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建筑资质一再简化,招投标要求却没降低,建筑企业还有申请资质的必要吗?

资质管家


事实上,建筑业企业资质确实简化了很多,投标的门槛也确实变化不大,一些地区甚至设置了很多不合理条件,限制潜在投标人,与住建部提出的"消除壁垒,允许企业充分竞争"的要求是相违背的。不过,你若不申请资质,是不能进入建筑市场参与竞争的,属于自废武功。



2015年住建部颁布了最新的资质标准,合并了一部分专业,取消了一部分专业,专业设置更加趋于合理,并实行了简易换证程序,持原资质可直接更换新资质,不需审验相关资料,网上上传资料即可,极大方便了企业换证工作,保证了建筑市场的稳定。若如实审核,严格把关,恐怕注册类一二建证及职称证不得涨上天才怪。

反观招投标环节,各地对投标企业参与投标的门槛各不相同,但有一点不好的趋势,就是经常设置不合理条款,排斥潜在投标人,明明二级、三级企业能干的活,非要求一级以上资质,业绩方面也诸多限制,有时候甚至定向业绩,有指定中标人的嫌疑。上述问题固然存在,但重点是高等级资质业绩优势明显,典型工程、优质工程比比皆是,小而弱的企业本来就竞争不过,这也是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没有什么可以怨天尤人的。


另外,在招投标环节,投标过程中变相违规收取各类保证金,给投标企业也造成了极大的资金压力。而且收了容易,想退很难,乱象丛生,建筑业企业负担太重。

目前,建筑业企业管理正从"重审批"转向"轻审批、重管理",特别是强化事中事后的动态管理。审批环节不断简化,企业资质升级只看业绩,不必提交各类人员证书及社保等证明材料;出入境网上即可办理,不用再来回跑了;资质年检也取消了,只需五年从新续期就可以了,大大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目前来看,资质的许可短期内是不会被取消的,只是资质的许可会变动更加简单、快捷、高效。美欧等西方国家资质也是实现准入许可的,说明资质证书还是有其存在的必然的。否则,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干项目岂不是乱了套吗?

所以,如果你放弃了资质,也就失去了参与市场的资格。那就代表你退出了建筑市场,退出了竞争。不玩了,谁能拦得住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