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馬自達CX-5召回4.56萬輛 逼近全年銷量

近日,一則長安馬自達召回公告引發業界廣泛關注。自2018年6月12日起,長安馬自達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計劃召回2016年5月30日至2017年3月24日期間生產的CX-5汽車,共計4.56萬輛。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2017年CX-5全年銷量僅為4.96萬輛。這意味著由於存在嚴重質量隱患,長安馬自達一口氣召回了近一年銷量數額的CX-5。自此,困擾部分CX-5車主多年的問題終於有了說法,然而為了這一刻,長安馬自達車主已經苦等了4年之久。

馬自達CX-5召回4.56萬輛 逼近全年銷量

召回數逼近全年銷量

馬自達CX-5“帶病跑”四年

據馬自達方面表示,本次召回範圍內車輛由於供應商製造原因,轉向器小齒輪熱處理回火不充分,在長期使用且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轉向器小齒輪損壞,影響車輛方向操控。

按照官方表態,長安馬自達宣稱相關質量問題“禍起”配件供應商。對此,業內普遍認為,馬自達在對供應商產品質量的監督和把控上能出現如此惡性事故令人費解。

“一輛車能夠進入召回程序,說明該車型具有相當大的安全隱患和質量問題。”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轉向器是汽車轉向系統中最重要的部件,製造缺陷將導致車輛可能無法正常轉向甚至失效,後果極其嚴重。“而長安馬自達CX-5本次有超過4.5萬輛車存在這樣的安全隱患,危害結果可想而知。”

對於主打高可靠性、高操控感的長安馬自達品牌來說,此次召回對品牌創傷不淺。然而,據記者瞭解,關於“CX-5轉向缺陷”相關問題,實際上早在2014年間便有消費者向相關論壇、網站投訴反應過。

彼時,有車主反映遇到轉向突然變輕或突然變重、打方向分配力量不均勻等問題,引發了很多車主的共鳴。不過遺憾的是,絕大數車主並不能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最終回應。

記者注意到,上述投訴帖累計閱讀量高達7萬多,在帖主發現問題後,已聯繫4S店尋求幫助,長安馬自達方面通過售後、公關等渠道,也早已知曉CX-5轉向問題的存在以及嚴重性。儘管如此,官方企業卻始終不做表態。直到4年後的6月12日,終於以一紙召回公告的方式,直面民間呼聲已久的“轉向缺陷”。

為此,《證券日報》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致電馬自達客戶服務中心官方400服務熱線並進行諮詢。對方表示:已收到廠商召回通知,部分車型的召回已啟動。此外,據從馬自達授權經銷商方面得到的消息,經銷商門店也即將實施維修。

戰略失策品質失控

銷量下滑明顯全年目標無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轉向問題,CX-5的其他品控問題也頻頻“爆雷”。根據汽車投訴網顯示,截至目前,關於馬自達CX-5車主投訴高達95條之多。其中包括新車抖動、座椅故障、轉向器異響、變速器跳擋、天窗漏水等多項故障。

在電氣設備方面,三元催化器故障、發動機故障燈亮、點火線圈故障、倒車輔助系統故障,發動機啟停系統故障,導航系統死機等亦有案例。相比長安馬自達目前的銷量來說,如此投訴量著實驚人。

作為CX-5的車主,來自江蘇無錫的李先生就因為變速箱嚴重的升擋遲鈍,屢屢遭遇車輛罷工。“從新車到手就一直有這樣的毛病,提速非常緩慢,要好幾腳油才能升到80碼。有時4擋時踩著油門3000多轉了就是不升5擋,偶爾又亂跳擋。”對此,李先生直言“馬自達三大件盛名難副,變速箱問題太多。”

無獨有偶,有河南商丘劉先生投訴表示,其2016年6月份行駛14000公里後,其馬自達CX-5出現低速卡頓衝擊嚴重。故障一直持續了三、四個月時間,期間多次到店配合維修檢測,終於在行駛19990公里時解決。但到了26500公里時故障再次出現,並且有加劇的現象。

“之後4S店維修工先是稱經理不在不能斷定問題原因。等第二天經理來電話又說卡頓是我心理原因造成的。”劉先生稱,4S店起初已經承認檢測出問題,就因為解決不了開始推諉,又說是我心理原因,又說是不良駕駛習慣導致。“明明承認問題,卻不給修,每天開著問題車真的是心驚膽戰。”

記者注意到,2017年,長安馬自達執行副總裁周波曾對外公佈,當年的銷售目標定位30萬輛。最終是長安馬自達2017年全年銷量僅為18.5萬輛,相當於只完成了目標銷量的六成。

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6月份,長安馬自達銷售1.21萬輛,與2017年同期的1.63萬輛相比下跌25.6%;今年前6個月,長安馬自達累計銷售新車9.02萬輛,同比2017年的9.10萬輛基本持平。不過就全年31萬輛的年終目標而言,長安馬自達目前完成量不足三分之一。

從國內汽車企業的整體情況看,多數車企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對單一產品的依賴程度。而長安馬自達的銷量基礎仍僅靠昂克賽拉和CX-5兩款車型在苦苦撐著。

翻開長安馬自達2017年的銷量數據表,不難發現,旗下昂克賽拉的銷量佔比達到長安馬自達全系車型的72.34%。而CX-5在品牌號召力本就不如其他日系品牌的情況下,還要承受來自CX-4的價格競爭,以至銷量常年不溫不火。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國內的眾多合資企業中,近年長安馬自達發展日漸式微,這也讓馬自達在華戰略遭受質疑和挑戰。在擁有獨特發動機技術和外觀設計的基礎上,馬自達還需繼續擴大自身產品多樣性以及產品夯實產品質量。唯有如此,人們在提起日系車的時候,或許才能想起馬自達,而不僅僅只有如今的“兩田一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