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果给自己的人生写个自传,你会取什么题目?为什么?

赵昱斌


答:总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我想给自己人生起的书名。我的人生不能说是一无所有,一无所成,只是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由于自己的性格缺陷,大脑思想的偏激,对事物认识程度的短板,致使自己在许多问题上的判断和抉择,存在了很大的偏差性,预判性的缺失,让我做了很多没有准备的无用功,一个人的拼搏奋斗时间就那么十几年,大好的青春,浪费在了不断的自己悔恨与折磨自己当中。

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会起这么一个书名?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我在人生起步成长的道路上,总是自己不经意当中把自己绊一跟头摔一跤,总是明明知道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但还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我常常做一些可笑而又可耻的事情,然后假装糊涂自己继续欺骗自己,采用瞬间忘记的办法来麻木自己,可是有些事情做了,迟早就会有回报的!你没有认真细致的做人做事,给你的回报就是中年将会在缺憾中渡过。每个人的中年应该是自己多年积累达到事业顶峰,人生顶峰!而我的中年,却在人生最低谷中煎熬前行,没有朋友的帮助,没有亲戚的关怀!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原谅自己积累的错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十年后将是一个巨大的积蓄,积蓄里面到底是好还是坏?就是你个人平常做人做事情的态度,好的,就是你一生享受不尽的宝藏,坏的就是你一生摔之不去的噩梦!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你这一生走什么样的道路,一个人的行为方法会影响你一生对事情决策的态度,一个人的思想会决定你这一生所达到的高度!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的走向远方。











开着封闭三轮乐


如果给自己写一本自传我会取名《暗香》或者《梅花香自苦寒来》或者《凌寒独自开》

您看到了,我取的名字都与梅花有关。这是有故事的。

我出生在正月初九,虽然快要立春了,但是天寒地冻,百花凋零。只有梅花凌寒独自开。当时爷爷就给我取名春梅。

我爸爸给我起的名字是晓玲,但是从小到大我读书的名字都是春梅,是我自己坚持要用这个名字的。小时候的坚持只是出于对爷爷的怀念,他是一名德高望重的中医,当地人现在还对他念念不忘。初中毕业以后,出生社会了,办理身份证的时候才用了晓玲这个名字。而春梅成了只有我的同学才知道的名字。

随着知识的增长,我慢慢的了解了梅花深厚的内涵。

首先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因其高贵的品质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毛主席在《咏梅》里面写到: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这首卜算子把梅花的高洁美好体现得淋漓尽致。

个人经历让我跟梅花的特点也差不多。一岁半给我起名字的爷爷过世了,为了给他治癌症病家里连房顶上的瓦都揭去卖了。同年妈妈又因为生弟弟得了月风寒抛下三个孩子和支离破碎的家走了。在苦难中熬到初中毕业家里没钱供我上高中,又放弃了上学去深圳打工。

结婚以后跟老公价值观不同,矛盾不断。家庭困难主要靠我支撑。现在在海南创业,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服饰的研究和创新。老乡们都从事建筑行业,大部分人都发财了,我们还在艰苦创业,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碰到今年的疫情,宅在家里我不想浪费时间,又开启了写作的梦想。包括老公在内的亲友们没有一个人理解我,她们都觉得我太不切实际了,我不想解释,觉得自己一路走来就像王安石笔下的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

为有暗香来。

面对生活的磨难我没有颓废,没有抱怨,只是默默的沉淀积累,等待厚积薄发的那一天。因为我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暗香


我会把自传的题目写成"我的百味人生"。因为经历的太多了,全部赶上了转折点,难受呀!

从懂事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功课误了。当兵到部队,入党赶上了恢复予备期,提干赶上了"一律从院校毕业",进了临时院校,又赶上了"必须两年以上"。改志愿兵赶上了"必须有专业”。当兵走了,农村又恢复了高考制度,在部队考试又不在需要考试的连队。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了,志愿兵可以提干文件下来后,年令又超了。后来志愿兵可以留部队亨授营级待遇家属随军,还没到十八年文件又下了"一律转业″。转业那一年又赶上了"名额由省里分″,又回部队第二年分配。回地方后,升级又赶上了"在地方上班年限不够”,还是没有同年在地方上班的工资高。在地方厂里上班没几年,又赶上了治理环境污染,立窑水泥厂强行关闭,下岗待业一直到退休!

我这几十年,谁能知道谁能理解,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无耐再无耐呀!


天真无邪走向幽默


自传体小说,巜狂人之梦》

早在1989年我下海创业第二年,用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

三十多年过去了,而今成为人生赢家,自我实现,返蹼归真,狂人之梦,梦想成真。事业成功,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儿女优秀,时代的幸运儿,一个女人还有什么我没得到的呢?

