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華為解僱5名美國僱員具有什麼意義?

FG555


沒有人邀請我,包括條友也包括秘書。

我是自己打開了這個問題,並且發現不用邀請也可以回答。

我現在是在北京開往青島的高鐵上用手機來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的時間是2018年4月19日13:40分。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我相信很多事情都將不會發生。

然而,有些事情不能隨著我們意志而轉移。

中興事件之後,任何有關華為的消息都會引起人們的關注。

畢竟誰都不想再看到另外一箇中興事件的發生。

曾經輝煌無比的“巨大中華”,而今彷彿只有華為一個人在戰鬥。

正如題主所言:華為上週解僱了5名美國僱員,其中包括美國政府首席聯絡官普盧默(William Plummer)。

這個叫做普盧默的美國人曾經在華為工作了近八年,也曾經在2012年代表華為公司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

華為方面證實了消息的準確性,據聲明中所言:裁員是為了更好地整合資源,為實現華為的發展戰略和目標服務,人事調動僅是企業的正常操作。

往往越是敏感時期,人們就越是願意猜測事情背後的真相。

更加有意思的是,人們有時候寧願去聽信小道消息,也不去相信官方發佈。

不知道這算是質疑精神的進步,還是媒體宣傳的失敗呢?不管怎樣都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不過,根據華為提交的資料,華為公司將2017年遊說支出由2016年的348,500美元,大幅刪減至60,000美元。

如果結合華為在美國市場發展受阻的情況來看,這種解釋也算是合理的。

與其浪費這些無效的政府公關費用,不如節省開支搞搞自主研發。

此舉也許說明了華為已經無奈地接受了自己在美國進行的政策攻勢中無望獲勝的現實。

不過這是否意味著華為將要放棄美國市場嗎?事情恐怕不會那麼簡單。

如果瞭解一下中興事件的細節,總是或多或少地發現在裡面有一些華為的影子。

那麼是否華為也做過類似於中興的事情,真的不能也不想捕風捉影。

不過,因為看到了下面的圖片差一點讓我改變了看法。



事情果真如此,那將真真的是件可怕的事情了!

豈止是可怕,簡直是可怕!

那麼,華為火速辭掉了五個美國高管,是否是做賊心虛呢?

好在是很快就有人出來證實:這是一條舊聞!

既然是舊聞,在如此敏感時期拿出來炒熱點、爭眼球,忽悠大眾、欺騙感情,這樣的媒體難道不應該封殺嗎?



不過,即便是2016年的舊聞,但舊聞上的內容是否似曾相識呢?

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中興事件的調查過程,時間點好像更早,由此看來商業調查真的是個漫長的過程。

儘管這個曾經是2016年的新聞,誰也不能排除近期拿出調查結果。美方調查是嚴謹的,必須拿到確實的證據,再痛下殺手!

如果真的給弄出來個什麼調查結果,本就已經制裁了中興,若再加上個華為,那麼我們的通信企業真的是:中興不再振興,華為難有作為!

要知道,有些事情不是光靠口號就可以成功的。

就像有人說:美國製裁中興表面上是針對中國,最終受傷的會是美國,美國只會自食惡果!

也有人說:美國一意孤行,最終將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精神勝利法永遠只是嘴皮子快活快活。

我倒很是樂於見到人日鮮有的態度。敢於正視不足,才有十足進步。



在此不想去說什麼芯片不芯片了,這幾天裡想必大家的腦子裡裝進了太多的東西。

下面的這張圖應該很是說明問題。


自力更生無疑是對的,但若是先自廢武功再修煉神功恐怕不是件好事兒吧?

況且,從來就沒有人講過要自廢武功的事兒,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走火入魔呢?

沒有誰一天能夠長大,也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大而全。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家間相互合作,企業間相互依存本是正常。

有一件事兒,學了一百多年一直沒有學到精髓,那就是規則。

希望我們的企業真正懂得合規,而不是去遊戲規則。

小聰明永遠只是一時的急功近利,永遠不可能成為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現在是15:00,這篇就此打住,不整了!

車上的人越來越多,思路有些亂,手機打字,難免錯字,如果日後有時間的話再行修改。

如果喜歡就請關注一下!也歡迎在下面發表評論。

我相信有很多人會不喜歡,想噴的依然歡喜在下面評論區繼續!

謝謝!


觀行


4月17日華為解僱了包括首席聯絡官在內的五名美籍僱員,華為方面說只是正常的業務整合,是為了華為的戰略和目標服務,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華為徹底退出美國市場的標誌。

此前,已有徵兆——前幾天華為的輪值CEO曾表示:“有些事情不是我們能把控的!”,字裡行間多出了很多無奈。

華為雖說是正常的戰略調整,我覺得不一般,必有深意:

首先,首席聯絡官是幹什麼的?首席聯絡官普盧默在華為工作8年,一直是是華為與美國溝通的“媒介”,是華為在美國的“門面”,“門面”都撤銷了,離徹底退出就不遠了。

其次,放下是為了更好的崛起。這一段時間以來,華為手機被美國禁入一直是新聞媒體的焦點,作為一個高科技研發企業,華為需要的不是這些,放手目前是最好的選擇,“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很適合這時候的華為,安心做好研發,把控好產品質量,“過去了就讓他過去了”,去歐洲,去東南亞,去南美洲,去非洲,估計“會有不一樣的風景和收穫”。

最後,這是華為向有關方面表達不滿的情緒。此次,解僱5名員工,既是華為內部戰略的考慮,也有向相關方面表達不滿的情緒意思,就像那句老話說的“你可以限制我,但是你限制不了我說話權力和表達的自由”——在這點上也算是給自己一個小小的安慰吧。

以上是我的一些見解,喜歡可以關注我,給我點個贊,謝謝。


大咖說歷史


華為解僱5名美國僱員具有什麼意義?

