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国的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超过德国、日本和美国了吗?

醉意扶风


我就职于一家美资企业,地点在苏州。说实话,苏州可以算是全国排在前三的制造业城市,各种各样的外资企业遍布其中。



笔者曾在苏州的德国、日本和美资企业任职,并且有美国及西欧的海外工作经历,因此对于各国企业的风格感触很深。


谈到高端制造业,想必大家想到的都是机器人、航天航空、宇宙飞船等高大上的玩意儿,其实你们都错了,高端制造业远不止如此。这类行业的显著特征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排放,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因此除了航天航空机器人之外,精密仪器仪表,高精度压机也属于此类。

而笔者从事的行业正和这有关。所以我们来对比一下德国、日本、美国和中国制造的高精度压机。温度要达到400摄氏度,要求公差在2度以内;压力要达到700吨,要求公差在20Kg以内,首先这样的精度要求就刷掉了中国。几乎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可以做到那么高的温度和压力精度,因为中国的钢材质量完全达不到。

对比剩下的德国、美国和日本。最好的当属德国,20年质保,质量超过美国日本几个量级。美国的做工相当粗旷,基本用不到10年。而日本的品质之比中国高那么一点,比美国稍差些。这就是高端制造业的国际排名。


国际社会观察员


老规矩,先给答案:我国高端制造业目前在国际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但是,和老牌制造强国美国德国日本比,还差着一段距离,不过好在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短。


来源: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

从总数量看,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最多三个国家:

美国第一,有126家;中国第二,有120家;日本第三,有53家。


从数量上来看,中国企业正在稳步上升,非常棒!但是,中国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似乎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2018年的500强榜中,美国在IT、生命健康和食品相关等领域存在众多大公司。


中国大陆(含香港在内,不包括台湾地区)为111家企业。13家中国公司首次上榜,它们是:招商局集团、雪松控股、象屿集团、兖矿集团、鞍钢集团、首钢集团、纬创集团、台湾中油、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富邦金融控股、泰康保险集团、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青岛海尔。


看看中国制造业进500强的,有,不多!

海尔是电子制造业的,首钢、鞍钢算是钢铁行业的,基本都是制造业,可大家一看就懂了!中国炼钢水平离日本还差得远。而钢铁行业应该算是基础制造业,目前的水平也当不起高端制造业这一说。


抛开财富的世界500强排行榜,既然说到制造业,就再说说2017年的世界制造业50强国家排行榜!

制造业增加值,中国第一!但注意,这是以量取胜的!


至于题主问的高端制造业。

我理解的是例如:芯片制造、高端电子产品、汽车工业制造、机器人产业等等高新技术行业。

很遗憾的讲,芯片制造,中国和美国差距不小,比不过人家。高通公司目前拥有超过13万项专利,华为固然今年很给力,但整体水平仍然追不上人家。但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是真的。

高端电子产品,目前美国、德国、日本出的产品精密度上,同级别产品要都比国产要强。没法否认,也不用否认!

汽车制造业,毋庸置疑,德国技术比谁都厉害,中国在人家面前还是当小弟吧。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航天技术!这个值得骄傲,必须属于高端!

美国防务新闻网发表文章称,2016年,中国曝光了三大航天技术,分别是反卫星武器、遨龙一号空间碎片清理器,以及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美国航空航天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航天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让美国感到喘不过气来要发狂了。

航空领域也是,中国的力量在逐渐展现!


具体就不列举了,综上所述:中国制造业量上取胜,世界第一!但从高端制造业来讲,专利不够多,技术不够硬,虽然也在大力发展,但和美国德国日本还有一定程度的差距。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中国高端制造业正在飞速发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制造一直在努力前行!


如果觉得纳兰说得有点意思,请关注!谢谢!

