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红楼梦》林黛玉的比喻物到底是水芙蓉还是木芙蓉?为什么?

gaotzy


林黛玉是水芙蓉还是木芙蓉的说法一向有争议。林黛玉前世是绛珠仙草不是芙蓉。但《红楼梦》中,却处处以“芙蓉”代称林黛玉,尤其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中掣得的“芙蓉花签”,更是林黛玉一生影射,林黛玉可称芙蓉花主。

黛玉默默的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

莫怨东风当自嗟。

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

正因芙蓉花签,才有芙蓉是林黛玉的象征之说。而晴雯死后,被小丫头胡说成“芙蓉花神”。贾宝玉祭奠晴雯所作“芙蓉女儿诔”,明祭晴雯实祭黛玉,加之“晴为黛影”,都将林黛玉指向芙蓉。

“芙蓉”在古代是两种花名。其一为荷花别称,与莲、荷、菡萏,“菂藕茄”(莲子、莲藕、荷茎)相同,也就是所谓水芙蓉。其二为芙蓉花,木本属性,现在湖南芙蓉镇、芙蓉烟等都是指木芙蓉。

林黛玉“芙蓉花签”,题着“风露清愁”,可以肯定花签上面的图样是荷花。 唐代韦安石有诗云“早荷承湛露,修竹引薰风”,荷与竹都与林黛玉相关。荷叶露珠似泪珠,妙玉给林黛玉喝茶的茶器上“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杏犀䀉hé”,所谓“垂珠篆字”是指荷花样的篆字呈泪滴状。

注:垂珠是指以垂莲花样为最多的纹饰。

(第七十八回)恰好这是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正开。这丫头便见景生情,他就告诉我说,他就是专管这芙蓉花的……独有宝玉一心凄楚,回至园中,猛然见池上芙蓉,想起小 鬟说晴雯作了芙蓉之神,不觉又喜欢起来,乃看着芙蓉嗟叹了一会。

小丫头向贾宝玉说晴雯之死,看着的是池上芙蓉。贾宝玉想念晴雯,也看着池上芙蓉。晴雯自然也是隐喻莲花。盖因木芙蓉不可能生于水中。当然,《芙蓉女儿诔》悬于芙蓉花枝上确实就是木芙蓉。应该是贾宝玉的诔文不可能放在水上的芙蓉上,他也不能跳水里祭奠,改以挂在芙蓉枝上,以名代指。

其实,分辨《红楼梦》中的芙蓉是莲花还是木芙蓉很简单,就是辨明曹雪芹为什么要写“芙蓉”。《红楼梦》虽然写了很多花,但主要描写的只有两种。

一种是“杏花”:贾探春(杏花签)、李纨贾兰(稻香村的杏花)、娇杏、薛宝钗(丫头文杏)。

一种是莲花,也就是芙蓉。林黛玉(芙蓉花签),甄英莲(名字和香菱判词荷枯藕败),晴雯(芙蓉女儿诔),袭人与蒋玉菡,尤三姐与柳湘莲,秦可卿(小蓉大奶奶),梨香院三官(藕官、菂官都是莲,茄官也是莲),龄官(通菱)……

脂砚斋[甲戌眉批:好极!与英莲“有命无运”四字,遥遥相映射。莲,主也;杏,仆也。今莲反无运,而杏则两全,可知世人原在运数,不在眼下之高低也。此则大有深意存焉。]

曹雪芹笔下,得杏者都侥幸,得莲(菱、蓉、荷)者都可怜。“芙蓉”在《红楼梦》象征有着可怜悲剧命运的一批人。芙蓉就是“莲”,自然都是水芙蓉。

金陵十二钗分正册、副册、又副册,林黛玉、香菱、晴雯分别为三册之首。而三人都以“芙蓉”为本命花。三人都是消耗而死,就像香菱的判词一样。

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根并荷花一茎香,”被脂砚斋【甲戌双行夹批:却是咏菱妙句。】可见荷花与菱相通。而香菱“荷枯藕败”预示她血竭之症与林黛玉泪尽而亡,晴雯枯萎而死结局一样。

