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祖大寿和洪承畴投降满清后为什么没有像皮岛三位将领那样被封王?

一德格天1


清初三王,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大名鼎鼎,或者说恶名昭著。

降清的将领多如牛毛,比他们名气更大,职位更高的也不计其数,比如蓟辽总督洪承畴、左都督祖大寿,论名气,论战功,论能力,都要超过三人,为何被封王的是他们三个呢?

小院看来,主要有二个原因。

一、对清军的意义。

三人的归降,最大的意义是军事上的,他们为皇太极带来了梦寐以求的战略武器和兵种——红衣大炮和水师舰队。

在此之前,八旗军吃够了红衣大炮和水师的苦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次对宁远的围攻,都在城头红衣大炮轰击下败下阵来,还弄得损兵折将,士气低落。

皮岛的毛文龙则靠着水师三天两头在后方骚扰,努尔哈赤只能干瞪眼,因为后金压根没有水师,宁远之战后觉华岛之所以被屠,还是因为海面结冰,八旗军得以踏冰而过。

这样的战略武器,皇太极当然做梦都想拥有,无奈后金技术力量太薄弱,靠自制根本不可能,只能依靠别人的力量。

在三人归附之前,皇太极也尝试过靠俘虏的工匠自造,虽然也仿制了出来,但在技术上终究底蕴不足,无法形成足够的战斗力。孔尚耿三人的来投,带来了丰富的嫁妆——熟练的工匠和丰富的军械、物资和人员,其中包括红衣大炮和水师舰队,还有手下的军民两万多人,这些都是皇太极所急需的。

听到孔有德和耿仲明来投降的消息,皇太极有多激动呢,他亲自跑出沈阳十里外迎接,见到两人就给了他们一个熊抱——别误会,这是女真最隆重的礼节“报见礼”。

一年后,尚可喜的到来,皇太极也如法炮制。

皇太极至于这么开心吗?太至于了。

八旗军虽然战斗力强悍,但始终缺少攻坚能力,面对城池,在之前基本上只有靠城里内应的接应、围点打援、长期围困等办法,如果明军守城意志坚定,又没有内应,那清军的进攻就很难奏效。

而这三个人的到来,有了资源,又有了人才,清军有资本发展大炮这种攻城利器,到崇祯十六年的时候,锦州、盛京已经成为了清军的火炮生产基地,驻扎在锦州的清军拥有大炮百门,甚至,清军拥有了专门的军种——乌真超哈,也就是炮兵为主的汉军。

清军的红衣大炮,不能说是完全来自孔尚耿三人,不过这三个人的归降,无疑对于清军火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皇太极能不高兴吗?这三人的王爵,是拿这么多人才和物资换来的。

二、投降的时机。

孔有德和耿仲明在崇祯六年归附皇太极,尚可喜在崇祯七年渡海来投。

从时间上看,这个时期正是皇太极掌权后进行改革的时期。他是个善于学习的人,逐步改变了努尔哈赤时期喜好杀戮辽人的恶习,讲究以文化来笼络降人。如果说努尔哈赤统治下的后金还是部落制为主的国家,到了皇太极这儿,就逐步改革为了君主专制制度,一整套的国家机构,都效仿明朝设立起来了,他对明朝投降的官员的原则是“一切勿得侵扰。”,不论你之前跟后金作战多狠,只要投降,概不追究。

这样开明的形象,对那些心猿意马,在明朝混不下去的人是很有吸引力的,他手下的汉军也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了汉军八旗。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个人,之前在毛文龙麾下长期与后金作战,没少砍人少抢东西,现在他们来投降,皇太极必须要做出姿态,表示既往不咎,并且还能得到重用,加上这三人确实给他带来了急需的东西,为了统战工作的需要,他加封三人为王,更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来投奔他。

而时间越往后,皇太极已经稳定了局势,经常翻越长城到关内主动出击,投降的明将也越来越多,手底下人才多了,这个王爵也就越来越稀缺,不舍得随便给出去了,直到后来为了交换吴三桂献出山海关,才封出去个平西王,此后再没有汉人得到过清朝的王爵。