作者简介:纳兰说数码,工科毕业,爱玩爱搞机,也深爱写作。关注我,咱们一起聊点有趣的数码产品或者超酷有用的APP。专业建站,专业APP/网站/小程序制作,专业SEO。


纳兰说数码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制造业的产值几乎是美国、日本、德国的总和。但实事求是的讲,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质量上,我国的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距离德国、日本和美国都有不小的差距。中国要推动制造业从低端走向高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先介绍一下,什么是高端制造业,指的是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特指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举个例子,如果衣帽鞋袜属于低端制造业产品的话,那么高端制造业就包括高端装备制造,如大飞机、高铁、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等。在中国制造、甚至高端制造领域,一些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仍没有实现完全自主保障。

目前,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加剧,美国又开始高喊制造业的回归。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提出,美国要“再工业化”,摆脱经济脱实向虚的问题。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后便喊出“买美国货、雇美国人”,希望美国海外企业将生产线搬回归本土生产。日前又针对中国发难,对进口钢铝征收高关税,打贸易战,有分析人士说,特朗普政府针对的目标就是中国制造,终极目标就是要遏制中国的崛起。

美国在高端制造业最大的特色是,在芯片技术领域对全世界的垄断。通讯领域芯片制造专家是高通、而芯片存储领域制造专家是英特尔。目前美国不仅在芯片领域全球领先,而且还在5G、6G领域也已走到了研发的前列。中国之所以制造不出美国那样的芯片,根本原因就在于制造技术中无法提炼出纯度那么高的硅单质。

此外,德国一直是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德国制造质量高,口碑好。德国总理默克尔执政期间,德国顶住“去工业化”的风潮,培育中小企业发展,保住了中小型制造企业作为德国经济基础的地位。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德国也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德国的汽车制造,更是甩了世界任何国家好几条街。

最后再了解一下日本,之前受“神户制钢”等丑闻影响,日本制造业的神话受到一定冲击,但日本的工匠精神依然健在。日本在高科技领域最拿得出手的是高端单反相机,日本有尼康、佳能等等,德国也有徕卡。再比如说机器人行业,全球十大机器人巨头,日本占到了5家,中国仅有一家。此外,在医疗器械行业,日本制造更是拿下半壁江山,另外被美国占领。

近年来,中国高端制造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华为在通讯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科技的前沿,为国争了光。但是,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在美、德、日这些大佬面前显得明显不足,特别是在产品的质量和人性化设计上,还有不小差距。目前,中国制造业也正从“低端制造”慢慢爬向“高端制造”的转型升级阶段,前面既会有挑战,又会有前所未有的机遇。


不执著财经


这个结论我不认可。我们的高端制造业比日本德国还相差甚远。我说这话绝对跟爱国与否无关,我也认为中国高端制造业有了一些长足进步,但说超越日德还言之过早。


简单举一个例子吧,我喜欢摄影,就拿高端单反来说,日本有尼康、佳能等等,德国也有徕卡。中国却一个品牌也没有。

再比如说机器人行业,全球十大机器人巨头,日本占到了5家,中国仅有一家。前几天刚看到一则新闻,日本最新推出的一款机器人震撼了世界。他不但全身都是肌肉而且还有着出汗的功能!全身上下靠着108个电机驱动以及由新材料打造而成的肌肉来保证机器人完成所有的动作。根据设计者的介绍,这个机器人的身体灵活度是人类的6倍。网络有这样一个视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度娘”一下。


这些不仅仅是些个例,包括高精度的数控机床等在内的很多高端产品我们都生产不出来。日本、德国的高端制造业以做工优良,品质上乘而享誉全球,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多年工业化技术和人才的积累,也缘于他们世代传承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在于他们永不停息的创新意识以及在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巨大投入。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制造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他们。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华为,华为仅仅用了30年,就从无到有,从0到5216亿收入,从微不足道的小公司到全球前100强。与之相对应的是,华为的全球研发投入中国第一、全球第六,超越了苹果。

因此,照这个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高端制造业也会后来者居上,像“中国制造”一样成为高端制造业的执牛耳者。


无坡居士


如果仅从制造业产值上看,确实我们已经超过了美国、日本、德国这些国家。2017年我国制造业产值达到3593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高达28.57%,比美国、日本的制造业产值总和还要高。

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制造业目前仍然处于大而不强的地位。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我国与美国、日本、德国这些制造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少的差距。就不久前的中兴事件,受到美国的制裁,整个公司几乎陷入“瘫痪”,大部分业务受到影响。这也暴露出没有核心技术,就要受制于人的局面。

像美国、日本、德国这样的制造业强国,它们处于产业链的顶端,其生产的东西大部分都是附加值高以及科技含量高的产品。2017年《全球制造业500强》中,美国以133家的上榜数量位居第一,第二名的则是日本,有85家。美国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处于全球制造业强国的第一阵营。

