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羅斯柴爾德家族發跡背後:撥開陰謀論,還原“金錢先知”真相

羅斯柴爾德,近世一個全球享有盛名的傳奇商業家族,中國大眾曾因一本暢銷書《貨幣戰爭》而熟悉這個名字。

稱讚這個家族的人說他們頭腦敏銳,神通廣大,善於抓住商機,因此積累了鉅額財富。抨擊這個家族的人說他們長袖善舞,奸詐狡猾,操弄貨幣,通過製造戰爭與災難大發其財。更為誇張的說法指責羅斯柴爾德家族有操控世界的陰謀,全球諸多重大沖突背後,都有他們家族的身影。最聳人聽聞的說法稱,這個家族積累了50萬億美元的財富,美國的GDP總量無非才19.39萬億。

德國大詩人海涅曾說:“金錢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上帝,羅斯柴爾德則是金錢的先知”。不錯,在羅斯柴爾德家族最輝煌的一百多年裡(1814年-1914年),他們穩居世界最大銀行寶座,也曾捲入眾多的政治和外交事件中,留下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羅斯柴爾德家族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論斷,直到今天,雖然已經不像當年那樣輝煌,但仍然活躍在世界商業舞臺上。

跟“共濟會”一樣,羅斯柴爾德家族也是一個多世紀來各種陰謀論的主角,被附會上了濃厚的神秘色彩,圍繞他們家族的文藝作品和民間傳奇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大量謠言。羅斯柴爾德家族史也相當於一部近代金融史,揭開這個神奇家族的面紗,瞭解他們的發家歷程,有助於迴歸常識,增強辨識能力。

羅斯柴爾德家族發跡背後:撥開陰謀論,還原“金錢先知”真相

羅斯柴爾德家族三兄弟:維也納公司總裁薩洛蒙·馮·羅斯柴爾德,法蘭克福公司總裁安塞爾梅·梅耶爾·馮·羅斯柴爾德,那不勒斯總裁卡爾·馮·羅斯柴爾德。

涉獵眾多的古老家族

羅斯柴爾德家族以商業聞名,曾經締造了世界性金融帝國,但在三代人以後,跟很多大家族的發展軌跡相同,隨著財富的增長家族成員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子孫不再對商業感興趣,而是投身到科學、文化和藝術領域,同樣取得不俗的成就。

目前自然界多達153個種類或次種類的昆蟲、58種鳥、18種哺乳動物、14種植物、3種魚以羅斯柴爾德命名,這些都是這個家族中的科學家所取得的成就。這個家族有很多美食家,同樣有不少菜餚以羅斯柴爾德命名。從美國到歐洲,都有很多名為羅斯柴爾德的城鎮、街道、建築物,在以色列更是多不勝數,可以看得出家族在猶太世界的影響力。

羅斯柴爾德家族不僅涉足金融業,他們在服裝、地產、農業、能源、礦產、釀酒、交通領域也有大量投資。聞名全世界的拉菲紅酒,即由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法國波爾多的拉菲葡萄莊園所產。

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開啟交通革命,各國大力修建鐵路網,羅斯柴爾德家族也積極參與鐵路建設,家族參與投資建設的鐵路北到比利時,南到西班牙,東到德國、瑞士。19世紀30年代,羅斯柴爾德家族又進入礦產領域,在西班牙經營汞礦,到了19世紀80年代,礦產與能源生意越做越大,涉及門類擴展到銅、黃金、鑽石和石油。

該家族與中國也有深厚淵源,在當代中國也經常被媒體稱為“洛希爾集團”。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他們就積極投資於中國市場提前佈局,在香港、北京、上海都有辦事處。據媒體報道,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北京辦事處牆上,還掛著當年李鴻章寫給他們家族的信。羅斯柴爾德集團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阿里巴巴等大公司都有商業合作。中國“青島銀行”的官網簡介明確註明主要股東除了海爾集團、意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之外,還有羅斯柴爾德金融集團控股有限公司。2010年中國的吉利集團併購沃爾沃,這樁中國最大的海外汽車業收購案,即在羅斯柴爾德銀行團隊幫助下完成。

但羅斯柴爾德又不是平常人所理解的那種簡單統一的“家族公司”,其實是由眾多羅斯柴爾德成員掌控的公司構成了一個跨國合夥人體系(集團),它起源自羅斯柴爾德五兄弟組成的聯盟(19世紀80年代之前仍然如此),他們之間休慼與共,有著緊密合作關係。

早年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有著一套嚴密的家規,涵蓋了商業合作規範與家族成員婚姻準則。但家規會定期修改,並更新合夥協議以加強家族對各成員商業活動的掌控,決定利潤的分配。羅斯柴爾德家族一直堅持內部通婚原則,這樣做是為了防止財產被外人分佔。如果家族女性成員要嫁給其他家族,那們她與她的丈夫會被禁止參與家族商業事務。