再说两句洪承畴和祖大寿,他们的情况还是不太一样。

假设洪承畴在崇祯六年左右这个时间点来投降,很可能也会被封王,他在明朝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表率作用更加明显。

而祖大寿不可能被封王,他投降清朝从来都不是真心,和他外甥吴三桂截然不同,是实在走投无路下本能的自保行为,考虑到祖家世镇辽东,根深蒂固,皇太极没有杀他也是从大局着想,但也不可能再重用他。

换做是你想想,曾经假投降又逃回去组织抵抗,最后实在坚持不了才再次投降,这样的人敢用吗?养起来不给他权力就算完了,别说封王了。


小院之观


祖大寿和洪承畴投降是被动的,皮岛三将领投降清军是主动,他们投降的政治意义不同,待遇当然不会一样。



皮岛三将分别是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这三人都是毛文龙部下,毛文龙被袁崇焕杀掉后,对皮岛高层进行洗牌,他们因为是毛文龙的人,不受袁崇焕重用,因此有了二心。

孔有德先是率众投奔孙元化,后来发动吴桥兵变占领登州,接着进攻莱州,被大明官兵围剿,从山东逃到辽东,接着投降清军。

耿仲明在吴桥兵变时,背叛朝廷,与孔有德里应外合攻破登州,后来和孔有德一起投降清军。

尚可喜和袁崇焕安排的皮岛守将沈世奎矛盾激化,带领部下直接投降清军。

综上所述,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都是主动被叛大明投降清军,皇太极对待他们的投降,相当重视,出城十里迎接,并给投降者很高的待遇,封他们为王。皇太极的这一举动,是告诉明朝将领们,主动投降清军,好处大大的,都赶快来吧!其政治意义相当大。



祖大寿和洪承畴完全不同,他们是被迫投降的,他们心里有抹不去的民族情结。

祖大寿在修建大凌河城时,被清兵围困,城中粮食吃完给了,出现人吃人现象,如果不投降,最终得全部死光,祖大寿无奈开城投降。

祖大寿投降后,欺骗皇太极,让皇太极放他回锦州,他可以里应外合帮助清军拿下锦州,结果皇太极放他回锦州后,他立刻固守锦州,抗击清军。



皇太极围困锦州,崇祯派洪承畴救援锦州,被皇太极打败,锦州之围已经没有任何希望被解,城里又出现了人吃人现象,祖大寿再次开城投降。

洪承畴被俘后,要绝食自杀,经过大量思想工作,才答应投降。

在当时,祖大寿和洪承畴投降的真心是受到质疑的,因为担心杀了他们会堵塞大明旧臣投降清军之路,所以皇太极才不杀他们。但是重用他们,给他们封王是不可能的,因为其中存在极大风险。

祖大寿投降后,一直没受重用,洪承畴也是在多尔衮时才得到重用,既便重用也是当顾问,没有实权。


有得观史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咱先说祖大寿,1629年,他跟着袁崇焕驰援京城,结果好不容易抵达京师城下,却被崇祯皇帝拒绝入城。皇太极分兵进攻,一路进攻袁崇焕,另一路进攻满桂。满桂和袁崇焕本是明军此时不可多得的猛将,然关系却极糟糕。更为可怕的是,身为天子的崇祯却不能公正调解,导致满桂战死(甚至有一种说法,满桂是在和后金军的血战中,被袁崇焕部射中五箭,箭疮迸裂而死)、袁崇焕遭凌迟处死——明军将士为国浴血奋战却遭此下场,实在是令人心寒。崇祯、满桂、袁崇焕三方谁是谁非,暂且不论,但结果便是,身为袁崇焕部将的祖大寿,对明廷从此深为恐惧——袁崇焕进城之后,崇祯不容分辩就将他下狱,随行的祖大寿浑身发抖。据此兵部职方司郎中余大成认为祖大寿必反,并说他三天之内就会反。袁崇焕下狱第三天,果然祖大寿率关宁军径直离开京师回师辽东。而此时满桂已全军覆没,为解京师之危,崇祯不得已,只能让下狱的袁崇焕写信将祖大寿召回。