近年来我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我国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相信未来我国制造业将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锦绣中源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弄明白下什么叫做高端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的高端装备制造包含10个重点领域:包括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领域没有提到,那就是半导产业(芯片)。

虽然最近几年我国制造业发展非常迅猛,在很多领域的产量都达到世界第一,但是产量高并不代表着我国在高端制造业就厉害。实际上目前我国高端造业跟美国、德国、日本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跟荷兰、瑞典、挪威、瑞士这些小国家都有较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的制造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业

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在2010年达到3万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而从2010年到现在,我国的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制造业产值连续多年霸占全球第一。比如201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已经超过30万亿人民币(大约是4.3万亿美元),占世界造业的比重接近30%。

尽管目前我国制造业产值位居全球第一,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里面大部分都是一些中低端制造业。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已经踏上了低成本产品到高端产品的升级之路。然而,由于中国的体量问题,目前不同部门的现代化水平差别显著,部分优秀制造商与低端制造商之间的差异更是惊人,因而拉低了整个国家准备程度。

目前我国在高端制造业,特别是高精尖行业跟欧美日仍然有很大差距

其实目前我国高端造业的产值也不低,2018年高端制造业的产值大概是8.5万亿人民币左右,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大概是28%,乍一看还是挺不错的。而且事实却是也不错,目前我国在很多高端制造业的制造水平却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这点不可否认。

但我国在高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以及高精尖技术上仍然跟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目前很多高端制造业的核心部件都需要进口(大部分与负荷、速度、精度、腐蚀等因素有关的都依赖进口),比如发动机,芯片(处理器,DRAM,闪存,基带芯片,功率放大器,数模转换,射频器件等等),光刻机(主要是高端光刻机),精密仪表(目前我国实验室使用的高端科研仪器,以及80%的CT高档监视仪、85%的检验仪器、90%的超声波仪器、磁共振设备、心电图机基本都是国外品牌),数控机床(其中高档数控机床70%~80%都依赖进口),汽车自动档变速器、无级变速器专用链条和钢带(95%依赖进口)等,甚至在高端设备上的螺栓几乎100%进口。

甚至连我国最引以为傲的一些高端制造产业其实一些关键部分也需要进口。比如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生产国,但是我国却不能生产出高端的手机屏幕,目前高端手机屏幕被韩国的三星+LG以及日本JDI+夏普(鸿海),目前苹果手机的屏幕都来自日韩,中国的显示面板厂家还没有能打入苹果的手机供应链。

而另一个让我国骄傲的高铁,其实关键部位也依赖进口,比如高铁齿轮传动箱90%依赖进口,而制动装置100%依赖进口。

所以虽然目前我国的高端制造业产值也挺高的,但是核心的技术很多都依赖进口,因此高端制造业基本上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目前我国高端制造业90%的企业都是进口国外零部件,很多企业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虽然我国高端制作和欧美日有差距,但是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高端制造业不是短时间之内就可以做到,他需要有一定的积累过程,很多发达国家的高端制造业也不是一两天就可以搞起来,而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中低端制造向高端制作过渡的关键时期。

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目前我国在部分领域的高端制造业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甚至是领先水平,比如高铁、特高压输电、卫星发射、新能源汽车等。还有一些产业也逐渐跟发达国家拉近距离,比如在芯片制作上,中芯国际14nm工艺已经进入客户导入阶段,长江存储也具备了64层NAND FLASH生产能力等等。

总之,目前我国高端制造业跟欧美日仍然有很大差距,但是我国进步明显,这种差距正在缩小,我们相信未来我们在高端制造业上肯定进一步缩小和这些国家的差距。


贷款教授


我国制造业用几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这么形容进步可能一点不夸张,但是差距仍然非常大。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航空发动机、芯片、尖端医疗器械等附加值极高的关键领域。

汽车是工业之母,产业链之大、产值之高、辐射之广,绝不是哪几个制造业行业加起来能比的,新能源汽车可能在十年内从性能、成本、驾驶体验等关键方面取得对燃油车的绝对优势,目前有纯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等多个技术路线,电动车路线大概率会胜出,当然不是氢燃料电池技术不行,而是日本领先其他国家太远,中美欧会掏万亿建无数加氢站去鼓励日本技术收割自己吗?混合动力只是个过渡,技术难度还甚于纯电动,所以中美欧目前的重点都是纯电动,纯电动的关键是电池,这也是目前燃油车吊打电动车的原因,电池成本太高,我国目前最先进的电池厂商宁德时代能做到1400元/kwh,而特斯拉和松下的联合电池厂能做到900元/kwh,单位能量密度比宁德时代高30%以上,看起来很吓人,电池技术提升是非常快的,或许两三年后宁德时代就能追到特斯拉现在的水平。



