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外国人看《舌尖上的中国》是什么反应?

草莓味屠夫


作为一个中国人都能看《舌尖上的中国》一边看一边咽口水,老外也不会例外。而在舌尖播出后,有人将视频上传到youtube上,有一些人点了dislike ,留言原因是因为吃不到。

其实一直很好奇,外国人为什么每天能够忍受薯条,汉堡,蒸土豆这种索然无味的食物,难道他们没有自己的味觉吗?或者他们的味蕾天生就喜欢吃这种油炸食品吗?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知乎上有个帖子说,外国人眼中的火锅是什么样的?其中有人回答道,太好吃了,最后一家子把汤喝光了,简直啼笑皆非。还有留学生第一次吃火锅,一直感叹竟然有这么好吃的食物,而且从来不吃内脏的人,竟然吃了两盘子毛肚。

记得上大学时候的外教,说自己最喜欢吃的中国食物就是煎饼果子,然后中午放学去食堂都会看到她在兰州拉面的窗口排队。大学老师在英国读博士的时候说道,她实在难以忍受英同学每天就吃一个没有加热的三明治,她晚上回到家都会认真的给自己炒两盘菜,放在饭盒里,第二天中午食用。在看她连续几天吃着热乎乎的饭菜之后,她的外国同学终于忍不住,过来问她吃的是什么,她礼貌的邀请同学来家里吃她做的菜,同学毫不客气,立刻答应。说好的客套呢?

但是也有一些外国人,确实对中国美食无感的。有一个留学生把《舌尖上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播给同学看,同学只说了一句,“ 我不认为这部把动物剁来剁去的纪录片有什么意义”。还有的外国人不喜欢吃面和米饭,其实这也都是口味问题,没有对错。


晓娱


以前在广交会当过翻译,我和一个同事陪一对国外的夫妇逛,午饭时间大家就坐着边吃边聊。午饭时候嘛,就讨论起吃的来。


我说去年年底我堂姐结婚啦,姐夫是顺德人,给我们带了“传说中的均安蒸猪”,分了一大袋给我爸。夫妇俩听着可新鲜,脑补了一下把猪肉切开放锅里的场景,我说不不不,是一整只,直接放到超大的特制蒸笼上蒸的!



夫妻俩惊了:特制的蒸笼?什么蒸笼能放下一整只猪?怎么做的?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我就掏出手机,找到《舌尖》讲顺德村宴那段给他们看。结果我给他们解释粉葛蒸肉的时候,两人就馋得不行了。情景大概是这样:


我:“粉葛蒸肉会用比较肥的肉,但是和粉葛一起夹着蒸,就像视频这样,粉葛会变得很软,像海绵一样吸收了一部分猪油和调味,这样猪肉吃起来就香而不腻……(这里省略一堆字幕)”


夫妻俩:“我的天!听起来超棒!辣不辣的?我去哪里能吃上?贵不贵?你吃过吗,是不是真的像看起来那么好吃?”又接着问了一大堆问题,表示下次来广交会一定要给自己留一些逛吃逛吃的时间!



看到蒸猪做法的时候,就不只是惊叹好吃了,两人基本上就是张着嘴看他们把猪放到巨大蒸笼,然后不断点暂停问我为什么要刷冰水?为什么要芝麻?后面搅拌的时候放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多人一起吃饭(村宴)?


越解释,他们越馋,而且不断地说:“中国人是怎么想到这样做的!而且还是以前的人就想到了!”“中国人好会吃啊!”结果午饭越吃越饿了……虽然我一再解释,当时我拿到的蒸猪,感觉不是特别好吃(不知道是哪一家的,而且拿到的时候都凉了,可惜啊),但是他们居然表示不相信,肯定很好吃……



合照~至于哪个是我哪个是同事就不说啦,看完回答记得点赞哟o(* ̄▽ ̄*)ブ


手望Sowarm


我在外企工作过很久,对于他们对中国饮食的见解很了解。

当然,总体的感觉,他们对中国饮食还是惊叹的,无论从复杂的烹饪过程,还是让人难以想象的食材。

一些能够唤起味蕾感觉的菜,尤其让他们着迷,比如说我一个不能吃辣的外国同事,很喜欢海底捞火锅,云南野生菌火锅。

能吃辣的一个同事喜欢川湘菜,云南菜。

像宫保鸡丁,鱼香肉丝他们还是挺喜欢的。

但是他们主食可能还是文化地域差异,还是不太能接受米饭,一般还是吃面包,或者面条,而且偏爱意式面。

我接触的主要是欧洲人,他们不太能接受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奇怪部位

比如说,头,四肢,尾巴,鞭

他们观念里,从来没觉得这些是能吃的,所以当有些老外鼓起勇气尝过猪蹄子,鸡爪子,牛尾巴以后,甚至怀疑那么美味的东西是不是真的是那个部位烹饪的?