可以肯定的是,是非且不论,但祖大寿的危险是毫无疑问的,回到锦州前线之后,他从此不轻易离开军营,生怕被东厂番子暗中抓捕,就是这个缘故。

随后,祖大寿奉命修复大凌河城以便将关宁防线前推,不到半个月,城墙还没修完时,便被皇太极亲率大军包围,祖大寿仓促应战。三个月困守,弹尽粮绝之下,他只能出城投降。

但这一次,其实是诈降。随后祖大寿便向皇太极建言:自己妻子儿女均在锦州城里,趁锦州不知自己已投降,愿带一支兵马去锦州,在城里当内应,夺取锦州城。皇太极欣然同意,结果祖大寿一入锦州,便组织防御,抗击清军。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居然也没有治罪,反而下令提升祖大寿为左都督,只是旋即他又三次下诏,命祖大寿进京觐见,有袁崇焕的先例,祖大寿岂敢重蹈覆辙,他始终坚守在锦州城里,委婉地拒不入京。

而在后金那边,皇太极居然很有耐心地继续游说祖大寿,留在后金军营中的祖大寿之子祖可法等人,也没有被杀,而是一直以礼相待,并且频繁给祖大寿写信。

1638年,皇太极亲征,还派使者并释放明军俘虏给祖大寿带话,说:"我在大凌河释放了你,我的大臣都说我看不清人。现在,将军应该出城与我相见,证明我没有看错你。"

1639年,皇太极再次进攻明朝,祖大寿移兵宁远驻守。皇太极又让祖大寿的妻子诱导祖大寿投降。祖大寿依旧不理,后金退兵之后,祖大寿又进入锦州驻守。

1641年,皇太极再围锦州。明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吴三桂等八总兵领兵十三万来援,驻扎在松山。1642年,松山城破,洪承畴投降清朝。而此时,被围困了整整一年的锦州已经粮尽,穷极无奈的祖大寿,也只能在三月初八开城出降。

可以这么说,祖大寿真是很难,一方面他无法信任崇祯皇帝那一帮昏君奸臣,另一方面他又决心继承袁崇焕遗志捍卫辽西;一方面他坚决抵抗后金,但另一方面势力不支的情况之下,他也真的无可奈何。

和他的外甥吴三桂以及耿仲明、尚可喜不同的是,祖大寿虽然投降之后被授予汉军正黄旗总兵的职位,但实际为皇太极效力甚少。应该说,这件事,错在崇祯,非祖大寿。而既然祖大寿没有给皇太极做出什么重大贡献,不封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至于洪承畴,他更擅长的其实是对付李自成、张献忠,偏偏明廷无人可用,拿他来对付皇太极。而到了前线,洪承畴主张决一死战,各部总兵官却纷纷主张南撤,最后十数万人土崩瓦解。无奈降清之后,皇太极表面上对他恩礼有加,实际上并未放松对他的防范,使其在家,不得任意出入。终皇太极一朝,除咨询外,也没有任以官职。直到多尔衮时代,才真正有所任用。而既然是这样,封王也就没指望了。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投降时机不一样,归顺时的资本不一样,建立的功劳不一样,待遇自然也不一样了。

先说时机和投降资本。

孔有德、耿仲明在崇祯六年归顺后金时,当时后金军与明军还在辽东进行拉锯战,装备远不如明军。

而孔、耿二人此时率一万精兵以及后金军当时急需的舰队、红夷大炮及匠人归顺,不仅帮皇太极树立了威望,招揽一部分汉人的民心。而且还帮助后金军扩充了实力,建立了完整的火炮部队,使后金军在攻城和野战当中,具备了与明军火炮对射的能力,缩小后金军与明军的装备差距。

试问如此巨大的功劳,以及如此恰到好处的投降时机,他们怎能不封王?

