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孩子學習不主動不踏實怎麼辦?

deniseqiu


題主的問題實際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學習不踏實,另一個是學習不主動,我們分別來看看問題所在。

不主動學習的孩子

總有這樣的一些孩子,你不要求他做功課,他就不動,看著都急人,什麼原因呀?

有些孩子天性是慢性格,幹事情看著總是慢人一拍,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做事情不主動。另一種情況,不客氣地說,孩子就是個懶孩子,平時油瓶倒了都不會扶起來的那種。書桌亂七八糟,地下廢紙一地,這是從小訓練的習慣不好,過於縱容孩子造成的。還有一種情況,人生沒有目標,沒有理想,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這樣的思想,肯定不會去主動學習的。那些學習上主動性很強的孩子,很多已經有了明確的人生目標,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學習,為什麼而努力。看著年齡還是個孩子,其實內心已經很成熟,是個成年人了。而我們這些不想學習的孩子,個頭挺大的了,心理還是個巨嬰。與那些心理成熟的孩子一起競爭,很吃虧的。

不踏實學習的孩子

學習不踏實的孩子,實際是缺乏學習的持久力,學習上缺乏耐力,學一會就不行了。無法持續的學習。另一種情況,就是常說的,做事情不認真,一件事情做了就行了,而不是要做好,沒有責任感。

改變是個過程

對於這兩種問題的孩子,還是得從小東西做起,先做做家務,體會家長的辛苦,學好感恩。慢慢地在培養他們的人生理想。不踏實的孩子,要鍛鍊他們的持久力,吃苦精神。這些都是個慢功夫,不要指望一下子就能改變的。


關中龍爪手


孩子學習不主動不踏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習不自覺,學習太度不端正,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不努力不勤奮不用功。多數家長都把這種情況歸結為一個字“懶”。其實學習不自覺不踏實,並非“懶”那麼簡單。

每個孩子的聰明程度可能差不多,但性格不一樣,對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也有差別,學習方法也各不相同,學習效果也就不一樣。不自覺不踏實學習的孩子,不一定是不想學,問題在於學習效果不好,成績停滯不前,自信心不足,學習興趣不高。

所以關鍵還是既需要講究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提升學習信心和興趣。在此針對這類孩子的常見毛病,提出改進學習方法的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要教會孩子認真專心聽老師講課。上課不專心聽課是多數後進孩子的毛病。上課不專心聽課,不隨著老師上課的進度和節奏去弄懂弄明白關鍵知識點和自己不懂的問題,其實是非常吃虧的。

課後做作業不會做,再靠自己自學去啃骨頭,既吃力又浪費寶貴時間,效果肯定不好。所以,認真專心聽課是孩子提高學習成績,提升學習信心和興趣的最聰明辦法。

(二)不要偏科,也就是不能只學自己喜歡的學科放棄不學不喜歡的學科。學習成績的提高,是要靠各學科平衡提高才收到最好的效果。有的孩子喜歡哪個老師就努力學那個老師上的學科,對不太喜歡的老師的學科不感興趣,甚至放棄,這也是很吃虧的。

各個老師都有其特點,作為學生,要學會根據老師的特點尊重老師,從每個老師授課的過程中學習自己最需要的知識,不能憑自己的喜好,放棄學習機會。

(三)要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不喜歡獨立思考,過於依賴現成答案做作業,是現在的後進生的一大毛病,也是學習不踏實的表現。信息社會,網絡查找答案十分方便簡捷,加上學習資料滿天飛,練習題都有現成答案。

孩子不善獨立思考,形成了對網絡對學習資料依賴的不良習慣,對知識點對關鍵問題沒能獨立思考融會貫通,不求甚解,往往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這樣的結果,平時似乎什麼都懂什麼都會做,到了考試就出錯甚至不會做,學習效果打折扣,成績提高當然就不明顯了。

提高學習信心和興趣的方法很多,各個孩子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找到最適合自己並且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但願以上建議對大家有所啟發有所幫助。


逐夢高考領航未來


活到老,學到老。

現代社會隨著網絡、遊戲、科技、生活條件的進步提高,內外部環境反而誘惑多,很多孩子缺乏學習的積極性,不主動,也不踏實。

內外部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認識的誤區。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因為很多同學認為上學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所以每天只是被動地聽課,做作業,課後也不願主動學習,缺乏獨立自學能力。老師也直接講詳細的知識,學生不需太多研究思考。