还有,妙玉的“欲洁何曾洁……终陷泥淖中”与林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得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林黛玉名颦颦,又有“病如西子胜三分”之说,西施是六月荷花之神。林黛玉又说她喜欢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包括被贾元春改掉的“蓼汀花叙”背后影射林黛玉,也是指“莲花”,《姽婳词》中“丁香结子芙蓉绦”;《芙蓉女儿诔》中:蓉帐香残,娇喘共细言皆绝……释莲心之味苦等都是指“莲花”,

可见《红楼梦》中之芙蓉,都是指莲花、荷花、水芙蓉。曹雪芹设定所谓芙蓉,就是通“莲”通“怜”,可怜而已。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关注:君笺雅侃红楼,动手转发一下,没准您的朋友也爱看,感谢赞赏。  


君笺雅侃红楼


我收藏这个问题很久了,一直没回答,因为想不出哪个可能性更大。比较了不少理由,直到现在才得到结论:如果一定要选一种,我还是倾向木芙蓉花更多一些。

下面就把各种可能理由以及对比过程列出来,大家也可以自己选择一下。

1.关于木芙蓉和水芙蓉

这两种“芙蓉”在我国都算历史悠久。木芙蓉顾名思义,是身形高大如树的乔木,长在陆地上。木芙蓉的花很漂亮,至少我自己是很喜欢的。木芙蓉秋季开花,至于它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从它的别名“拒霜花”可见一斑。

水芙蓉,其实就是荷花的别名。荷花也就是莲花,种在水里,夏天开花。至于荷花的象征,不用多介绍,周敦颐一篇家喻户晓的《爱莲说》对荷花极尽溢美之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形象,也就成了荷花的代表意义。

显然,两种“芙蓉”所代表的寓意都很美好。现在的人们可能对荷花更熟悉一些,但古人对木芙蓉的咏颂也不少。实际上,荷花或者说莲花的别名之一是“水芙蓉”,而木芙蓉的别名之一是“木莲”,就可以看出二者在文人心中的地位连通。

2.关于晴雯、香菱和黛玉的代表花卉

大家都知道黛玉在宝玉生日那天玩占花名游戏抽到的签子是芙蓉花,但到底是木芙蓉还是水芙蓉,一直存在争议。

有一种推测方法,就是从其他人的代表花卉那里找参照。

黛玉在书中的“分身”或者说“影子”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晴雯。所谓“晴为黛影”,晴雯的直言快语、心无城府、骄傲自我,无不和黛玉极为相似。而晴雯最为人所熟知的形象莫过于“芙蓉花神”,虽然那是一个小丫环杜撰的,但宝玉相信了,而且正儿八经为晴雯写了《芙蓉女儿诔》,还和黛玉一起讨论了诔文中的细节。事实上,为一个小丫环随口胡诌的东西如此隆重其事地渲染,很多人都认为作者这是别有用意,所谓祭奠晴雯,暗含祭奠黛玉的意思。

那么弄清晴雯这一朵芙蓉花到底是水芙蓉还是木芙蓉,也就等于弄清黛玉的了吧?

看书中原文,那小丫环先是信口胡诌晴雯回天上当花神去了,当宝玉追问是哪一种花神时,小丫环看到眼前正在开放的芙蓉花,就信口说了芙蓉花。

恰好这是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正开。这丫头便见景生情,忙答道:“……他就告诉我说,他就是专管这芙蓉花的。”

“园中池上芙蓉正开”,既然是开在“池上”的,那应该是水芙蓉也就是荷花吧?

