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示威現場,兒子問爸爸:我們為什麼要來?

“我也不想來,但鄰居們說要一起來,所以就來了。”

“我不想再待在這裡了,人太多了。”一名十三四歲的男孩對自己的父親說。他一邊說,一邊擺弄著手裡的歐盟旗幟,試圖折斷塑料製成的旗杆。看得出,他有些不耐煩。

聽到孩子的話,父親顯得有點尷尬,他先是環顧四周,然後把手搭在孩子的頭上輕聲說:“還得待一會,一起來的朋友們都還沒有走呢。”孩子隨即反問:“為什麼要一起走?我們為什麼要來遊行?”

愣了一兩秒後,父親一邊拉著孩子出去,一邊說:“我也不想來,但鄰居們說要一起來,所以就來了。”

上週末英國議會下院表決保守黨政府脫歐新方案,在議會外的廣場上,數萬人擠在那裡示威。他們中的多數人舉著留歐標語牌,口中喊著挖苦約翰遜政府的口號。這樣的反脫歐示威在英國不是第一次,並沒有引起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太大興趣。但在廣場附近酒吧的洗手間裡,一個當地孩子和他的父親排隊時的低語對話,讓記者多了幾分思考。

示威现场,儿子问爸爸:我们为什么要来?

反脫歐示威(圖源:半島電視臺)

廣場上人頭攢動的場面,只是面對脫歐這個爭議話題,英國社會眾生相的一部分。如果耐心等到議員們投票結束,示威者散場,你就可以跟記者一樣,在步行10分鐘後看到沿街停靠的一輛輛大巴車準備帶示威者們回家的景象。至少此時你不會再輕易相信遊行的人都是隨意集結的。

近日,有相對中立的本地媒體公佈民調說,約7成英國人希望10月底按期脫歐。至於原因,相當複雜。同樣是贊成按期脫歐,支持有協議和無協議脫歐的人都佔到四成左右。如果再問這些人為什麼覺得月底脫歐好,很多人會給出同一個解釋——“拖不起”,但沒有更具體的見解。

問題在於,不少英國人似乎已經忘記前首相梅為英國達成的脫歐方案內容。正如伯明翰城市大學脫歐研究中心研究員麥克貝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所言,約翰遜的方案只是比梅的方案看起來口氣更強硬一些。在他看來,不少英國人容易受到媒體影響,甚至為反對而反對。

示威现场,儿子问爸爸:我们为什么要来?

約翰遜(資料圖)

3年多來,關於脫歐,有一些流行說法,看似合理,其實是無稽之談。比如“英國自認在歐盟內部不受重視”的說法,被接替前首相布萊爾在英格蘭希捷菲爾德地區擔任議員的威爾遜嗤之以鼻。他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說,英國一直以來都在歐盟發揮著重要影響力,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來自英國的歐盟事務專員從來沒有缺席過。但當記者問他是否針鋒相對地同自己選區的民眾聊過時,他卻閃爍其詞。記者一下子明白,一些英國人的盲從不無原因。畢竟,得罪選民,萬一丟掉了議員席位,不值得。

脫歐前景陷入迷茫,而想了解英國人對於脫歐的真正看法,也有些困難,因為當地政客的言論以及輿情調查機構的追蹤數據中,似乎都少了一個因素,那就是部分人只是盲目跟隨他人的想法,或者被輿論牽著鼻子走。那麼,究竟誰該為此負責呢?

硬漢男星被曝出軌後又拒降8750萬片酬?來“中國網”(CIIC_China)官方微信,搜更多猛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