50多年前,在校是高才生,初一的时候,自觉看破方程式,竞敢在数学课老师眼皮底下;低头写《把知识真正学到手》的文章,寄到报社…这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成了老三届1700万知青中的一枚,只有16岁的我上山下乡了。

自幼酷爱美术,回城当了美术教师。自幼酷爱女红,84年参加辽宁首届时装计电视大奖赛获大奖,88年逃离体制成为自由人,再不受领导的颐指气使,这是我当时投稿报社的一首诗歌当中的一行字,……

网友都说我是一个没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我今年己经68岁了,虽然多次有续写自传旳冲动,但是有业在身,这把年龄还做什么树墩,告诉你吧,头条所有文字,都是业余时间趴着码的。谁让我爱好文学呢?上帝赋予我高智商,高情商,高颜值,高体能,(有点吹,但上哪说理去呀?)至少我把上帝发给的手好牌玩的漂亮,把自己的业余爱好变成终身事业,六十年的工匠精成为了个服装领域学术专家,还在为人民服务啊)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下面降调说说阴影部分,文革中父亲出身贫农,共产党员却被无辜打成历史反革命,自己精神长期抑郁,下乡45天患精神分裂症,本来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这次更掉到地平线以下,暮年回首,真感谢命运为我谱写的交响曲,如果我不是因病回城,当兵,升学,当工人有你的份吗?后五十多年命运早改写了。7年前命运之神再次关照了我,身体长了恶性肿瘤,上帝让我早发现联合医生把它赶跑了。在人类医学界还没有攻克精神病和癌症之前,我赢了!

我少年时,因精分住过两次院,出院证上写着:夸大妄想型,未癒…

所以,给我的自传命题:巜狂人之梦》

下面是去年夏天和老伴登山晨练时拍的。





幸福的人吧


今年26岁。

来自普通又有点故事的家庭,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在一个普通的城市生活,普通的学校念书。

认识了一些有故事的朋友,毕竟一起走过那么多时光。

有一个普通的早恋,爱上一个特别的女孩。

毕竟当时她在我眼里是最美的,无可替代的。

后来有一个普通的工作,可能会再遇到一个普通的女孩。

一个普通的婚姻,一个普通的孩子,又是普通的一生。

我是小白泽,愿通万物情之理。

我的自传《生活万岁》!


晓白泽


自传:我的成长历程

在我的经历中,记录着我小时候最重要,最难忘,最美好,最开心,最深刻的事情。

农村孩子都早早的不上学了,我也是其中一个,踏入社会外出打工,就这样去了北京。一开始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了解谁,就这样从陌生到熟悉,我在这一带就好几年,在这成长了,在这蜕变了,把酸甜苦辣都尝遍了,把喜哀乐都经历了。

几年后偶尔想起,会有点可笑、有点留恋、有点温馨。一点一滴还未曾忘记。


小歌娱乐


我是若宸,很高兴能为你解答问题。

我的人生自传题目是《此生无憾》

我的人生是独一无二的、我的人生经历是圆满的、我的人生自传一定很精彩,很荣幸我经历了它们,对此无论是现在还是走到生命的尽头,我会对自己说:此生无憾

我的人生态度

无论发生过什么,它们都是此生属于我的功课,我会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无常,这都是该有的经历,它们教会我很多人生的意义,活着经历着毫无怨言,不管有意无意,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为选择后的代价承担后果。

我愿意成为最好的自己

去珍惜每一个你所遇见的缘分,无论善恶,它们背后皆有礼物,一时的得失成败不能决定什么,在这一生看来,每一段都很珍贵。不期待过高的人生成就,也不甘于平庸,量力而为奉献自己的价值,永不停歇的创造与自我提高。

此生无憾

悟到生命的意义,去奉献、去给予、去成就别人、去实践...

希望我的回复能让您满意,谢谢🙏


益坤和319


如果我给自己的人生写个自传,我会取名为《别怕,步子迈的大一些》,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个人性格养成。笔者从小生活在山区偏远农村,父母均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条件非常艰苦。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家里里里外外全是母亲照应着,正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印象中从4岁左右就开始想着要帮助母亲分担家务、农活,帮着家里做饭、打柴、收割稻谷、玉米、锄草等等农活,因此从小就养成了“懂事、听话”的性格。父亲性格暴躁爱喝酒,母亲勤劳贤淑乐于助人,你说他们教育孩子有什么绝妙方法我感觉也谈不上,他们就是知道对孩子应该从严管理,应该时刻教育孩子要听话,要善良,要学会察言观色,不能惹事,要当一个乖乖的孩子,而且经常会拿着别人家调皮胆大的孩子作为反面教材教育我们,基于自身“懂事、听话”的性格,对父母教育的一套基本是言听计从,由此养成了一种稳重、谨慎、不爱冒险、会察言观色、有时会过分为他人考虑的性格。这种性格的优点自不待言,但缺点也非常明显,比如过分谨慎、怕冒险会错失很多成名成就的机会,如过分为他人考虑,自己容易受伤,且容易活在别人的阴影里,比如容易把别人都想成和自己一样,容易理想主义等等。