二,内脏

在他们的观念里,内脏是很脏的东西,即使你洗干净了,做的色香味俱全,他们还是觉得很反胃,这是文化和观念不同造成的,很难去改变,有些激进的可能会尝试溜肝尖,甚至腰花,但是还是鲜有人问津肥肠。

某个同事正在大快朵颐牛杂面,开始他以为只是牛肉,当知道是什么后,他就一口也不吃了,呵呵,也许他们会觉得自己好像汉尼拔医生吧。

三,腌制发酵食品

在老外眼里,还是对这类食品的卫生无法放心。因此,很少有人敢贸然尝试,例如,臭豆腐,腐乳。对某些此类食品甚至谈之色变。

我们看似稀松平常的松花蛋,老外怕的要死,他们感觉像看沥青一样。





有梦想的熊猫2


我由于工作上的关系,经常和老王打交道。说实在的,一开始,本着有朋自远方来的原则,带老外去好饭馆吃饭。时间长了,发现一个问题。作为老外,好点的饭馆和次点的饭馆,对于老外,区别不大,而你要多花好几百,一点意义都没有。其实,你到国外,主要吃的是当地的风味,对于饭馆的好坏装潢等等,也是没有多少概念的。后来,我就改到门口的小饭馆,中午一到,塞满了附近打工的人的那种。只要味道不错就行了。果然,老外吃完以后,非常满意,又是夸好,又是照相。我还省了一笔钱。


永宝斋斋主


曾经因为公务接待的原因,带过一个刚来中国的老外吃饭。

当时拿捏不住口味,吃西餐吧,他估计也觉得没意思。

我当时灵机一动,掏出手机,从视频网站里找出已经播放了许久的《舌尖》。随便点了一集让那老外看,他看上啥咱吃啥。



结果他啥也没说,咂巴着嘴巴,看着看着就迷进去了。虽然语言不是很通,但也开始比划着问这问那。

我哪有那么精通的英文,想比划也比划不出,只能抱以中国人神秘的微笑。

然后这老先生彻底沉迷了,拿着我的手机一路聚精会神,然后表示想吃这个,那个哪里有,这是什么东西…



最后我把他带华强北后面一家“武汉名小吃”去了。点了碗舌尖里面有的藕汤,又点了几个小菜。然后这哥们就开始大嚼起来。

时候他告诉我,很OK,藕汤好喝,中国的美食节目很酷。对,他就是说很酷。



但他随后又告诉我,想吃美味的松鼠桂鱼,这…谁知道哪一集讲了这道菜?


王司徒军武百科


看到有人说外国人觉得中国菜不健康不营养,我就呵呵了。就我认识的外国人来讲,大家都非常热爱中国美食,甚至有些朋友来中国就是为了美食。

外国朋友们看了舌尖上的中国之后的反应是惊叹,他们惊讶于食物还可以这么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都可以成为食材,对于饮食结构单一,食品种类匮乏的外国人来讲,我们的食物实在是太丰富了。

我常常会带着外国朋友们品尝美食,煎饼果子就不说了,馅饼烧卖都能让他们感动流泪,他们常常和我抱怨说自己现在已经无法忍受家乡单一的食物了,最关键连味道都是单一的,花椒葱蒜姜辣椒彻底打开了他们的味蕾。

其实不光是他们,去广东旅游的时候,我吃到茶点也惊为天人,广式早茶对味道的把控和复杂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其中蕴含着中西美食合并的美味,算得上是独树一帜!

最后吐槽一下那些说营养的,中餐品类丰富,搭配均衡,在经过加工之后食物互相融合,更利于人体吸收消化,再调和五味,是真正的调补精气之佳品。很多美食既是食物也是食补食疗之方。


大同庄园


我是一名英语老师,我的同事是外教。我来谈谈她的想法。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放是在2012年,现在已经到了第三季。

节目里的美食,数不胜数,我们常常在吃饭的时候,看着这个节目下饭。

我有次让她看了看舌尖上的中国,她当时就震惊了。对于节目里一些比较大众的食物,比如火锅,她表示是她最喜欢的。川味的菜,貌似俘虏了全世界人的味蕾。


而像有些食物,是连我们中国自己人也不是很多人都喜欢,像毛豆腐,长了毛,散发着臭味,这种文化传统,估计会让绝大部分老外无法接受。

而我的这个同事,对例如毛豆腐,活珠子等食物,表示强烈抗拒。由于文化的差异,也有不少老外,不能理解,甚至批判中国人吃狗肉,吃一些其他动物。


的确,他们会对美轮美奂的节目感到惊叹,对于一些食物也很喜欢,但不能全盘接受,毕竟他们有自己的饮食习惯。

因为他们没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像美国,我们最后一个朝代开始的时候,他们的历史才刚开始。对食物我们有文化传承,各种做法,光一个鸡蛋,我们就有蒸,煮,煎,虎皮,皮蛋等等众多吃法,他们无法体会。


