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评价申凤梅的越调,和她的弟子们?

傲天苍星102


越调是河南南阳梆子从清朝乾隆年间形成的一个变种,主要演奏乐器是象鼻四弦,又称“四弦戏”,主要流行在河南省南部、东部,湖北省的西北部,陕西省的东南,安徽省的西北部分地区。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申凤梅老师,是一位成绩卓著越调表演艺术家,以“活诸葛”蜚声剧坛,在近200个传统、现代、新编剧中,扮演过生旦净丑等各种行当角色,可谓“生旦不挡,悲喜咸宜”。老一辈革命家、国家领导人都多次观看她的演出,她自筹资拍摄的电视系列艺术片《诸葛亮》,给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申凤梅用一生塑造了6个“诸葛亮”形象,尤其是在《诸葛亮吊孝》、《收姜维》中的诸葛亮艺术形象深得观众好评。


申凤梅老师的弟子有申小梅、黄兰等,申小梅,是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老师的亲授弟子,曾获得过中国戏曲“梅花”奖。申小梅潜心习师,博采众长。天赋异禀,成为继申凤梅之后的越调又一代表人物。

申凤梅老师收了8个徒弟,依次为田发根、黄兰、徐广芝、李金枝、杜朝阳、方玉兰、杨艳丽、赵玉霞(申小梅)。皆得大师真传,都是优秀的越调表演艺术家。


诗人的眼睛83314


越调是河南公认的第三大剧种。越调之所以广为人知,与越调大师申凤梅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这样说,是申凤梅将越调这个稀有剧种登上了大雅之堂,将越调由名不见经传的稀有剧种广为人知。

申凤梅,出生于漯河临颍县。10岁开始学艺,终年68年。一生热爱越调,唱响越调,传播越调。她戏路宽,驾轻就熟,特别是驾驭长段,更称得上一绝。称越调的奠基者也不为过。由于在越调领域的突出贡献,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观看了她的演出。已故著名作家老舍有诗云:东风骀荡百花开,越调重兴多俊才,香满春城梅不傲,更随桃李拜师来。她的艺术形象体现在对诸葛亮的成功饰演上,代表作品有《收姜维》《诸葛亮吊孝》等。

申凤梅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退休后本可安享晚年,仍执着于传播传统戏曲,同时也较为注重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她先后收的弟子有田发根、黄兰、徐广芝、李金枝、马兰、方玉兰、杨艳丽、申小梅等。在申凤梅大师的影响下,如今,申小梅、何全志、陈静等越调演员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河南人河南戏


申凤梅是河南越调最具重量级的大师,没有之一!

想当年,河南越调能够六进北京演出,轰动北京文艺界,引起了社会名流、作家、戏剧家、京剧大师等众多名人的关注,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申凤梅。


可能有的人会讲,这是跟河南越调好听程度是有关系的,应该有那么一点,但是关系不大,要知道那几年,全国的各种地方戏曲都去北京汇演,优秀剧种不在少数,但是唯有河南越调能做到六进六出。

这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申凤梅的老生,演的那是惟妙惟肖,沉稳大方,唱腔老练。

甚至很多国家领导人都看过她的演出,因为她演的诸葛亮形象真实贴切,周总理还亲切的称呼她为“活诸葛”。

申凤梅在越调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申凤梅在北京的演出,以及后来拜京剧四大须生之首、民间京剧三大家之一、“马派”创始人马连良为师,直接打响了越调在戏曲界的名头,为越调的发展,贡献出了极大的力量,这一点,是其他越调名家无法比拟的。

申凤梅大师一共收了9个弟子,分别为田发根、(1962)黄兰(1962)、徐广芝(1962)、李金枝(1963)、马兰(1979)、杜朝阳(1980)、方玉兰(1984)、杨艳丽(1990)、赵玉霞(1991,艺名申小梅)。

其中,田发根现在为国家二级演员,曾经也跟着申凤梅六进北京演出。现在已经退休,他的演唱内敛、深厚,尤其是他演的鲁肃,至今很难有人能够超越。

黄兰、徐广芝在文革之后转行,现在也已经退休了。

李金枝现在已经去世,不过她深得申凤梅大师的传承,在一次扮演中,因扮相和唱腔过于神似申凤梅,被工作人员误以为是申凤梅,还把电视台的字幕打错了。

马兰是国家一级演员,获得过全国“红梅杯”一等奖。

杜朝阳后来因为嗓子问题,改唱曲剧,现在也已经退休。

方玉兰是郑州越调剧团演员,后来因为剧团解散,不知道详情。

杨艳丽是扶沟县越调剧团演员,现在还活跃在越调的舞台上。



申小梅是申凤梅的关门弟子,也是这九个弟子中,最为出彩的一个,现在为国家一级演员,河南越调剧团团长,河南省剧协副主席,梅花奖获得者。

总体来说,申凤梅的弟子们,也为越调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尤其是马兰跟申小梅,在越剧历史上也闪闪发光。