二是自身经验反馈。今天之所以说要给自己自传取名为《别怕,步子迈的大一些》,主要是针对自己过分谨慎小心、不敢冒险的性格缺陷。笔者从学习到工作至今二十余年,学习生涯和目前的职业生涯都很顺利,小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喜爱,初中去学考试,全校第二名,初中时期虽没那么辉煌,但也还是以优异成绩考到高中,高中时期高二转文科后成绩一直位列年级前五,最后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师范院校,大学四年,干了四年班长,所获荣誉无数,年年奖学金,保送至重点财经院校,随即毕业央企工作,工作后,似乎一切也都很顺利,领导重视,同事关系融洽,工作业绩也深受认可。然而,仔细反思这一路以来的经历,还是有很多缺憾的地方,大到就业机会、专业、学校的选择,小到课堂上某个问题的回答,向领导汇报工作时自己想法的表达上,总结起来,这些缺憾的选择根源在于自身过于谨慎、不爱冒险的性格,如学生生涯中,很多时候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有很好的答案或者很精辟独到的认识,因为怕出错被人笑话不敢表达,职业生涯中,很多时候自己有很好的工作思路和点子不敢表达被别人抢了先,如专业、学校或就业机会选择上,胆子更大一些,可能会有另一番更好的光景,当然,有的人会说“人心不足蛇吞象”,我倒不是因为不满足自己的现状,只是经常会反思自己,如果胆子大一些,步子迈的大一些,绝对能拥有更精彩的人生。

三是外部学习成果。笔者爱学习,尤其爱学历史,爱读名人传记一类,总结起来,这些名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自身的知识条件、精准的眼光等,胆略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因为在选择战机、商机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风险,如果过于谨慎很可能就会错失机会,一次次错失机会,那就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综上,我想对未来的自己说一句“别怕,步子迈的大一些”,希望自己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扬长避短,胆子更大一些,看准了的事情敢于果断下手,步子迈的大一些,不要过于谨慎。


闻道不止


自传名为“零星散点”

回忆过往,记忆似飘带贯穿人生,说不清何为源头,也道不尽末位何方,其间也不尽完整,整体更似零星散点,模糊而又条理的穿叉于人的脑海。

回忆的过程,更像是星光的点亮,由一个点逐渐回忆起一个过程,正是这个星点在慢慢绽放着光芒,而整个回忆过程,就是星点绽放光芒的交替,好似一个音符在这无形的乐章中跳动着自己的旋律。我们的回忆就是在自己脑海这片夜空中仰望着记忆的星光,偶尔有流星划过,那是我们对过往美好回忆的赞叹与流连。

自传第一章名字叫做“木桶里的梦”

这是对儿时校园生活的一个幻想作文的描述,我模糊的记得自己是这样写的“一觉醒来,我发现自己在街上的木桶里”,而现在我更想将它改写为“一个雨后的街道上,倒下的木桶里蜷缩着一个男孩的梦”,这是童年幻想的开始,也是这个奇妙之旅的觉醒,故以“木桶里的梦”为题,叙写我的童年时光。


奶茶爱尚咖


这个问题我认为在撰稿起笔前首先要给自己定位,在文化层次,人生经历中找到适合自己身份的位置,出的题目才不会文不对题。比如说农民自己写农村一辈子的经历非要冠一个不切实际的题目会让人摸不着头脑。题目要简约有特出性,让阅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有耐心去读仍后读下去。

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宅着无聊,试着在新浪微博投了几篇稿虽然也蒙发布,可是费了许多辛苦用指头划出来的东西却很少有人看,最多的阅读量仅几千人。我怀疑这和题目有关《平民回忆录》没有吸引住阅读者的眼球,化了好长时间一天天分开写成的段落,从解放前后的道听途说,前辈口述到自己的亲身经历巳写到文化大革命。可能对现代人来说太过遥远,虽然都是真实的内容却不合他们口味,谁来阅读?

写自传许多人有这个想法,特别是老年人总想留点什么念想,我将自己亲身感受写下来供有心人参考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