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清閒與他無緣,忙碌總是便飯。五六十歲務工者的心聲,令人淚目

近年來,在洶湧的打工大軍中總不乏這樣的身影,他們有五六十歲的年紀,頭髮已經花白,臉上滿是歲月雕刻的痕跡。只見他們帶著沉重的行李,或肩扛或手提,緩慢的向車站口走去。

為什這麼大歲數了還背井離鄉,在外面討生活呢?其中原因讓人淚目。且看他們怎麼說。

常師傅是來自河北的綠化工人,今年已經57歲了,身體還很硬朗,他的日常工作給花草樹木澆澆水。

在這裡挺不錯,管吃住一天還給一百塊的錢哩!兒子姑娘都結婚了,都有小孩了,也都上學了。我這歲數出來就是掙個養老錢,不像城裡有工作的人,退休了都有錢拿,養老還得自己來。能幹一天算一天吧。兒女們都有房,但還欠著房錢哩,不能拖累他們。我在鄭州,有時候還能給他們點補貼。

他邊說著話,邊拖著水管,用手用手輕輕一捏,水流飛濺,把下面綠綠的草坪有打溼了,也更加鮮豔了。

而魏師傅是來自黑龍江的,在一家知名的網絡公司當保安,年齡54.瘦高的個子,穿著乾淨的制服,兩隻眼睛總是含著笑意,說話聲音響亮,中氣十足,主要 負責進出車輛的登記放行。

其實在外邊也挺好。媳婦在幹保姆,我在這邊做個保安,一月3500塊錢,管吃住也還還是可以的。現在孩子們都成家了。今年過年我也不回去了,他們常在外面打工家裡日常花銷我都得掏,光過年的紅包錢我得好幾千。回家是得花錢,在這是掙錢。另外他們也不容易,給他們也攢兩個。

正說話間,駛過來一輛車,他拿著本子匆忙地走了過去。

看看這位,我們姓車的師傅,今年59了,正彎著腰一手拿著雲石機一手拿瓶子朝鋸皮嗞水,給鋸片降溫,刺耳的聲音響起,騰起一陣陣煙霧。

他的家庭情況我是知道的。二兒子大學剛畢業,小女兒剛上大學,大兒子的任務完成了,小兒子的房子要買,女兒的學費要掏,這心呀,夠他操的了。這年頭都是羅鍋子上山一一前(錢)緊。看他切完大理石,費力地直起腰(長時間的下蹲已讓他的腰椎受損了),用手輕輕地捶打兩下。

綜上所知農村五六十歲的年紀依然打拼在打工的第一線,原因有:

一,完成兒女成家立業的願望

二,不想拖累兒女自己想掙點養老錢

三,出來見識見識想尋找一下已經不多的人生機會。

不論生活怎樣艱難,他們仍在一把年紀時奮然向前,不是不願享受那份清閒,而是不忍心加重兒女的負擔,每當看到他們勞動的畫面,總是心裡有些發酸。

朋友們,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