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国企亏损了,“一把手”和企业的管理人员该不该降薪呢?

和为贵ythq


我操作过国企的薪酬改革,还是知道一些内幕的:国企的一把手和管理人员降不降工资,其实跟亏损真的关系不大。

亏损真正影响的是任期工资和年度绩效工资。

说这个之前,得先明白国企一把手的工资结构。国企一把手,一部分是基本年薪,一般是当地事业单位或员工平均工资的2到3倍,这一部分是固定的,跟效益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管理人员一般参照一把手的比例执行,所以,跟效益关系不大。

真正影响的有两部分:

一是年度绩效工资,这个业绩是占很大比例的,到业绩一般会跟利润和总产值挂钩,所以,利润达不到预期,可能受影响。

一般管理人员实行月薪,月度考核会有业绩的比例,绩效工资也会受到影响。

二是任期奖金。国企一把手的任期奖金一般是三年一结算,但是不会一块发。任期内,如果效益达不到目标,也会受影响。

但是,国企的主管部门国资委会进行综合考核,很多时候,国企的民生责任会产生亏损,这些是允许的。所以,可能会通过一些加分项,把考核分数给提上来,到手的钱影响也不大。这一点比较看一把手在主管部门的印象了。

从上面这种情况看,降薪是很少发生的。最常见的情况是,因为经营亏损了,可能会被贬值或另有任用,但再提拔起来就很难了,这是黑点,不容易洗掉。


职场菜根谭


本人曾是国企工人,在劳资部门工作多年,对此很有感触。

企业兴衰与领导尤其是一把手有很大关系,尤其是行事霸道、刚愎自用的领导,制定决策就是拍拍脑门子,集体决策和监督机构形同虚设。失败了就是班子决策失误,简单做做检讨,甚至连失误、损失等字眼都不会出现,当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企业兴盛时,领导心安理得挣着员工几十倍的收入;企业亏损,领导依然拿高薪,月工资足够普通员工至少生活半年以上。不降薪,对得起谁?不降薪,携手共进、同甘共苦的基础在哪里?

面对连年亏损,员工工资迟发甚至拖欠,领导还好意思把高薪揣进口袋,只能说明领导心里,压根就没装着企业和工人。

工人就是具体执行者,简单、重复、机械地工作,出现失误,扣奖金、罚工资在所难免。领导是企业发展路线制定者,就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损失,毕竟高收入和高风险、大责任是成正比的。

单位领导如果面对错误避重就轻,成绩面前相互争抢,效益瓜分一拥而上,这样的企业发展前景必定日渐狭小,企业的发展步伐一定日益为艰,关门倒闭是迟早的事。


繁华正在远去


我们公司国企年年亏损,领导经常让员工提创新,提创新,找出路,你说一个一线职工天天在现场干活,你让他怎么找出路?为你这么大一个企业找出路吗?员工要是能带领大家伙找到出路,他还当什么职工啊,需要有精明的领导,带领大家伙一起创新,。企业亏损严重。天天给员工讲,让员工勒紧裤腰带,马上过年了,工资才发到九月份,好多年轻职工都有房贷,你还让他怎么勒紧裤腰带,腰带都嘞断了。企业亏损最应该感到羞耻的是领导。


轻松减肥


实事求是地讲,亏损有战略性的智慧型亏损,也有完全是失控状态下的不该有的亏损,还有投资前期的预见性亏损,所以,对于亏损不能一概而论。这些亏损,不仅会发生在民企和外企,国企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亏损的情况下,究竟“一把手”和企业的管理人员该不该降薪,完全要看这些亏损是战略性的,还是失控状态下的,还是新项目开启后预见性的亏损。

一、关于战略性的亏损。

战略性的亏损与失控状态下的亏损不可同日而语。企业的经营,有时候为了让未来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者为了让其他的业务在未来能够盈利,不得不在战略上做出让步,让某种暂时的亏损先发生,以便拯救其他业务或者让其他业务逐步开始盈利。这样的亏损,是“有意”而为之,所以还谈不上“一把手”和企业管理人员降薪的问题。公平、客观一点讲,每个企业都不可能自始至终都是盈利的,公司的发展本身也是成峰谷趋势的,正如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一帆风顺一样。这种状况下,还是要等待战略性亏损后的结果。即便是战略性亏损没有带来未来的收益,也说明只是预判的问题。“一把手”和其他管理人员只要是真心未来企业的发展,没有收到预期的收益也是情有可原的。只要用心,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盈利是一定可以成就的。

