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有专家提出:大明亡国,非亡于崇祯,实亡于张居正!他做了什么?

纵观明朝的整个历史,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至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忙,一直存在着两个没有解决好的问题。第一个是因海禁所导致的海盗、海商问题;第二个就是让世界各国都感到头疼的“流民”问题。

有专家提出:大明亡国,非亡于崇祯,实亡于张居正!他做了什么?

张居正剧照

让观景感到有趣的是,在风雨飘摇的明朝最后反而是,不得不依靠第一个来为明朝保驾护航以及续命,例如明朝历史上著名的郑成功就是依靠作为海盗、海商的父亲郑芝龙才拥有了“保明”的资本;第二个的“流民”问题发展到推翻大明王朝的地步,从而让清朝捡了一个大便宜。

为了解决明朝的流民问题,内阁首辅张居正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观景认为他的改革利于明朝政府而不利于最底层的老百姓,从而促发了明朝的逐渐灭忙。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为什么呢?

一,张居正的改革只是暂时缓解了流民问题,但只是治标不治本

“流民”问题本质上是指那些“不适宜种地”地区的老百姓为了生存而产生的迁徙,这与明朝的“禁止人口流动”户籍管理制度严重相抵触,对于这些制度,张居正是无法改变的,因为这是最高层的政策问题。因而脱离了户籍所在地的流民会有哪些归属呢?有的得到当地政府的帮助或者妥善安置;有的被当地政府强行遣返回原籍地;有的会不务正业,干一些违法犯罪的事,当时有一部分人还选择出海做海盗,这也是明朝时期海盗猖獗的原因。

有专家提出:大明亡国,非亡于崇祯,实亡于张居正!他做了什么?

海盗船插图

流民问题当时严重的与当地老百姓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这些矛盾又使得流民变为最后的“匪徒”,明朝时期的盗匪大都是这些流民形成的。明朝著名的王守仁(王阳明)就曾经在江西一带执行过剿匪任务,这些“匪徒”就是流民问题所引起的。因为流民的到来严重的抢夺了当地人的权益,而当地政府肯定是帮助当地人,就会造成流民出现为了生计铤而走险的事件发生,而明朝没能解决“流民”问题结局就是个悲剧。

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虽然是明朝政府的福音,但非底层老百姓的福音

这里需要说一下的是,“一条鞭法”的创始人并不是他,在他还没有出生时,南方的一些地方已经有些县开始实行“一条鞭法”,张居正只是上台后把“一条鞭法”推行至全国。

有专家提出:大明亡国,非亡于崇祯,实亡于张居正!他做了什么?

张居正剧照

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有利于明朝政府简化税收问题,减少贪腐现象,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南方比较富裕,北方比较落后,西部的条件艰苦。但是当时张居正所推行的改革是全国统一税收,这就造成了南方富裕地区缴税没有负担,北方地区还可以应付,但西部地区就惨了,西部地区生活困苦还要上缴如此赋税,很多人不得不卖儿卖女、卖房卖地,这种情况到后来越来越严重,这就直接导致了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的出现。

有专家提出:大明亡国,非亡于崇祯,实亡于张居正!他做了什么?

张居正剧照

三,“一条鞭法”促进了社会流动性,降低了对农村社会的管理,增加了官员贪腐的现象

在推行改革前,明朝政府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推行改革后,对农村的管理从机构上来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的明朝政府在面对这些变化时根本就一脸懵。在农村地区的农民们主要是受国家政策法规的制约,其次是“里甲老人制度”的辅佐。

在明朝中前期,里甲负责所管区域内的治安维护、税收,德高望重的老人们负责解决乡里的矛盾纠纷。而到了明朝中后期,“里甲老人制度”已经吃不香了,而是由明朝政府指定一些有权有势的人来制定一些“乡约”,“乡约”的最终解释权在这些被指定的人手中。

“一条鞭法”的实施,让农民从上缴实物到直接上缴税银,虽然说是简化了一些不必要的手续,但“收银子”却相对来说失去对农村的有效控制。官员在收到大量银子税收后,贪污起来永远比那些实物要方便很多,从而导致了加速明朝官员贪腐的现象。

有专家提出:大明亡国,非亡于崇祯,实亡于张居正!他做了什么?

张居正剧照

终上所述,张居正所推行“一条鞭法”的税收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这个改革是可行的,但由于当时落后的制度,造成了改革走了很多弯路,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让社会矛盾更加突出,从而动摇了明朝的根基,明朝的灭忙张居正也应该负有一定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