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PC也能变形,加速生态运营,联想2020继续转型

PC也能变形,加速生态运营,联想2020继续转型

2020年1月7日,一年一度的CES消费电子展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又如期拉开了帷幕。伴随着5G在2019年的正式商用,近几年来CES最大的热点预期突然“消失”,今年的CES又有点回归其本源,即家电的味道。不过,PC厂商们的身影依旧一如既往地活跃,尤其是今年的联想,就汇集了足够多的亮点于一身,在本次大展上表现足够华丽。

不变的主题:成长与盈利

在聊到这次联想在CES 2020上的表现时,我觉得有必要回顾一下联想最近的财报:联想19/20年度第二季的财报显示:联想第二财季营收135.2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0%——这已经是联想连续第9个实现增长的季度了。在这个季度,联想的PC全球市场份额达24.4%居首位,与第二名惠普的份额差距继续拉大。同时,联想移动业务也已经实现了连续4个季度的持续盈利……

而在这次CES上,我还了解到不少另外的数据。2019年第二财季(7月~9月),联想在中国市场实现了4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而来自智慧服务方面的营收,就超过了7亿美元,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增长率在40%以上,如果细分这个营销结构,光是计算智能化转型服务方面的年度增长率,这个数值则能达到70%以上。此外,在这个财季,联想还成功实现了非PC业务(智慧服务、智能物联产品和智能行业解决方案)的营收占比近10%的成绩。要知道,PC本来的运营收入是远不能和智能手机相匹敌的,但是联想依旧达到了如此可观的增长率,坚持转型的战略效果非常明显。

PC也能变形,加速生态运营,联想2020继续转型

也正因为如此,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在CES上接受中国媒体的采访时提到,在2020年,联想的两个关键词就是“加速”和“生态”。加速的意思就是加速转型,继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和“智能物联”这两个核心思路,以客户的需求驱动新产品和新设备的推出;生态则是指联想中国未来的生态化发展战略,在内部,需要消除部门之间的边界,建立生态组织,而在外部,则要消除公司之间的边界,联想会搭建平台,加速释放储备的技术,与更多企业合作,从而实现融合式的发展。

在联想整个中国区的业务构成中,To B的商用业务约占六成,To C的消费类业务则占去四成。在消费类业务这边,刘军通过两年多的架构调整,将过去先To B再To C的业务流程直接简化为To C,直接面向消费者开展面对面的销售和服务。比如联想消费类PC的用户,有超过一半都是年轻人,联想将这部分活跃的人群进行了四类划分,分别是发烧友,品质精英,时尚新锐和潮青年,然后有针对性地与他们进行分别沟通,将沟通得到的信息反馈到产品的定义和研发中去,再反过来进行粉丝化产品推广营销。

这样的做法效果是明显的:作为PC大厂中较晚推出游戏本的品牌,联想拯救者现在已然成为市场第一,而面向时尚新锐的小新,也成为轻薄本市场中活跃的新兴力量,“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成效显著。

PC也能变形,加速生态运营,联想2020继续转型

与产品一起提升的还有渠道。刘军对于联想渠道的调整思路是“融合”,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联想的线下门店成功实现了与线上的融合,这在联想被称为OMO模式(Online Merge Offline)。调整之前,联想线上线下渠道实施的是两套价格体系,现在则融为一体,不仅价格体系一体化,更实现了整个价格体系的实时动态同步。

而且,联想拥有超过1亿的用户分布数据也给智慧零售体系给予了充分的数据支持,过去需要时间培养周边用户群的过程几乎都被省略掉了,新开的门店很快就能实现健康良好的营收。

得益于这样的智慧零售体系,联想线下门店也成功实现了更加灵活的销售模式。联想中国区消费PC业务部总经理李伟昌说,通过OMO模式,消费者在联想的门店已经养成了“线下体验,线上消费”的习惯,在线“云仓”的配货方式,也完全抹去了传统的铺货概念。

现在,联想线下很多门店都不需要过多的配货,特别是生态体系中的长尾产品(比如各种周边设备或附件),都可以实现次日配送到家的服务,再加上整个联想体系中超过1.2万名的交付工程师队伍的强力支持,用户的售前售中售后体验也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PC也能变形,加速生态运营,联想2020继续转型

