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徐州市解放之後行政變化,連雲港贛榆和安徽蕭縣原來都屬於徐州

1948年12月徐州市解放,劃由山東省直轄,時全市分設6個區,市區設第一至第四4個區,郊區設第五、第六2個區,其中市區諸區系縣級行政區

1949年(屬山東省)

徐州市解放之後行政變化,連雲港贛榆和安徽蕭縣原來都屬於徐州

徐州市6區1縣

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第四區、第五區 、第六區、銅山縣(賈旺)

臺棗專區駐嶧縣12縣2辦事處

嶧縣(城關鎮)、沛縣(城關鎮)、銅北縣(鄭集)、費縣(埠下)、華山縣(戴陶樓)、豐 縣(城關鎮)、蒼山縣(卞莊鎮)、麓水縣(馬莊)、臨城縣(臨城鎮)、邳縣(城關鎮)、趙鏄縣(漫子)、蘭陵縣(臺兒莊)、棗莊辦事處(棗莊鎮)、湖區辦事處(夏鎮)

1949年3月,山東解放區人民民主政權——山東省政府更名為山東省人民政府,4月5日遷駐濟南。1949年6月20日,山東全境解放。

1949年10月29日將原屬華北人民政府管轄的齊禹、河西、平原、華山、銅北、沛縣、豐縣共7縣劃歸山東省。

1950年(屬山東省)

徐州市6區1縣

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第四區、第五區 、第六區、銅山縣(賈旺)

滕縣專區駐滕縣1市13縣

濟寧市

滕縣(城關鎮)、華山縣(戴陶樓)、臨城縣(臨城鎮)、鄒縣(城關鎮)、鳧山縣(大塢村) 、銅北縣(鄭集)、平邑縣(平邑鎮)、滋陽縣(兗州)、 豐縣(城關鎮)、嶧縣(城關鎮)、曲阜縣(城關鎮)、白彥縣(東山亭村)、沛縣(城關鎮)

臨沂專區駐臨沂縣1市8縣

新海連市

邳縣(城關鎮)、蒼山縣(卞莊鎮)、蘭陵縣(臺兒莊)、臨沂縣(城關鎮)、 贛榆縣(青口鎮)、 費縣(城關鎮)、臨沭縣(夏莊鎮)、郯城縣(城關鎮)

1953年(開始屬江蘇省)

徐州市解放之後行政變化,連雲港贛榆和安徽蕭縣原來都屬於徐州

徐州市5區

一區、二區、三區、四區、賈汪礦區

徐州專區駐徐州市10縣1市

新海連市

贛榆縣(青口鎮)、豐縣(城關鎮)、沛縣(沛城鎮)、邳縣(運河鎮)、碭山縣(城關鎮)、東海縣(新海連市)、蕭縣(城關鎮)、新沂縣(新安鎮)、銅山縣(徐州市)、雎寧縣(雎城鎮)

1955年

徐州市解放之後行政變化,連雲港贛榆和安徽蕭縣原來都屬於徐州

徐州專區駐徐州市1市8縣

新海連市

贛榆縣(青口鎮)、豐縣(城關鎮)、沛縣(沛城鎮)、邳縣(運河鎮)、東海縣(新海連市)、銅山縣(徐州市)、新沂縣(新安鎮)、雎寧縣(雎城鎮)

江蘇省徐州專區的碭山縣、蕭縣劃歸安徽省宿縣專區;安徽省宿縣專區的盱眙縣、泗洪縣劃歸江蘇省(國務院1955年2月21日批准,3月25日實施)

1966年

徐州市解放之後行政變化,連雲港贛榆和安徽蕭縣原來都屬於徐州

徐州市4區1辦事處

鼓樓區、雲龍區、賈汪區、礦區、郊區辦事處

徐州專區駐徐州市2市8縣

贛榆縣(青口鎮)、豐縣(城關鎮)、沛縣(沛城鎮)、邳縣(運河鎮)、東海縣(牛山鎮)、銅山縣(徐州市)

1983年

徐州市解放之後行政變化,連雲港贛榆和安徽蕭縣原來都屬於徐州

徐州市5區6縣

鼓樓區、雲龍區、賈汪區、礦區、郊區

豐縣(城關鎮)、沛縣(沛城鎮)、邳縣(運河鎮)、銅山縣(徐州市)、新沂縣(新安鎮)、雎寧縣(雎城鎮)

撤銷徐州地區行政公署,將原徐州地區的銅山、豐縣、沛縣、邳縣、睢寧、新沂6縣劃歸徐州市;東海、贛榆兩縣劃歸連雲港市。

1990年

徐州市5區1市5縣

鼓樓區、雲龍區、賈汪區、礦區、郊區、新沂市(新安鎮)

豐縣(城關鎮)、沛縣(沛城鎮)、邳縣(運河鎮)、銅山縣(徐州市)、雎寧縣(雎城鎮)

撤銷新沂縣,設立新沂市(縣級),由省直轄。以新沂縣的行政區域為新沂市的行政區域。(1990年2月5日民政部【民行批26號】批覆)

1992年

徐州市解放之後行政變化,連雲港贛榆和安徽蕭縣原來都屬於徐州

徐州市5區4縣2市

鼓樓區、雲龍區、賈汪區、礦區、郊區、新沂市、邳州市豐縣(城關鎮)、沛縣(沛城鎮)、銅山縣(徐州市)、雎寧縣(雎城鎮)

撤銷邳縣,設立邳州市(縣級),由省直轄,以原邳縣的行政區域為邳州市的行政區域。(1992年7月7日民政部【民行批70號】批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