二、关于失控性质的亏损。

什么叫失控?就是因为能力、远见、视野、态度完全不匹配而带来的亏损。这种亏损不仅是因为能力的问题,远见的问题,而且还有态度的问题。这样的一班人马,本来也没有什么“本事”,最后把企业搞得乱七八糟,以至于导致了企业的亏损。这样的“一把手”该撤职撤职,该降薪降薪,没有什么可商量的(我们也只能说说而已,实际上,国企发生这样的事情,哪里有什么降薪一说)。至于企业的管理人员,很难讲。大家都是为了一条生存之路,不得不按照“一把手”的胡乱指挥而行事,亏损大多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说不定里面还有“诤臣”呢,但胳膊拗不过大腿啊。降他们的薪毫无道理可言。但对于那些附炎趋势、溜须拍马、没有什么真才实干的管理人员,当然也是一样:撤职、降薪,甚至辞退。

三、投资前期预见性的亏损。

还有一种亏损,是投资前期预见性的亏损,或者刚刚接手一个本来就亏损的企业不久,暂时有亏损的状况也是可以理解的。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刚刚被另外一家国企收购的亏损企业,如果要扭亏为盈,需要一定的时间(比如两年或者三年);或者刚刚投资了一家新的企业,在投资的前期,亏损都是在预算之内的,因为要盈利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段。这种情况下的亏损,也不能一刀切,去随意降低“一把手”和其他管理人员的薪水。否则,没有人敢去投资,没有人敢去接手。这种亏损的状态,或许在后续的时间内能够转亏为盈,也或许是国企的母公司的领导本身就决策错误,选择了一个不该收购的企业,和新接手的“一把手”没有什么想干,或许还是“牺牲品”呢,怎么好一棍子打死呢。

小结:个人认为,对于亏损,还是要区分不同情况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把亏损归罪于一把手和管理人员,未免太过于武断了。对于那些有能力、有魄力、能用心的一把手和管理人员,还是要客观公平地对待;对于那些没能力、没态度、混吃喝的一把手及其管理者们,当然应该降薪、降职。只是,我们说了也不算啊。否则,哪里还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亏损的国企。我的父辈就在国企,后来亏损,要卖给私企,被举报没得逞,后来,还是被一家更大的国企收购了,还在亏损。他们都活得好好的,哪里有什么降薪、降职。


耕然夫


自己退休之前,曾在国企支公司做过一把手。了解国企管理的一些情况。现在的国企各级,大部分都实行了绩效考核工资及奖金等几部分构成工资,之于企业亏损要不要降年薪?如果亏损了,各级管理人员年薪自然就下降了(严格管理和监督情况下)。这个国企亏损比较复杂,一两句是说不透彻的。


百家姓我姓樄


国企亏了,“一把手”富了!正是因为他们都富了,所以国企才亏了。如今富起来的群体是企业干部及包工头,这是傻子都明白的事实。


骇客563


根据我的社会经验和职业经验,也经过我好几个在国企当领导的朋友,他们在吃饭的时间,谈到:国企亏损时,一把手是要承担一些纪律处分,但没有达到扣薪的标准。也就是说,国企亏不亏损与一把手的薪酬没有丝毫的关系。但是。我想在国家以后的企业发展中,一把手的业绩可能会与薪酬直接挂钩。

001:

我们很多朋友在职场上,会觉得企业亏损或者说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时,领导要负很大的责任,而且是“一把手”的领导更是造成这种业绩巨亏的罪魁祸首。他们应该被处分,他们应该被警告,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根据我身边的好几位在国企里面的朋友反应,国企出现亏损时,管理层至多被上级领导谈话批评或是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为了更好发展企业的潜力和未来。

但是,你说:企业出现亏损时,一把手会被降薪。他们说,在他们的身上至少没遇到过……

所以,我们就可以猜出我国现在例如像许多国企、央企、事业型单位出现生产效益和生产经营上的不利,而导致企业陷入业绩巨损时,领导会被责问,但是,国家是绝对不会扣他们的薪水福利标准的。

002:

那么,这么看来,我个人觉得如果国家以后在这样的国企、央企、事业型改革中,如果国企、央企、事业型单位经营的经济效益出现大规模的亏损时,领导不被责问的这种现象应该被问责甚至说应该与他们的薪酬福利标准相挂钩。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国佥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效益上,相比于国企而言,虽然说实行的就是996加班工作制,甚至说强迫员工每天晚上都加班到凌晨一点左右。

但是,我们会发现也正是工作时间与工作制度与员工的工作福利薪酬相挂钩才以至于私企在现在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经营效益上相比国企、央企、事业型单位好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从私企的发展角度来看,国企、央企应该实行这样的工作制度,实行996工作制,让员工的工作薪酬福利水平与工作业绩相挂钩,而不应该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就无所事事,这样的工作制度看似合理,其实,对国企、央企的人员来说,这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浪费自己的青春,所以,现在国企、央企需要迫切地进行改革。

我个人觉得改革的方向应该是从领导的管理层首先入手,让领导管理层的薪酬福利标准以及个人业绩相挂钩,这样国企、央企人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献出自己的优势与未来发展的潜力。

003:

所以,我个人觉得在2020年国家出台的有关相关政策中,国企、央企的改革迫在眉睫。

如果国有企业、央企、事业型单位在相关经营理念,相关经营规模上,不进行重大改革就会造成一些领导懒政,只拿自己的工资,而不顾国家的经济效益,反而耽搁了国企、央企的发展。

所以,我觉得下一步的国家改革主要针对的就是国企、央企的管理层,领导的个人能力薪酬业绩能力相挂钩,而不是让你们每天拿着工资在国企、央企的单位里无所事事,这样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所以说,完善国企人事部门的管理层能力的要求薪酬福利的标准,这样才能让国企走向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才会也迎来一个更好的光明前途。


在下国华


年薪过百万,甚至上千万...,不但现在降薪,今后更点降薪!看看现在一线的工人和现在抗疫的医护人员,他们的年薪是多少?你们那么高的年薪,花的完吗,还好意思吗?俺们不仇富!但差距也不能那么大呀!

天下为公,公平合理,按劳分配,没毛病


福197121361


领导的薪资对国企的亏损虽然有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可以说是九牛一毛。我们经常看到某些私企因为亏损选择对管理层降薪的操作,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在国企内。有些国企年年亏损,但是依旧没有倒闭,也不选择转型,这其中大部分受利益关联性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1.利益关联

在一些特殊时期,国家是允许国企出现战略性亏损的情况,这样的亏损大多是站在人民的利益出发的。国有企业的发展少不了政策和其他兄弟企业的帮扶,所以说即使国企出现亏损的情况,也会有人出面给与补贴和解围。如果出现亏损和面临倒闭的国企,那么对其他的国有企业也会有不少的冲击!即使通过对“一把手”和管理层人员降薪也无济于事!

2.宏观经济的影响

现在的市场出现私企和国企共同在一个经济池里分利益的局面。加之现在对私企大力扶持,如果不利用自身资源,国有企业在业务竞争中很可能败下阵来。如果一家私企和一家国企同时出现亏损,私企可以“短平快”的管理方式迅速转型,或者采取裁员降薪的方式助其度过难关!由于国企的体制臃肿,一时间很难有一个大的转变,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3.员工的生计是企业发展的大计

企业发展的大计是保证利益增长,但是这个大计需要发展的根本基础就是员工的生计。不管是一把手、管理层,还是企业的基层员工,降薪对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都会带来影响。

不管是战略上的亏损,还是内部项目推动过程中造成的亏损,对于一把手和管理层选择降薪,就如同夺官位一样,需要谨慎进行。控制亏损不是只有靠降薪才能控制住,需要多方面的考虑出现亏损的情况

【职说笔记】将用不同的职场思维,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评论和关注!


职说笔记


有奖就有罚,过去厂长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市里动撤几十万的奖励。厂里工会一致表决再给奖,车间都层层包了,车间主任拿奖还得给厂长留份。就这样把个国家知名企业给奖垮,但沒有听说沒完成任务挨过罚。現在的上市公司是亏损的,但企业老总年薪一点不少拿,少的几十万,多的上百万,千万也敢拿。给股东分红的事就一点也沒有了。所以正常的現象应该是有奖有罚,光奖不罚就是不正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