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死刑!“家長持刀殺害女兒同學案”一審宣判!當孩子被欺負,家長到底該怎麼辦?

原標題:死刑!“家長持刀殺害女兒同學案”一審宣判!

2019年11月29日

江西省上饒市中級人民法院

公開開庭宣判了王某建故意殺人案

以故意殺人罪

判處被告人王某建死刑

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死刑!“家長持刀殺害女兒同學案”一審宣判!當孩子被欺負,家長到底該怎麼辦?

▲宣判現場

經審理查明

被告人王某建的女兒何某某(2010年8月生)與被害人劉某某(2010年2月生,歿年9歲)繫上饒市第五小學三年級(1)班的同桌同學。

2019年5月9日下午

何某某放學回家告訴王某建在學校受到了劉某某的欺負。王某建得知後,便語帶威脅在三年級(1)班微信群反映了此事。

隨後班主任汪某某、劉某某之父劉某均積極就此事進行了表態,劉某又添加王某建之妻何某的微信進行了溝通。

當天,汪某某從與何某的通話中得知王某建脾氣不好之後,就電話告知劉某某父母說先不要與王某建溝通,其會調換座位將此事解決好。

次日上午

7時40分許,劉某送劉某某上學後騎共享單車上班。7時50分至9時許,劉某一直在與何某進行微信溝通,表示此事已在積極處理中(包括劉某某向何某某道歉,汪老師已答應調換座位等)。

8時22分許,王某建送何某某至上饒市第五小學,因在學校門口未等到劉某某家長,感到非常氣憤,在妻子何某電話告知事情已解決、讓女兒去上課的情況下,仍堅持將何某某送回家中。途中,王某建購買了一把屠宰刀。

9時12分許,王某建攜帶屠宰刀返回上饒市第五小學,來到三年級老師辦公室,看見何某和汪某某老師在交談,未見到劉某某家長,便直接從後門衝進三年級(1)班教室,對著已被調換座位、單獨坐在教室最後一排上課的劉某某胸腹部、背臀部、四肢等部位連續捅刺十幾刀,隨後又將倒在地上的劉某某拎出教室摔在走廊上

劉某某被刺後經到場醫生檢查已無生命體徵,後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案發後,汪某某等人先後撥打了110報警電話。王某建明知他人報警,仍持刀坐在校園操場邊的臺階上,公安民警到場後,將其控制。

上饒中院認為

被告人王某建不能正確對待、處理女兒與同齡同學之間的關係問題

,主觀認為女兒遭受被害人劉某某欺負,產生報復殺人之念,持刀將年僅9歲的被害人劉某某殺死,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

案發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構成自首。被告人王某建故意殺人犯罪主觀惡性極深,手段特別殘忍,情節特別惡劣,後果特別嚴重,社會影響及危害極大,罪行極其嚴重,又沒有取得被害方的諒解,雖有自首情節,但依法不足以從輕處罰。法庭遂作出上述判決。

一審宣判後

被告人王某建當庭表示服判

不上訴

聲明:本文轉自上饒市中級人民法院,在此致謝!

擴展鏈接:

死刑!“家長持刀殺害女兒同學案”一審宣判!當孩子被欺負,家長到底該怎麼辦?


看了這個新聞,我痛心不已。

同學間一次摩擦,帶來殺身之禍;

父親的一次衝動,害了兩個家庭。

明明可以有很多方法很好地解決問題,他卻用了最極端的方式,致使兩個家庭遭遇滅頂之災。

沒有贏家,只有兩敗俱傷。

我相信,在慘劇發生之後,這個父親也一定後悔莫及。

自己本意是維護女兒,疼愛女兒,捨不得女兒受到一點傷害。可是,他的衝動和怨氣致使他犯下不可饒恕的大錯。

一個鮮活的生命萎謝了,也在她女兒心裡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

以後的日子裡,這個爸爸還能再保護女兒、看著女兒成長嗎?

衝動是魔鬼,戾氣是魔鬼啊!

