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3+1+2高考模式紧缺哪些科目的老师?

季末笔萌


3+1+2模式成为大多数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关键在于物理和历史二选一并以原始分数计入高考成绩,剩下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任选二实行赋分制。因此最最紧缺的老师是历史老师,其次政治地理老师也会需求增加。

整体而言文科老师增加的可能性较大,因为文理分科的情况下大多数学校都是理科老师多文科老师少。虽然好的大学和专业还得选理科科目,但毕竟能考上好大学的是少数,理智的讲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多选些文科科目更好拿分数!



菩提树下求悟


河北已经开始施行,我的回答应该说比较准确。

有人说物理会少很多,其实不然,因为好学生都会选上物理的。

而且选了物理专业之后,大学的选择要宽泛很多。

所以物理肯定会减少,但不会少太多,尤其是好学校。

明显增加的肯定是生物,简单,还是理科,分值容易增加。

其次,政治并不会减少,因为政治到大学还是必修的,高中学了,大学还有用,考研也还有用,虽然是文科最难的,但一直有用。

化学,会被一部分优秀生放弃,因为他不上不下,但会被一部分偏文科的选择。

反而历史,在优秀生层面,会被大量的放弃,因为他缺少技术含量,纯记忆的太多。

地理,也会减少,因为相对较难,用处较小。

至于选修各科的比例,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差异会比较大,重点中学中的老师配比变化并不会太大,生物会明显增加,地理和历史会减少一些但并不明显。

普通中学里,物理明显减少,其它变化都不大。

基本情况是按照笔者原来在的中学统计得来的,参考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热度吧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地方都公布了高考将采用“3+1+2”的考试模式。采用“3+1+2”的模式算下来有12种组合方式,这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也会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授课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

按照大部分省份公布的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夏季高考中,物理和历史这两个科目的重要性肯定是显著增加了,按照方案规定物理、历史、语文、数学、英语这几个科目是按照原始成绩记录到考生的综合成绩当中,而其他的4门选考科目,也就是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是按照等级赋分进入到考生的综合成绩当中。

物理和历史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不代表大部分学校里面的物理和化学老师就会出现紧缺。而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觉“3+1+2”的模式改革一点都不彻底,其实和之前的文理分科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有些省份的实施方案,明确的规定将按照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分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而之前文理分科的时候也是按照文科和理科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的)

另外教育部也明确的规定,理工科类的专业必须提出一门物理科目的要求,文史类的专业考生必须选择历史科目。

虽然不再分文理科,但是考生想要报理工类专业,还是要选择物理,想报文史类专业,还是要优先选择历史。

这样的情况下,在大部分学校里,学生选择物理和选择历史的比例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这几个科目的老师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受 3+1+2高考改革影响最大的是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几个科目的老师,这几个学科的教师肯定会出现“时多时少”现象,会形成教师资源的相对紧缺和结构性短缺等问题。

很多省份应对教师临时性短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区域内进行统筹协调。比如广东省和重庆市采用的办法就是“县管校聘”---老师的编制,统一由县教育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学校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向教育管理部门申请聘用老师。“教师区域走校”---学生就读的学校是固定的,而教师任教的学校是不固定,教师可能会在同一区域不同的学校进行任教,也有可能是一段是按在这个学校任教,另外一段时间去另外一个学校上课。

除了上面的两个措施之外,还有通过“培养双学科符合型教师”(一个教师同时教两个科目)“购买服务”(向私立学校或者课外教育机构购买课时)等措施,来缓解学生选课带来的教师周期性短缺等问题。

因为现在的教师招聘有编制数量的限制,所以在短期内大部分学校,肯定不会大幅度的增加教师招聘的数量。

---END---

期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升学与考试


明确一点,语数外老师永远需求最大。

生物地理很吃香,部分省份生物地理的选科人数比能达到80%,值得一提的是,3+3省份也是如此。所以地理跟生物专业的基本不用担心就业问题。

从数据看,物理、历史选科比基本1:1,考虑原文理分科时物理老师多历史老师少,因此历史老师可能有部分需求,物理肯定没有。

除了江苏省选考化学很少以外,其他省份还好。同样考虑文理分科时化学老师肯定多,所以现在化学老师也没需求。

政治老师需求量应该有,但应该不多。体育现在地位很高,在初中体育更是凌驾于理化等科目,与语数外同一等级了,也不断有代表建议体育纳入高考,所以预估在不久将来体育老师会出现很大需求。

最后要说的是,同一省份,学校不同需求也不同。重点高中、省示范学校理科老师需求量大,普通学校文科老师需求大。建议自己多了解各学校实际情况。


一只羊1015


现在各科都缺老师,因为小班额政策、延迟退休政策和二胎政策的冲击,大多数中小学都受到冲击。高中受到的冲击相对要小些,但是也出来了到处聘代课教师的情况。

在新高考的冲击下,各学校师资不均匀的情况就会体现出来,那么哪些科目老师会比较紧缺呢?我觉着应该是以下科目:

一、物理老师和历史老师

这个应该非常明显了,因为这两科是强制的必选科目,所以需要的老师比较多。但是,不同类型的学校,缺的情况也不一样。

在实行“3+3”模式的地区,物理老师经历了由喜到悲的过程,一开始认为物理重要了,可以和语数外一样成为主科了,因为多数专业都要求选物理。但是,学生选课数据一出来,物理老师长脸了,即便是重点高中,选择物理的人数也比原来下降了不少,普通高中就更不要说了。

所以,不同的模式下,缺的老师是不一样的,3+1+2模式,物理和历史老师却是必然的了。

二、政治老师

政治老师为什么缺呢?这只是暂时的!因为现在是老教材新高考,政治学科比其他科多一本教材,所以政治学科要到高二上学期才能结束课程,其他选考科目在高一下学期就可以结束,这就导致政治老师在一段时间内是比较紧缺的。

三、地理和生物老师

由于地理和生物是属于比较“中性”的学科,难度适中,得分也比较有把握,所以学生选的比较多,比如在山东,2017级学生中选择地理的是最多的,其次是选择生物的,这对于以前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也是很大的挑战。

当然,不同类型的学校,缺老师的情况也不一样。比如重点高中,以前理科更强,老师更加充足,新高考下,可能选历史的也会增多,导致历史老师不足。对于普通高中,因为物理较难,选择物理的人数少,也可能会导致选历史的比之前多。

你觉着哪个老师最缺呢?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我觉得政治老师会最缺,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国家高度重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政治教育关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3+1+2”模式形成的导向是偏文或者偏理。物理代表自然科学,历史代表人文科学,选择历史代表偏文,偏文的学生基本会选择政治,因为化学、生物是理科,地理偏向理科。不出意料偏文的学生选择历史+政治+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会较多。聪明的、有远见的偏理学生也会选择政治,因为政治在考研、考公务员方面有优势。

三、大学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比较少,政治老师本来就比较紧缺。


山人观海


我觉得物化生政史地都应该考,每科80分


烈日阳光752


最紧缺的应该是生物和地理。

物理老师不会多余,不选物理就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都不会录取,不要忘记,每年高考录取的考生中,理工科占2/3到3/4。如果大量学生选考历史,文史类专业录取的分数线会非常高,出现考分虽高却无学可上。接受一次教训后,第二年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选历史了。


豫西小草


这么早就开始太物理对未来的影响,先上个研究生再来讲影响,物理对普通人真没啥用。


果冻布丁75


每位高考均考语数外物理历史其余到大学专业去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