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春節“燒頭香”,規矩一定不能錯

春節“燒頭香”,規矩一定不能錯


在民間也自發形成了逢年過節燒香祈願的習俗。隨著朝代更替,時局變化,很多習俗都漸漸消失,但是中國的香文化卻愈加枝繁葉茂,發展到現在,“燒頭香”成為了不少地區的節日習俗,尤其是在春節這樣隆重的節日。但是,到底什麼是“燒頭香”呢?這其中又有什麼規矩講究呢?


很多人誤以為“燒頭香”就是春節搶到第一炷香,然後是第一個人在這一天第一個燒香祈願。也因此,各大媒體也曾經披露過“頭香賣出天價”的新聞,讓不少百姓瞠目結舌。其實,“燒頭香”還真不是這麼回事?


頭香,其實也被稱之為頭爐香,而“燒頭香”,就是要在凌晨到祖師跟前,為表示虔誠而敬拜的第一炷香。燒頭香,逢年過節都會有,但是主要是以春節最為流行。但是,燒香,又主要分為祭祀和祈願兩種,祭祀就是對先人的祭拜,而祈願是對來年工作、家庭和生活的祈願。發展到現在,以祈願來敬香的居多。燒香的本意是在於禮敬三寶,所以敬香也以三支為宜,當然,或者以三的倍數也行,但是,切忌以其它數量來冒充,這太過於外行。


春節“燒頭香”,規矩一定不能錯


但是,燒頭香到底選擇什麼時機呢?是不是就是道觀裡點燃的第一炷香呢?如果這麼想,那麼這個頭香還真麼很難搶。其實,“燒頭香”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在新年的子時,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刻,所敬上的自己的第一炷香。當然,這一風俗流傳到現在,時間也稍微有所寬裕,不一定非要趕在同一時間,只要是年之初,其他時間依然可以敬奉上自己的第一炷香。


但是,這個“燒頭香”也是有講究的,很多人喜歡湊熱鬧,也爭先恐後搶著敬香,但是自己卻沒有誠心誠意。我們知道,神仙講究的是清淨,而燒香敬神不僅僅是對自己的一種祈願,也是要表達對祖師的尊敬和感激。在道家,有一“香為仙使”的說法,意思就是“香能通達人的誠心,傳遞給上天,神仙知曉敬香人的意願之後,也會反降雨露”。也因此,敬香人的心念應該是清靜無塵、散發馨香的。


春節“燒頭香”,規矩一定不能錯


“燒頭香”從歷史的長河中能不斷得以傳承,靠的不是錢多錢少,也不是為了麻痺自己。在歷史的變遷中,百姓一般都是被壓迫,但是百姓骨子裡依然相信種因得果。敬香對百姓來說,不是非要能實現自己的願望,而是懷著對人世間美好生活的嚮往,以求子孫多福多壽。


道家講究“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跟中國老百姓的祈願是相通的,所以燒香人一般都要懷著虔誠的心來祭拜,古人講究心誠則靈,同時也有“還願”一說,但是最終傳遞給我們的,還是老古人留下來的那句話——“善有善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春節“燒頭香”,規矩一定不能錯


所以,“燒頭香”不是講究只爭做第一名敬香者就好,這其中飽含中國古人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可惜的是現代很多人卻把“燒頭香”當做證明自己身份的一個名片,殊不知這其中到底有什麼真諦,如果只是一味地爭頭香、搶頭香,卻不懷著一顆虔誠無雜質的心念,那麼,即使香火燒遍整個道觀,又有什麼用呢?


“燒頭香”的規矩是講究心外無物,心無雜念,對於一些懷著自私自利想法的人,還是不要爭著“燒頭香”了。“燒頭香”祭祀的是先祖,祈求的是來年的善緣,而非私心雜念。文化得以傳承,靠的不是錢財,而是從根本上油然而生的崇敬,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