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76项执法权“下沉乡镇”带来什么?

行政执法关键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2016年以来,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探索实施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向建制镇延伸为主要内容的镇域综合执法改革工作,不仅破解了基层治理体制难题,还实现了镇域公共服务、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能力“三提升”。

改革以来,睢宁累计下放76项共有行政处罚权限,涉及11个县级部门。改革初期,选择8个镇作为试点镇;试点成功后,在全县15个镇全面进行铺开,有效解决执行不力、保障不足等问题,真正做到“一支队伍管全部”。截至目前,全县共查处案件2749件。

凌城镇作为试点镇在推进综合执法工作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凌城行政综合执法局局长袁德平介绍,该镇构建了“1+1+25”综合执法防控体系,即“指定一名班子成员主抓、建立一个数字化指挥中心、建立25个行政村的执法联动机制”。通过镇、村、组三级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村组主动管理,尽可能把各类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另外,高效掌控时机,构建“即时化”处理机制,确立第一时间发现、制止、报告和处理的划片包干的工作模式。

凌城是全国“淘宝家具之乡”,如何解决“散乱污,脏乱差”的问题,凌城镇副镇长管明占介绍,2017年5月该镇成立了江苏南都喷涂有限公司,今年的重点工作就是管控好废气污染源VOC,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该公司的厂房占地8000多平方米,共投资1000多万元,目前已建成4条自动化标准生产线及一个自动打磨车间,每条生产线都严格按照国家的环保要求配备了光氧、活性炭、水淋塔处理生产中所产生的VOC有毒气体。

睢宁县委书记贾兴民表示,睢宁镇域综合执法改革真正将执法职责和管理职责都赋予了各镇,既实现了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权责一致,也使得执法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充分破解了过去乡镇行政管理中“看得见的管不着和管得着的看不见”的行政执法瓶颈和县级部门执法力量不足、执法缺位等难题,有效提升了基层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走在古邳镇,淳朴的民风扑面而来。街边没有土地证的违章建筑一一拆除取缔,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也依法取缔。为了加强河道保护,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古邳镇配合多部门针对擅自在徐州市民便河道内开采沙石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予以拆除。南京博物馆和睢宁县博物馆近两年还联合对古邳进行了调查和勘探,所有的执法工作对于保护古城,打造一个特色文化旅游镇有着重要的意义。

凌城为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投资100余万元修建了基础设施,投资50万元建立了数字化指挥中心,投资60余万元配备了5台自动巡航式无人机等。成立综合执法局以前由多个部门监管执法的事项,现在有一支队伍集中综合执法,过去单个部门执法力度受限、多个部门联合执法协调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多头管、管不全的顽疾有效破除。

2016年改革以前,睢宁镇级政府行政执法虽设有“七站八所”,但基本上是“有责无权”,执法部门往往存在“管得着看不见”的情形,在执法上大都采取“蜻蜓点水”甚至是“打游击”的方式开展,极易形成执法盲区和空白。改革以后,各镇依托全县“1+18+400”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结合数字化城管建设,建立起镇、村、组三级网格执法管理模式,有效预防规避违法行为,有力促进了全县城镇统筹发展。

76项执法权“下沉乡镇”带来什么?
76项执法权“下沉乡镇”带来什么?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