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黑鹰坠落》中如果美军不采用添油战术(不过分看中伤员),是不是就不会陷入那样苦战?

全面战争影视


任何作战计划中都要考虑到可能的伤亡情况,而在战场上抛弃伤兵从来不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会做的事,在战场上救援伤兵是必须要考虑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主动放弃伤兵的。这次战斗中美军投入的是精锐的游骑兵部队、海豹和三角洲特种部队,这些部队都没有抛弃战友的传统。



这场作战行动在最初的计划上便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第一个就是对敌情的严重估计,虽然直到索马里民众普遍都拥有武器,但是美军认为抓捕抢夺维和物资的索马里军阀是正义的行动,会得到索马里民众的支持,至少不会引起索马里民众的反感。所以美军认为作战目标只是那所院子附近的几十名军阀头子及其手下,总数近160名士兵的美军显然拥有明显的数量优势。而且这场行动计划时间是30分钟,如此短的时间内武装分子是无法迅速向那里集中的,美军基本是空降抓捕,然后立刻撤退,不给敌人反应的时间。事实上在军阀的宣传下,索马里民众已经将美军等联合国军队视为侵略者,立刻对美军展开了围攻,美军实际面对的有武装的索马里民众多达7000人。


另一个同样致命的问题就是对这次行动的战术安排上,根据美军的情报显示,索马里并没有防空导弹等对空武器,步枪、高射机枪和火箭弹并不能威胁到有装甲防护的黑鹰直升机,所以在美军看来黑鹰直升机在索马里上空是绝对安全的,所以整个美军行动都是基于直升机的空中机动,而事实是黑鹰直升机遭到了索马里武装分子的痛击,数架黑鹰直升机的意外坠落是导致美军整个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原来一发火箭弹确实无法对黑鹰直升机造成致命伤害,但是索马里民众创造性的采用数发火箭弹齐射则足以击落黑鹰直升机,这是美军参谋人员一开始并没有预料到的,所以这一作战计划一开始就存在严重漏洞。


还有就是在作战准备上,地面车队由没有装甲防护的悍马军车和卡车组成,这种车队是无法抵御索马里武装分子手里的火箭弹的,一开始美军指挥部申请了提供装甲车和坦克,但是没能成功。如果一开始美军就搭乘坦克和装甲车执行任务,这一次行动基本不会失败,坦克可以直接推开索马里民众临时搭设的简易路障,保证车队的正常行进,而无需像实际中那样来回绕路和更改路线,在街巷中待着时间越长就意味着越多的伤亡和更大的直升机被击落概率。即便美军一开始投入更多的地面部队也无法改变被索马里拖住的境遇,他们缺少的不是援兵,而是更加强大的载具,即坦克和装甲车,以保证美军的机动能力,火力支援一直由武装直升机来完成。一架武装直升机的火力远远超过美军一个步兵连的火力强度。


战略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黑鹰坠落的主要原因是,低估了任务的难度。

当时艾迪德的所谓黑人民兵,说白了就是操起一支AK的老百姓。

这种武装力量和美国特种部队对抗,当然是不可能取胜的。

所以美军过于轻敌,抓捕艾迪德仅仅使用了悍马和普通卡车,并没有使用任何装甲车或者坦克。

如果当时有装甲车或者坦克,哪怕有几辆坦克,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同时,美军空中也没有什么力量,只有黑鹰直升机和小鸟。而黑鹰直升机根本没有装甲防御,即便被大口径机枪射中也是很危险的。

如果能够调动空军战机,或者炮艇机,就会有根本性不同。

此次美军准备打了就走,艾迪德的民兵可以迅速出动的一多千人。

而美军也有200多人,基本都是精锐的三角洲和游骑兵。

双方实力,并没有那么夸张。

然而,谁知道艾迪德迅速煽动整个摩加迪沙的黑人,都来打美军。

黑人是以部族为单位,不管什么仁义道德,也不管艾迪德做过什么。谁敢抓他们部族领袖,他们就和谁拼命。

后来估计,和美军作战的黑人民兵高达6000人,也就是美军的30倍。

美军又没有重武器,被割裂在4个点,哪里能够突围出去?

