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勇當戰“疫”“逆行者”監利縣誌願者不勝疫魔誓不回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監利縣融媒體中心 時間:2020-03-06 10:08

監利是一座擁有1800年悠久歷史的英雄之城。98抗洪監利人民萬眾一心戰勝洪魔。2015年“東方之星”翻沉監利,“黃絲帶”志願者愛心車輛遍佈全城,“小城大愛”感動全中國,傳至全世界。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監利縣的廣大志願者主動請纓、衝鋒在前,他們攜手並進、凝心聚力,勇當“逆行者”,奮力譜寫“不勝疫魔誓不回”的壯麗篇章。監利每天有2000多人次的志願者,城區每天至少500名社會志願者,全縣累計有53000名志願者奔走一線,參加疫情防控,他們為助力監利縣委、縣政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當好防控政策的“宣傳員”

農曆正月初二,監利縣蒲公英愛心協會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組織志願者12人深入到中央花園、濱江未來城、鑫潤城、城南花園等居民住宅小區,粘貼縣防控指揮部一至四號令及勸告居民防疫書,用手持喇叭等形式勸導居民少出門、不串門、勤消毒、戴口罩,加強防疫措施。隨著疫情防控管控升級,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走上街頭、深入村組,圍繞“一法一條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縣指揮部通告、防控知識等,配合新媒體宣傳、手機宣傳“村村響”、抖音、快手等平臺,凝聚強大宣傳合力。他們拿著一個小喇叭、一疊宣傳資料,走街串巷,積極做好輿論引導和有關防控政策措施宣傳解讀工作,指導幫助他人正確戴口罩,及時勸散聚集群眾,營造了良好的輿論宣傳氛圍。

當好人員排查的“登記員”

疫情暴發初期,全縣誌願者紛紛進社區、進街道、進小區、進村組,他們帶著測溫槍、登記表,配合包保幹部、社區、村兩委工作人員走村串巷、挨家挨戶做好“四類人員”的排查,測體溫摸排發熱人員,認真登記外地返鄉人員(特別是武漢返鄉人員),及時將排查情況報告當地防控指揮部。“如果您及家人近期到過疫情重點區域,感覺身體有不適,請立即告訴我們。”這是志願者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確保縣城城區和23個鄉鎮(管理區)摸排登記全覆蓋,做到戶況清、情況明。他們還對重點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初步篩查工作,組織其自行居家隔離,出現發熱、咳嗽等情況立即向當地防疫指揮部報告。

當好駐點守攤的“守門員”

志願者主動到道路封控卡口、小區門口、村組路口駐點值守,實行24小時輪流值班制,他們勸返非小區人員和非本村村民,督促他們出行必須佩戴口罩,做好進出人員體溫測量和登記,定時對小區進行消殺,做好外來人員、車輛封控和勸返工作,最大程度減少人員流動。在管控升級政策出臺後,他們嚴把道路卡口、小區、村組進出口關,耐心做好說服解釋工作。他們配合社區、村組工作人員進一步搞好精細化管控,抓嚴抓實封閉管理,按照“無疫”和“有疫”區分,“無疫”區落實“外防輸入、統籌兼顧”的要求,“有疫”區落實“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要求。確保“無疫”小區、鎮村“零輸入”,“有疫”小區鎮村“零輸出”。

當好衝鋒陷陣的“戰鬥員”

全縣社會志願組織積極響應抗疫號召,堅持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籌資捐物、行業倡儀、直接參加一線工作等形式助力監利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初始,志願者積極投身在疫情防控前沿陣地,按照就近就地的原則編入當地社區、村組,開展拉網式信息排查,全方位的宣傳發動,全天候的卡點值守檢測、無死角的消毒消殺、周密細緻而又不失溫暖體貼的服務,各項工作真抓實幹,蹄疾步穩,務求實效。他們築牢“紅堤壩”,向社會各界傳遞溫暖,匯聚磅礴力量,紮緊卡口關,打造閉環阻擊圈。在抗疫戰場的每一個角落,我們都不難看到這些身穿紅色志願者衣服的身影,他們舍小家、顧大家,行走於危險之地,決勝於“疫”火之中,他們夜以繼日、戮力同心,一個個無畏的志願“逆行者”,一抹抹鮮豔的“志願紅”,繪製成奮戰疫情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當好矛盾糾紛的“調解員”

