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泉河岸邊楊柳依

情感美文|泉河岸邊楊柳依

泉河是阜陽人的母親河。西起西城牆路,東至泉河、潁河交匯處的三里灣,這段泉河的南岸曾經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阜陽城市民主要的居住區。當初的泉河堤壩只是一條很窄的土路,順著河走,彎彎曲曲,坑坑窪窪。在潁州北路第一座泉河橋建成以後,泉河北岸的居民大多還是習慣從老北關外的渡口坐船進城,那時有自行車的居民自然是喜歡在泉河堤壩上顛簸騎行,穿梭來往於泉河橋上。

小時候,我總覺得泉河很長很寬。河水是清亮的,兩岸樹木茂密。從北關大街遠看泉河像是地上河,堤壩高高的,登上堤壩要爬很多的石階。那時,我常和小夥伴在這一段泉河堤壩上玩,用自制的鐵條彈弓打鳥,把細長的竹竿頭上抹上面筋去粘蜻蜓,在河邊的柳樹林下掏洞挖知了猴。有時,看見對岸有一群小孩子就興奮地叫喊著,隔河打仗,互扔土坷垃,找石片打水漂,今天的年輕人大概很難想象,我們當初會對這些事情玩得那麼痴迷。如今,這一段泉河堤壩已經成為全長4.7公里泉河風景帶的一部分,堤下是寬敞的河濱大道,堤上鋪設有漫步紅磚,堤岸種滿了各種果樹綠植。春柳依依,夏日蔭涼,秋林夕陽,冬雪冰霜,成為阜陽城居民四季鍛鍊休閒的好去處。

情感美文|泉河岸邊楊柳依

那時也不總在泉河堤壩上,周邊還有好玩的地方。過了潁州北路泉河橋,順著泉河北岸的堤壩往西走五里就到了古潁州西湖遺址,至今這裡還保留著潁州西湖唯一倖存的文物建築——會老堂,它見證了大文豪歐陽修晚年退居阜陽的悠然歲月。上初中的時候,班主任曾組織我們來這裡野炊遊玩。那時,我們還淘氣得不行,中午野炊的時候,大家互相搶著別人做的飯菜吃,追逐嬉鬧。下午開始玩分組找路標的遊戲,由於我在前面放置路標的時候,粗心大意沒有嚴格按照地圖上的標識放置,結果天都黑了,同組找路標的2個女同學還沒有到達目的地。班主任和其他組同學急忙分頭去找,後來自然是找到了她們,我少不了也被班主任批評了一頓。直到30多年後,中學同學再次相聚的時候,大家說起那段回憶,七嘴八舌對我還是不依不饒的。

高中以後,我就很少再去泉河堤壩玩了。後來,隨著阜陽城市建設的發展,泉河上又先後修建了潁上路、中南大道、南京路三座大橋。現在,解放北路泉河大橋又在緊張的施工當中,老北關外渡口的船家和鐵皮船也早早失去了蹤影。這段泉河兩岸建設成為一條具有生動水景、豐富綠化、優美建築空間的城市景觀長廊,具有防洪、休閒、娛樂以及城市文化活動等各項城市功能。每到傍晚,來泉河堤壩徒步的市民很多。登上寬廣的堤壩,走在平整的青磚上,沐浴著夕陽和晚風,心曠神怡。瞧,遠處是靜靜流淌的河水,近處是花紅柳綠的堤岸。偶爾傳來對岸的歌聲,歡快地縈繞在樹杈枝頭。看來,這泉河堤壩與我是有緣的,兒時它就伴著我長大,中年我又與它為伴。

情感美文|泉河岸邊楊柳依

上個週末,老同學相邀沿著泉河堤壩徒步西湖,我和愛人欣然前往。過了南京路泉河大橋往西走,平整的紅磚堤壩變成了高低不平的土路。漸漸的,我行走的速度慢了下來,與前方大部隊距離越來越遠。此時,我已滿頭冒汗,不得不解開衣服透透氣,也不再與愛人打趣說笑、東張西望,只是埋頭趕路。大約前行了15公里、約2個小時後,來到一個名叫“楊步溝”的地方。泉河在這裡轉了一個彎,水面豁然開闊起來,堤壩順著河水彎曲後,又直直的向前延伸。也許是過了身體累乏的極限,我精神一震,遠遠看見大部隊的背影在直直的堤壩上移動,不知不覺挺起身軀,腳下的步子也邁得大了起來。

環望右邊河面上,有漁家划著小船在捕魚,船頭的魚鷹撲稜著翅膀,緊緊地注視著水面;左邊堤壩下,牧羊人在不緊不慢地驅趕著羊群,羊羔兒緊跟著羊媽媽後面,靜靜地吃著青草。生活之美,在於眼前。當我趕上大部隊與愛人一起攜手走下泉河堤壩的時候,手機的微信運動停在了“36562”的步數,這大概是我在泉河堤壩上徒步以來最多的一次。

情感美文|泉河岸邊楊柳依

我想:人生路上,奔跑追逐,總會遇到困難險阻,但這些都不可怕,怕的是沒有信心,挺不起身軀;人到中年,免不了遭遇到失敗挫折,也會失去一些東西,但無論失去什麼,也不能失去勇氣。就像這泉河堤壩到了“楊步溝”豁然開闊,人到中年,也會看得透徹,活得明白。生命在歌唱,生活在前方。我將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鼓起勇氣和信心,勇往直前,永不言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