課後在老師或家長的監督下才能完成作業。如果孩子不改變幾乎零思考,等待“被投餵”的心理,是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也不會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缺乏培養自主(主動)學習能力的環境。

雖然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重視教育,但卻將對孩子的教育片面理解為提高學習成績。甚至事事包辦,不管孩子的主觀願望及心理承受能力,報各種輔導班、興趣班,購買許多輔導材料。這會造成孩子沒時間自主思考和安排自己的時間,更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喜歡什麼。

第三、缺乏自主(主動)學習的方法

有一部分同學意識到了培養自主(主動)學習能力的必要性,但是卻缺乏正確的方法。遇到想學的新知識、新技能,滿懷憧憬卻不知該如何下手,時間長了,這些想法也就止步於想法了。

比方說,有的同學將“自主學習”理解為“自己學習”,不會與同學討論,不會找相關領域專家求教,不會利用網絡資源,只是自己一個人埋頭苦想,想半天都想不清楚,最後只能放棄。還有的同學是目標感不強,想學的東西太多,又不會合理計劃,導致堅持不了多久,很多技能都停留在了入門階段。

只有自主,才能解放學習力。真正的自主會讓人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為興趣而拼搏,再累也不會埋怨。

“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所以,學習能力才是通向知識經濟時代的護照。在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的當下及未來,可以預見的是,將來有所建樹的人一定是那些自主學習能力很強的人。

做人做事心要專一,才不至於被突然事變所左右。多數人不可能同時高質量地做好兩項或兩項以上的事情,所謂“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所以,專心致志是學生必須養成的起碼的學習習慣,從而可以變得腳踏實地學習。

一旦安排好時間計劃表,就要嚴格執行,模仿,練習,熟練,再創造!

記住,自主學習的特點:主動性、艱苦性、連續性、目標性。

成功無捷徑,但學習有方法,如果很多人可以做到,相信你的孩子必有自己的天賦。你們和他一起努力付出行動,持之以恆,直到達成目標為止!






簡理壹


現在總有人問我孩子磨蹭怎麼辦?我都會建議,多點耐心正確的引導,這會比催促、責罵更有效。(雖然有時候家長真的有些忍不了)

1、很多孩子的磨蹭,其實是我們催出來的。孩子做事一慢,我們就忍不住去催催催。可實際上,我們的催促往往起了相反的效果!

2、生活中誰也不能隨時處於起跑狀態。但凡有需要倒計時的時候,就有必要反省一下:孩子為什麼沒有行動,是否事情做到一半無法停下,是否沒有看到全局,我可以怎樣改進。比如,事先談好,把這件事情交給孩子自己管理。

3、父母幫得越多,孩子越磨蹭。父母為孩子代勞太多,還會讓孩子滋生嚴重的依賴心理。有些事不願意做就不做,想磨蹭就磨蹭,反正有爸爸媽媽跟在後面“擦屁股”。

所以,真正的愛孩子不是無休無止的呵護,而是讓孩子適當面對風雨,儘快成長起來。

4、正確的引導,比催促、責罵更有效

①.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像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利用計時器或者鬧鐘來幫忙。讓孩子在實際生活中感受“5分鐘”“10分鐘”“半小時”到底有多長。

②.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對家長要求乾的事沒興趣,故意磨磨蹭蹭表達不滿。

這種情況的話,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問清楚他為什麼不喜歡這件事,然後你們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③.有的孩子磨蹭,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

寫作業的時候東瞧西看,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嚴重影響了效率。對於這種情況,建議家長在接孩子放學的路上,就問問孩子都有哪些作業、想先做哪一門後做哪一門,提前在腦袋裡有個規劃。

到家後,不用先急著寫作業,先把吃飯、喝水、吃水果、上廁所這一套都弄利索,然後開始寫作業,而且在寫作業途中不再允許隨便吃東西。

這樣時間一長,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時間規劃能力,保護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5、儘量把事情交給孩子自己管理

當你喊不動孩子時,要反思,是否對孩子指令過多、控制過多。

任何人都討厭被催促,家長的催促常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要儘量把事情交給孩子自己來管理。比如,用鬧鐘或定時器,來取代你的監管和催促,效果一定更好。

作為父母,我們想要留住他們的耳朵,讓他們聽得進去我們的建議,就得學會耐下性子來調整心態,尋求有效的切入點和表達方式。

很多時候,我們自己放輕鬆了,態度簡單堅決點,很多事情反而明朗起來!