相比于孔、耿,尚可喜和后来的吴三桂归顺的时间虽然稍晚一点,但他们也是在最佳时机归顺的。尚可喜归顺于皇太极称帝前,吴三桂归顺于清军入关前,都属于老资历。并且他们也都是“带资入股”。尚可喜带了五万人和广鹿、大小长山、石城、海洋五岛军资器械归顺。吴三桂带了四万关宁铁骑归顺。

从时机和资本来说,尚可喜和吴三桂甚至比孔有德和耿仲明要更大。他们封王,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孔、耿封王,那么尚可喜和吴三桂也应该封王)

另外,孔、耿、尚、吴都有嫡系班子,从上到下如铁桶一般,都是奉行投机主义的以原明军为主的军事利益集团,清廷很难分化他们。对这四位,清廷不裂土封王根本笼络不住。而没这四位,清军想拿下南明又是白日做梦,就以满蒙八旗那点人,怕是连划江而治也做不到。(即便是如此笼络,后来也一样爆发了三藩之乱)


而祖大寿和洪承畴就不一样了。

祖大寿是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因锦州被围困,且援军又不来的情况下才归顺的。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明朝的援军是不会来了,而锦州城破只是时间问题,祖大寿投降与否并不影响整个战局的结果。如果他这种情况都能封王,那明朝降将几乎都可以封王了。清朝也给不出那么多王爵。

至于洪承畴,他的情况更尴尬。

他是文臣带兵,原本就没多少本钱。并且他还是兵败被俘而降,自己的嫡系曹变蛟等部被打得全军覆没,可谓孤身一人而降。

虽然说他有很强的军事战略头脑,但他手下无兵,纯粹就是一个打工仔。清廷多他少他的就那么回事。皇太极极力劝说他投降,不完全是爱惜他的才华,更主要的是想利用他的投降给关内的汉官做样子。

需要用他时,就拿他出来用,不需要时就把他扔一边去,不必担心他会造反。



再说功劳。

有清一朝,无军功不封爵。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封王,当然不可能仅仅只是他们带兵归顺。最关键的是,他们在清营中,都立有很大的军功。

祖大寿虽是个武将,但他投降后,一是年纪大了(64岁),二是清廷不信任他,所以他在归顺清朝后,并没有立下旷世军功。皇太极封他做汉军正黄旗总兵,其实已经是高抬他了。

至于洪承畴,投降之前是文官,投降之后依然是文官,最高做到大学士,正一品。他在清廷的工作履历上并没有真正带兵打仗的经历,都是诸如节制几省督抚军务的,抓宏观的工作。

所以,洪承畴别说是封王,他应不应该封爵位都是个问题。

当时支持对洪承畴赐爵的人认为,洪承畴是明朝降清最高级别的官员,no.1,不封难以服降臣之心。并且洪对平定南方,经略中原也参谋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建议办法,对稳固天下确实有功。

不支持赐爵的则认为,他没军功,就是不应该封爵位。

最后,几经争论,议政王大臣会议才以洪承畴确实有功劳为由,在洪承畴退休后,封了他一个级别非常低的三等轻车都尉。

这个爵位有多低,我就不多说了,看下面这张表就知道了。



轻车都尉,而且还是第三等……

当然了,清朝统治者并不认为给洪承畴一个三等轻车都尉是羞辱。

因为在当时被封爵的明朝降臣中,除了洪承畴等少数几个人是文臣外,其余的人都是军官出身。按理来说,洪承畴不该封爵。给他一个低等爵位,已经是开恩了。

PS:资深汉奸范文程是子爵,但洪承畴的地位远不如范文程。


Mer86


祖大寿不说了。祖大寿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没贡献就没有功劳。

三顺王为统一天下做了很大贡献。

相比较洪承畴贡献就很小。

清一统天下,关键之战是大同之战。此战分为两个阶段,先是腾吉思之乱,多铎率2万左右八旗军攻击15万蒙古军队,此战后,蒙古退兵,而多铎昏迷,八旗重创。接着就是姜瓖以大同8万雁北军全城50万军民,对抗清军八旗主力。除了京城卫戍部队,清军八旗军全在大同,多尔衮领军,阿济格硕塞博洛等原来平定中原的大将都是阵前大将。姜瓖和王辅臣万人莫敌,打的清军抬不起头来,多尔衮不惜杀了豪格急调鳌拜从四川回到大同,鳌拜被称作满清第一勇士。好像这个计策豪格是同意的,所以清朝后来会给豪格平反。

