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君主立憲制與共和制,都是民主制度,為何孫中山堅決反對君主立憲

戊戌變法失敗之後,光緒帝被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禁錮,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慷慨就義,而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則選擇出逃國外,並在留學生群體中宣傳“立憲救國”思想,希冀能夠在大清朝實現君主立憲制,而以孫中山等人為首的革命派則選擇宣傳反清革命,救國圖強。

君主立憲制與共和制,都是民主制度,為何孫中山堅決反對君主立憲

當兩方代表人物,孫中山與梁啟超在日本相遇。孫中山為了能夠說服梁啟超,團結一切力量,更是與身為保皇派代表的梁啟超進行了幾日的商談。但都有拳拳愛國之心的彼此,卻沒有達成一致。而君主立憲制與共和制,實則都是源自西方的“舶來品”,都是有跡可循,也都是為了順應時代潮流,所進行的民主選擇。那麼為何孫中山會堅持反對君主立憲制呢?

第一,國情決定。在西方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之中,國家元首的地位,事實上只是禮儀性的並無實權。而君王之所以存在,那便是因為他依舊受到人民的愛戴與尊敬,有著聚攏民心的作用。這一點尤其以英國最為明顯,自光榮革命爆發,英國便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議會確立了實權,君權也便是議會授予,君王只需要充當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聚攏民心便可。

君主立憲制與共和制,都是民主制度,為何孫中山堅決反對君主立憲

而在中國,當戊戌變法失敗,清政府與西方列強之間,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清廷,甚至於希冀藉助義和團運動,無視以張之洞等為首的東南互保十五省滔滔民意,愚昧無知的向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英國、法國、美國等十一個西方列強同時宣戰,並最終以小丑般的慈禧太后西逃,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為結局。人心向背之上,這樣的清廷顯然是德不配位,必有殃災。

第二 社會認知問題。與康有為、梁啟超所堅決擁護的君主立憲制不同,孫中山早年其實也向李鴻章上書希冀實行君主立憲制,但被駁回。這樣讓他意識到頑固派的強大,既得利益者的不甘心退居二線。

君主立憲制與共和制,都是民主制度,為何孫中山堅決反對君主立憲

而隨著社會發展,孫中山已經認識到,滿清勳貴已經成為全國人民的敵人,三民主義以及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口號的提出,也便是孫中山基於社會矛盾認知的產物。

也只有徹底的打破舊有的秩序,廢黜清政府的統治,因此而產生的民族矛盾,社會矛盾問題才會得以解決。而康有為、梁啟超的君主立憲,則 顯然忽視了當時的滔滔民意,以及主要矛盾的變化,一味的實行以清廷為代表的君主立憲制,則顯然是主次矛盾不分。

君主立憲制與共和制,都是民主制度,為何孫中山堅決反對君主立憲

第三 清廷主導之下的君主立憲,實則只是一場鬧劇。康有為、梁啟超鼓譟 君主立憲的同時,反抗此起彼,清政府也意識到了危機的 到來,民情洶洶,他們又是如何做的呢?宣統三年(1911年),清政府宣佈改制,成立內閣。但是也正是這樣一場看似順應潮流的選擇,卻變成了一場“自欺欺人”的譁眾取寵鬧劇,十三人的內閣之中,有七名皇族和兩名滿洲勳貴,慶親王奕劻更是擔任內閣總理大臣,那桐、徐世昌為內閣協理大臣。

最終這樣一場鬧劇,也為清王朝埋下了最後一抔土。1911年的武昌起義也點燃人民的怒火,最終中華民國成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