不过,美军此次表现还是不错的。

100多人固守4个狙击点,挡住了6000多黑人民兵的猛攻。

整个战役,美军死19人,被俘1人,伤70余人,两架直升机被击落,3架被击伤,数辆卡车和“悍马”车被击毁。

但艾迪德的民兵被打死的就超过1000人。

双方伤亡比率还是极大的。

这里多说一点,

美军这次不是自己胡来,是执行联合国的命令。

军阀法拉赫·艾迪德伏击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巴基斯坦部队,杀死24名巴基斯坦士兵,又将他们分尸。

在艾迪德伏击了巴基斯坦部队后,联合国授权维和部队要不惜一切手段抓捕到幕后者。

而驻索马里的美军也遭到两次伏击,所以才执行联合国的命令。


萨沙


美军连续,持续的犯错,才造成苦战。

首先,美军指挥官手上又两支力量,他们风格各异。一支是三角洲部队,一支是游骑兵。

三角洲的作战风格是零失误,零伤亡。

而游骑兵作战风格是勇敢战斗,不惧死亡。(教条之一,战士之间不能站的太近,免得被敌人一枪打死俩。)顺便提一下,《拯救大兵瑞恩》开场,在奥马哈抢到碉堡打开通道的就是游骑兵,一个连只剩下十几个人。

每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风格,强行捏合起来,并不会一加一等于二,特别是这两支部队,为什么一定要混合行动,这真是个谜。

美军的计划也非常繁琐,即:三角洲战士乘坐小鸟直升机在屋顶机降,控制敌人。游骑兵一分为二,一部分在屋子的四周索降,控制四周的形式,抵挡追兵。剩下的游骑兵开着悍马来接他们回基地。看到这三组人分别离开,只怕就是个悲剧了。

美军在伊拉克部署了数百架黑鹰,仅仅坠毁五架,所以指挥官过于相信黑鹰直升机,居然让运输机担当火力掩护的任务。美军指挥官没有做失败推演和预案,而本人又没有临机处置的能力,呆呆地发布着不可能的任务,那就是不停催促车队要快一点。

车队应该在城外不远处建立临时医疗点和补给点,不用来回往返送伤员和取得弹药。而在道路被堵住的时候,应该放弃悍马上面那一把12.7的机枪,整个班下车战斗前进。

第一次黑鹰被击落的时候,所有黑鹰应该升高,停止担任火力支援任务。

已经抓到俘虏的三角洲和游骑兵,应该固守待援,到了晚上,不管是小鸟或者是悍马,都可以轻松运走他们。

可怜的指挥官,背书上的位吧。一旦事情没有按照他设想发展,他就完全没有办法了。就像是为了抢救一个已经摔到半空中的盘子,手忙脚乱的打翻整个桌子,摔碎所有盘子。


李勉9


《黑鹰坠落》无疑是一部让所有人震惊的战争电影。该片取材自摩加迪沙之战,再度还原了战场上的炮火硝烟。在装备对比差异很大的情况下,美国军队在营救任务中依然伤亡惨重。这是他们作战规划上的一个重大失误——轻敌。

故事发生在1993年10月,在东非动荡不安的索马里国内,军阀混战,人民保守战乱的折磨。由美国三角洲部队和游骑兵部队组成的120名“维和部队”前往索马里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同时捉拿索马里军事政府的两名高级将领。这场作战行动在最初的计划上便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第一个就是对敌情的严重估计,虽然直到索马里民众普遍都拥有武器,但是美军认为抓捕抢夺维和物资的索马里军阀是正义的行动,会得到索马里民众的支持,至少不会引起索马里民众的反感。所以美军认为作战目标只是那所院子附近的几十名军阀头子及其手下,总数近160名士兵的美军显然拥有明显的数量优势。而且这场行动计划时间是30分钟,如此短的时间内武装分子是无法迅速向那里集中的,美军基本是空降抓捕,然后立刻撤退,不给敌人反应的时间。事实上在军阀的宣传下,索马里民众已经将美军等联合国军队视为侵略者,立刻对美军展开了围攻,美军实际面对的有武装的索马里民众多达7000人。

