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關於一條狗的故事?

若近黃昏


上世紀70年代的事情,主人名字叫孫玉濤,年齡41歲家裡有8口人,上有70歲的父母下有四個男孩,孩子最大的17歲,最小8歲,生活在一個普通的山村。

當時是集體經濟,人民公社化,社員靠掙工分吃飯,這個家庭就孫玉濤一個勞動力,一整年不間斷的上工每天10分,可以掙到3500多工分。

在集體掙到工分可以吃上平均糧,也就是:大人小孩平均一年的糧食:小麥70-100斤,玉米150斤左右,地瓜300斤,其他雜糧也不過幾斤,油料花生米有7-9斤左右,這就是一個普通山村平均糧的標準。

在農村由於人口多孩子多,能吃上平均糧的戶數也就一半左右,對這8口家庭來說能吃上平均糧就是很好的生活了。

孫玉濤在村裡是出了名的能幹,撮號叫鐵墩子,意思就是身體好抗折騰,他在村裡一個生產隊當隊長,帶領社員早起晚歸的耕種,偶爾偷偷地帶著生產隊裡的馬車夜間出去搗鼓點副業,到集市掙點錢,天亮了就回來了,社員們給他起了個的撮號叫夜貓子。

全村6個生產隊就屬他帶領的隊搞得好,年底農村講究決分,平均日勞力除分平均糧外,還可以分點錢,決分就是農村有錢年底經公社比準可以分紅。

一天10分勞力分得6-8毛錢,這在全公社來說是最高的,這些錢都是他帶領社員晚間偷偷的搞副業掙回來的。

那個年代是不允搞副業的,他膽大敢幹,上級不讓搞副業,誰搞副業就是投機倒把,搞資本主義,雖然他不識字沒有文化,和社員說:你們要想吃的好點就跟著我偷偷地幹。

社員都願意晚上和他出去搞副業,一來可以吃上頓好飯,年底隊裡還可以按工分分錢,就這樣全村的6個隊跟著他組成了4輛馬車,隔三差五的晚間出去搞副業,在他的帶領下,全村的年終分配,一個勞動日可分到0.9-1.2元,這在整個公社來說最高,其實上下幹部都知道什麼原因就是心照不宣。

這一年的秋天,他突然感到胃不舒服,到醫院檢查發現,是胃癌,醫生說叫家屬來,他說我孩子都小,父母70多歲了,我不怕你就告訴是什麼病吧,醫生當即告訴他了,他自己很不情願的但也很無奈的接受了這個現實。

家裡老的老小的小,自己住進了醫院做了胃癌切除手術,醫生說能維持三年就不錯了,術後回來後,自己想辦法用土方法中藥等各種治療方法,總算是維持住了。

孫玉濤身體不行了,也不能帶領社員搞副業了,全村的副業也就停了,從此村裡社員又回到那種日勞力3—4毛錢的時代。

他本人在家裡養病,自己養了條小黑狗作伴,當時在農村來說,有家人得癌症,大部分人是不接觸的,原因人們都忌諱這種病,躲得遠遠的。

他多虧親親的幫扶,大人小孩總算沒有捱餓,但癌症給這個家庭留下了鉅額的外債,為了多掙個工分,他每天都忍受癌症的折磨,和小黑狗作伴,早出晚歸的幹活。

從此他性格也變了,他想只要能活著比什麼都強,為了這幾個孩子和老人也要活下去,所以一切都看開了。

沒有錢繼續治療,也就放棄一切的治療,自己上山採集一些草藥來煎湯藥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著,精神上從沒有被癌症所嚇倒。

轉眼5年過去了,孩子也逐漸長大了,兩個老人也走了,家裡還有六口人,兒子畢業了在隊裡當會計,三兒子考上了縣重點高中,小的上初中了。

5年來,家裡有點細糧都是給他吃了,孩子們幾年沒有吃上口白麵,一天三頓就是地瓜管夠,玉米餅子還要分著吃。

這一年的春節,孫玉濤買了2斤豬肉,兩條鹹魚幹,大白菜是自己菜園種的,平時吃的蘿蔔鹹菜(農村叫呱唧頭),孩子上學都是拿的乾糧地瓜鹹菜頭,一年到頭都不重樣。

年三十這天,全家6口人圍坐在炕上,炒了個大白菜,還有碗蘿蔔鹹菜頭,在鍋邊上貼的玉米麵餅子,這就是過年的年飯,一家六口能夠吃上一頓玉米麵餅子飽飯就是謝天謝地了。

孫玉濤拿起酒杯倒了一杯自己泡的藥酒,給四個孩子一人一塊餅子,對孩子們說:“你們一定要記住啊,年好過日子難熬啊,都是我有病把家折騰成這個樣子,沒去要飯吃就不錯了,不要怨天怨天就怨我有病對不住你們,你們一定要好好的讀書,這個年代對農村來講只有讀書考學才是唯一的出路,我就是走了以後也會看到你們的發展。”

