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乡村记忆」泰安市>宁阳县 伏山镇

伏山镇位于宁阳县城西北部,北临大汶河,南接宁阳镇,西邻东疏镇、鹤山乡,东连堽城镇,总面积84.3平方公里,辖83个自然村,59个行政村,总人口6.6万人。伏山镇因临近伏山而得名。

今境域汉代南部属宁阳县,北部属春城侯国故地。明清时期,镇区为西乡、北乡境地。抗日战争时期为三区、五区、六区。1956年属伏山区,1958年属伏山公社,1983年设区建乡,属伏山区。1985年11月撤区并乡(镇),镇区属伏山镇、白马乡。2001年2月合并乡镇,原白马乡并入伏山镇。镇境内有云山店遗址、李家阁遗址等大汶口文化遗址多处。

至京山原名宁山,汉高祖在宁山之南置侯国,宁阳因此而得名。今因石材开采,宁山现几乎以夷为平地。据咸丰《宁阳县志》记载:此山不甚高大,而为邑主,邑在山南,故为宁阳,也说明了宁阳得名的更深含义,即祈请安宁太平的生活,这与“泰安”取国泰民安之意异曲同工。

禹王庙坐落于大汶河南岸古堽城堰旧址,整个院落座北朝南,占地十多亩。进门便是大院,并直面大殿。大殿为砖、木、石结构,灰瓦歇山顶,蟠龙大脊,内饰彩瓦,笔法细腻,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治水器具一应俱全。门额上方篆刻着“风调雨顺”四个金色大字。殿内端坐着大禹的塑像。大殿西侧,原有石碑数通,今仅存堽城堰碑两通,东西相向而立。

两通石碑,其中一通为“造堽城石堰记”碑,由明代兵、户、吏三部尚书大学士商辂撰文,由明代著名书法家李应祯撰额书丹。一通为“同立堽城堰记”碑,由明朝户部尚书万安撰文,布政使司樊辅书丹。记载着明朝重建堽城坝的原由、选址、用料及施工工艺等,指出该坝为古代著名的水利建筑工程。碑文显示,元朝宪宗七年(1257年),始筑堽城坝遏大汶河水南流,由光河注入济宁,以利漕运。明成祖初年,重新建坝,改选河床为坚硬的石质,坝体用碎石和石灰灌注,次年竣工。这项工程在历史上为繁荣南北水路交通,灌溉鲁西南农田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禹王庙殿前殿后,十多株古柏森然参天,掩云蔽日,树龄都在千年以上。惟殿后右侧的一株不仅挺拔苍劲,凝烟涌翠,卓然不群,而且向东南方向有一巨枝宛如蛟龙,正翘首张翼,龙须飘飘,恰似腾云驾雾,探爪欲飞。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重修禹王庙记》写道:“庭有桧柏,不见白日,后有一树作龙形,皆数百年物也。”故此,古人美其名为“虬枝歧柏”。历代《宁阳县志》誉为宁阳八景之一。禹王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历史优秀建筑。

在宁阳西北古遂国地云山,传说古时称汶山,其西北一村为白马庙,古称禹颓村,传夏禹就出生在这里,后受舜命带着自己的部落去治水,被遗之颓堰残壁称为禹颓村。西周时期遂国国君制作的遂公盨,以98字铭文记载大禹治水功绩,成为大禹治水的最早的文物例证,现珍藏于国家保利博物馆。

唐代,村中建起一座大型的天启庙,庙门两旁各塑一匹白马,故又改名为白马庙。

“云山烟雨”为宁阳八景之一,因云山阴雨天半山腰出云雾而得名。云山之南原有戏楼,偶遇烟雨升腾,骤显海市蜃楼之美。清咸丰《宁阳县志?山川》记载:“云山在县西北15里。上有洞,出云辄雨,八景‘云山烟雨’即此,收则霁”。

「乡村记忆」泰安市>宁阳县 伏山镇

禹王庙

「乡村记忆」泰安市>宁阳县 伏山镇

伏山遂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