同样致命的问题就是对这次行动的战术安排上,根据美军的情报显示,索马里并没有防空导弹等对空武器,步枪、高射机枪和火箭弹并不能威胁到有装甲防护的黑鹰直升机,所以在美军看来黑鹰直升机在索马里上空是绝对安全的,所以整个美军行动都是基于直升机的空中机动,而事实是黑鹰直升机遭到了索马里武装分子的痛击,数架黑鹰直升机的意外坠落是导致美军整个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原来一发火箭弹确实无法对黑鹰直升机造成致命伤害,但是索马里民众创造性的采用数发火箭弹齐射则足以击落黑鹰直升机,这是美军参谋人员一开始并没有预料到的,所以这一作战计划一开始就存在严重漏洞。

美军接到情报,说索马里军阀头子艾迪德的两名高级助手在奥林匹克饭店吃饭,美军决定抓捕,用来套出艾迪德的下落。这次行动,是联合国授意的,艾迪德是联合国维和部队在索马里最大的阻碍。

行动中,美军一共出动160名特种兵,使用6架UH60黑鹰直升机,4架UH60小鸟,4架AH60小鸟,总共14架。游骑兵负责警戒,三角洲进去抓人,撤退途中还有海豹突击队成员,美军一共派出3支特种部队前往摩加迪沙,参与这次的抓捕行动。计划就是,从天上来,到奥林匹克饭店抓人,抓了人之后从地上撤退,想法很好。

就是这个撤退,抓了总共24个人,从地面撤退,这是在摩加迪沙,公路非常挤,街道非常窄,还和迷宫一样,这就直接给美军撤退增加了难度。而美军从奥林匹克饭店出来,傻眼了,到处都是索马里民兵,像潮水一样,向美军冲了过来。美军想撤退?根本没办法。公路上一堆路障,到处都有索马里人射击。美军看不看中伤员,也无法撤退了。外面的支援迟迟不到,导致其在摩加迪沙街头孤军奋战。此时的美军,就像过街老鼠一样,谁见了都得打。这些参与行动的美军陷入重重包围,任人宰割了。








经常用了


摩加迪沙战役,美军阵亡19人,索马里千余人被击毙。这就直接说明了这次任务美军失败在哪了,被无数人包围,美军这160名士兵想突围,非常困难。

我们先看摩加迪沙战役,美军是去干嘛了。美军接到情报,说索马里军阀头子艾迪德的两名高级助手在奥林匹克饭店吃饭,美军决定抓捕,用来套出艾迪德的下落。这次行动,是联合国授意的,艾迪德是联合国维和部队在索马里最大的阻碍。

行动中,美军一共出动160名特种兵,使用6架UH60黑鹰直升机,4架UH60小鸟,4架AH60小鸟,总共14架。游骑兵负责警戒,三角洲进去抓人,撤退途中还有海豹突击队成员,美军一共派出3支特种部队前往摩加迪沙,参与这次的抓捕行动。计划就是,从天上来,到奥林匹克饭店抓人,抓了人之后从地上撤退,想法很好。

美军之所以陷入苦战,并不是因为太看中伤员,而是行动本身问题非常严重。该考虑的,都没考虑周全。
首先就是这个撤退,抓了总共24个人,从地面撤退,这是在摩加迪沙,公路非常挤,街道非常窄,还和迷宫一样,这就直接给美军撤退增加了难度。而美军从奥林匹克饭店出来,傻眼了,到处都是索马里民兵,像潮水一样,向美军冲了过来。美军想撤退?根本没办法。公路上一堆路障,到处都有索马里人射击。你美军看不看中伤员,也无法撤退了。