伴隨著管控措施的不斷升級和管控時間的無限期延長,廣大人民群眾凸顯出來的各種矛盾問題越聚越多,為此,我們設立志願者援助熱線0716-3533111,由8名參加過系統培訓、有著豐富志願工作經驗的愛心志願者組成援助隊,為全縣人民群眾提供全天候24小時求助諮詢志願援助服務,主要服務疫情防控期間政策諮詢、情況反映、求助服務等。我們將熱線號碼通過媒體對外公佈,僅前期就為群眾提供諮詢服務2400餘次,幫助監利籍在武漢工作的醫護人員、滯留在監的外籍華僑返回30餘人次。縣廣播電臺還在直播節目中開通0716-3276111熱線,接聽諮詢電話,解決疫情防控期間出行、就醫指南和心理疏導。對涉及新冠肺炎網上求助信息,按照“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有問必答、有難必解”的原則,建立收集辦理回應工作機制,分發、督促有關單位辦理,並通過適當形式向社會和群眾回應。針對網上出現的求助或者出行難、就醫難等問題,充分發揮志願者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有效地緩解社會矛盾,維護大局穩定,為取得戰“疫”的最後勝利做出積極貢獻。

當好細緻周到的“勤務員”

群眾需要什麼,志願者就儘量為他們準備什麼,並將最新、最近的社會疫情防控新聞推送給他們,經常陪他們煲電話粥,時時瞭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和思想動態,為群眾跑腿,陪群眾聊天,做好各類細小的生活服務,從小處著手、細處用心,用熱心細緻周到的服務,來詮釋著志願者對居家隔離群眾的為民情懷。對群眾基本的生活需求以及需要幫忙解決的困難問題進行一一登記,並儘快落實,解決群眾生活後顧之憂。專人負責隔離人員後勤保障,做好小區居民生活物資採購配送工作,積極與縣防控指揮部指定的供貨點聯繫,督促其製作50元、100元、200元不等的生活必需品採購套餐,在小區醒目處張貼,供小區住戶選定後,登記下單,到供貨點集中採購後,送到指定地點,通知住戶來拿。同時對有用藥需求的群眾予以重點幫扶,最大程度確保居民在疫情防控期安心居家。這些志願者任勞任怨,自發當好守門員,與小區居民、村組村民共克時艱、同心抗疫。

當好心理援助的“輔導員”

根據疫情情況,邀請專業的志願者心理諮詢師,為全縣各行各業,特別是一線防疫的醫護人員、基層工作人員、青年學生等提供專業的心理疏導。依託荊州市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開展心理援助服務,為青少年提供一對一的24小時在線諮詢,主要做好危機個案干預、心理疏導、壓力緩解及學業支持等服務。一是組建心理援助隊。疫情暴發後,挑選優秀教師組建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援助隊,第一時間走進凱瑞、麗楓、陽光、翔得V等酒店的集中隔離觀察點,為隔離人員、值班人員做心理援助,用對話療法緩解焦慮情緒。二是制定心理干預方案。監利縣章華小學王建霞老師根據諮詢對象生活態度是否積極樂觀、所提問題類型等分別為發熱人員制定心理干預方案。比如,對醫療方面問題,通過電話諮詢醫療點工作人員,讓其安心。三是制定行動指南。國家高級註冊心理諮詢師、監利縣弘源學校心理教師蔡輝雄制定《疫情期間中小學生提高心理免疫力的行動指南》,通過遠程視頻交流心理援助案例6次,接到中小學家長和學生求助電話128人次。

當好奉獻愛心的“捐贈員”

疫情無情人有情,愛心捐贈暖人心。志願者紛紛慷慨解囊,奉獻真誠愛意,為我縣抗擊疫情、打贏疫情阻擊戰捐獻愛心款和愛心物資。監利縣蒲公英志願者組織先後兩次組織17名志願者赴仙桃與武漢公益組織及愛心人士對接,把他們捐贈的防疫救援醫療物資利用志願車輛從仙桃等地運回監利。一名女志願者到縣防控指揮部捐款2000元,不留姓名轉身離去。愛心志願者捐贈水果系列、縣一號蝦鋪捐贈本地特色螃蟹供援監醫療隊食用,豐富隊員生活種類。志願者89人自發組織募捐活動,他們自發捐贈愛心款16804元,購買防護服225件,分別捐贈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第五人民醫院。捐贈口罩給黃歇鎮1萬隻、五醫4萬隻、中醫院1.5萬隻、汴河鎮1萬隻、橋市鎮1萬隻,順城社區、城南社區、民建社區各一千隻。捐助縣五醫、朱河二醫、白螺衛生院、容城衛生院、平橋衛生院等防護服750件。監利縣兒童青少年視力防控中心法人代表章紅莉、副理事長章義等六人,累計為全縣防疫人員捐贈護目鏡1000餘副,現金15000元。志願者組織、監利縣藍天下婦女兒童維權協會籌集10.8萬元,外購醫用物質手消毒酒精、免過水洗手液、含氯消毒劑、噴壺、N95口罩、護目鏡、手套等防控物資,交由縣紅十字會定向捐贈給了定點收治醫院監利縣中醫院。此外,參與此疫情防控捐贈的還有監利縣長跑協會、監利縣稻田計劃志願者協會、監利縣綠葉志願者協會等志願者社會組織,參與志願者人數263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