羅斯柴爾德家族做生意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具備國際眼光,經常從事跨國投資,並能將產業聯成全球網絡加以運作。家族的鼎盛期是19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找不到一家公司能跟他們匹敵,堪稱“富可敵國”。要知道,在那個時代,跨國性質的巨型商業集團還是稀罕之物。意大利佛羅倫薩在文藝復興時代曾有過一個極為傳奇的銀行家族——美第奇家族,羅斯柴爾德家族也可稱為19世紀強化版的美第奇家族。

家族原本屬於地位低下的歐洲猶太人階層,他們的財富主要是通過自己的智慧與勤奮獲取,而不是大耍陰謀手段。善於與上層社會打交道,將優質人脈資源轉化為商業資源,不僅是羅斯柴爾德家族迅猛崛起的商業秘笈,也是他們發家的重要因素。家族曾經與歐洲各國的王公貴族和政治人物保持著友好的私人情誼,為他們提供財政服務,在他們尋求支援時又能提供財政幫助。上層資源一方面可給猶太商業家族增加榮耀,塗上一層保護膜,同時也能帶來大量商機。

嚴密的家規,獨到的商業眼光,富可敵國的身家,與名流和貴胄的關係,令羅斯柴爾德家族捲入了很多歷史上重要的政治、經濟事件,讓家族充滿了傳奇色彩,成為各種獵奇性作品和傳言喜歡關注的對象。為了嚴守商業機密,家族對各種流言又常常懶於解釋,更使得神秘形象日積月累的樹立起來,讓他們成為了陰謀論的受害者。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猶太人屬性,使他們很容易遭到中傷。歐洲各國曾經長期充斥著反猶主義情緒,關於猶太人的各種謠言歷來不絕於耳。每次發生社會危機,人們聽信謠言後總是把猶太人當作發洩憤怒的對象。比如爆發瘟疫之際,就會有謠言說這是猶太人向基督徒的井水裡投毒所致,猶太社區通常就會遭遇打砸搶殺,傷亡慘重。羅斯柴爾德作為最著名的猶太家族,反猶主義者自然樂於傳播他們的謠言。

家族所從事的金融行業也使他們容易被詆譭。歐洲早期的銀行家起源於民間的放貸者,雖然這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但基督教認為放貸款收利息是一種罪惡。莎士比亞的經典戲劇《威尼斯商人》中的猶太商人夏洛克便是個唯利是圖、冷酷無情的猶太放貸者,成為世界文學作品中四大吝嗇鬼之一。在各種文學作品中,放貸者和銀行家被描繪成嗜錢如命的吸血鬼,已經屢見不鮮了。這個行業涉及大量客戶隱私和商業機密,他們很少會出來公開辯解,就造成了更多的誤會。長期以來,大眾中便固化了銀行家們貪婪狡詐、唯利是圖的陰謀家形象。

從被美化到被攻擊

輿論對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評價有個起伏過程,並非自始至終都充滿攻訐。19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歐洲還是貴族和精英主導的社會,由於家族擁有較多的上層社會資源,攻擊羅斯柴爾德家族並不容易。雖然批評和諷刺他們家族的聲音也不少,但總體還比較含蓄,對他們家族的讚美也佔一定比例,當然有些美化也帶有誇張的色彩。

讚美的聲音主要來自德語地區的奧地利和普魯士。奧地利首相梅特涅的秘書弗里德里希·馮·根茨不僅讚賞羅斯柴爾德家族,還與他們有深厚友誼,他曾經向報社下達過不準批評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指令。根茨讚揚說,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成功,主要取決於道德高尚,他還為一本大百科全書撰寫了羅斯柴爾德的詞條。

1843年,激進政治家斯泰因曼寫了一本名叫《羅斯柴爾德家族,它的歷史和交易》的書,因為書裡有很多批評這個家族的語句,結果沒有一家出版社願意出版,直到15年之後才得以出版。1830年代,一家美國雜誌這麼寫道:“從彼得堡、維也納、巴黎再到倫敦、華盛頓,沒有一個內閣動議中沒有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建議,他們非常自如地發揮著自己的影響力”。

德國大詩人海涅對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評價更高,他說:我認為羅斯柴爾德是最偉大的革命者之一,是現代民主的奠基人之一,金錢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上帝,羅斯柴爾德則是金錢的先知。

外界描述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畫風,大概在歐洲1848年大革命時代就逐漸變了調,因為整個歐洲政治變得動盪,平民化色彩更加濃厚。法國最早批評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作品當屬巴爾扎克的小說《紐沁根銀行》,裡面講述了一個狡詐無賴的德國銀行家發跡的故事,其中有個著名情節就講這家銀行利用滑鐵盧戰役賺得盆滿缽滿,巴爾扎克暗示,他的小說就是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原型。