好學君趣味數學


孩子做事不踏實且沒韌性,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是學習動力與學習效率成正比。對中小學生來說,學習動力很大部分來自學習興趣,對學的東西感興趣,學習就積極主動,不喜歡則千方百計地逃避,即使被家長“看押”學習,也是敷衍了事,成績當然不會好。對此類孩子,要激發其學習興趣,提高責任心上下功夫。

二是學習習慣不好:良好的習慣受益終身。一個孩子如果上課不聽講,學習一邊玩,總是寫字潦草,做題馬虎.......這個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定不會好。

這種狀況怎麼解決呢?

消除孩子對家長的恐懼。

孩子成績考不好,家長不要一味的不高興、甩臉子,更有甚者打罵孩子。應該和孩子一起分析考差的原因,幫助孩子糾錯,提醒孩子今後應該在哪些知識點要加強。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孩子可能成就考的不好,也會難過,家長這時候應該給他給他信心,多鼓勵他。尤其注意的是孩子做作業時家長不要代勞,讓孩子自己去探索知識,讓他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才能讓孩子的信心和學習的主動性越來越強。

與孩子一起成長,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有的家長每次教育孩子都會說:你看“別人家”的孩子……不要處處拿孩子同別人比,更不能因為孩子成績差就大罵孩子笨,應該多看孩子的優點,和孩子同憂同樂,讓他在心理上完全把你當朋友,可以和你聊天和溝通,什麼問題、什麼想法都可以向你傾訴。那麼,孩子的安全感越來越強。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小小思維家


這是學習習慣不好。首先,你要先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至少你要有耐心。當孩子想偷懶磨嘰的時候,你要心平氣和的給孩子溝通,並要給孩子一點承諾,當孩子完成了你所提出的要求,(當然剛開始不能要求太高),或孩子較之前有進步,你就要兌現你的承諾,讓孩子嚐到甜頭,這樣慢慢他也就會有主動性。

二、在孩子做作業時,你不要走動,你也要和他一樣安靜的做下來

,以免他找藉口磨嘰或分心。

三、當孩子在做作業時,遇到不會的題你不要給他說,讓孩子把要求的全部做完了,再統一給他講,這要鍛鍊他獨立作業的習慣。

四、每天可根據孩子興趣,讓他寫一到兩個小時的字(不要求量,重在質),重在培養他的定性。





68四季豐


孩子不願意改變,一般出自兩方面,第一現狀不夠痛苦,第二誘惑不夠大。所以在家裡面可以制定一些獎罰標準(儘量以獎賞為主),當然前提是家長一定要堅持執行下去。除此之外,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大於培養學習的能力,家長可以經常以做遊戲的方式,比如孩子如果答對了幾道題,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太乙小飛豬,或者陪著孩子,玩個小遊戲,讓學習變得像闖關一樣。還可以適當的為孩子去營造一下學習的願景,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把它不斷的放大,告訴他這條路如果走下去,未來會多麼美好,比如孩子想要當兵,你可以多給他找一找當兵美好的素材,或者去帶他到相關的場所參觀,時間久了,慢慢的就會變成孩子的渴望,學習的主動性也就上去了。


華學智謀術


這就可能是孩子懂事吧,不能夠養成這種學習的習慣,這種好習慣呢,是一點點培養的。一般都是小學培養的,但是初中培養也來得及,主要是讓他重視學習,知道學習和自己的將來聯繫是非常密切的。這句老話叫做孩子還沒有開竅。辦法還是有的。用好您家裡的“文昌位”,和孩子的生辰的“文昌星”,擺上一套能旺文昌的文昌筆,學習就能進步,提升學習運氣和考試運氣,早日“開竅”。



學業一帆風順


在我的文章裡面談過這樣的問題,主要來源於孩子的自律性,自律性根源來源於孩子的自尊。他們成正比!所以,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不能簡單粗暴,應該多用方法,否則事倍功半。


智慧的家長


那就示範給他看主動踏實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 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第一主位老師 沒有學生的不好 都是老師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 孔子說 有教無類 就是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