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可惡!有人借疫情詐騙,不能讓他們得逞

最近,你通過“特殊供貨渠道”買口罩了嗎?

收到“捐款獻愛心”的鏈接了嗎?

接到“航班服務人員”的退改簽電話了嗎?

看到“班主任”讓交學雜費的消息了嗎?

……


據公安部官網發佈消息稱,截至2月14日,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涉疫情詐騙案件360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373名,涉案金額6691萬元。


可惡!有人借疫情詐騙,不能讓他們得逞


這些利用疫情詐騙的人必定受到法律的嚴懲

我們也要睜大眼睛,認清騙局


可惡!有人借疫情詐騙,不能讓他們得逞


“央視社會與法”提示:在疫情防控期間,假借研製、生產或者銷售用於疫情防控的物品的名義騙取公私財物,或者捏造事實騙取公眾捐贈款物數額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以詐騙罪定罪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那麼,一旦如果遇到上述疫情詐騙

應該怎麼辦呢?


第一步 當然是報警!


可惡!有人借疫情詐騙,不能讓他們得逞


受害者應詳細向警方告知騙子的銀行賬號、電話等相關信息,及時配合警方做好筆錄,提供相關證據資料。待案件破獲後,這些證據也會對犯罪嫌疑人量刑以及追繳贓款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步 止付,挽回損失!


受害者通過支付平臺設置過延遲到賬的,在報案之後不要忘了自己先進行舉報操作,讓平臺凍結資金,爭取時間,待警方核實情況後,再由警方向平臺下達止付指令,錢款退回賬戶。


支付寶止付

點擊對方頭像——點擊右上方管理設置——投訴——對方存在欺詐騙錢行為——錢已通過支付寶賬號付款——選擇該筆交易——新型肺炎疫情類——然後再根據提示以及自己情況填寫提交。


可惡!有人借疫情詐騙,不能讓他們得逞


點擊對方微信頭像——點擊右上角“…”——點擊投訴——存在欺詐騙錢行為——肺炎疫情相關——提交。


可惡!有人借疫情詐騙,不能讓他們得逞



人在家中宅,騙局找上來

若想防詐騙,訣竅記心間

其實,您只要做到這五點

就可以將騙子狠狠隔離在外!


1.到正規平臺購買防護用品


可惡!有人借疫情詐騙,不能讓他們得逞


不要相信陌生人口中的“特殊供貨渠道”信息,更不要通過微信、QQ等方式直接轉賬,購買口罩、消毒液等醫用防護品,一定要上正規平臺購買防護用品,切勿向陌生人直接轉賬。


2.“退改簽”要使用正規途徑


可惡!有人借疫情詐騙,不能讓他們得逞


購買機票、火車票應通過官方網站、電話、代售點等正規途徑,以免使用搜索引擎無意點擊到釣魚票務網站。此外,不管什麼原因的退款,一定要在商家平臺進行,所有索要銀行卡密碼、驗證碼統統拒絕。


3.收到信息需驗證


可惡!有人借疫情詐騙,不能讓他們得逞

收到需要捐贈的短信或者電話,要核實對方信息,相關官方平臺都已公佈捐助聯繫電話和方式,愛心捐獻時,要對網絡上發佈捐款消息的個人和機構進行身份核實,避免上當受騙。


4.推銷特效藥一律不信


可惡!有人借疫情詐騙,不能讓他們得逞


專家都說了“不出門就是最好的防護”“目前還沒有特效藥”,那些網上聲稱能增強身體免疫力的藥陷阱多,民眾應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買“特效藥”,不明鏈接不點開。


5.家長要學會分辨信息真假


可惡!有人借疫情詐騙,不能讓他們得逞


學校一般不會在群內發送二維碼,讓家長轉賬支付學費。因此,不管是在微信群還是QQ群,家長在收到掃碼消息時,切勿急於匯款,一定要直接與班主任核實真偽。


同時,老師要加強聯絡群的管理,開啟入群驗證功能,對每一位入群的成員進行身份審核,避免陌生人進群。如發現身份可疑人員,儘快清除出群。



“央視社會與法”溫馨提示:

減少外出,安心在家

不給病毒和騙子留任何可乘之機!

穩住,我們能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