汽车正在发生的革命就是无人驾驶,这方面的技术差距可能比电池还大,谷歌和博世排在最前列,谷歌的无人驾驶项目从十年前就开始了,总实测里程超过600万公里,期间只发生过11次轻微事故,谷歌在加州的自动驾驶车队在过去的一年中共行驶了 352545 英里,但只发生了 63 次需要人工介入的状况,百度在加州的车队共行驶了1971次,人工介入43次。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靠着用户已跑了上亿公里,但是特斯拉的只能算辅助驾驶,与谷歌百度一步到位要实现的无人驾驶有本质不同。德国博世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拥有的无人驾驶相关专利最多,优势尤其体现在传感器方面,而传感器是无人驾驶最关键的硬件,没有眼睛怎么无人驾驶,正在快速迭代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车载摄像头,同时大力研发激光雷达和无人驾驶系统。

工业机器人以日本和德国技术最强,四大工业机器人厂商,日德各占两家,工业机器人三大关键技术: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国内企业尚不能完整掌握其一,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60%是外资份额,附加值高的多关节机器人90%依赖进口。



能造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的只有中美俄,能造民航大客机发动机的只有英美,其中美国远远领先其他国家,尤其是军用发动机,领先我国列装的太行发动机三十年,太行发动机目前还胜任不了单发战斗机的发动机,故障率偏高,民用发动机处于研发起步阶段。

芯片号称工业的粮食,平时用的手机、电脑都少不了cpu和存储芯片,2017年全球手机和电脑出货量分别是14.62亿和2.8亿台,可以想象芯片市场空间该有多大,存储芯片40%的产能在三星,韩美占据了存储芯片80%的产能,我国每年进口的存储芯片价格超千亿美元。目前国内紫光的闪存能实现32层技术,只是实验室样品,量产之后良率是否有保证不得而知,与三星、美光、英特尔的64层技术技术存在代差,而且国际厂商正在研发的是96层技术。



我国目前在航天、计算机、高铁、量子通信研究等处于世界前列,制造业总体附加值与美日德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取得的经济进步堪称人类奇迹,应该为此足够自豪,但是这与超越美日德是两码事。


八戒做梦都想看的财经


说起中国的制造业,想起一个春秋末期的一个传说典故,名字叫“三王墓”。

在春秋末期越国有一个制剑大师叫做欧冶子,他的工匠精神十分厉害,曾经遗留下许多名剑在世间,而欧冶子收了吴国的干将为徒,并把女儿莫邪嫁给了干将。

干将得了欧冶子的技术精髓,又遇到一块浑然天成的好料,这时候当时的楚王听说了这件事,就下令让干将造剑与他,干将知道好材料需要精心打造,就用了三年的时间造出了两把剑,一把雄剑“干将”一把雌剑“莫邪”,这两把剑是干将耗费了自己所有心血得来,遂将其中一把献给楚王,另外一把交给莫邪。

匠人一旦达到顶级必然会出些启示,干将知道造剑时间太长,此去凶多吉少出发前就嘱托莫邪让儿子将来为自己报仇,果然楚王因为时间原因大怒,将干将用莫邪砍掉头颅。

若干年干将之子赤成人,莫邪将为父报仇之事告诉孩子,并在松木中取出宝剑交给赤,可是赤身单力薄无法实现愿望,郁郁寡欢整日痛哭,一个路过的壮士得知此事非常愤慨,于是告诉赤,愿意为它去刺杀楚王,但是你要把头砍下我把剑一起献给楚王,并用计替你报仇,赤,死。

楚王得知壮士拿着雄剑与干将儿子的头颅来见,就允许,没想到赤的头颅瞪着眼睛看着楚王,壮士出计谋让楚王下锅煮烂头去怨气,三天未烂,壮士诓骗楚王到锅边好言安慰赤之头,楚王中计被壮士一剑将头削入锅中,壮士知道自己命将不保,也将自己的头削下,群臣之后大惊,为楚王的暴戾感觉羞愧,也为干将之子与壮士的行为叹息,最终把三人头颅合葬,被成为“三王墓”。

