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孩子處在十四五歲叛逆期,該怎麼引導,讓他儘快度過這段時間?

綠芽瘦了


1.這個時候不要來硬的,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喜歡新事物,會做出新行為,也就是所謂的“潮”,作為家長的看著會不順眼。其實認真思考,孩子只要不出現原則性的問題行為,何不用年輕、包容的心態去接納孩子的行為呢?有時候不是孩子叛逆,是自己的心態太老了。

2.這個時候孩子也會出現不願意跟家長溝通的情況。這個就需要做家長的,付出足夠的耐心,既然他不想打擾,那就讓他清淨也未嘗不可,不要試圖去探討他不願意說的。可以多跟他一起多共同的事情,比如,一塊出去旅遊,接觸自然,甚至一塊跟他做他想做的事,比如打遊戲,染頭髮等,當他認為你能接納他的行為的時候,他就會把你當夥伴了。

總之,無條的愛、包容、接納、共同活動,是在孩子叛逆期走進他的心門,能引導孩子的正確方法。如果一味的壓制你認為的“古怪”的行為,他把你當敵人一樣,還怎麼引導呢[呲牙]





向陽花木66


1、切勿“以暴制暴”

青春期的孩子一般比較暴躁,不願意和家長溝通交流,遇到不順心的就會發脾氣。這時候,家長切勿“以暴制暴”,容易起到反作用,嚴重者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建議家長可細心教導,耐心安撫,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處理問題。

2、用正確的方法引導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會出現早戀、網癮等影響學業的事情,家長應該採取適當的方式去引導,而不是和孩子硬碰硬對著幹。比如和孩子安靜的坐下談一下早戀和網癮對學業乃至人生的影響、指定一個有效激勵孩子進步的計劃、帶孩子出去旅遊見見更大的世界等,使孩子逐漸去認識、去改變。

3、以身作則

有些家長閒時喜歡玩手機打遊戲,卻一邊玩手機一邊教育孩子好好學習,自己作為家長都沒有起到示範作用,怎能教育好孩子。所以,閒下來,陪孩子一起看看書,討論一下歷史,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去改變他。

4、堅持原則

有些事情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不對就要去改正。不能一味的去遷就去溺愛孩子。青春期正是孩子建立價值觀、人生觀的時候,家長應該在原則問題上堅定立場。比如:孩子上課經常故意遲到,或孩子喜歡曠課,家長應該及時制止這種行為。





中考數學輔導


叛逆指的是對舊的規矩、事物、觀點不滿,認為其不再適用於現在。雖然認識到新的事物有其不完善之處、並且不易驗證其相對於舊事物的具體優越性,但在不滿老事物的情況下,優先選擇嘗試新事物。對老事物的否定帶有較大片面性和盲目性,往往默認老事物等同於無用、過時、腐朽等。

青少年介於孩童與成人階段的青少年期,在兒童走向成年的過渡中,由於體格的急驟生長和知識、活動領域的擴大,心理與生理上的變化很大,青少年經常會遇到感情困惑和概念衝突。他們因為經歷單純而容易受傷,考慮問題因疏於周密而已走極端。所謂的“叛逆期”的一般形成年齡在10 歲到16 歲之間。常見的原因有:1、青少年的神經系統逐漸成熟,思維能力加強,自我意識越來越強,認為自己可以獨立,不再像以往那樣依賴父母;2、生理上第二性徵的出現,讓孩子產生了性別上的明顯差異,繼而影響情緒特徵,青少年情緒上的容易不穩定;3、父母要求過於嚴格或過份溺愛孩子,導致孩子出現反抗或過度需求;4、對日常生活中的壓力無法適應;5、學習氛圍的影響,老師家長的教育引導方法不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6、不良同伴關係的影響。

“逆反期”的心理、行為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會導致青少年對人對事產生多疑、偏執、冷漠、不合群、對抗社會等病態性格,使之信念動搖、理想泯滅、意志衰退、工作消極、學習被動、生活萎靡等,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態心理轉化,從而走向極端。

“叛逆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

1、在青春期,生理發育迅速成熟,而心理發育則相對遲緩,從而造成心理不平衡和身心功能障礙,主要表現在對自己身體機能的異常關注,對自己生理的急劇變化不滿意,從而出現症狀表現;

2、青少年情緒體驗強烈而多變,經常失去平衡,難以自控,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症狀,甚至產生自傷的意念和行為;

3、青春期是男女性別角色分化的關鍵時期,是男女兩性認同其身份角色的關鍵時期,如處理不慎,將造成男生女性化和女生男性化等問題;

4、人格特徵上表現為逆反、偏執、極端等特點;

5、人際衝突,常處於與父母等成人的衝突之中,代溝問題明顯;

6.性心理問題,由於性生理、性心理知識的缺乏,同學們經常產生性困惑、性價值觀混亂、性保健意識薄弱、性罪錯、性偏差等問題。異性交往問題也日顯突出。

如何解決青少年“叛逆期”的心理問題?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呢?

