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為何‘江夏’成為黃氏的代名詞


為何‘江夏’成為黃氏的代名詞


海內外黃姓子孫通稱“江夏黃氏”,其宗祠正門上方和上廳神龕之上都懸掛著“江夏堂”、“黃江夏堂”和“黃氏江夏堂”的牌匾,而黃姓人家的大門頂上也書有“江夏世家”、“江夏流芳”或“江夏黃氏”四個大字,中國《百家姓》中的黃姓下面,文字註記也是“江夏”。時至今日,“江夏”二字已成為黃姓的代名詞。

一約定俗成而冠名為江夏黃氏,追根溯源,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歷史。要了解江夏黃氏的由來,還得從古黃國,古江夏郡,以及黃姓在戰國時期和漢魏之世的興衰歷史說起,從中才會得到合理的解釋。

一、古黃國

據《帝王世紀》和《遁甲開山圖》等典籍記載,上古黃國有三個,即山西汾水之黃、漢東“西黃”和河南光州之黃。關於山西汾水之黃,即沈姒蓐黃之黃,史稱為臺駘後裔黃夷所建,在商周時期一直存在。更多關於黃氏資料請搜索關注黃氏大家族。至春秋早期,被周人在汾水建立的晉國滅掉。

黃人以國為氏,其後裔為黃姓宗族的族源之一。但後來日見衰落,湮沒無聞。漢東“西黃”,位於湖北宜城縣東南,古隋國西南的漢水以東,即今鍾祥縣一帶。在公元前七世紀中葉被楚國所滅

河南光州之黃,即江黃道柏之黃。這個古黃國的故城在歷史上的光州定城西四十里,即今河南潢川西北6公里淮水之南,潢河西岸的隆古鄉。黃國所轄地域未見載於史冊,而地方文獻卻有記載。其中光山城關寶相寺,於1983年曾發掘了光州古黃國某一任國君黃君孟夫婦的合葬墓就是一個例證。

二、江夏郡

古江夏郡始於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湖北境內漢水以東為江夏郡,西為南郡。《天下郡國利病書》和《湖北省歷代府郡州縣市始末簡介》稱:“秦南郡地,漢初置江夏郡,今德安、承天、漢陽、武昌、黃州府境皆是其地。”這說明西漢初年從秦時的南郡中析置出江夏郡。

另外,黃定文《黃氏得姓的由來和江夏郡名的淵源》等提到的江夏郡還轄有隨縣、羅田、黃梅和九江等地,以及今河南潢川,因資料所限,還不能完全確定屬於江夏郡。以上情況表明,漢之江夏郡,轄地達30多個縣市。而古黃國除今潢川以外,其餘地域盡在江夏郡之中。

江夏郡自公元前201年至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名武昌郡,東晉太元三年(公元378年)複稱江夏郡。至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歷經8個朝代,共計六百六十餘年。

另外,湖北東部的長江以北地域,即江夏郡中、北部,唐為淮南道,宋為淮南西路,元為河南行省,明為湖廣佈政使司。自公元前201年起,至元朝末年止,與河南省東南部一直都是同屬一個行政區域,且時間長達一千五百六十餘年。

三、黃姓的崛起與復興

黃國滅亡後,黃姓族人開始了背井離鄉的大逃亡,從此散居四方。直到三百多年後的戰國末期,黃姓的傑出代表人物黃歇,以其傑出的政治、軍事和外交天才而官至楚相,封春申君。當時許多流寓各地的黃氏族人又紛紛復聚江夏。至此,江夏成為黃氏家族的一個主要繁衍中心。更多關於黃氏資料請搜索關注黃氏大家族。這是亡國後的黃氏首度崛起,黃歇被後世尊為江夏黃氏上始祖。

黃歇遇刺身亡後,黃姓又漸衰落。至秦朝末年,湖北江陵人黃極忠,史稱他出身綠林,最後功成名就,封侯食國,開黃姓復興之先河。迄至西漢中期,以黃霸(黃歇第六代孫)為代表的中原淮陽黃氏和以黃同為代表的山越黃氏同時崛起,南北輝映。從此,黃氏興盛不衰,至東漢時,江夏黃氏臻於極盛。

黃霸第八代孫黃香(公元68-122年),字文強,江夏安陸(今雲夢)人。以孝道聞名遐邇,以文章聞名京師,以儒學入仕,初拜郎中,後拜尚書郎。永元四年(公元92年),升為左丞相,兩年後又升為尚書令。

漢章帝曾以“江夏黃香,忠孝兩全,天下無雙”的御書賞賜給黃氏家族。經漢章帝、和帝兩朝,黃香一直受皇家器重。自此,江夏黃氏聞名天下。黃香去世後,被尊為後世天下黃姓的江夏大始祖。據《後漢書黃瓊傳》記載,黃香長子黃瓊,字世英。乃一代名士。累官司徒、司空,至太尉要職,封邟鄉侯(河南潁川)。

縱觀黃姓的播遷史,自公元前七世紀中葉起,至明末清初時期,歷經二千餘年,江夏黃氏遍佈全國,散向世界。

綜上所述,江夏黃氏興起於戰國末期,昌盛於漢魏之世。因古江夏郡地域是長期居住的繁衍中心,故江夏被作為黃姓最早的和最著名的總郡望與發祥地。

因此,派衍支分於各地的黃姓人家,追本塑源,都會發現自己的祖先正是輾轉來自江夏,江夏的堂名也就遍佈天下,故黃氏後人稱江夏為黃氏祖地。

所以,世稱“江夏黃氏”是有其歷史根源的。更多關於黃氏資料請搜索關注黃氏大家族。以“江夏”為堂名,表示慎終追遠,不忘所出。

時至現在,亦有風景名勝之地的古建築、報刊雜誌和慈善機構以“江夏”冠名,如江夏山莊、《江夏雜誌》、《江夏季訊》、《江夏堂訊》、《江夏心聲》、《江夏人文》、江夏百姓醫院等等,枚不勝舉。“江夏黃氏”這一稱謂,也就由來已久。

為何‘江夏’成為黃氏的代名詞


為何‘江夏’成為黃氏的代名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