此时蒙八旗在科尔沁蒙古对峙姜瓖援军二虎楚尔,而三(四)顺王为首的汉军按兵不动。

此战关系天下大势。

清军八旗主力对抗大同雁北军。

喀尔喀蒙古二十多万在清军八旗身后虎视眈眈。

明军金声桓李成栋郑彩张名振等在南方生龙活虎。

回民在宁夏对抗西藏厄鲁特蒙古军队。

夔东十三家更是响应姜瓖。大西军也宣布效忠明朝。

此时三(四)顺王按兵不动发挥了巨大作用。因为一旦永历北上,大西军臣服,吴三桂再臣服,他身边可是有夔东十三家。郑彩就能北上天津,在天津登陆,和大同军队会师北京。

这个计策很厉害。问题永历太弱了。永历在桂林醉生梦死。

此战关键是顺治,顺治力挽狂澜,包括多尔衮圈地暴政,顺治都挽回了。

这个过程没洪承畴什么事,洪承畴当时好像在丁忧。是因为战事又开才把他调回来。

姜瓖死后一个月,孔有德率先进攻明朝,然后死去。所以是三顺王。三顺王因势利导平定天下,封王应该的。

因为清军八旗当时做了统计,就5万上下。加上伤的残的,有4万很不错了。清军不敢打了。

清朝一面派出三顺王攻打,一面派出洪承畴安抚。能安抚就安抚,不听安抚就打。清朝这个策略很成功。

此策略,洪承畴只是站上历史舞台,不是他,别人有能力也能做出这样的业绩。所以洪承畴不可能封王。


梦香寒冰


祖大寿投降不假,但不是铁杆汉奸,降了反了,反了降。后来也是没办法降了。但之后基本养老,没有攻打明朝。那三番可是铁杆汉奸,没他们满清就是个东北王。吹牛皮巴图鲁吧了。洪承畴这文人🐶汉奸,典型带路党阿。没他满清也不可能入京,平定北方。其实还有主要功绩就睡了一个满清皇帝老婆。[捂脸][捂脸][捂脸]


詹姆斯帮主


我是飞越沧海,我来回答这个问答!

他们五人投降的时机和对清廷做出的贡献不同,清廷对待他们的待遇自然也就有很大的区别。

皮岛三王是在满清创业初期投靠的,并且带来了皇太极急需的工匠和火器,这对于正亟待发展军事力量的满清来说无异是雪中送炭。同时,皮岛三王来投的时节也正是皇太极改变对待明降将策略的时期,皮岛三王就正好成为皇太极用来招抚明将的一面旗帜,而三王加盟后也为满清江山立下不少功劳,被封王也就顺理成章了。

先来说说皮岛三王是如何投靠满清的,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这三人原都是毛文龙的手下,由于毛文龙拥兵恣骄,不听从袁崇焕的号令,在崇祯元年,袁崇焕借上皮岛检查军务之便矫诏请出尚方宝剑斩杀了毛文龙,改由毛文龙的副将陈继盛统辖皮岛事务。

孔有德对毛文龙被杀心怀不满,也不愿再在皮岛呆下去,出走皮岛,投靠了当时的登莱巡抚孙元化,耿仲明随后也来到了登州投靠孙元化。

地域仇视,酿成吴桥兵变登莱之乱

崇祯四年,皇太极率兵攻打大凌河城,筑城未果的祖大寿只得困守大凌河城,孙元化派孔有德率兵去救援祖大寿。此时的大明经略辽东的策略就是以辽人治辽,因为在努尔哈赤时期,曾大量屠杀和驱赶辽东原住民,所以辽人和满清有着血海深仇,再加上辽人故土情,他们和满人作战时都非常的勇敢。像以骁勇闻名的关宁铁骑就是以辽东人为主。

辽人虽然作战勇敢,但是军纪非常不好,山东地区的士绅和居民们非常不喜欢辽人,一直有嫌隙。孔有德手下士卒多是辽人,在赶往大浚河的途中,在吴桥与当地的居民起了冲突,激起了兵变,孔有德在部下李九成的撺掇下,便在吴桥造反。大浚河城也不去了,率军就回师登州。

而这时的登州也不消停,还是辽东籍士卒与城内的居民的冲突,城内居民不愿辽东士卒的家眷入城,这激化了双方的矛盾。这时,孔有德率军攻来,耿仲明便纠集了辽东同乡在登州城内做了内应,里应外合之下,叛军攻破了登州,城破之后,自然不消说,这两货纵兵在城里大肆劫掠烧杀,无恶不作。