為什麼華為不能解僱美國人?這本來就是很簡單的事情,為什麼美國會把這件事上升到一個高度,前兩天商務部發表公告,嚴厲譴責美方汙衊中方所謂的貿易不平衡!所以,華為解僱美國人都能被美方上升一個高度,這是汙衊和極度不公正的!

華為解僱美國僱員的意義?

我認為這是極度合理,也是華為作為中國民營企業的一大進步,我們從不向外國奴顏婢膝!

2018年4月17日,美國商務部發表聲明,禁止美國向中興出售敏感元器件,這個期限達7年之久。

無獨有偶,美國的聯邦通訊委員會認為華為對他們造成威脅,年初已經開始限制華為在美的銷售,因為美國的壓力,美國市場數個大型通訊企業停止代賣華為手機。

所以,為什麼我們不能裁員?華為作為中國企業,在美國受到委屈的基礎上為什麼在調整業務的時候,都不能辭退員工?

所以,這是中國自尊自強的表現,確實美國市場對於中國是害怕和恐懼得,我們也會繼續發展我們的科技,他們害怕,真是我們需要更好的佔據未來科技市場!

華為的做法,是正常也是正確的!


LeoGo科技


因為美國今年向中國發起的貿易戰,目的就是打擊中國的高新科技產品,誰都知道中國從來都是製造,但是近年來中國在高新科技這方面有了一些發展的勢頭,美國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把中國扼制在萌芽之中,抑制中國的經濟發展。

其中華為就是中國高新科技的自主產品,並且在國內外都取得不錯的成績,可謂是出頭鳥。所以美國的槍頭不出意外的瞄準了華為。華為在美國各個方面都受到極大的阻力,一個企業是無法對抗一個國家的,所以華為無奈只有放棄美國市場,最後開除5名美國籍僱員也是在意料之中,此舉一是順理成章,二還可以在中美貿易戰之際獲得國人的一致好評,激發國人的愛國情緒,給自己的品牌樹立良好的形象。

所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一個大的企業是要有足夠遠大的眼光和氣度的,雖然表面上是受到了一個國家的打壓,但失與得是辯證的,通過發揮一個企業的主觀能動性,在瞭解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可以很大程度改變局面。

大家也不要淺顯的認為特朗普是一位莽夫,中美貿易戰是個必然的結果,換了其他的美國總統這場貿易戰也會如期而至,不過特朗普這來得太狠了,看見一點苗頭就豪不手軟。這同時也是給中國高新科技發展的一個磨練,和一個巨大的教訓,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中國一直都是拿來主義,有這個局面也是遲早的事。

不單單是華為,中興則面臨著更大的危機,不僅僅在美國被完全封殺,可能連安卓系統都無法使用,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中興的下場了,還記得筆者第一步智能手機就是中興,到現在中興面臨這樣對我困境也不過幾年的時間。

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除了中美貿易制度的矛盾之外,可能還有關於今年特朗普的選舉一事,眾所周知,打貿易戰能夠把國家凝聚得更緊,激發民眾的愛國熱情,這也將是特朗普一個“拉票”的好機會。

總之華為解僱美國僱員的意義很簡單,重要的原因是贏得好的口碑,次要的是不得不暫時放棄美國市場了。


壹小時思想遨遊


意義非常清楚,不跟美國玩兒了。華為已經宣佈,逐步退出美國市場。這實際上是再配合國家與美國打貿易戰的行動。

華為也已經上了美國貿易與經濟審查委員會的黑名單。與其等美國來制裁,不如自己宣佈退出美國市場。華為實際上一直受到美國政府的百般阻撓,因而沒有打開美國市場。沒有斬獲什麼東西,也就沒有多少東西可以失去的。早點兒斷了省的麻煩。中國和世界許多國家是華為的市場,完全可以有很好的發展。


最重要的是華為對美國 “卡脖子”早就做了準備,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一直搞得不錯。美國可以卡的關鍵技術沒有,配套零部件也可搞國產替代。任正非四年前在內部會議上已經把問題預料到,強調自主研發的重要性,防止別人“卡脖子”。

