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甄嬛传》:浣碧反水的背后,不是因为野心,而是输在读书太少

浣碧这个角色是《甄嬛传》中比较复杂的角色,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她很讨厌,第二次看的时候又觉得她可怜,第三次看的时候明白她的悲剧是因为读书太少格局太小。

作为甄嬛同父异母的妹妹,她深谙自己作为私生女的身份比较尴尬,对甄嬛的感情也极为复杂,不满恨意中夹杂着一丝丝的嫉妒之情。

《甄嬛传》:浣碧反水的背后,不是因为野心,而是输在读书太少

浣碧三番五次背叛姐姐甄嬛的原因,其实是因为自己的不甘心,然而没有自知之明的她却活成了甄嬛的替身。

都说,女性之间的情感总是微妙的,即使是姐妹关系,也需要势均力敌,当浣碧意识到自己处处都不如甄嬛时,所以更想赢一把。

人性的七宗罪中,嫉妒也是其中一种。你不会去无缘无故嫉妒一个遥不可及的人,却会嫉妒身边人的成功和荣耀。

《甄嬛传》:浣碧反水的背后,不是因为野心,而是输在读书太少

《甄嬛传》中浣碧是丫环的角色,却有着小姐的心思,更有一颗不甘平庸的野心,渴望站在名利之巅,出人头地。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是可以理解的,她想努力往上爬,让别人高看她可以理解,但是不择手段去残害自己的亲人却很卑鄙。

虽然甄嬛对浣碧是真心实意,但浣碧终究还是辜负和伤害了真正对她好的人。浣碧骨子里的不甘和自卑摧毁了自己的一生。

《甄嬛传》:浣碧反水的背后,不是因为野心,而是输在读书太少

那么浣碧这个角色到底悲剧在哪一点呢?

她的格局太小,不懂得及时止损,想要出人头地,却总是踩着身边最亲近的人上位,空有野心,却没有与野心相匹配的智慧和能力。

一个读书太少的女人,为人处事都非常有局限性,她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到问题的实质。

华妃也是输在读书太少这一点,同样是受尽恩宠,却不知道是因为皇帝是忌惮哥哥年羹尧的势力。

《甄嬛传》:浣碧反水的背后,不是因为野心,而是输在读书太少

曹雪芹曾在《红楼梦》里写过晴雯,感慨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然而浣碧比晴雯还要可怜,晴雯至少还有贾宝玉怜惜,而浣碧却完全活成了甄嬛的替身,毫无存在感。

最后爱得卑微,不懂得及时止损,最后跟随果郡王而去也是空让人叹息罢了,是一个可怜又科恒的人物。

《甄嬛传》:浣碧反水的背后,不是因为野心,而是输在读书太少

丫环出身不是终点,只是起点,《红楼梦》中的邢妯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也是出身卑微,却最后是为数不多命运比较好的角色。

人生在世,活得清醒现实一点的女人总是人生赢家。

有的时候,懂得认清现实,看到自己局限的人,活得会比较快乐和自由。现实生活中,即使你再优秀,也总会有比你更优秀的人。

《甄嬛传》:浣碧反水的背后,不是因为野心,而是输在读书太少

聪明的女人逆袭不是靠嫉妒,而是靠默默修炼自己的实力和眼界,多读书多见世面来提高情商,懂得拿捏分寸,知世故而不世故。

毕竟,“不甘心”是一种人生翻盘的动力,但只有把握好“不甘心”的尺度才会顺风顺水。

注明:图片均来自网络,文章是罗小可原创,抄袭必究。

作者:罗小可,一个嫁到台湾的妈妈,写在台湾的一切,执迷于各类影评剧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