占据了登州后,孔有德自号都元师,让耿仲明留守登州,他率军去占领莱州。本来这时明军如果能统一思想全力围剿,是很容易就能平息孔耿之乱。但明廷方面出现了意见相左的两派,大学士周延儒与兵部主事张国臣力主招抚,而莱州的守军新任的副都御使巡抚谢琏和山东巡抚徐从治则力主围剿。

在两派纠缠不清时,派来救援莱州的部队也停滞不前,这无形中又助长了叛军的气焰,孔有德借机又大肆扩充兵力,又有皮岛旧部3000多人来投。在莱州被围困四个月之久下,明廷的那帮蠢货大臣还在做着招抚的美梦。直到孔有德用诈城计攻占莱州无果后,明军才大梦初醒,开始全力围剿叛军。

挟裹重要资源投金,皇太极委以重任

在明军全力围剿下,孔有德和耿仲明无路可走,只得后金乞降。

在崇祯六年即公元1633年,孔有德和耿仲明率叛军10000多人及其家眷并裹挟无数的工匠、红夷大炮、水军舰队投靠了后金。他们带来的都是后金紧缺的资源,皇太极为此亲率王公贝勒出十里之地来迎接这帮叛军,并给与孔有德和耿仲明隆重的“抱见礼”,并持这股叛军为“天佑军”。

投降后金不久,耿仲明和孔有德就为后金主子立下大功,引兵攻陷了旅顺,逼得总兵黄龙兵败自杀,黄龙一死也连带着另一王尚可喜的出世。

公元1634年,深受黄龙重用的尚可喜在黄龙死后,被接任东江总兵的沈世魁逼得无奈投降了后金,尚可喜的投金更是危害巨大,他不但挟裹了大量人口,还把辖下的五岛军资器械全部献给了后金。皇太极对尚可喜的来投更是出迎三十里,可见其礼之隆重。

在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后金为清,登基称帝,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称为三顺王。

这三人投降后金后,先是随着皇太极征讨朝鲜,解决清廷的后顾之忧,然后又在对明的松锦之战中立下大功。清军入关后,三顺王又跟随多铎、阿济格讨伐李自成和南明,平定江南各地及陕西,湖广、江西等地。

三人为大清江山是不遗余力,南方的每寸土地都留下了他们杀人的血迹。由于分别立下了赫赫战功,三人也从三顺王,分别被封为,孔有德为定南王,尚可喜为平南王,耿仲明为靖南王。

这三人之所以能封王,主要在于,如果说满清是家初创公司的话,这三人恰恰是在这家公司创立之初正急需人力物力时,他们主动加入了公司,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之举,他们三人也可以说是半个原始股东。不但带来庞大的技术力量,还带来了关键性技术。庞大的工匠队伍、红夷大炮、水军舰队这都是满清所没有的。

以半个原始股东身份,携庞大的技术工和关键技术入股,自然是要有丰厚回报的。何况,再加入公司后,又建立了卓著的功勋。封王就是他们应得的红利。

反观祖大寿和洪承畴则就大不一样

两人投降时,天下大势基本已定,明朝在松锦之战失败后,已无可战之兵,满清的形势是一片大好,正是势力鼎盛之时。

虽然两人投降时,官职都远远大于孔有德三人投降之时。但这两人都是兵败后被动投降,特别是祖大寿,曾经还诈降过一次,明显是明朝的死忠粉,只是被迫无奈才最终选择投降,他心里根本就不在满清这边。而且投降后,祖大寿也没有为大清的事业作出太大的贡献,自然是不可能封王。

洪承畴在松锦之战兵败后,以蓟辽总督之高位投降,相比于祖大寿投降后除了给吴三桂写过劝降信外再无基作为不同,洪承畴投降后为清廷积极的献谋献策。为便于统治,他建言清廷统治集团要“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倡导儒家学说,化解民族隔阂”,他的建言也是被采纳。

洪承畴深受多尔衮和顺治的器重,被委以重任,封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宰相。

清廷因剃头令激起江南民变后,又让洪承畴出任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在平定孙可望和李定国时,又被任命为