我也有孩子,我是這麼對我的孩子說的:“首先你要做好自己,別做欺負別人的人,管好自己的手和嘴。

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才是同學之間的主旋律。

“假如有人傷了你,得看是什麼情況,不同的情形不同對待。”

哪幾種情況?我不妨說一說,不一定對,僅供參考,大家一起探討。

假如,同學間搞打,不小心碰傷了,這不是屬於被人刻意欺凌,就交給孩子自己處理,讓孩子學會溝通,學會自行解決同學之間的矛盾。

另外告訴孩子,課間跟同學玩耍,不要玩有危險性的遊戲,哪怕是無意傷害,輕則皮肉之苦,嚴重的,會給自己帶來無法挽回的痛。

第二種,是同學故意欺負你。

要明確你的態度,勇敢地告訴對方:你不喜歡,你很討厭,你給我不舒服的感覺,請你下次不要這樣。

孩子,甚至,你可以反抗,你可以回擊。

這是你的自我保護。

死刑!“家長持刀殺害女兒同學案”一審宣判!當孩子被欺負,家長到底該怎麼辦?


你的反擊,也要有分寸,不讓對方繼續傷害你,也不能致人要害,點到即止。

既不被人傷,也不傷別人。

你回擊得越果敢,別人就會越尊重你,敬畏你。

還有一種情況,當你遇到你個人無法面對的局面時,比如高年級的同學欺負你,比如社會上的大塊頭欺負你,你的語言和力氣根本無法震懾他們。

這個時候,孩子,你一定要認慫,保全自己,離開現場,儘量避免正面衝突。

忍耐就一定意味著懦弱嗎?不是!忍耐是一種權衡,也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好的品質。

告訴孩子,像我們成年人,進入社會後,面對一名持刀歹徒的搶劫,我們也會選擇暫時忍耐,而不是正面對抗。

這個不丟人。

但是,不管是哪種情況,孩子,你一定要把事情告訴老師和家長,你解決不了的問題,讓大人為你解決。

當然,我說的“解決”,絕不是惡意傷害、持刀報復。

咱們講理,甚至可以震懾對方。

這裡我不得不再囉嗦幾句,有的媽媽找我哭訴:“我的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了,他不告訴我,我一無所知……看到他身上的傷我才知道的……”

孩子為什麼不告訴家長?

其實,孩子在處理危機時,行為所受影響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性格遺傳,第二,則是家庭環境。

為什麼孩子在外受了欺負卻不說?除去遺傳因素,做父母的可能要檢討一下,在以往類似的場景中,自己都是怎麼對待孩子的訴求的?

有的家長,在聽到孩子訴說委屈的時候,是簡單粗暴地打斷孩子。

有的,是冷漠地忽視:“媽媽在忙呢,回頭再說。”“哦,我知道了,下次注意。”

有的,是冷嘲熱諷:“還不是你自己沒用?你打不過他嗎?他為什麼不打別人?”

孩子對父母的信任,也許就是從那一刻坍塌的。

你覺得,孩子還會再信任父母嗎?反正說了也是捱罵,還不如不說。

說到底,做父母的還是要從自我改善做起,才能更好地呵護孩子。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管好自己的孩子,是很多家長的必修課。

可惜,一些家長寵溺孩子,當孩子欺負同學、犯了錯時,家長首當其衝袒護自家孩子,為自家孩子犯的錯找藉口,甚至推諉、否認。

作為老師,我見過太多這樣的家長,我也無可奈何。

我能教育孩子,但我教育不了家長,而且,這樣的家長會帶給孩子怎樣的影響?

大夥兒想一想,他們的孩子會知錯嗎?會改正嗎?會收手嗎?

不會。

這樣的孩子,以後只會更加肆無忌憚。

反正有爹媽給我善後,給我擦屁股。

打了別人又怎樣,欺負同學又怎樣?我啥事沒有!

今天孩子敢欺凌同學,明天就敢殺人放火。

熊孩子是父母寵出來的,小惡霸是父母一手培養出來的。

你護得了孩子一時,護不了他一世。你不教育熊孩子,自有人幫你教育他。

真心希望這是最後一起,還校園以寧靜。

都是為人父母,心都是肉長的,我們更疼惜的,是孩子--不管是已去的,還是活著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包括孩子們的小世界。

我們應該教會自己的孩子:手不是用來打人的,腳不是踢人的,語言不是用來傷人的。

告訴孩子,既要有溫度,也要有鎧甲。

做家長的,既要有稜角,也要有慈悲。

希望校園慘案不再發生。

文丨小諸葛

來源丨小諸葛父母學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