由此可见,尽管PC在联想的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依旧不小,但得益于销售体验、服务战略以及用户沟通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改进,联想在PC这个已经不被人看好多年的领域中,还是能不断获得增长动力。

随着2019年,整个PC市场开始呈现复苏的趋势,联想两年多以来进行的积极调整,已经有了积极的成效。不过,这些体系方面的变化再大,也离不开产品的支撑,所以,再看看联想在本次CES上的人气新品吧。

不变的追求:形态的探索

有一直关注PC领域的朋友,肯定记得由超极本带动的那一波变形本吧,通过形态的变化来探索PC的出路貌似是业界的共识,只不过在那波努力之后,最终又被轻薄本带回了原点——但今年CES不同了,ThinkPad X1 Fold的横空出世,似乎标志着PC形态的探索终于有了新方向。

PC也能变形,加速生态运营,联想2020继续转型

目前在智能手机领域,已经上市销售的两款折叠屏手机都采用了将普通手机翻折为平板的方案,但是联想旗下智能手机品牌motorola则反其道而行之:将普通智能手机对折为更小的携带形态,这款手机一经推出,受到广泛好评,而且从运营商合作伙伴Verizon的态度来看,更是充满了“大卖”的预期。

PC也能变形,加速生态运营,联想2020继续转型

而联想将同样的思路也放到了笔记本电脑上。未折叠状态下,ThinkPad X1 Fold可以视为一台13英寸的平板电脑(内容消费场景),也可以配合附带的蓝牙键盘作为一台13英寸的便携式一体机使用(酒店或办公室场景),当然,在半折叠状态下,它会因为键盘的吸附失去一半的显示面积(移动办公场景),但因为前两个使用场景的存在,再加上折叠之后不过一个书本大小,便携性实在是太诱人了。对比过去各种形态下便携性变化不大的变形本,个人觉得ThinkPad X1 Fold才是名符其实的变形本。

谈到这一点,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中国战略与业务拓展副总裁阿木说,智能产品的设计趋势,就是场景式应用的响应,产品的特性会越来越具体到场景体验上,这将会成为未来智能设备消费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目前来看,ThinkPad X1 Fold正是这种思维的最好体现。

当然,为了能解决折叠屏产品最难的转轴部分,联想位于中国、日本和美国三大研发中心的工程师可是没少下功夫,我觉得联想做了这么多年YOGA在转轴工程设计上的积累,以及motorola razr的折叠屏解决方案,是ThinkPad X1 Fold能在2020年便能上市销售的源动力所在,这些技术多年的积累,说明联想也一样是有真功夫的。

PC也能变形,加速生态运营,联想2020继续转型

更有意思的是,ThinkPad X1 Fold所搭载的微软最新的Windows 10X操作系统,也因为这款产品的出现,而推动微软对其进行了专门的优化和修改,毕竟在PC领域,ThinkPad X1 Fold就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它对于交互的需求是空前的,微软的操作系统也需要面对这样的物种做足准备。

对此阿木也说,智能产品诞生于厂商之前的技术联盟,一体化的研发合作,产品技术的整合,以及服务软件的集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这在未来智能设备的研发中将会成为常态。

PC也能变形,加速生态运营,联想2020继续转型

我们还不能忘了联想YOGA 5G,作为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的第一款内置5G模块,并能保持随时在线连接的PC产品,之于整个业界也是颇具意义的——毕竟在2019年12月初的高通骁龙技术峰会上,高通也特别提及了这款产品的发布。

当然,还有期待度很高的motorola razr,在这次专访上,刘军倒是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2020年第二季度,直接面向5G网络研发的motorola razr新款产品就有可能在国内发布,对于这款重头产品,刘军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期望,比如耐用度,他希望在产品上市时可以达到10万次以上的翻折寿命,就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写在最后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联想的业务怎么越来越偏向行业了?并非是在当下,整个联想的业务,其实一直都比较偏向行业端客户,这部分业务也占去联想营收的较大比重。但是,在消费级市场的用心耕耘,也同样不能看轻,这部分市场对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以及口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联想认为:正确的战略,一定会将联想推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而在我看来,这个战略,不仅仅是“以用户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也同样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