“太保兼太子太师,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

从这一系列官职来看,洪承畴在满清一朝,是极受重用的。在最后投降的吴三桂都被封为平西王,受到如此重用的洪承畴却没有被封王,关键点在于洪承畴投降后不久,明朝也被李自成灭亡了。洪承畴并没有直接给大明带来伤害。清廷虽然重用洪承畴,却也是在防着他,就如他出任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时,但对于“禁止机密”之事须与平南大将军贝勒勒克德浑参酌施行。

洪承畴在民间影响力非常大,特别是在文人士子群体里的声望,清廷并不敢对他掉以轻心,清廷是一面尽用其才,一面是小心提防,不敢像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吴三桂那样放出去成为驻守一方的藩王,毕竟这几人都是屠杀过大明臣民的,都是交过过硬的投名状的,不得民心的,而洪承畴却没有过。

还有就是,封王的目的是赏其功、笼其心、宣天下、抚民心、利诱其他人(起到千金买马骨的效应),而到了洪承畴时,这一切都没有必要了。清廷自然不会再自讨苦吃搞个异姓王为自己添乱。


飞越沧海新史观


我也来吹一波

明朝末年,官府腐败无能,残酷剥削百姓,狼烟四起。作为中原地区的山东省,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崇祯剥削的重灾区。

皮岛的老岛主,毛文龙,本是山东人,被迫卖身到东北李成梁手下做奴隶,这个时候他和努尔哈赤同为奴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有共同的目标,推翻腐败凶残的大明朝。

努尔哈赤逃回白山黑水,和古老的北地女真结盟。

毛文龙回到胶东半岛,他跟着当地的渔民出海,发现了青岛至皮岛的航线。从此,山东半岛活不下去的百姓,通过青皮航线,源源不断的偷渡到辽宁。

那边,努尔哈赤接受这批活不下去的汉人,他们共同努力,山东汉人带去了孔子,技术,文字,教育,后金越来越强大。

袁崇焕袁蛮子是广西60多年唯一的一个进士,被江西江苏浙江出生的内阁排挤,流放到到山海关。

袁崇焕实务能力很强,通过间谍和抓捕的后金俘虏发现了毛文龙的勾当。

于是袁崇焕单刀赴会,在经过激烈的辩论后,袁杀了毛文龙。

努尔哈赤和毛文龙有结拜之义。毛帅的义子自然也是老奴的子侄,也就是皇太极多尔衮的异性兄弟,作为山东籍八旗的头领,封三个王,成为三个汉军旗的旗主,也是他们应得的奖励。

皇太极穿越呼伦贝尔大草原,从嘉峪关进入京城,然后绕道去山东,最后通过青皮航线,带走大量的战利品。对于皇太极的大军中的山东人来说,回家报仇,是人生一大快事,所以进行得非常顺利。

总之,明朝无道,人民自救,是清朝创立的根本原因。国号为清,为的是纪念白山黑水渔猎的满族祖先,纪念青岛作为发源地之一,纪念青皮航线贡献。

清朝是一个纯粹的儒教国家,非常重视教育,跟山东尊孔重教是一脉相承的。满人不只会骑射,更加会读书。文学家老舍就是读书人出生。


天堂160590167


祖大寿和洪承畴投降满清与皮岛三将领的价值和意义不同。

所以满清给他们的待遇也有很大区别。首先孔有德,耿仲明归顺后金时,后金还处在发展阶段,急需人才和兵力。当时辽东地区还没有完全被满清所控制,明军依然在此与其进行拉锯。孔有德和耿仲明两人率领1万精兵以及当时后金军队进攻明朝所需要的舰队大炮和工匠归顺满清,极大的扩张了满清的军事资本,同时也给皇太极更高的国家威望和权利。也就在此时满清军队,真正装备了与明朝科技相当的红衣大炮。