老婆說:“今年過年了吃個餅子吧,慢慢你們長大了就會好的。”孫玉濤自己拿起一個餅子,看到黑狗前雙腿搭在炕沿上,一雙眼睛看著全家人,滴溜溜的轉,他掰了一塊餅子給黑狗說:“你託生在我家裡,我得病了,你陪我這幾年,也夠辛苦了,一年你也沒有吃上塊餅子,給你一塊過過年吧。”黑狗嘴裡叼著塊玉米麵餅子放在地上,用舌頭舔過去舔過來,舔了好一陣子才戀戀不捨的吃了。

晚上全家人吃了一頓地瓜面包的白菜餡餃子,這就是過了個好年。

轉過年來冬天到了,孫玉濤的病情復發了,這也是他癌症第六個年頭了,癌症的折磨,使他身體很快消瘦,吃不下飯,疼的厲害就要靠打杜冷丁來止疼。

有一天他帶者繩子上山,在山上疼的蹲在那裡,身體縮成一團,滿臉豆大的汗珠往下滴,疼的他忍無可忍想到了帶來的繩子,好不容易起身將繩子套在一棵松樹叉上,準備吊了結生命。

不料剛放上繩子,那條黑狗,看到了繩子,一躍跳起嘴叼住掛在樹上繩子的一頭扯著跑出老遠,站在那裡看著自己的主人。

孫玉濤疼的滿臉大汗,嘴裡罵道:“大黑狗,你看著我疼死啊?”黑狗搖搖尾巴,叼著繩子跑回了家裡,一陣子巨疼過後,他也回到了家。

老婆看到黑狗叼著繩子回來,就知道,他疼的又要上吊了,被黑狗搶走了繩子,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黑狗與他搶繩子不止一次,全村的人都知道了說:“黑狗一天到晚盯著老孫,他死不了的,老孫養了條好狗通人性。”

他到了胃癌後期了,家裡的人也看著他,黑狗也看著他,就怕他想不開,這幾天確實是身體不行了,在家裡躺下了,身體骨瘦如柴,體重只有六七十幾斤。

家裡的人都圍在身旁,村裡的700多人聽說老孫不行躺下了,都來看望他,家人用兩床被子把他圍住和來看的人打招呼。

有的社員說:我看你還能吃上過年的餃子,他說:“我知道你們說好聽的,謝謝你們來看我,我這幾天就要走了,吃不上過年的餃子了。”村裡的人說:“你不能死啊,孩子都沒有長大日子怎麼過啊?”他說:“不怕的,毛主席不也是去了嗎,中國照樣過,我死了以後,孩子們都小,請你們多照看點,我估計2年後我的兒子會考上大學,小的5年後也會走他哥哥的路,5年後孩子長大了,我治病欠下鄉親們的帳很快就會還上的。”

他躺下10天,村的社員都川流不息的到家裡看望這個和癌症打交道6年的老孫,孫玉濤叫孩子們找來德高望重的老人把自己死後事情做了詳細的安排。

這年冬月23日,早晨孫玉濤嚥下了最後一口氣,在鄉親們的安排下,把他抬到了村子大街上,全村700多人站在大街兩側看望,四個孩子筆直的站在孫玉濤的靈體前。

按照老孫去世前的安排,不戴孝,不下跪,不掉眼淚,莊嚴的目送著孫玉濤的靈體上了靈車。

孩子們回到家裡,看到黑狗蹲在門口邊上,看著門外的雞鴨鵝,黑狗的主人走了,它非常的難過,它一天一夜沒有吃東西,它看全家人都在忙著發喪時,它靜靜的守衛者滿院子的菜飯,不讓雞鴨它們進院搗亂。

掌廚的巫媽看到黑狗,以為它要偷吃飯菜,拿起棍子打了它一棍子,黑狗嗷的叫了一聲,躲在旁邊,看到幾個雞進院裡,又把雞趕出了院子。

自己仍舊守護者主人的家園,當巫媽看到剛才的一幕,心疼不應該打這隻盡職盡責的守護者主人家園的黑狗,真是條通人性的大黑狗。

第二天,按照農村的規矩圓墳,老孫的四個孩子來到墳前圓墳,圓墳結束後,才發現在墳地前方,那條黑狗趴在那裡,過去看看,早就死了,什麼時間死的?黑狗的屍體早就凍僵了,主人走了,陪伴主人6年忠實的黑狗也跟著主人走了,四個孩子就地掩埋了這條通人性忠實的黑狗。


烏蘇裡168


前幾年我一家人在外地做工程,遇見一條小狗,那時大概有一個月左右,很小,灰棕的顏色,兩隻亮晶晶的眼睛滾圓滾圓,好象要從眼眶裡掉出來似的。當時我剛從外邊辦事回來,走到離家不遠的一條小路上,見路邊有一個小狗孤單地在路邊玩,心中好生喜歡。好奇之心、憐憫之心不由地向它友好的伸出手發出招換,出乎我意料的是,小傢伙居然立即友好的回應我,這樣,我就和它說了一會話,問他:


“你怎麼一個人在這玩呢?”

