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拼多多怎麼做——類目排名關鍵詞排名邏輯全解析

現在拼多多因為沒有淘寶那樣的生意參謀,所以其實每個賣家都不知道流量到底從哪裡來,哪個渠道流量多哪個流量渠道流量少。

我經過一系列的測試以及分析目前把流量渠道給解刨開

如果你不上活動的還有推文這些,那麼你的流量渠道大概是分為三類

1:類目流量

這是最大的流量來源渠道,拼多多實際上也是把大部分流量導向了類目,大家可以看下面兩張土,首頁上方,拼多多將流量導向類目,搜索界面,還是將流量導向類目。實際上和最開始的淘寶一樣,類目流量是大頭。

拼多多怎麼做——類目排名關鍵詞排名邏輯全解析

拼多多怎麼做——類目排名關鍵詞排名邏輯全解析

我做過一個測試,兩個商品類目排名分別是12和16,主關鍵詞排名分別是3和4。為了測試效果,我將兩個產品的主圖換成一樣,同時降低排在第四位的關鍵詞坑產,將他排名降低到18位左右(時段會有上下波動)第二天再看訪客,訪客其實並沒有少太多,那麼其實也就是說少掉的訪客差不多就是關鍵詞下降導致的減額。

當然我這個測試不算嚴謹,不過也能從側面推算關鍵詞流量不大。我測試的是標品,服裝品類沒有做過測試,目前只聽別人說服裝品類的搜索流量還行,因為某個朋友因為大詞掉了後(類目沒怎麼掉)流量劇烈下滑。

類目排序規則:

類目排序很簡單粗暴,就是主要考核坑產,24小時坑產,72小時坑產,30天坑產。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但是請注意,是有效坑產。

關於有效的這個問題我上篇帖子已經說過一次,這裡我再說一下。其實任何平臺計算權重的時候都是分為有效和無效,給你前臺展示的時候會有效無效一起展示,就像你淘寶刷單,你刷可能不抓你,也照樣刷進去多少顯示多少,但是就是不給你排名。就是因為後臺判定刷單的那些銷量是無效的。一般來說,平臺不會去告訴你哪些有效哪些無效,因為要是告訴你了,你就能很快找到辦法踩中有效點,那你等於就破譯了它的搜索邏輯。但是拼多多有個BUG,你報名活動的時候會提醒你,需要XXX有效評價才能報名這個活動,它的有效評價的解釋是剔除下單異常,支付異常,物流異常後的訂單。實際上就是告訴你說有效評價才是有效銷量。所以其實只要你的銷量有效排名是漲得非常快的,我給你看一張我排名情況,基本上都是三天擠進去類目前20。需要操作的銷量也很少。

拼多多怎麼做——類目排名關鍵詞排名邏輯全解析

拼多多怎麼做——類目排名關鍵詞排名邏輯全解析

2:關鍵詞流量

目前拼多多來說的話,長尾關鍵詞流量及其及其少,這個可以用軟件看搜索熱度。所以要做拼多多搜索直接去懟大詞,不用像做淘寶,先小詞再中型詞再大詞螺旋。沒有多大意義。

關鍵詞排序規則:

基礎權重+關鍵詞權重

基礎權重:你可以這樣理解,類目排名決定你關鍵詞排名的下限。要是類目排名高,關鍵詞其實低不到哪裡去。

然後就是關鍵詞權重,關鍵詞權重主要考核的也就是這個關鍵詞的24小時坑產,72小時坑產,1小時坑產,30天坑產。影響由大到小。其他的點擊率什麼的也會考核,但是我一直不關注。

如果把排名比喻成一場考試的話。

那麼當平臺商品數量較少的時候基本上就只考:坑產,點擊率,轉化率。

這三項我們可以把它比喻成語數外,當平臺商品多了之後一般就會引入一個機會排名機制,淘寶稱之為上下架權重,因為如果不引入這個規則,那些新品永遠沒有機會去參加考試!

等平臺體量再大一點的時候,那考試的科目就會變多了,什麼物理化學生物啊,變態的還要考體育,比如淘寶排名考試就考得很多,評分,訪客價值,收藏加購率,停留時間,訪問深度緯度數不勝數。但是排名是考總分的,有些孩子偏科,語數外能考滿分,所以哪怕他其他科目得0分,她的排名依然不錯。

但有時候因為教育局主抓英語了,那很有可能把英語從150分變成300分,語文從150分降到50分。這就是為什麼去年淘寶上半年玩坑產的可以玩出黑搜,因為他分值大!這個時候英語不好的同學就慘了,例如那些客單價低的孩子,雖然點擊率轉化率都高,但是總分還是低!

目前來說拼多多排名考試還是比較簡單的,像小學一樣,只考語數外,那些體育社會生物(點擊率,收藏率,等)都只能說是加分項。只要你把主要項考好,排名就不用發愁。

另外,目前拼多多也引進了機會排名制,但我也確實不知道是7天上下架那種 還是怎麼回事。對標品基本上沒有太大影響,非標品其實只要主要權重大,影響也不會太大。

3:場景流量

其實就是淘寶的定向流量,目前這個流量無法估算,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流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