1846年喬治斯·戴恩瓦爾的小說《羅斯柴爾德一世:猶太人之王》直接表述說,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滑鐵盧中傳播假消息,翻雲覆雨大發其財。1845年,有位德國漫畫家畫了一張漫畫,畫中的主角是個“大水泵”,暗指羅斯柴爾德,它用巨大的觸角控制著各國的國王和政要。1850年還有一張畫名叫《誘惑者》,畫中羅斯柴爾德身邊圍滿了歐洲各國的國王,他們都伸出雙手向他乞討金錢。1870年,美國一個評論家把羅斯柴爾德家族比喻成一隻大章魚,觸角伸向世界每個角落。

作為商人都希望和平和繁榮,羅斯柴爾德家族也不例外,但他們卻經常於左右皆不討好。有意思的是,左派右派都有人尖銳批評羅斯柴爾德家族,但他們的觀點又都截然相反,讓人哭笑不得。右派認為這個家族反對戰爭的論調無非是為了搞陰謀賺錢,左派認為這個家族是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代表,試圖製造戰爭大發其財。

普魯士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因為想通過戰爭統一德意志,對羅斯柴爾德家族阻止戰爭的和平主義很反感。英國的右派報紙《泰晤士報》主張英國參加一次世界大戰,它的外交報道編輯斯蒂德批評說,羅斯柴爾德家族想阻止德國與英國開戰,是一個骯髒的德國猶太國際金融圖謀,企圖恐嚇我們,讓我們保持中立。而英國左翼的刊物《工黨領袖》卻又說羅斯柴爾德家族是嗜血的一家,製造了歐洲數不清的災難和痛苦,通過挑起各國之間的戰爭聚集起巨大的財富,哪裡有戰爭和動亂,哪裡就有長著鷹鉤鼻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成員出沒。

羅斯柴爾德家族發跡背後:撥開陰謀論,還原“金錢先知”真相

1977年,羅斯柴爾德男爵與男爵夫人參加巴黎賽馬會。

羅斯柴爾德家族發跡背後:撥開陰謀論,還原“金錢先知”真相

羅斯柴爾德家族在位於倫敦附近的谷內斯堡莊園。

納粹宣傳的重要素材

對羅斯柴爾德家族系統性醜化和攻擊的高潮,隨著納粹崛起而到來。希特勒早在1920年代初,就把羅斯柴爾德家族視為需要解決的所謂猶太人問題的典型。他讚揚德國的著名企業家克虜伯,說這樣的企業家是通過孜孜不倦的努力獲得成功,給國家留下鉅額財富。然後希特勒以非常鄙視的口吻說,羅斯柴爾德家族贊助戰爭和革命,並通過貸款把人們變成了利息的奴僕。

納粹1936年炮製了一部話劇,名叫《羅斯柴爾德贏得了滑鐵盧戰役》。1938年納粹又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辦了一個名為“猶太人罪惡”展覽,揭示了一封偽造的老羅斯柴爾德給朋友的信,信中闡述了他把五個兒子派往歐洲各地開設分行,是因為有一個控制世界金融、統治異教徒的陰謀。到1940年戰爭時期,為了鼓舞德國軍民鬥志,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批准出品了電影《羅斯柴爾德家族》。

納粹有關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文藝和宣傳作品,對以前各種傳聞、謠言進行了加工和完善,把他們描繪成貪婪成性、惡貫滿盈的奸詐商人,可以說是誣衊和中傷之集大成者。其實在當時,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經濟影響力早就不如以前,走上了下坡路,甚至法蘭克福的分支銀行都不存在了。納粹黨熱衷醜化羅斯柴爾德家族,是為了“反猶太政治”服務,最終目的是把這個家族當作猶太人“罪惡”的典型,煽動人們對猶太人的仇恨,為“解決猶太人”尋找合法性與民意支持。

當然,納粹的這種洗腦工作當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即便二戰後幾十年,很多有關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陰謀論作品通常都相當暢銷,雖然去除了反猶色彩,但仍然大致以早年的故事作為藍本。謠言或陰謀論更能激發人們的獵奇慾望,也能給創作者從出版市場帶來巨大利益回報,關於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傳言比真相流傳得更廣。

新西蘭大眾歷史作家麥克爾·金的暢銷書《羅斯柴爾德家族:新世界秩序中被遺忘的歷史》,完全是本陰謀論手冊。麥克爾·金不僅汲取以前的陰謀論精華,還有很多添油加醋的新創作。根據他的說法,從拿破崙戰爭到美國內戰,從一戰後德俄兩大帝國瓦解到二戰中軸心國戰敗,從美國總統肯尼迪遇刺到“9·11”恐襲,背後都有一個世界性的陰謀網絡在操縱,羅斯柴爾德家族就是這個網絡的中心。當代大量有關這個家族的陰謀論讀物,又紛紛從麥克爾·金的這類書裡汲取養分和靈感。

(主要參考資料:《貨幣的崛起》,尼爾·弗格森,《羅斯柴爾德家族》一、二、三、四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