“你不怕冷麼?”

“你的主人呢?你的媽媽呢?你還這麼小?他們怎麼把你一個人丟在這裡了?”

“你還能我到他們麼?”

“你願意跟我走麼?”

“走吧,跟我走吧,我很喜歡你?到家我給你準備點奶喂喂你,好不好?”

小狗好象聽懂了我的話,並且也喜歡跟我走,就這樣,我帶著它一路說著話把它帶到了我家裡。

餵了它一平奶,然後給它洗了個澡,給她打理乾淨之,後小狗狗更可愛喜人了,全家人都喜歡它,從此小狗就在我家安營紮寨,儼然成了我家一口人了。給它取了一個各字“胖胖”。


它最值得稱道的優點是特別有教養,只要是你說過的不讓它做的,人家一律照辦,不打折扣,不管家人在不在跟前,人家決不越雷池半步。

它剛到我家時,有次我買了十幾斤白蘿蔔,切了曬蘿蔔乾,在地在鋪一個席子,小狗小麼,應該還不知道上邊不能走,它走席子邊上走了幾個腳印,我把它叫來,說這是你踏的麼?以後不能踏了啊,再踏打你,從此,那幾天直到我曬乾,人家從那路過,都是走的離席子好遠好遠。

一次我在屋裡我拖地板,它走了一趟,我吵它了,從此以後幾年內,不管我什麼時侯拖地板,人家只要看到我拿拖把,自覺地跑到門外邊等著,我什麼時侯說,胖胖,進來吧,地幹了,胖胖才小心翼翼地用兩個前爪試太性的輕輕走走,然後才再看看我才開始正常行走。

屋裡的垃圾桶裡面扔的東西胖胖有時也想吃,但只要不經允許,絕不去吃,其它的比如大小便更是中規中矩,從不讓人操心……

後來,胖胖當媽媽了,生了兩個小狗寶寶,可愛極了。


生活味道ABC


我不知道三亞有沒有狗,但是關於狗的故事,可以跟你分享一個:

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特別在一個爾虞我詐的環境裡面待久了,狗狗成為了一大部分人的寵兒;

說到狗的故事,不能不提到忠狗八公,一個一直為主人守護到死,感人至深;

但是今天這個故事又那麼的發人深省,那是一個流浪的金毛犬,有一次它和她的主人一起出外旅遊,看著如此親暱,人狗之間相互合影,相互嬉鬧,然而旅途中主人結識了一個男友,男友不喜歡狗,而一直陪伴的女主人沒有為它考慮以後的生活,摸了摸它的頭就將它丟在了街頭,狗兒一直靠流浪為生,期間也有好心人收留過它,但不知是因為狗兒心理是因為對主人拋棄自己,對人有所忌憚,還是覺得主人總會來接它回家,直到幾年後,一對男女,嬉笑著走到大街上,而一個滿身邋遢的流浪狗,朝著那個女的撲了過去,而跟女人在一塊的那個男的一腳把狗踹到了一邊,被踹以後狗兒躺倒地上不斷抽出,女人回後看了一眼說,那好像是我以前的狗,男人沒說什麼拉著女人快步離開。

後來,狗兒走了,那麼淒涼,它一直在想的主人,或許到死都不明白,或許它在自責是不是自己的錯,希望在天堂中它能回到往日的光澤。


立水


  陸機(261年-303年),字士衡,今江蘇蘇州人。西晉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出身吳郡陸氏,為孫吳丞相陸遜之孫、大司馬陸抗第四子,與其弟陸雲合稱“二陸”,又與顧榮、陸雲並稱“洛陽三俊”。


  孫浩出降 ,東吳滅亡 。原任孫吳牙門將的陸機北上西晉都城洛陽為官 。

  陸機曾養一隻駿犬名黃耳 ,非常可愛 ,獨自一人時常常與它玩耍 。一日 ,陸機戲謔道:好久沒有家裡的消息了 ,你能來往一趟帶些消息嗎? 黃耳擺尾犬吠不已 ,似懂人語 ,能辨其意 。陸機忙將寫好的家書 放置竹筒系在黃耳脖頸間 。

  黃耳 沿路南下 ,一去月數有餘 ,竟奇蹟般歸家後 ,又原路返回 。陸機大喜 ,自此以為常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