魏青衣


在越调艺术圈里,甚至在河南,在全国,申凤梅是当之无愧的大家,其成就自不必多言,唱腔大气,声音浑厚,是越调创宗立派的人物,大师的徒弟中,田发根和大师戏路不同,八十年代初,马兰通过电影李天宝的艺术形象让观众熟知,通过《明镜记》中两人前后扮演的李世民对比不难发现。马兰显然没有申凤梅大师的大气,霸气,演小生戏还行。然而,自李天宝,李世民艺术形象后,马兰几乎销声匿迹了,到九十年代才又出现扮演的薛平贵,但唱腔大不如以前。申小梅,早期是最贴近大师唱腔的一位徒弟,但由于年龄的原因,也渐渐失去申派韵味,尤其是说话语速太慢,只有大师粗狂,没有大师沙哑穿透力。还有一个杜朝阳,在电影《白奶奶醉酒》看过。


撞南墙不拐弯850


申凤梅是河南越调大师级别的人物,是人民艺术家,与毛爱莲大师撑起了越调的一片天。

代表作有《李天保娶妻》,《收姜维》,《诸葛亮吊孝》等等,其中《收姜维》四千岁这个唱段的流传度可以说是在中原大地家喻户晓。



申凤梅一生的舞台实践证明她是一位戏路宽广、功夫全面的演员。她表演真实,动作稳健,吐字清楚,以声带情,行腔婉转,声音宽厚有力,质朴豪放,形成了独特的申派艺术。她使一个程式简单、表演粗糙的民间小戏发展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剧种,将越调艺术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申凤梅最为代表的弟子就是申小梅,在传承申派艺术上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积极的推动越调的发展与创新。



申凤梅无疑于对越调是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之一,越调成全了申凤梅的艺术生涯顶峰,申凤梅也造就了越调发展的另一个巅峰。


豫剧天天看


刚看题目,以为是越剧,读完网友们的文章才知是河南一种䂊剧和秦腔的结合。

豫剧和秦腔都以高亢,激昂,婉转的强烈对比闻名,犹如当地口语:"中"。简洁干脆。申风梅老师既然是该剧的发扬光大者,肯定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须生戏如诸葛亮,鲁肅等,都须风格沉郁,沧桑,把控难度很大,而申老师能炉火纯青的演技,令人大加赞赏!

祝该剧兴旺发达!


良人执戟2


虽不是河南人但从小就喜欢申凤梅的戏,《收姜维》、《诸葛亮吊孝》,很多段子都会唱。没有申凤梅我可能压根就不知道越调这个剧种,申凤梅是越调空前绝后的大师,这和她天生的条件和自身的努力分不开的,大师已去空留其声,她的这些弟子差的太远,这也是一个遗憾。


江南春lhl


对于越调,本人知识有限,只能简单回答:

越调,起源于乾隆年间,和豫剧想比较晚。越调和豫剧应有一定缘源,也是从秦腔和后来的“南阳梆子”演化而来。

最早“认识”申凤梅先生(尊称),是看了一部戏曲电影《诸葛亮吊孝》。戏中的诸葛亮扮相俊雅,声调苍劲有力豪放,目光犀利,才思睿智,感觉其就是心目中活生生的诸葛亮,从影片字幕中才知道,表演者是申凤梅先生。申先生曾率团在六三年进京演出,后拜马连良大师为师,并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和赞许。

申派唱腔淳朴雅致,对于有悲剧色彩的曲目,感觉更是其“拿手好戏”,唱腔苍劲,沧桑,“哭,苦”味十足,表现力极为强大,刹那间就能把观众“带进”戏中。

申先生的弟子,有田发根,黄兰,李金枝,等,曾收马兰为徒。目前,越调和其他戏曲一样,“被”边缘化严重。演出少,演员青黄不接,如不及时“挽救”,将会面临灭绝的境地。期盼国家大力扶持,保留发展这个曾辉煌一时的剧种,让其发扬光大,继续为人民服务。


诗书棋酒


申凤梅大师的唱腔。无人能及?越调大师的称号当之无愧!只不过大师去世过早甚为遗憾。人间失去申大师,天堂从此不寂寞!申大师的传承人申小梅依钵向传。唱腔也挺高昂。神似申凤梅。除了诸葛亮吊孝,收姜维外。她演的老子也很有名气?




顺其自然65491946


张秀卿 申凤梅 毛爱莲 十足的越调大师 人民艺术家,申老师的传人申小梅个人觉得前几年还是很喜欢她的,最近几年不知怎么回事感觉他的嗓音太过了,尤其是排演了越调老子以后,觉得她的嗓音太过于浑没有了那种潇洒的感觉了,不知道是刻意的改变还是怎样。现在感觉她都不如她的徒弟襄县剧团的张秋香老师,听说当年申老师还健在的时候张秋香老师差点就拜了申老师,由于一些原题没拜成,如果拜师成功了个人感觉她一定是"申后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