華為退出美國市場,實際上是對美國吸引外資的打擊。是像全世界說明美國政府不可靠,別去美國投資。對特朗普得吸引外資的行動不利。


四美靜


眾所周知,這些年美國一直在努力阻撓中國企業華為在美國的影響力。即使華為開發的5G系統被全世界看好,但是美國依舊把華為列為風險企業。

美國人當然也知道華為的產品,坊間高層人士曾透露:華為設備質量非常好,價格也很低,而且是目前全球唯一的5G產品生產商。但是,我們不得不擔心華為會為中國政府做事。

這是什麼邏輯,把它列為強盜邏輯一點也不過分。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在中國和美國貿易戰爭的影響下,中國企業華為和中興已經成為戰爭的犧牲品。對於此,華為並未沉默,他們在反擊。

近期華為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但在外交上是頗有含義的:華為科技已經解除了美國的5名僱員,只是企業的正常人事調整。

這5名僱員中包括美國政府的首席聯絡官William Plummer。William Plummer在華為主要的工作是幫助華為遊說美國政府,希望華為可以進入美國市場銷售華為的產品。但是顯而易見,William Plummer並沒有達到職責內的工作。


相關鏈接:美國揮舞貿易戰爭大棒時,他們到底對中國的民族企業做了什麼?美國商務部不久前給了中興科技長達七年的禁售期——七年之後,正是2025年,正好是中國製造2025,看起來美國似乎只是用來制裁中興,而實際上不啻是吹響了打擊中國製造2025的號角。

對此,很多人都震驚了,不知道中興如何度過這個難關。畢竟長達七年的禁售期,對於任何公司來說,都是捱不過去的時間。所以,現在中興科技正在評估這次禁售對於中興的影響,並表示將積極應對。

其實,很多人還不知道,之前中興科技也因為向某些美國不允許的國家出售設備,而遭到了高達3億美元的罰款。總之,中興並不是第一次被美國懲罰了。美國作為一個國家真的有點像猴子的屁股說翻臉就翻臉。


與中興公司命運相連的,當然是國內同行業的企業華為。與中興一樣,華為也是基礎的互聯網設備生產與設計商。華為這些年為了進入美國市場,花費了大量的力氣,但是時至今日,依舊沒有成功!

中國的民族企業無意與誰敵對,相反我們開放市場,忍辱負重已經作出了最大的犧牲,無奈美方一意孤行。中國出手進行時,我的國支持你!


大成之風




沒有哪一個國家、哪個企業規定過,僱傭美國籍員工就不能解聘的吧?任何一個國家的企業用人,都是以自身的發展需求來聘用人員的,若所僱傭的人員,不把所在單位的利益放第一,不以所在公司的發展為奮鬥目標,不全心全意的為,自己所在公司的命運盡心盡力…………不論是哪國的企業,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都會做出合適調整的。



不可能因為調整的員工是美國籍的人,就要犧牲自身的發展與生存!美國人也是人,是地球人,能為我所用者惜之,不能為我所用者棄之或擱淺,自己的企業自己做主,讓別人做主還是自主的企業嗎?美國雖是世界各方面的領頭,也不能讓它領頭到自己家裡來吧,若這點權利、這點主都做不了,還做企業幹什麼,直接俯首稱臣於美國就好了。



猜想————華為解僱5名美國僱員的意義:就是站在自身的發展角度,希望企業更好發展,更久生存。期待題主能從從華為核心管理層,瞭解到真正的意義告訴我們。


祥雲瑞璟166


不是長他人的志氣滅自己的威風,中興和華為作為兩個比較大的通訊商,在技術的層面上會有很多與其他的公司的合作和融合,這個是不可避免的,目前來說沒有一個公司能夠面面俱到的把所有的技術都能夠自己研發一遍,僅僅說芯片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因為技術方面不單單是芯片這一塊,而在世界上我們僅僅是一個製造商,通俗一點講我們是第二梯隊的,第一梯隊的是高精尖的研發,這一塊上我們現在積蓄的實力還不夠,這些年我們走的很快,但是大部分還是靠我們的人口的紅利,每次聽到官方說咱們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就是很無奈 ,我們發展的這麼快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模仿的能力特別強,例如華強東,但是我們自己的核心的東西並沒有走在時代的前沿,因為過去的我們還不具備那樣的實力,就是現在的我們也力有不逮,特特意強調了專利這塊的內容,我們既不能繞過現在已有的模式去開創一個新的體系,也不能夠繼續的模仿並超越,這個就像是被卡住了脖子


fly28203


華為解僱五名美籍僱員,為他點贊,至少得配合當前形勢吧,華為也不會退出美國市場,在當今自由貿易市場新的匡架下,你這樣幹,我也可以這樣幹,一個民族企業該懂得國家的命運和國人的情緒和眼光,也不用解釋什麼正常的業務整合,因為中興就是榜樣。


中興被美國商務部禁售芯片等相關技術,這種事發生是遲早的事,反過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反而激發國人研發芯片核心技術的信心,華為現該挑起重任,企業之間該相互共存,做一個真正了不起的企業。


村夫\n


看了你們的回答,除了往名族大義上靠,有點新鮮的麼?

華為開除美國人,在我看來最大的原因就是規避法律風險,任何有美國人(包括持綠卡的)參與項目,都會收到美國法律的管轄,華為是看到中興下場後的及時補救而已,美國已開始對華為的調查,華為能不防著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