使得后金军在攻城野战等方面具备了与明军对等的实力,这是任何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所不具备的巨大军事优势,这也使得明朝在战略战术失败以后,再一次丧失了自己的军事装备优势。所以对于这两个人的投降,皇太极十分重视,又由于当时特别需要人才,所以二人加官进爵并没有大问题。吴三桂与这两个人类似,在明朝灭亡以后吴三桂在继续防守边疆以及进京勤王两条路上踌躇不定。即便明朝灭亡,有关宁铁骑在,满清依然无法入关。

这对于满清而言,吴三桂的投降开放山海关确实给满清入主中原以最大的助力,其所立下的功劳也并不比前二者少多少,甚至在山海关打开以后满清入主中原镇压各地叛乱以及追杀南明小朝廷,吴三桂等人都立下汗马功劳。用明朝人去抓和镇压明朝人,满清入主中原事半功倍,他们都是在满清发展的关键时候选择脱离明朝,投降满清的,满清也将他们利用并发挥了巨大价值。

当然,虽然发挥了他们巨大的价值,同时也给他们巨大的权利,镇守南疆这也造成了之后康熙初年的三藩之乱,也给中央带来巨大的军事压力,甚至半壁江山进入其手,而洪承畴和祖大寿与这些人不一样。

第一,两者都是兵败被俘。

而归顺满清的祖大寿在崇祯14年,因锦州被围困援军不来,弹尽枪绝被迫归顺,他自己没有什么嫡系军队,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与满清交换的力量,但是为了给其他明朝将领树立榜样祖大寿依然被满清所接受。洪承畴也是如此,原本是个文官带兵,主张步步为营,原本不会出大乱,但是禁不住中央的催促,而贸然进兵最终兵败如山倒,几乎是全军覆没,自己被抓。他也没有与任何满清谈判的权利。

第二,这两个人在投降之前都保持了自己的民族气节,这种气节也是他们的底线,所以满清可以利用他们招降明朝将领,但是无法真正用他们带兵。

他们在归顺满清以后基本就是个废人了,自己也不会请缨出战。皇太极也不会主动用他们带兵。而前面三个人不一样,他们都是有着满腔的愤怒,投靠满清的自己又有让满清畏惧的力量作为资本。这些人有实力,有军队又有功利之心,所以可以被利用。当然并不是说祖大寿和洪承畴像进入曹营一言不发,他们只是不会出现在最前沿,而两者在细节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祖大寿多次降而复叛,所以满清都对这个人有较高的戒心。对于祖大寿没有人会去纵容他,只把他招降这一面旗帜树立起来,使明朝那些想要投降的将领看到祖大寿这种多次降而复叛的人,满清依然愿意接受,从而给明朝的一些将领和将军提供了另一条出路。这又不能冷落祖大寿,所以依然给他一个总兵当。对于各方都是一个平衡,而洪承畴在当时算得上是明朝将军当中被俘的级别最高的人。


明朝将领纷纷投降的国家失误


明朝后期不缺武将,更不缺杰出武将,但最后却沦落到用一个文官统兵。不得不说,明朝这个政治框架已经烂透了,洪承畴虽然没有军政阅历,但是其步步为营的扎实打法确实也无懈可击,若不是明朝政府多次催促打乱洪承畴的阵脚,是非成败尚未可知。洪承畴在领军之前主要抓的是省级部门的宏观军务工作,在他投降以后所做的事情也与之类似。在清军入关,以后洪承畴也给满清政府平定南方经略中原参谋了大量的建议和可行的办法致力于稳定天下局势。

但是作为明朝的一品大员洪承畴也时刻被满清政府所警惕,但至少洪承畴也得了善终。而且满清是马背上的民族,对于武力是很崇尚的,在投降满清的将领当中,只有数个与洪承畴一般的文官,其他都是武将。武将的爵位通常都比文官高,而在投降满清的文武将领当中,武将大多不得好死,文官反而相对的能获得一个善终。


世界史图鉴


祖大寿是被迫投降,始终对清朝不忠心,中间还跑回明朝一次肯定不能封王了。洪承畴也是被迫投降,投降时全军尽没,空身过去的,没什么资本,虽然忠心,但资本不足,立的功劳也就不够大,不够格封王,清朝有点看不起他。皮岛三将是带着部队投降的,兵强马壮,是标准的好汉奸,实力雄厚,要加强收买,当叛徒也是要看实力的,没实力当叛徒也被人看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