小龍科技说


外国人看完《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反应应该是被中国食物给震了,想移民也说不定,不过想说来十分有趣,外国人看中国的食物的真实反应,还真的曾经有中国留学生在国外亲自试验过,并且在某知名社交网站上讨论分享过。下面给大家节选一些:

NO1,网友王同学说,想起在国外留学的时候,由于吃不惯外国食堂的那些“食物”,于是自己去超市买来食材,亲自下厨烧了一锅糖醋排骨,由于外国没有抽油烟机这种东西,只能打开窗户散油烟,结果十分钟后全楼的邻居都闻着香味来了,王同学用中国人的习惯客套了一下,结果一大锅的排骨被抢的连渣都没剩。

NO2,在英国留学的李同学有一次给她的英国室友做了一盘中国家常的炝拌土豆丝,给她室友感动哭了,说从来没有想过土豆竟然这么好吃。

NO3,小张在美国留学,有一次他妈来看他,给他做了炖肉和几个家常菜,小张邀请两个同班的女同学来一起进餐,结果第二天就这俩外国姑娘说我等毕业了我嫁给你都没问题。

NO4,小赵在国外某常青藤大学留学,自认为是学渣无法为国争光,但他确是系里的明星人物,因为每次系里聚会厨艺,小赵表示战五渣的本人所做的中国菜果断秒杀全院歪果仁,看着这帮人大快朵颐的样子,小赵表示存在感满满,歪果仁也频频表示每次的聚会都是他人生的最幸福的时刻,而且所有的歪果仁都表示系里有中国人是最开心最幸运的。


老猪的碎碎念


舌尖上的中国,自打播出以来,就独得吃货的恩宠,据说月底没钱吃好的时,看上一集就能下饭,有人就好奇了,外国人看了舌尖上的中国是什么反应?外国人真的那么喜欢吃中餐吗?

很多人说外国人对于中国菜有3步,

第一步, 惊吓 !我天, 这东西能吃 。比如, 鸡爪, 毛血旺, 猪肚, 脑花, 鸭肠 ,毛豆腐, 等等 。因为很多外国人。都只喜欢吃大块肉, 所以的小部,件 都会丢掉 ,这得浪费掉多少顿火锅呀!

而第二步就是, 天啊! 这是怎么做到的 ,外国的网红比如撒盐哥 ,就被不少外国人, 评为刀法入神 ,但是你要是看到能切丝的豆腐 ,能穿针的胡萝卜, 各种雕花 ,摆盘 ,还有精巧的面点 .怕是下巴都合不上了,

最后就是哪里能吃到 ,舒缓的音效 !配上食材, 辣椒吱吱的响声 ,红烧肉滑嫩q弹 .啊 !别说了 ,我都想吃了 。

据很多留学生说 ,自己去国外, 经常能靠一份红烧肉, 获得一堆粉丝 .某学生炒了一盘豆角 ,结果某腐国人民, 含泪说到 ,这个还能这样吃. 我只吃过水煮的 ,再比如美国 ,所有外国餐馆中, 中餐几乎占了60%的市场 ,很多外国人对中餐非常痴狂, 更是把舌尖封为神片。

不过也有些外国人会表示, 把动物剁来剁去实在太残忍 ,醉虾醉蟹就更别说了 ,而且很多内脏看起来并不好吃, 总言之 ,不稀饭!很多人嘴上说喜欢 ,就是在客套 。

不过外国人咋想不重要 ,中国南方北方都口味不同 ,何况离得辣么远呢~ 而且说了这么多,现在真的好饿啊!


找靓机科普君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能反映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它同时也是外国人和中国沟通的桥梁。同样,中国美食也是全世界所向往的。

对于中国美食文化,分普通外国人,和知道中国真正的中国菜的外国人。以前在没有接触外国朋友的时候都很好奇,中国作为一个美食之都,老外到了咱中国第一次吃中国的美食到底什么样,后来经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身边朋友的叙述也终于知道了,原来外国人吃到中国美食原来是这样的。 身边一个老外不论吃中国小吃街吃什么样的小吃,问他们都说好吃,好好吃。极受外国人欢迎的前十名中国菜中糖醋里脊、宫保鸡丁和春卷分列前三位,麻婆豆腐、饺子,紧随其后。一直在想他们真的这么容易满足?真的好同情他们啊。





据了解,《舌尖上的中国》让外国人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性,看了《舌尖上的中国》他们很想再来一次,尝尝这些令人着迷的食材。对于一些在海外的华人来说,《舌尖上的中国》让他们想起了家,“好想吃好想回家。” 又因为饮食文化差异,让外国人一下子全部喜欢中国菜也不可能,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谢谢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