中国对于制造业自古就有匠人精神,在近代由于元明清对于技术发展不够重视,闭关锁国严重,让西方工业革命有了先发的优势,尤其德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工业制造技术突飞猛进,在强大的压力之下迸发了巨大的潜力,获得了先发的优势,在市场经济下头部通吃,后进者需要用更大的毅力和工匠精神来追赶。

信息革命到来并迅速普及,人们的娱乐节目越来越多,制造业后发的中国年轻一代不愿意做枯燥乏味的制造业,这也是无奈的现状,而在越来越快节奏的今天,成本高涨的年代,要想做到精益求精的好产品,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儿。

日本的制造业曾经非常辉煌,又因为战争成长起来的技术基础,但同时它没落的原因也是因为匠人的精神使得成本很高,所以无法与中国竞争,对于一个好的产品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研发和实践,中国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国家,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在市场化的竞争中,有些力不从心不能处处领先世界,这也是制造业的困局,西方发达国家先发的高科技技术又对中国封锁,感觉好难好难好难,不过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永远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精神。

无论前路有多漫漫!必定会越来越成功。


七色慧


首先一点咱们中国的制造业是跟美国对比,才能正确看待中国的制造业水平,因为美国制造业部门齐全,各方面都处于顶尖水平,这个确实有非常大的差距,第一就是发动机技术,美俄两国在发动机技术依然领先中国几十年,中国的水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国家也非常重视这一点,中国已经在努力追赶,差距也在缩小,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咱们就能赶上去。



第二就是精密机器设备,这些东西中国也能生产出来,但是精密度赶不上去,还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要,所以也只能暂时选择进口国外的。

第三就是一些特殊材料,如特殊钢材这点日本美国比较先进,中国依然需要进口,这一点还需要忍耐,相信不久就能赶上去。


第四就是芯片,现在被高通所垄断,中兴事件就是因为芯片被美国所敲诈勒索,也给中国提了醒,国家也非常重视芯片研发,如华为已经生产出满足需求的麒麟芯片,其他科技公司也在抓紧研发,虽然还有一定的差别,我想用不了多久就能摆脱这个困境。

还有工业机器人,精密光学硬件,精密仪器,医学仪器,汽车制造等目前中国跟国外还有差距,已经在处于追赶状态。

但所幸的是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产业链,虽然技术上还有差别,但还能制造出来,而且在高铁,航天,核电,互联网,物流,基建,云计算,通信,全球导航系统,量子卫星等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甚至做到全球第一。如果从整体实力来看和日本,德国法国,瑞典等传统制造业强国处于同等水平,但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产业链,这是这些国家所不敢想象的,不能因为这些国家某一方面比中国强大就否定自己的成就,这显然也是对那些身处制造业的工作者不尊重,我们在这些方面的进步应该归功于他们的辛勤工作才换来的,如果我们真有那种恨铁不成钢雄心,那就从事这一行业吧,为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甲乙丙丁戊


作为一个国人,首先一点要有为自己的国产而自豪的心,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一边买国外的产品,一边去喷自己的国产不行。还说什么美其名曰,国产本来就差很多,我花钱了就是要买好的。你它妈买国外产品就买,没有谁去说你,你的钱是你找的,你有权买谁的,可你去买国外的产品,不买国产,你就没有权力再来喷国产的不好,因为你不买就不配来喷。作为一个国人的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工业只有短短几十年,从无到有,到强,而且全面,我们的国产真的不容易,我们应该给我们的国产一点时间,更应该给他们支持,如果我们自己国人都不支持,去希望外国人来支持他们吗?他们没有我们国人的支持,他们又如何把产品卖出去,变成资金再去研究,再去做一步步做得更好,如果没有资金的投入,又如果谈超越国外的产品,靠嘴吗?你们在喷国产不行的时候,你问过自己的良心没有,你有没有支持过他们的发展。国产的就算比不上国外的,我承认,但只要我们去买他的,用他的,我们就会相信,总有一天,国产就会超越国外的。只要我们每一个国人都有这样的心去支持国产,我们的国产能不超越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