拉车容易落坑。抬头看路,小心开得安全车!

自繁自养,不养母猪别养猪,大量的转型,产能的剧烈增加,让周期进入了底部。进入周期底部的价格让产能母猪最终走向了屠宰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