而且打了这么长时间,外面的支援迟迟不到,导致其在摩加迪沙街头孤军奋战。此时的美军,就像过街老鼠一样,谁见了都得打。这些参与行动的美军陷入重重包围,任人宰割了。

另外,美军这次行动,空中支援力度根本不够用。以往,美军的行动,都是在获得绝对的制空权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这个黑鹰、小鸟直升机都是远离对方重兵集团的。但是这次不一样,14架直升机,直接摆在人家火力范围内了,RPG基本上是抬手就能打的位置,只有一架直升机完好无损的回去了,其他的都是不同程度受损,还有两架坠毁,直接让美军地面部队失去支援了。

这会儿美军变成什么样了?孤立无援,百十来号人被几千人围攻,就算是特种兵,也没什么办法。即便放弃伤员,也逃不掉啊。总结起来,美军这次行动失败,就是准备不足、仓促上阵,失败也没办法。


军武文斋


《黑鹰坠落》无疑是一部让所有人震惊的战争电影。该片取材自摩加迪沙之战,再度还原了战场上的炮火硝烟。在装备对比差异很大的情况下,美国军队在营救任务中依然伤亡惨重。这是他们作战规划上的一个重大失误——轻敌。

故事发生在1993年10月,在东非动荡不安的索马里国内,军阀混战,人民保守战乱的折磨。由美国三角洲部队和游骑兵部队组成的120名“维和部队”前往索马里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同时捉拿索马里军事政府的两名高级将领。但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美国军队被敌军重重包围。更为糟糕的是两架运送美军的黑鹰直升机被索马里敌军击落。一架直升机上面的队友全部遇难,另一架里面的队友则成为了索马里敌军的俘虏。为了营救被困人员,一百多人的美国军队要和5000多人索马里军人展开激战。

美军作战计划建立在一厢情愿的基础上,全队只有100多人要应对近50倍己方的敌人,人力不足也是他们伤亡惨重的原因。索马里军队的战术击中体现在了自己“地盘”的有利环境。熟悉作战环境是战术准备重要的一层,他们占据了有利的战略地形,因此美军基地在索马里有效的视野内。他们以此为情报,设置埋伏让美军遭到损失。

同时,美军的惨重牺牲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对直升机的使用安排。其实在此战之前,已经有一架黑鹰被索马里的RPG火箭筒击落。这并没有引起军方注意,而是依然用黑鹰缓慢盘旋在上空寻找目标。这是决策的一大失误。


航神爱分享


您好,军武杂谈为您解答——三流部队拿着二流装备就能够喂一流空突部队吃屎。

关于黑鹰坠落中双方的战损比很多人都说得很清楚了,我们今天就来谈一点别的,那就是美军的空突部队为什么打得这么惨?

在关于空突部队的很多笑话中就有这么一条,三流部队拿着二流装备就能喂一流的空突部队吃屎。

这句话并不是什么玩笑话,因为空突部队一般都是对敌方的战略要点或者重要目标实施突然的空降作战,而这些地方敌人的防守力量一般都比较强大,因此攻击和撤离的难度都比较大。而在黑鹰行动中美军的空突部队本身也犯下了很多的致命错误。

首先,没有后援力量;

空突部队的职责并不是负责消灭敌人,而是对敌人的重要目标进行歼灭,或者打乱敌人本来的部署。负责完整最终一锤定音的,只有支援部队才能够做到。而在黑鹰行动中,美军的空突部队直到最后撤离的时候,才得到地面装甲部队的支援。

其次,从空中来从地面走;

除了空突部队之外,美军也安排了地面部队配合突进,不过美军的地面部队属于轻装甲的快速反应部队,在面对摩加迪沙民兵的攻击时并没有多大的防护效果。

而且地面车队进入战场目标太大,很多民兵在看到美军车队之后就开始警觉起来,最终提升了突围的难度。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空中来再从空中走,在距离拉高之后,无制导的RPG对直升机的威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最后是缺乏足够的空中火力支援;

