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善良寬容的馬思純,讓我們看到每個"討好型孩子"長大後的樣子

還記得在之前的微博上有過一個熱搜叫"每個女孩都想活成歐陽娜娜"

。大家羨慕的原因是因為她從小出生在演藝家族,物質條件優越,又在生活中又把你保護的很好,加上歐陽娜娜足夠努力,努力也得到回報,這怎麼不讓人心生嚮往呢?但同樣的,其實"每個女孩也都想活成馬思純"

善良寬容的馬思純,讓我們看到每個

01 "每個女孩也都想活成馬思純"

馬思純和歐陽娜娜一樣,是個很善良的人,是典型的在家庭氛圍很好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有著浪漫的小幻想。但也許就是因為太善良了,反而單純,容易被人欺騙。

馬思純同樣出生在演藝世家,小姨蔣雯麗,姨夫顧長衛,媽媽是圈內有名氣的經紀人,在馬思純11歲的時候就參演過《大宅門》,但是她卻沒有像其他童星一樣因此而走紅,自己又是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的,2007年的時候才正式出道,家族資源豐富的馬思純其實是一個被保護的很好的"孩子"。

無論從哪個方面都是拔尖的,但是馬思純的性格方面給人的感覺也是非常溫暖的,當然一個人好壞不是自己說了算,她的多年好友周冬雨對她讚不絕口,她的溫暖已經滲進了骨子裡,如此性格的養成,一方面家庭很重視教養,另一方面她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也沒遇到過什麼挫折。可能正是因為這樣,她在《左耳》詮釋的黎吧啦,我們之看到她的悲傷,卻沒有看到她的厭世感。

善良寬容的馬思純,讓我們看到每個

馬思純這種"很好欺負"的氣質,是在一次她上《快本》時被網友挖掘出來的。

原因是馬思純和關曉彤一起玩遊戲,關曉彤用皮筋彈馬思純的嘴。相比較其他人都是小心翼翼的,而關曉彤站的比較遠才鬆手,一下子把馬思純的嘴給彈紅了,馬思純的表情可以看出是真的很痛,含淚的開玩笑說:"關曉彤你是有多恨我"。

善良寬容的馬思純,讓我們看到每個

善良寬容的馬思純,讓我們看到每個

接下去的遊戲中,關曉彤可能太專注於遊戲了,把馬思純的衣服拉扯的不像話。

馬思純也沒有因此反抗,或者給黑臉色看,可能她覺得只是朋友之間開玩笑,或者玩遊戲而已,沒必要太當回事,也沒什麼心眼。

善良寬容的馬思純,讓我們看到每個

在她身上我們看到的一個單純善良的小女孩,是積極向上的好人氣質。

02、周冬雨是我在圈裡為數不多的朋友

馬思純不瞭解她的人覺得她只是一個"關係戶",這是不可否認的,確實,她就是一個在溫室、蜜糖和愛裡長大的孩子。

現在很多熱情,敏感的女孩都源於沒有安全感。而馬思純的直爽,善良,樂觀卻不是因為沒有安全感,而是身處在複雜的娛樂圈的一點點彼得潘情懷。這才是最讓人羨慕的一點。

周冬雨是馬思純圈內最好的朋友,就在倆人一起上《十二道鋒味》節目時,周冬雨把剪花草的活兒全部交給了馬思純,並且開玩笑說馬思純"丟臉",把紙巾套在馬思純頭上。

面對周冬雨的"欺負",馬思純從不會因為這樣不理對方或者生氣,相反的她卻是"包容"和,她曾經說過:

"周冬雨是我在圈裡為數不多的朋友。"

善良寬容的馬思純,讓我們看到每個

她的學生時代應該可以用"學霸"來形容,為了給自己爭氣,可以複習到大半夜。在粉她的同時,往往自己也會感覺正能量,渴望擁有和睦的家庭,愛自己的人。她常常嘻嘻哈哈或者也會吐槽自己的小煩惱,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沒有明星架子,真真實實的女孩兒。

大家都知道,之前有關於鄧倫和馬思純的戀情緋聞,只是因為兩個人關係比較好,還一起參加過綜藝節目《明星大偵探》,在那段時間,馬思純還剛好和歐豪分手。

善良寬容的馬思純,讓我們看到每個

馬思純首先自己出來闢謠,在粉絲群裡發佈了一條消息,告訴粉絲們自己的感情狀況,後來又在微博中發了一張自己的照片,並且配文三個字"我自戀"。

正式告訴他們之間沒有什麼,馬思純這樣做,也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讚賞,因為從馬思純跟粉絲的解釋的言語長,就可以看得出來馬思純是一個非常有自己底線的女孩。

她的單純的和善良,並不是"傻",也不是"笨",

而是在善良中長出鋒利的牙齒,不是外界對她沒有非議聲,而是每次馬思純面對這些非議聲的時候,總能用自己積極的心態去抵擋和麵對這一切,我們可以從她身上感受都愛一份快樂,沉穩,和安定。馬思純從來沒有"大火"也不能稱得上是"流量花旦",但她卻是許多導演眼中深受喜愛的女藝人。

善良寬容的馬思純,讓我們看到每個

03、討好型人格:"委屈自己、成全別人"

現實中,像馬思純這樣的女生,其實很多。

因為內心保存著一份無法打破的善良,而去委屈求全,犧牲自己。

善良寬容的馬思純,讓我們看到每個

"我因為太希望別人喜歡自己了,而成了一個諂媚的人。"

來自作家蔣方舟的一句話。

而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是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人?

在打車時,總有司機會跟你嘮嗑幾句,無論他說的是不是你感興趣的話題,你都會跟著一起聊。因為相當一個有禮貌的人。

在工作中,你是個不愛發脾氣的人,同事讓你幫忙的事,無法拒絕,盡力想要滿足對方的要求,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

網絡聊天的時候總是以你結束,對待別人從來都是秒回,害怕自己用詞不當,總怕說錯話。

善良寬容的馬思純,讓我們看到每個

"委屈自己、成全別人"從來都不應該是一個人的人生信條。

包括在現代父母眼裡,小孩失去自我,因為他們無法擁有自我和意見,一切都要圍著父母打轉。

但是孩子往往做不到,就會被父母責罵,日復一日,導致很多小孩子不敢說出自己的需求,覺得自己必須討好父母才能不受指責。

當他們長大後,就會把討好心態帶入社會。他們很難不把自己代入到小時候自己和父母的角色,卻時常忘記他們擁有捍衛自己需求和利益的權利。

善良寬容的馬思純,讓我們看到每個

"你要考到100分,爸爸才會高興。"

"你這學期要得三好學生,媽媽才會喜歡你。"

這些被父母附加的愛意,他們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小孩子覺得自己隨時有可能失去這份愛,一旦自己表現不好,就是不討喜的。討好型人格對安全感、別人的認可有著超乎尋常的渴望。

正如蔣方舟所說:

善良寬容的馬思純,讓我們看到每個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價值,

如果你放棄自己的個性和價值,

去打造一個被人喜歡的人設,就意味著:

你吸引來的,不是真正欣賞你的人。

真正能欣賞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

而不是你故作謙卑和討喜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