然而,当宝玉写好诔文,特地带上这小丫环,到芙蓉花前祭奠晴雯时,书里又有这样的描写:

……先行礼毕,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乃泣涕念曰……

如果这里的芙蓉是水芙蓉,也就是荷花,那这纸诔文怎么挂到荷花枝上去呢?很难想象啊,倒是挂在木芙蓉树上才合理。

而且,宝玉读完诔文,祭奠完毕,正准备离开时,黛玉出现了,和宝玉一起讨论了诔文细节。黛玉是怎么出现的呢?书里写得明白:

……那小鬟回头一看,却是个人影从芙蓉花中走出来,他便大叫:“不好,有鬼。晴雯真来显魂了!”唬得宝玉也忙看时……

黛玉“从芙蓉花中走出”,如果那是一丛水中的荷花,黛玉怎么走出来?照理只能是从一丛高大的木芙蓉花后面走出来。脍炙人口的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这一段情节,也是处理成黛玉从木芙蓉花丛里走出来,也就是默认晴雯的“芙蓉花”是木芙蓉的意思。

但只看书的话,丫环还是那个丫环,芙蓉还是那丛芙蓉,可是之前是“池上”的,现在是可以挂纸可以藏人的,到底是水芙蓉还是木芙蓉?我还是无法判断。

从晴雯这里得不到答案,再看看香菱。香菱长相酷似可卿,而可卿小名“兼美”,兼有黛玉和宝钗之美,换言之,香菱和黛玉也很相像。而且,香菱向黛玉学诗,俩人对诗的喜好是一致的,这就是内在层面的相似了。

香菱原名是英莲,在她的判词里,有一句“根并荷花一茎香”,对应的画册上有“莲枯藕败”的图景,表示香菱夭折的结局。显然,香菱的代表花卉就是荷花,或者说莲花、水芙蓉。

那黛玉的象征花卉是不是也是水芙蓉呢?

有人认为,黛玉作为“正主”,不该和“分身”享有同一种代表花卉。譬如说,代表晴雯的如果是木芙蓉,那黛玉就应该是水芙蓉。且不论这种观点在我看来有点像黛玉说宝钗的“胶柱鼓瑟”,就算是有道理吧,那晴雯和香菱同是黛玉“分身”,代表花卉却似乎不能明确同是水芙蓉,那黛玉的又如何明确呢?

3.关于黛玉花签上诗句的由来

回到黛玉抽到的芙蓉花签去找线索。这根签子上的题字是“风露清愁”,诗句是“莫怨东风当自嗟”。这句诗来自宋代欧阳修的一首写王昭君的诗,节选一部分:

……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黛玉本人也写过一首《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明妃王昭君、红颜薄命,关键词都能对上,所以黛玉花签的诗句来自古人对王昭君的咏叹,这个是没问题的。关键是古人是用木芙蓉还是用水芙蓉来形容王昭君?

欧阳修诗句中的“枝上花”让我想起了宝玉祭奠晴雯时用来挂诔文的芙蓉花枝,而且昭君出塞,场景应该是茫茫大漠而不是小桥流水吧,总感觉这里的花是木芙蓉花才对。

但昨天回答《探春是杏花还是玫瑰花?或者二者都是?》这个题目时,搜索了一下探春花签上诗句的由来,又发现了问题:探春的花签和黛玉的花签似乎是有联系的。

事实上,探春的杏花花签暗示她将来会和亲远嫁,王昭君也是和亲的,这已经是一种暗示的联系。而探春花签那一句“日边红杏倚云栽”,出自唐代高蟾落第后写的一首诗,全诗是这样的: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这里同时出现了“芙蓉”和“东风”,那么,黛玉签子里的芙蓉花,和这首诗里写的是不是同一件东西?

但这里的芙蓉花是“生在秋江上”的,这样看起来应该是水芙蓉?所以黛玉签子上的芙蓉花是水芙蓉,也就是荷花?

问题到这里又回到原点,依旧没有答案。

4.关于古诗词中的木芙蓉

最后,我从那个杜撰晴雯是芙蓉花神的小丫环那里找到解决矛盾的提示。

小丫环因为看见“池上”的芙蓉而说晴雯是芙蓉花神,“池上”一词让我觉得这是水芙蓉,这跟我看见“芙蓉生在秋江上”的感觉是一样的:江、池,长在这些水里的,不是水芙蓉么?

但中国文字不是那么古板的。

如果我的理解是对的,那有一个地方就说不通了:水芙蓉也就是荷花,众所周知是夏天开的。就算有时会延迟一点,通常也不会延迟到深秋。而小丫环看见“池上芙蓉正开”,已经是“八月时节”。农历八月,很多地方开始入秋。就算这时还有荷花,顶多也只是寥寥几朵,很少有“正开”的吧?

