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六营永康农场独七营勐底农场驻地永康镇

永康镇位于永德县境北部,地处东经99°23′、北纬24°07′之间,距省政府所在地昆明市746公里、市府所在地临翔区186公里、县政府所在地德党镇22公里。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六营永康农场独七营勐底农场驻地永康镇

东和东南与亚练乡、大雪山乡接壤;西与小勐统镇毗邻;南和西南与勐板乡、勐汞乡、德党镇山川相连;东南与班卡乡、崇岗乡、大山乡一衣带水;北与保山地区昌宁县隔河相望,是永德县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蔗糖原料生产基地、以芒果为主的热带水果生产基地,也是永德县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畜牧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临沧市八大经济开发片区、云南省39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国118个发展和改革试点小城镇之一,属永德县经济发育程度相对较好的乡镇。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六营永康农场独七营勐底农场驻地永康镇

史载,永康古属哀牢地,东汉、三国、西晋,南北朝属永昌郡地,隋为汉地,唐南昭时期在永康坝建拓南城,是南昭国西南方政治、军事、贸易重镇。

元世祖忽必烈十三年(1276年)在永康设镇康路,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永康为镇康府,明成祖永东三十一年(1414年)永康改为州,继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土归流,1908年县治迁德党,元至清末永康为土官承袭统治,传代570多年,民国二年(1913年)省府明文取销承嗣官,并诸杀刀上达,从此结束土司制度。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六营永康农场独七营勐底农场驻地永康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永康隶属一区,1952年5月12日永康傣族自治乡成立,隶属松林区。1958年山区人民巨迁下坝,同年10月27日幸福人民公社成立,后经几次辖区规模变动,几分几合,先后设置为区—公社—区—镇,几分几合,1988年3月永康区改为永康镇至今。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六营永康农场独七营勐底农场驻地永康镇

永康镇有7个行政村位于坝区、11个行政村位于山区。辖区内有一个农场,即勐底国营农场。辖区(含农场)总控制面积532.43平方公里(798645亩),其中农场11.85平方公里(17771亩)。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六营永康农场独七营勐底农场驻地永康镇

永康是一个山坝相连的农业镇。全镇辖区总面积532.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31公顷,坝区面积59.5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9%以上。境内最高海拔勐透山3218米,最低海拔大勐统河与永康河交界处700米,相对高差2518米,年平均气温为20.6℃。全镇共有甘蔗3.2万亩,烤烟6200亩,坚果11万亩,核桃9.4万亩,茶叶0.7万亩,以芒果和荔枝为主的热带水果面积2.3万亩。2017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7万亩。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六营永康农场独七营勐底农场驻地永康镇

永康是发展不平衡的镇。2017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8.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39元,人均占有粮食达697公斤。全镇总体呈现出坝区经济相对富裕,山区较为贫困的发展格局。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六营永康农场独七营勐底农场驻地永康镇

永康是民族聚居的镇。全镇辖18个行政村、195个自然村、216个村民小组,共21737户59834人。境内世居布朗、傣、佤、回、彝、白族等15种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永康、送吐、忙捞、勐底、忙况、送归、热水塘等7个行政村,约占总人口的16%。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六营永康农场独七营勐底农场驻地永康镇

永康是县内重要的交通枢纽。镇位于永德县中北部,距县城22公里,距市府临沧186公里,距昆明746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145公里,是全市离杭瑞高速最近的乡镇,是沿边开放重要的物流节点。境内施孟二级公路、羊勐公路穿境而过,是县内7个乡镇到县城的必经之地。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六营永康农场独七营勐底农场驻地永康镇

独七营勐底农场成立于1955年5月,分布在永德县勐底村周围。

独六营永康农场在兵团撤销后并入勐底农场,成为勐底农场的分场,永康分场二队共有职工群众79户、239人,劳动力137人。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六营永康农场独七营勐底农场驻地永康镇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地属怒江东岸横断山末梢的老别山区。地势东南西高,向北倾斜,形如桑叶。地貌山水相间,横排纵向,坡坝相连。主要山脉大雪山、棠梨山、三宝山。海拔最高大雪山主峰仙宿平掌3504米,是中国大陆北纬24°线以南及临沧地区最高峰;海拔最低南汀河谷户等坝540米及怒江忙兑渡口566米,分别与孟定口岸和龙陵平戛相毗邻。县内河流95%属怒江水系,5%属澜沧江水系,故有“山连东南亚、水通两大洋”之说。其中临境主河流有怒江、南汀河、勐波罗河及大勐统河;境内主河流有永康河、赛米河、秧琅河及麦坝河。县境气候总体属南亚热带与北热带交汇的河谷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两季,春秋常住,但地带性垂直分布典型,小区气候突出。分属北热、南亚热、中亚热、北亚热、暖温、寒温7个气候带,通常分为河谷热区、半山温热区、高山冷凉区3个气候区。热区面积约占总幅员的30%。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六营永康农场独七营勐底农场驻地永康镇

临沧永德临近北回归线,被誉为“镶嵌在临沧大地上的绿珍珠”,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有着最适宜芒果生长的地理和气候自然条件。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芒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三百多年前便有人栽培芒果,现存于大雪山乡南汀河谷、永康河谷的“小香芒”古树,永康端楞的“三年芒”古树等,树龄都在350年以上,每株年产量达1.2吨以上,怒江河谷及赛米河谷地区均有“三年芒”、“小香芒”古树分布。距离县城德党40千米的芒果基地,拥有4万多亩连片高优生态芒果园区,素有“芒果之乡”的美誉。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六营永康农场独七营勐底农场驻地永康镇

1980年,永德县决定在勐底农场发展水果产业,当年即开荒定植160亩。

1982年勐底农场在旧寨沟连片种植芒果360亩;“七五”期间利用世行贷款发展了6800多亩;“八五”(1991—1995年)、“九五”(1996—2000年)期间被列入省级水果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县,共新植芒果13072亩。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六营永康农场独七营勐底农场驻地永康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