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面对原生家庭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我到底应不应该释怀?又该如何释怀?

用户3708573195


对于原生家庭,已经有太多的理论论述了,众说纷纭,可以肯定的是,原生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后天的性格以及对待事情的认知,也影响着我们对待爱情和事业的信念;

一、在这里首先要澄清一点:这些影响一定是有好有坏,不存在完全的绝对的“伤害”;

所以第一个问题,其实不是该不该释怀,是你到底如何去定义这个“伤害”;任何事情都有两面,而且没有一个原生家庭是完美的;

我曾经有一个来访者,她独生女,家庭中上,父母恩爱,长相不算国色天香,但也算标志可人,重本毕业,在上市公司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性格温和,讨人喜欢;她来咨询的缘由,是因为很难进入亲密关系,初一看,这个女孩子原生家庭是非常好的,从小得到的爱也很多,父母也很民主,从小就很开心很幸福,学业和事业也都一帆风顺,这样子的家庭,在我的来访者之中,算是少见的幸福了;

可是细聊下来就发现,因为她的父母非常恩爱,他爸爸对家人特别温暖,智商情商都高,她其实内心是想找一个“父亲”,有着父亲的高情商,为人处世得体周到,又能对家人如此体贴温暖,而她看到的母亲,也是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所以她觉得女孩子就该温柔呀,男人就该疼女人啊;

她很难进入亲密关系的原因,一个是以父亲的标准去找对象,这个就很难了,年轻的男孩子有这般处事周到着实少见,而是以父母亲的相处浓度去期待自己的爱情,一旦相处亲密一些,就要求对方像父亲那般体贴,而没有认识到关系不是某一种标准,而是互动的平衡,是流动的,是需要经营的,所以,确实是难。

你看,这么好的原生家庭,在某些时候,也会带来一些弊端。



二、该不该释怀?

其实这是一个没有选项的问题,不管原生家庭为我们带来的影响如何,我们想要减少影响,更加顺利的往前走,跳出隐形的循环模式,就必须要去觉察、去调整,也就是说,如果你觉得阻碍了你的发展和幸福,我们就不得不释怀。放下,才能更好的往前走。


三、如何释怀?

1、觉察自己的模式:

觉察自己目前的哪些行为模式,可能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看到”这个模式;比如我之前有个来访者,非常聪明,能力也很强,但是就是存不住钱,他挣得也不少,但是钱总是会莫名其妙的流走,不是被自己花了,就是被别人借走;

在咨询中发现,这位来访者小时候家庭条件较差,每次问父母要钱,都会被骂,哪怕是交学费,母亲都说你读书花了好多钱,那个时候,他很害怕问父母要钱,觉得钱让自己受苦让自己挨骂。所以他立志好好读书,好好挣钱,但是内心对钱的潜意识没有改变,觉得钱是不好的,是让自己受苦挨骂的,所以这样的他,潜意识是不会存住钱的,潜意识会保护我们,怎么可能拥抱让我们挨骂的东西呢?

2、感受当时的情绪:

真正影响我们的,不是过往的具体事件,是我们对这个事件的认知,以及这个认知带动的情绪,因为人的情绪是底层发动机,情绪来了,是一瞬间的事情,根本容不得我们去思考和反思;而理性,还需要调动多种逻辑和分析,太慢了;

比如刚刚那位来访者,一提到钱,他内心深处的情绪是:有点害怕,又有点想要靠近,不想要,又觉得不得不要……这是一触即发的,不需要思考,也就是这种情绪,让他潜意识里,就会把挣来的钱以各种方式散出去;

所以重温一下这个模式给你带来的情绪,看到这个模式深层的东西,和情绪好好相处;

3、重塑认知、刻意练习:

最后一步就是重塑认知了;

如果你已经知道了让你受苦的这个模式,也了解背后的认知和情绪,那就需要我们为过去重新做一个定义;

还用刚刚的例子,他在问父母要钱时,感受到的是委屈和害怕,为什么委屈害怕呢?因为觉得父母不愿意给他钱,父母更觉得钱珍贵,或者是父母挣钱太难了,家里更需要钱,觉得自己不悲哀;

那我们重新来回忆一下,也许当时只是父母不懂得表达,父母只是希望给他的每一分钱都能被好好使用,发挥价值;毕竟父母的行动就是挣钱供他读书,比语言更有力量;如果我们这么想,我们就知道,钱是个好东西啊,他可以帮我们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帮我们实现梦想,钱不是让我们害怕的,应该是让我们喜欢和感到高兴的。


最重要的是,要刻意练习,因为情绪是有黏着力的,过往的思维模式跟着我们这么多年,不是一下子就能调整的,所以要给自己一些耐心,去调整去练习。


最后,我想说的是,从来都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也从来都没有固有的伤害,若有,那就是我们的心牢。


舒鉴皓


原生家庭对你造成的伤害客观上说也许会伴你一生,如果那样的话,你会活得很伤感,心会痛会累!所以,你应该努力让自己放下,划上句话,翻篇,让他成为过去,过好今后的每一天,开开心心,不枉自己这一辈子在人间走一遭!


嘉陵风情


你长大的时候,强大的时候,总是要和自己和解,和家庭和解,他们无法再伤害你,你也不要伤害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