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一举成名天下知:“升学宴”上的第1杯酒,最该敬给谁?

这几日,举国上下都在搞各种各样的“升学宴”,每一只高举的酒杯里都写满祝福,每一个被敬的学子,脸上都写满骄傲……

一举成名天下知,可有谁能读懂他们伏案苦读的不易:每个清晨,他们起得比太阳还早,每一个夜晚,他们睡得比星星还迟!

凡是有过陪读经历的父母,都曾在心里默默祈祷过:要是可以,我多想自己可以少睡点,再少睡点,从而把我的时间,匀给我那睡眠不足的孩子;要是可以,我多想自己可以少吃点,再少吃点,从而把我的营养,匀给我的孩子多点,再多点。

而在中国,“母亲”绝不仅仅是一个名词,一个称呼,它代表是付出,是最无私的爱。

每个金榜题名的孩子,都不该忘了在他们努力拼搏路上,始终陪伴左右的那道身影,它的名字叫做“母亲”!

01 我的早起,只是为了让你多睡会,哪怕只有5分钟

2017年的一天,我看到一个母亲写的,关于她陪读的故事。

她说,她每天不管春夏秋冬都是5点钟就起来,蹑手蹑脚地给孩子准备各种可口的早餐,只为了能让孩子多睡一会儿,再多睡一会儿。

所以,她每次做早餐的时候,都恨不得拿着计时器,一旦时间超出预计的时长,她就恨不得把食物往孩子的嘴里塞,以节约时间。

因为他们家离学校远,一旦她的早餐迟了,孩子肯定就不能好好吃饭,而且还会迟到,这样就会影响孩子的上课。

所以,原来从来不会做饭的她,自从孩子上了高中以后,她就无师自通地蜕变成“美食达人”,几乎每天都可以做出花样百出、既营养又美味的早餐。

这样孩子每天都可以吃到可口美味的早餐,然后精力充沛地去上学。

一天,许久不曾来他们家的婆婆,看到她做的早餐后,仿佛那个刚从田里干活回来的小伙子,看见为他做饭的田螺姑娘一样震惊。

一举成名天下知:“升学宴”上的第1杯酒,最该敬给谁?

她一直揉着自己并不昏花的眼睛:“真是怪事啊,你的桌子上怎么会有如此色香味齐全的饭菜呢?我这是在做梦吗?还是我走错了家门?”

等她和婆婆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婆婆笑了,笑得那么开心,那么轻松。

在孩子读初中之前,都是婆婆做饭,第一是因为婆婆退休在家,比较有时间,第二,是婆婆做饭好吃,孩子爱吃;第三,最关键的是,婆婆家离学校近,孩子走路上学即可。

所以近10年来,孩子一直无忧无虑地吃着婆婆做好的饭菜,悠哉悠哉地去上学,迟到,这是不存在的事情。

可是,孩子进高中了,离婆婆家远了,倒是离自己家很近,为了不给婆婆增加负担,她就自己来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

可是她每次不是起迟了,就是做的饭菜不好吃,孩子经常饿着肚子去上学。

每次看着孩子委屈的小脸蛋,她的心里就无比别扭:要是我会做饭就好了,这样孩子就不饿肚子了。

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而作为一个高中孩子的陪读母亲,更是像一道铜墙铁壁一样锐不可当。

为了给孩子做出营养美味的早餐,她不惜下载好几个做菜APP,一心一意地钻研,实践。

如果你想知道,这母亲有多用心,看看他们家的冰箱就知道了;如果你想知道,这个母亲有多累,你看看他们家的垃圾桶就知道了。

有心人天不负,大概一个月左右,这个不会做饭的母亲,迅速成长为一个“美食达人”。

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源于爱,伟大的母爱。我相信,没有一个母亲会忍心让孩子饿着肚子去上学,更没有一位母亲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上学迟到,是因为自己的原因!

02 为了让孩子吃上营养的饭菜,我连一分钟的觉都不敢多睡

她是一个开面包车的师傅,对,是个特别能干的女司机。

和所有母亲一样,她也希望通过一家人的努力,孩子能考上一所好大学,从而改变现在并不如意的生活。

一举成名天下知:“升学宴”上的第1杯酒,最该敬给谁?

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他们夫妻俩省吃俭用地在城里买了房子,让孩子在城里读高中。

为了能让孩子吃上有营养的饭菜,这个母亲真的是费劲心思,什么叫母爱,什么叫事无巨细,看完你就可以知道一二。

前文说过,这个母亲是面包车师傅,所以她的时间不固定

但她一定会在孩子晚上放学之前回来,在孩子早晨上学之后出门。她就是想让孩子知道,母亲始终陪着他,和他在一起。

为了让孩子没有心理负担,她总是赶在夜里10点20分之前回家,孩子是10点半放学。如果在这点赶不回来,她一定不载这趟客,因为她不想孩子为她担心,从而影响孩子第二天的学习。

所以,一回到家的她必须马上给孩子做夜宵,洗衣服,做家务,甚至把早餐也给准备好。

她说,为了不影响孩子的睡眠,她从来都是提前一晚上就把豆浆打好,放冰箱冷藏,并在孩子第二天起来之前,提前一个小时把豆浆拿出来。

这样既不会让打豆浆的噪音,影响孩子宝贵的睡眠时间,更不会因为冰冷的豆浆而让孩子的胃难受。

这两个“提前”就很好地诠释了一个“既要一手搬砖,又要一手带娃”的母亲的不容易。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一举成名天下知:“升学宴”上的第1杯酒,最该敬给谁?

为了做到这两个提前,孩子的高中三年,她不敢多睡一分钟,每天像时钟一样踩着点回家,踩着点出门。

因为只要她多睡一分钟了,孩子第二天就喝不到豆浆,只要她多睡一分钟,孩子可能就会迟到。

说到这里,她的眼睛发红了:“我最对不起孩子的是,每天中午都是他自己做饭,热饭吃。从来没有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一放学就有饭吃。”

因为感同身受,因为我家的儿子也是自己做午饭,我的泪无声地落下: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宁可自己苦点再苦点,累点再累点,但我们就是不愿意看到孩子受委屈。

既要养家又要顾家的我们,只能顾此失彼,拿起工作就不能“抱起你”,抱起你就要放了工作。

我想,在中国有千千万万像我们这样的母亲,我们一边自责,一边把自己逼到绝境:作为既要工作又要带娃的母亲,我们没有方法更没有捷径可走,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晚睡早起,累死自己!

真心希望每对用心付出的父母,他们的孩子都都可以金榜题名,尽享成功的喜悦,更希望每个被爱呵护过的孩子,都可以善待他们的父母,善待这个世界!

一名70后,21载来,一手拿着粉笔,写尽“人之初,性本善”;18年来,一手带娃,尽享带娃路上的苦与乐,更用心记录生活赋予我们的喜怒哀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