“芙蓉长在秋江上”也是,秋江,明显点出了季节。这个季节不是荷花当令,就算还有未败的,通常也不应该成为这个节令的诗文主角。

但如果主角换成有“拒霜花”美称的木芙蓉呢,那就一切都说得通了。木芙蓉就是这个季节开的,而且这种不畏秋凉的姿态正是文人乐于歌颂的。

黛玉花签上的“风露清愁”,暗示的也应该是秋凉时节吧?

实际上,书里对季节的暗示是很清晰的。刘姥姥第二次来到贾府并且游览了大观园那一回,已经是秋天了,因为大观园诗社刚举办过螃蟹宴,大家都写了菊花诗,然后平儿就发现刘姥姥来了。之后大家陪着刘姥姥游览大观园,黛玉宝玉他们坐船经过荷花丛,书里写得很明白,那已经是一堆“破荷叶”了,宝玉还说怎么不叫人拔去,而黛玉就说自己最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意思是不愿意这片“残荷”被拔走。

……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

之后的景象更是“衰草残菱”,作者直接用了“秋情”一词点明季节。这个季节只剩残荷破叶,哪里来的正在开放的荷花呢?

显然,小丫环看见的八月时节“正开”的“芙蓉”,不该是荷花。

再有一个证据:书里不但明确写了秋天的大观园只有残破荷叶没有荷花,而且全书不止一次提到荷花,提到芙蓉花的却只有黛玉那根签子以及宝玉这次祭奠。如果这里的芙蓉花就是指水芙蓉荷花,书里何必专门另外用“芙蓉”这个词而不直接用一直都在使用的“荷花”?

这样看来,黛玉的芙蓉花确实应该是木芙蓉了。只是“池上”和“秋江上”的疑惑还未解开。

最后,我还是借助一些描写木芙蓉的诗句,解决了这个疑惑:原来

在不少描写木芙蓉的古诗里,木芙蓉都是长在水边的。

比如唐代柳宗元这首《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

丽影别寒水,浓芳委前轩。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

不但有“湘西岸”“别寒水”的水边意象,也有“秋至风霜繁”的季节说明,还直接跟“芰荷”也就是正宗水芙蓉进行了对比。

又比如宋代吕本中的《木芙蓉》: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小池”“霜前”“东风”……熟悉的元素应有尽有,不用多说了。

宋代王安石也有一首《木芙蓉》: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燕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欲妆慵。

第一句就是“水边”……

明代申时行《拒霜》:

群芳摇落后,秋色在林塘。艳态偏临水,幽姿独拒霜。

“艳态偏临水”,但说的是“秋色”“拒霜”的木芙蓉啊。

不用举更多例子,看了这些古诗词后,我想,“秋江上”应该就是秋江边的意思了,正如“池上”就是池边的意思,那是一丛长在池边的木芙蓉,要不黛玉怎么从那里走出来啊?

所以,用来比喻黛玉的那枝芙蓉花,应该是木芙蓉。在萧瑟秋风中迎霜独立的姿态,正和黛玉自己写的菊花诗中那句“孤标傲世偕谁隐”不谋而合,难怪众人都说,除了黛玉,没人配做芙蓉。

参见之前的相关问答:

《“留得残荷听雨声”哪个字和原诗不同?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中你最喜欢林黛玉写的哪首诗?》

《有人说法语不会产生歧义,这是为什么?》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红楼梦》林黛玉的比喻物是水芙蓉还是木芙蓉?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林黛玉根本不是芙蓉,她真身是绛珠仙草,后来修成了花神!至于芙蓉,无论水芙蓉还是木芙蓉,原著中都另有其人。下面逐一分析:

  1. 美香菱正合水芙蓉。古时称莲花为水芙蓉。贾宝玉至警幻仙境,闻了“千红一哭”、饮了“万艳同悲”,可见大观园里的女儿都是花。谁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呢?细数各人际遇,幼时被拐遭遇悲惨却一直保持本性善良的香菱最合适了。香菱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抽到了“并蒂花”,唐代皇甫松的《竹枝》中曾有:“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槅子眼应穿”的说法,这里的并蒂花指的就是并蒂莲花,即水芙蓉。再结合香菱判词中所绘图画,一支桂花下莲花枯萎,喻指香菱遭夏金桂凌虐而亡。可以断定,香菱是莲花。


