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國投資者“移民不移居”的四個原因

作為全球投資移民的主力軍,中國在全球申請人數中約佔三分之二。僅在過去的十年間,就有超過57000名中國人花費了至少440億美元在投資項目上。但只有一小部分人真正移居到新的居住國/公民身份。

中國投資者“移民不移居”的四個原因

每年,成百上千的中國投資者移民看到他們的永久居留許可被取消,因為他們無法滿足實際存在的要求,特別是在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這樣的地方。

在本文中,我們將試圖剖析為什麼中國投資者在紙面上經常是移民的原因。在本文中,我們將嘗試剖析為什麼中國投資者如此頻繁地僅以書面形式移民的原因。


1 –真正的移民通常是家屬,而不是投資者本人

在中國,如果你問100個RCBI項目的申請者,至少有一半會告訴你他們的主要動機是改善孩子的教育前景。擁有居留許可的學生不需要學生簽證,他們的學費通常比非居民要低,而且他們通常更容易被大學錄取。

對於年齡較小的學生,例如那些在寄宿學校上學的學生,項目的參與經常發生,因為父母想要陪伴孩子。

中國投資者“移民不移居”的四個原因

一般來說,父親是主要申請人。雖然這位母親住在離伊頓公學/哈羅公學/拉格比不遠的地方,但父親仍留在中國經營他的生意。


2 –離開中國很容易;轉移資產不易

中國實行嚴格的資本管制。

一般情況下,每人每年不得超過50000美元。有很多方法可以減輕這種限制——一些是合法的,一些是非法的,還有很多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在中國,這些規則很少是絕對的或普遍適用的。

中國投資者“移民不移居”的四個原因

如前所述,在過去十年中,至少有57000名中國主要申請者通過投資項目獲得居留權,而且幾乎所有申請者都找到了繞開資本管制的方法。誇大的發票,加密貨幣交易,影子銀行機制;不要問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只需接受這種情況。

想辦法從中國弄到50萬美元是一回事。將你所有的資產轉移出中國是另一個問題。工廠、零售連鎖店或房地產(中國最受歡迎的資產類別)並不總是那麼容易被重新安置 當然,你可以變現,但你還是要努力把錢從這個國家拿出來。

這是假設你甚至想賣掉你的中國業務,大多數人不會這麼做,因為第一,在工業化國家,你不可能獲得回報;第二,你會從一個你知道如何導航到一個你可能不知道的市場。

這就是為什麼爸爸呆在北京,媽媽和孩子們搬到加州阿卡迪亞。


3 –無法適應移民國的生活方式

申請投資移民計劃的中國富裕人士,尤其是1980年之前出生的富裕人士對未來在海外生活感到擔憂;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生活方式,其特點是風景優美,但同時也很無聊。

中國投資者“移民不移居”的四個原因

是的,他們認識到,例如歐洲和北美的生活水平、空氣質量、醫療保健、教育和公民自由要比中國好得多。但他們一生都生活在中國,適應中國的環境,儘管可能不盡如人意。他們不覺得迫切需要訪問維基百科或臉書。


他們經常被西方人如何肆意地失去(或讓別人失去)面子,重視真理勝過和諧,不帶禮物來,或要求個人空間而震驚。還有食物。就像西方人很難適應紅燒雞爪一樣,中國人對藍紋奶酪餛的習慣也很慢。


4 –告別高速的財富增長和個人關係網

儘管最近經濟放緩,中國仍然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消費市場之一,不僅是相對而言,而且是絕對值而言。據《福布斯》報道,2008年至2018年十年間,中國億萬富翁人數增長了16倍。一個熱門產品有14億潛在客戶。

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上賺錢的人不願意離開它。他們想變得更富有。那些還沒賺到錢的人,就更沒錢了。

中國投資者“移民不移居”的四個原因


另一個因素是,在中國,高淨值人士享有廣泛的個人和專業網絡帶來的特權。這樣的關係(相關的關係特權可能包括優先使用公共資源(最好的公立學校、醫院等)、內部投資信息,以及政治保護。這種基於地位的優勢很可能是這些高淨值人士商業成功的基礎,但在一個新的國家是不可能實現的。

以上解釋了為什麼中國的高淨值人士一直以來都只把一隻腳伸出門外,希望從國內市場中獲得經濟利益,同時將自己與不利因素隔離開來。然而,在很大程度上,將企業家與中國聯繫在一起的緩解因素正在減少,這意味著上述許多特徵在幾年後可能並不成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