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老汝州,趟將窩”,為啥土匪那麼多?(一)

“老汝州,趟將窩”,為啥土匪那麼多?(一)

蹚將是清末及民國年間,軍閥混戰時期的一種特殊文化現象,對中國近代史的發展變化,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老汝州(明清汝州是直隸州,河南八府一州之一,下轄汝州、寶豐、魯山、汝陽)是豫西南數縣的中心。這裡十年九旱,當地有百姓在山上挖溝築堰壘石砌壩的習慣。從事這項活路的人大都是木匠、石匠、鐵匠、泥水匠等,他們在做工時集成股杆,稱作“蹚匠班”。他們在山裡勞作,一班稱作“一杆子”,每一班都舉薦耿直公道的人做“杆頭”,出外聯繫活路,分發工錢,處理糾紛等。清末民初,河南省汝州,就有“蹚匠班”成百上千杆,當地人把這些說走就走說來便來的匠人們,稱作是“蹚匠”或“杆匠”。

“老汝州,趟將窩”,為啥土匪那麼多?(一)

由於“蹚匠班”做活的地方多是窮山惡水,天高皇帝遠,盜賊土匪出沒頻繁。手握大刀,縱橫自如,吃穿不愁令人眼饞的土匪刀客生活,逐漸使匠活處於淡季蹚匠們心跳耳熱起來,時不時參與幹一些諸如“採盤子”(偵察確定)、“掛線子”(聯繫地點)、“葉子閻王”(看管肉票)的輕活。後來,效仿都或三五人與匪為伍,或成群結隊拉桿結幫,甚至變成明“蹚匠”暗匪股,殺人越貨,攻城破寨。久而,“蹚匠班”演變成盜匪,而這些人多出身貧民,多為不堪忍受貪官酷吏、土匪豪紳壓迫,苛捐雜稅盤剝等揭杆,一般對於貧民百姓不但不掠不劫,甚至還拿出搶來的財物予以賙濟,這種頭上裹巾帕,馳騁快馬,來去自如的“蹚匠”頗似舊時武將風格,因此,百姓並不懼怕。在河南汝州,在社會上混人物被稱作“蹚”,如“蹚光棍”、“蹚蹚路”,頗有褒揚之意,褒揚之中,人們的口語裡把“蹚匠”或“杆將”演變成“蹚將”。

“老汝州,趟將窩”,為啥土匪那麼多?(一)

辛亥革命前後,階級矛盾日趨尖銳,蹚將杆子一度興盛。從響應“武昌起義”之初白朗的“扶漢討袁軍”到“老洋人”張慶的“河南自治軍”、樊鍾秀的“建國豫軍”,同時還有王老五、杜啟斌、金憲章、範聚寶、李鳴盛、崔邦傑、崔二旦等數十個萬餘人或數千人的蹚將隊伍。他們的活動範圍,涉及河南、湖北、安徽、陝西、山西、甘肅等省廣大地區,對社會政治、經濟造成了重大的衝擊和影響,成為當時歷史時期的特有現象。他們居於山寨綠林,英勇善戰,肆無忌憚,大多奉行原始的劫富濟貧,義字當先,很多時候紀律嚴明,信守誓約,表現出農民起義正義的一面,如白朗起義被史界稱為中國最後一次農民起義。

“老汝州,趟將窩”,為啥土匪那麼多?(一)

在辛亥革命的背景下,革命暴動風起雲湧,這些武裝很多與革命黨聯合,發動起義,甚至直接接受革命黨的指導,如樊鍾秀更是受到孫中山的器重,唯三民主義是瞻,成為國民武裝的一部分。在特定的時期,他們對歷史的進程發揮了不可抵估的作用,如反對袁世凱、吳佩孚軍閥,以及“胡憨之戰”、中原大戰、參加抗戰等,有的追隨共產黨,為中國革命和解放事業做出了貢獻;有的則徹底淪為政治土匪,成為人民的敵人。但無論怎樣,在平頂山地區的人們在崇尚英雄、崇尚英雄氣概的口頭相傳中以致於把“蹚將”神話了。

“老汝州,趟將窩”,為啥土匪那麼多?(一)

蹚將活動不僅有禁忌,還有獨特的語言——黑話,其活動情況不僅留存於當時的報紙、電文中,同時還以口頭傳說及歌謠的形式在豫西南十數十個縣口頭傳承。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1945年在成都曾寫作的自傳體長篇小說《長夜》。1947年在上海懷正文化社出版,書中三處寫到寶豐蹚將。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有中國社會科學院檔案館出版的《白朗起義》(全部為官方檔案和個人記述)、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風雨漫漫四十年》(張鈁回憶錄)和《黑色記憶之官匪一家》、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洋票與綁匪——外國人眼中的民國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徐有威教授的研究論文《民國時期的土匪》及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白朗傳》《樊鍾秀傳》《老洋人張國信傳》、人民中國出版出版的《最後一次揭竿》,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蹚將刀客身影系列”《亂世杆匪王老》《草莽刀客》《雲湧綠林》《從蹚將到將軍》等等,其影響之大之深實屬罕見。蹚將這一社會現象,在民國曆史的發展變化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如果加以傳承和研究,可以有助於深化和豐富民國社會史、政治史、軍事史、文化史的研究。

“老汝州,趟將窩”,為啥土匪那麼多?(一)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白朗、樊鍾秀等蹚將人物所追求的正是被中國人視為最高的道德理想和精神情感,這些人物不僅僅只是兄弟之間的兩肋插刀的情誼,更是堅持民族氣節的大義。百餘年來,有關蹚將的故事傳說延續不絕,早已滲透到人們的言行中,成為當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老汝州,趟將窩”,為啥土匪那麼多?(一)

蹚將的傳說在以河南的平頂山、洛陽、三門峽、南陽地帶已經流傳百餘年的歷史,並且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蹚將文化中的那種不氣綏、不言敗,不屈不撓的精神激勵志著一代又一代人,至今當地凡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仍能說起一些有關蹚將的故事,蹚將文化,已滲透到人們的言行中,如“撈底”、“吃玉米豆”、“掛彩”等很多當地語言,不僅是現代人的口語,更是“蹚將黑話”。七八十歲的一些略有文化的老說得更詳細。但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曾經口頭傳承的蹚將故事也受到巨大的衝擊。隨著這些老人的相繼去世,年輕一代極少有人接續,口頭傳承面臨著斷代的危險,急需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搶救和保護,使前輩人口傳的蹚將文化得以延續下去。(潘運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