没有固定翼战斗机也就算了,毕竟是联合国授权的维和任务,但是只有“小鸟”武装侦察机提供有限的支援火力,阿帕奇则一架都没有,这就有一点过分了。

之所以采用“小鸟”,估计是觉得城市巷战街道狭窄,机动灵活的“小鸟”在使用时更加方便。不过当时使用装甲更加厚重的“阿帕奇”,不仅攻击能力更强,而且威慑能力更大


军武杂谈


作为电影爱好者、军事迷,我来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不喜勿喷!

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想重点针对的还是历史上的实际行动,而不是针对电影,电影的话就无需多言了,即便是没有伤员,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其他原因让电影的主角陷入苦战…这个部分我们不浪费太多的文字。

针对历史上的实际行动,摩加迪沙之战可以说美军确实是陷入了苦战并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代价之一:阵亡18人(另有1名马来西亚籍维和人员在行动中丧生)、1人被俘、70余人负伤,由于1名军事人员被俘,美国政府最终不得不以交换人质的形式,将本次行动抓获的人员全部释放。

代价之二:联合国及美国政府的国际形象受损。

代价之三:此次行动的失败间接的推动了联合国维和部队从索马里撤出,标志着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以失败告终。

回到题主的问题,我始终认为抛开对手的战力不谈而直接讨论美军如何陷入苦战,属于纸面上的耍流氓行为。不计后期解围所派出的作战兵力,美军此次行动投入的作战兵力只有120人(部分资料显示100人),而与其对阵的索马里方面,因数据统计的困难,参战人员的数字都只是估计,有些资料分析认为是6000人上下,也有人认为是在10000人左右,我们不妨保守一点,以6000人来算。120对阵6000,考虑到当时的作战环境,即便这6000人只有冷兵器,美军的胜算也是极低的,更不要谈这6000人还有基础的作战装备,因此美军陷入苦战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只付出了18人阵亡、1人被俘的代价,体现出了美军作战部队极高的作战能力,这也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所以说,美军过分看重伤员导致其陷入苦战的说法是不够客观的。

上面是从参战双方的兵力角度分析,那么下面我们从其他的角度再来看。

情报失误及作战性质转变:可以说,本次行动之前情报工作的失误,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行动中美军陷入了苦战。一方面,错误的情报分析导致了美军低估了索马里方面的作战决心以及作战能力;另一方面,错误的情报分析也误导了作战部门,按照错误的作战性质,制定了错误的作战计划。

根据后期公布出来的行动细节来看,美军的行动计划要点是“突袭+区域控制-抓捕-撤离”,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抓捕行动方案,而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作战性质却并不是标准的抓捕行动,而是打出了些许城市攻坚战的味道。

按照标准抓捕行动进行作战准备的美军,面对突然转变的作战性质和作战内容其实是比较无力的:

作为抓捕行动的支援,黑鹰直升+小鸟的组合是够了,可对于城市攻坚战来讲,直升机所能够提供的支援有限不说,同时也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最终结果是2架黑鹰被击落。而悍马车作为美军快速部署机动的基本运输工具,直接参与到城市作战中,会被打成什么惨样就更不必说了。

步兵方面,仅有的轻重机枪结合小口径步枪及枪榴弹、手榴弹面对有大量掩体的复杂城市作战环境,应对起来还是相当吃力的。这也是当黑鹰直升机被击落时,地面部队向坠机地点推进缓慢,导致车队跟人员遭遇猛烈打击、最终被分割包围的一个因素。

再加上原本计划1-2个小时的作战任务一直打到第二天上午,相对应的美军弹药的准备肯定是不足的,也没有针对性的准备夜视设备,如果不是依靠空中优势运送补给以及提供必要的火力支援,此次行动的结果会是怎样,我本人是画了个大大的问号的。