  2. 俏丫头才是木芙蓉。水芙蓉是莲花的别称,木芙蓉才是真正的芙蓉花,又名木槿话、拒霜花。大观园里跟木芙蓉有联系的女子有两个:黛玉和晴雯。黛玉曾经抽到芙蓉花签,晴雯则是死后由小丫鬟之口封为芙蓉花神,贾宝玉更因此作《芙蓉女儿诔》来祭她。两相比较,结合林黛玉修改《芙蓉女儿诔》的举动,个人推断木芙蓉应是晴雯。原因很简单,若黛玉是芙蓉,岂非为自己做祭?而且同为宝玉丫鬟,袭人是花,麝月是花,晴雯自然也是花,即芙蓉;黛玉作为女仙下凡,应该是更加超脱的存在。彼时农历八月,适逢木芙蓉花期,晴雯已去,回归本位,姹紫嫣红,花开正好,也全了宝玉一番祷愿。

  3. 藏花人从来是花神。林黛玉入世前的本体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因受了神瑛侍者的雨露灌溉之恩,修成了女仙,下凡来还他眼泪。“还泪”说白了就是“哭”,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哭”实在是林妹妹的主业。每日完成了哭的任务,黛玉同学也顺手填填诗、作作词,还有女工……但这些也是其他姑娘们的日常,无甚新奇。唯二的与众不同、可以同“哭”比肩的当属“葬花”。林妹妹葬花有一套完整装备:“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脂砚斋批云:“写出扫花仙女”。葬花还不算,还要歌以咏志,一手《葬花吟》流芳千古……扫花葬花咏花的仙子,不正是花神嘛!花神可幻化百花,晴雯又为“黛影”,所以黛玉才在夜宴上幻为其“影”,抽到了芙蓉签,真正的芙蓉花--晴雯只好轮空;否则以牡丹百花之首的身份,缘何要陪饮芙蓉?,实乃向花神致敬之意。


红楼故事会


芙蓉有木芙蓉和水芙蓉两种,木芙蓉是木本的花卉,花季在秋天;水芙蓉就是荷花,也称莲花,芙蕖花,花季在夏天。


林黛玉是水芙蓉。

林黛玉的花签上有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

可以被称为风露清愁的芙蓉花,只能是莲花。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晚荷花缀露珠圆”,“圆荷出水露珠倾”,描写的就是荷花与露珠的美图美景。

这些诗,都是描写风露与荷花的诗,因此林黛玉是水芙蓉。

林黛玉的品格像水芙蓉一样清高

周敦颐云“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林黛玉就是这样的品格,她知世俗,可是她不媚俗,不世俗。黛玉直率,高洁,从不背后说谁的坏话,更不害人。即使她听到袭人和湘云背后说她的坏话,她也从不计较,和她们的感情依旧。黛玉有着莲花一般高洁的品格。

黛玉爱荷花

刘姥姥游大观园,大家坐船。宝玉嫌荷叶碍事,说叫人把它们都拔去。黛玉说喜欢李义山的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宝玉听了,决定不拔荷叶了。

木芙蓉是晴雯。

晴雯死了,小丫头说晴雯告诉她,自己做花神去了。宝玉便问是什么花,小丫头见池上的芙蓉花开得正好,就说是芙蓉花。

当时刚刚过完中秋节,荷花已经谢了,木芙蓉正在开放。所以说小丫头说的芙蓉花是木芙蓉。

宝玉祭奠晴雯时,把祭文挂在芙蓉枝上,如果水芙蓉,宝玉需要坐船去把祭文挂在芙蓉枝上。这说明晴雯是木芙蓉,黛玉不是木芙蓉。


润杨阆苑


我认为指木芙蓉。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怡红院群芳开夜宴,林黛玉所抽芙蓉花签词云:“莫怨春风当自嗟。”稍涉红学的人大都知道,此句出自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原诗录如下: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而永叔公此句脱胎于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诗句: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红楼梦大辞典》均有注脚,当无可疑。有趣的是,,明代的朱朴将上述二诗加以集句,见《秋兴八首拟少陵》其五:

海燕西飞白日斜,城头落日起悲笳。归鸿欲度千门雪,奉使虚随八月槎。
钟鼎山林各天性,凤笙龙管是谁家。芙蓉生在秋江上,莫怨东风当自嗟。

而高蟾、欧阳修所写之“芙蓉”,应为木芙蓉,因其开在秋天,晚于水芙蓉(荷花)。朱朴为集句诗,应别无他意。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记载:“此花艳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莲之名,八九月始开,故名拒霜。生于陆,故曰地芙蓉。”又云:“木芙蓉……其干丛生如荆,高者丈许。……秋半始著花,花类牡丹、芍药,有红者、白者、黄者、千叶者,最耐寒而不落,不结实。” 白居易《木芙蓉花下招客饮》诗云:“水莲开尽木莲开。”也是此意。故而,黛玉签词亦指木芙蓉。

在古人的笔下,木芙蓉常用作吟咏凌霜开放、独殿群芳的秉性,更进一步喻指时运不济、屈居人下之际遇。而《红楼梦》中的黛玉与晴雯,皆符合木芙蓉之象征意义。

我们都知道,贾宝玉《芙蓉女儿诔》名为祭晴雯,实祭黛玉。抛开这层关系来看,诔文字面所咏晴雯,亦指木芙蓉,“蓉桂竞芳之月,……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秋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等句已经点明。

所以,不论从字面的分析,还是黛玉与晴雯相互映射的关系来推论,二者象征物“芙蓉”都是指木芙蓉。木芙蓉之自然特性与意象蕴含,与晴雯、黛玉二人之形象及先后之结局,亦略相合。

认为二人之“芙蓉”为水芙蓉者,不少纠结在“芙蓉生在秋江上”之类诗句上,谓既云开在水上,为何不是水芙蓉?更有小说原文于晴雯死后有云:“恰好这是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正开。”既云“池上”,当时水芙蓉无疑了!此一字面理解,与事实之分析有别。盖上文已有说明,此不赘。也有从各朝隔代诗歌意象总体把握来推测的,大家可自行搜阅。

另外说一句,这个问题本来也是见仁见智的,以上仅代表我的阅读思考结论,算不得定论的。


列位看官,您是怎么看的?欢迎留言讨论。


师太的元博士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众姐妹占花名黛玉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 莫怨东风当自嗟. 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 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


那此芙蓉花到底是水芙蓉还是木芙蓉呢?水芙蓉就是我们常说的莲花,莲花盛开于六,七月间因其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一直被称为是君子之花,但是红楼梦一书中,写过桃花诗爱过竹子,就是没有明显赞美水芙蓉诗句,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宝玉曾说,这些破荷叶子可恨得很,黛玉说就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这说的也是荷叶不是水芙蓉,所以是木芙蓉的可能性大些。

木芙蓉花又称拒霜华,其美照水其德拒霜,于深秋开花,诗人宋御曽写诗赞美芙蓉花。若遇春时占春榜,牡丹未必做花魁。芙蓉花清姿雅致,临水如初醉之美人,不怨东风,正合黛玉之丰神气度。

还有一个明显的证据,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诡画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那小丫鬟回头一看,却是人影儿从芙蓉花里走出来,正是黛玉,如果是水芙蓉,黛玉怎能从水里走出来呢?

有的读者可能又会问那后面晴雯也封了芙蓉花神,怎么黛玉也是芙蓉花神呢?

第七十九回丨宝玉道:“我又有了,这一改可妥当了.莫若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因为晴为黛影这篇诔文表面上是为晴雯所做,实际是为黛玉而写的,所以黛玉才是真正的芙蓉花神。


串红凿绿读红楼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水莲花不甚凉风的娇羞!徐志摩可谓把黛玉之美表现的玲离尽致啊!有异曲同工之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