1、首先我們應充分理解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特點。我們要認識到這種穩定及不穩定的時期,具有普遍性。”叛逆期”在心理狀態的表現,會特別的敏感,其中自然不乏許多會影響情緒發展的因素,這也使得許多師長,會錯認他們的行為表現屬於年少叛逆的狀態。瞭解孩子表現的潛在原因,避免指責。給予更多的關懷,減少孩子的壓力與傷害的來源;

2、在“叛逆期”年齡段的青少年是自我觀念的成形,思想的啟發階段,最容易受影響,也最需要他人對自己的認同與支持。避免壓制手段,面對青少年的叛逆,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因為孩子的叛逆行為,就直接貼上“叛逆期”的標籤。在此時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千萬不要用責罵的方式來處理;

3、善於分析孩子的要求。即使是非常荒謬的要求,也應該慎重考慮之後,給予響應與討論,找出充分的理由,讓他明白了你的看法;

4、只要與孩子有關的決定,都必須事先詢問他的意見,認真傾聽並與他討論。千萬不要強迫他們接受大人的意見,也應該給他留下可以自主的空間,讓他有學習、思考空間;

5、要真誠的態度對待孩子,讓他知道自己是被尊重的。在犯了嚴重錯誤之後,應該給予改正的機會,並給予支持與肯定;

做為他們的父母,必須重新調整自已的立足點, 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面對所謂的叛逆,讓彼此處在一個對等的位置,相互尊重。幫助孩子安全度過“叛逆期”。


哈爾濱數學教師宋鵬程


對於叛逆期的孩子,做為家長應注意,以下是幾點建議

1、保持自己的頭腦冷靜。孩子叛逆,父母一般會不滿,一般會用自己的權力來壓制孩子。其實,此時的父母,應該提醒自己,保持冷靜,等孩子冷靜下來再去進行溝通。孩子叛逆時,言語和行為會猶如暴風雨,不懂得控制自己,但父母是成年人,應該懂得何時該保持冷靜。

2、多傾聽、少說教,幫助孩子獨立。當孩子叛逆不聽話的時候,家長採用說教的方式教育孩子的話,只會導致孩子更加反感,及時知道錯也不願意改。因此,家長要更多地去觀察女孩的行為,傾聽女孩的心聲。讓她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從而回過頭來理智地再去審視自己的想法和行為。父母應通過有效的傾聽,更多地去了解女孩的獨立意識,以便於給予女孩更有效的指導。

3、尊重和信任孩子。因為他們具有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我們要給予他們相應的信任。孩子們常常說,我爸爸、媽媽不信任我、不理解我。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給予他一定的權利、信任,一些事情可以讓他獨立去做,接納他們做得不那麼好的一面。因為他們處於半成人期、兒童化的狀態,所以,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4、就事論事,不要翻舊賬。面對孩子的種種叛逆行為,家長切忌直接說“不”。比如孩子說要買高檔衣服,如果你說“不行,沒門”,只能引發孩子的反抗心理,覺得父母無法溝通,不理解自己。而應開啟溝通的大門,好好與孩子交流。要允許孩子犯錯誤,教育孩子不情緒化、不翻舊賬、不侮辱人格尊嚴,以提問的方式疏導孩子,而非威嚴地提出要求。

5、放下長輩的架子,當孩子的知心朋友。青春期有叛逆心理的女孩,對於父母的權威難免會多一份抵抗之心。所以,當女孩在爭取自己的獨立願望時,家長不要動不動就以各種理由打壓她,因為這樣做很容易激起她的叛逆之心;相反,退一步做女孩的“導師”,幫助她出謀劃策,讓她去實現自己的獨立願望,她會對你感激不盡。


啟航好未來


這時期是心裡和生理發育期,孩子的心智不夠成熟;如果他犯錯誤了千萬不能來硬的,慢慢的開導,教育就是教靠老師育靠家長。假如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家父母再不問青紅皂白給他一通臭罵,他壓力太大會想不開的,從而造成他的心裡扭曲故而感覺不到家的溫暖。對於管孩子是一門學問,該疼的時候一定得疼,該訓的時候也得訓。捋清思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掌握清楚,然後找到孩子的軟肋進行批評教育,讓他捱罵還得心服口服,遊刃有餘,那才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謂好鋼用到刀刃上,那才是我們想要的結局。


滔哥


學生逆反一定是有原因的,對於父母最重要的就是不斷鼓勵他 ,美國有一個心理學家,叫做羅森塔爾,他做了一個實驗。

到一所偏僻的學校做了一個測評,大概意思是著重選擇出那些最有潛力的孩子,最後得到一份名單,他把名單交給校長。

幾年後,他回到學校,那份名單上的孩子都成為了班上很優秀的學生。

但其實,羅森塔爾根本就是隨便找了幾個學生,做得測試根本沒有做任何參考。

無論孩子怎麼逆反,你給他愛,包容他,用愛感化他。

希望對你有幫助!


周小滿


這個時間段孩子都有逆反現象,家長要理解孩子,多與孩子溝通,與孩子當好朋友,孩子有問題就喜歡和家長說,沒有對大人的反抗!


琴聲家庭教育


這個三言兩語說不清楚,需要下一番功夫,推薦您聽一下樊登老師講的書《叛逆不是孩子的錯》,比較深層次分析了孩子的心理,一定能幫到您😊


木生葫蘆絲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反正能進門後還能跟你說話的都不是青春期 真正的青春期回來後往自己屋一進上鎖


斜槓青年X


積極引導,實事求是,交友心態,守住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