其他方面的问题,诸如美军无法有效分辨平民与敌对作战人员、三角洲队员与游骑兵之间的协调配合不顺畅、糟糕的临战指挥、没有准备应急预案、没有及时协调其他友军协助被围困的部队进行撤离等等,都在某种程度上使本就应该陷入苦战的美军更加困窘而已。

另外,电影中有个细节,讲的是国防部驳回了向本次行动提供AC130进行支援的请求。我个人认为,即便请求没有被驳回,AC130炮艇机对整场战斗的局势影响也不会太大,毕竟城市作战双方的交战距离很近,可以说地面单位被分割包围后的情况双方几乎是扭打在一起,AC130很容易造成误伤,况且在地面部队都很难分辨平民跟武装人员的情况下,炮艇机直接发动攻击会造成索马里方面很大的平民伤亡,美军可能也是有投鼠忌器的考虑吧。


SherlockHomeless福尔摩熹


那老美能用什么战法?老美那一次在索马里折戟主要原因并非战术或者战斗力不足,而是准备不完善(由于很多士兵都把这个行动当短时间的临时任务,所以大部分士兵都只携带了一个基数的弹药,水和食物都没有准备)和轻敌

以黑鹰坠落中的表现来看,美国人这一次采用的是经典的蛙跳战术,利用自己单兵作战能力强和空中支援以及机动能力强的优势,争取在对方没有反应过来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之前完成任务,在利用自己的机动能力快速撤退。

这个战术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大问题,执行起来也不难,毕竟美国人在越南一直使用这种战术,再加上美军单兵作战能力强和强大的通讯能力的支持,可以说是炉火纯青。

那么为什么美军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地呢?装备没问题,单兵作战没问题,情报也没有问题,那么出问题的多半是指挥官了。

这次行动美军指挥官有两个重大失误,

一是轻敌,索马里民兵战斗力弱没错,短时间他们组织不起有效的反抗也没错,但是这并不表示不会遇到反击。黑鹰坠落中第一架黑影被击落就是错误的估计的索马里民兵的反应能力,虽然索马里人短时间不能组织起大规模的反击,但是零星的反抗从美军行动开始就有了,只要被拖进持久战和消耗战,美军怎么打都是亏。虽然这些零星的反击在美军指挥官哪里只能算是小问题,可是谁也没想到就是这种小问题给自己酿成了大患。而对这些的轻视起源就是美军指挥官的自信和轻敌。

第二个就是应变,第一架黑鹰被击落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增加增援力量或者寻求重武器的帮助,毕竟当救援队抵达坠落点的时候肯定有更多的反击部队在等待,所以不论美国人是否看中伤员都不应该使用几个人几个人去这种添油战术来打,就和我们玩游戏对于打不过的敌人不能一个一个去送那样。要么不打,要打就好几个人一块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打垮对方。而美军指挥官选的方法确是让第二架黑鹰带着几个人去救,而且还没有其他的支援。直到晚上才派出小鸟提供空中火力压制并且向隔壁的队友寻求坦克和装甲车的支援。


写游戏同人的小阿


不抛弃伤员这是一种伟大的信仰。一部拯救大兵瑞恩的电影,讲的是二战美国对德国时,为了一个失踪的小兵,军队高层派一队人穿过重重的敌占区,历经磨难牺牲,才完成任务。因为一个母亲为了国家把四个儿子送上了战场,已经阵亡了三个,剩下的最后一个儿子也失踪了,国家不能让一个母亲连最后一个儿子都失去。他们尽最大的努力给这位母亲活下去的希望。这部电影的那种爱国的信仰和国家爱人民的信仰,把我这个中国人都感动了。我想美国人会因为高层的这道命令,而变得更有凝聚力,这就是美国人的信仰,尊重生命最起码是自己人的生命。所以美国变得越来越强大。反之弃人民与不顾,信仰崩塌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她会让一个强国很快的分崩离析,比如苏联。所以营救战友就是有牺牲也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