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何直到二战末才意识到步枪威力过剩?

綠銫地帶


步枪威力过剩的问题并不在于步枪本身,而是机枪、大炮、坦克、飞机的进步,压缩了步枪的使用空间。

在一战以前,机枪和大炮还没有发展到后来那样丧心病狂的水平,飞机也仅仅是实验品。在炮火和机枪还不密集的时代,步枪也是战场上的主力。在两军拿着这步枪对射的情况下,谁的威力更大,谁打的更远,谁打得更准,谁就具备优势。

一战开始,由于战争的刺激,大炮、飞机开始飞速发展,到了二战,地面战场,炮弹造成的伤亡已经达到了80%。到了我们对越自卫反击战,炮兵对敌军造成的伤亡达到了90%。美军方面更是有轰炸机的加持。这里就能看出来,战场上飞机和大炮造成的伤亡呈直线上升趋势,而普通步兵用枪械对敌方造成的伤亡则是呈直线下降趋势。

枪的业务首先是被飞机、大炮抢走了一大块。发现敌军,首选就是炮弹覆盖,飞机轰炸。这样留给步兵发挥的空间就越来越小,作战距离也是越来越短。前方500米已经被炮火覆盖,你再往里射两颗子弹......

其次是一战开始,以马克沁为代表的机枪大出风头。马克沁曾经一天打死了6万英军。这样一来,机枪就成了步兵的战斗核心,步枪沦为机枪的辅助。

二战中德军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的步兵班火力核心就是机枪,用机枪打输出,其他步兵都是负责机枪安全的。

二战末期,美苏为代表的军事强国,在飞机、大炮、坦克、机枪方面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威力的步枪就越发显得不合时宜了,也就是所说的威力过剩。通过炮火封锁、接近坦克、威胁到机枪的敌人,肯定是距离已经非常近,出现得非常突然。这时候,需要的不是射程远、威力大,但反应速度慢的步枪。而是轻便灵活、快速反应、火力猛烈的步枪。

当然,最先拿出解决方案的是德国,他们研制成功了7.92×33毫米步枪短弹,与标准的步枪弹相比,减少了装药,弹头也更轻。这样一来,有效射程确实减少了。但步枪发射的后坐力也大为减小,方便步枪实现连发射击。

在中间型弹药的基础上,德国顺势推出了StG-44暴风突击步枪。这款步枪曾经在苏德战场打得苏联人怀疑德军是不是人手一把机枪。

二战的作战模式也影响到了步枪的发展。

一战以及以前的战争属于:静态战争。大家趴在战壕里对射。再不就是你冲锋我趴在战壕里、我冲锋你趴在战壕里,在这样的作战模式下,步枪需要尽可能远的射击,射得准,把敌人击杀在战壕里或者击杀在半路。

但到了二战,德军给大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闪电战、动态战争。到了战争后期,苏军更是把大规模纵深穿插、分进合围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动态战争的模式下,两军的遭遇会更加突然,不可能像一战那样,两军在战壕里对射半年。在运动战中、坦克集团混战、巷战,步兵越来越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远距离安静的对射。都是敌人突然出现在近前的混战,这时候,端着发射全威力弹药的栓动长枪也就变得越来越不合适。


锐度何老师


步枪威力过剩!我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威力过剩?可以用我们的一个成语很好的解释一下。(杀鸡焉用宰牛刀)。就是说我的步枪在八百多开外一枪就能打死一头牛。而在战场上要面对的是比牛小很多的敌人。并且敌我之间的距离只有四百米甚至更近。

大家在抗日电视剧上看的在


二战时期鬼子装备的38大盖是手动步枪,它的容弹量只有五发。并且打一枪需要拉一下枪栓。但是它的射程能达到450多米,精准度也高。它的口径是6.5毫米。

德国的98K毛瑟步枪它的口径为7.92毫米它的有效射程为800米。

美国的M1式加兰德步枪它的口径是7.62毫米它的有效射程为750米。

也就是说在没有狙击镜的情况下即使你能看到敌人,步枪的子弹也能打到但是你也打不中目标。(毕竟没有那么多神枪手)到了二战后期很多国家都换上了半制动步枪,并且大量装备了冲锋枪和狙击枪,大型坦克和装甲车的加入一下又拉近了敌我之间火拼的差距。也就是说在一百米之外你根本就看不到敌人。



步枪口径大子弹打的远。就意味着用的火药多弹壳与弹头的用料也多。同样的5毫米射程400米的子弹能杀死敌人,为何还要用7毫米射程800米的子弹那?这就是所说的步枪威力过剩!


琅琊利剑


这个问题的题设是错误的,并不是在二战末期各国才认为步枪威力过剩,这个趋势从一战期间就出现了。

一战是一场很无趣的战争,虽然号称是世界大战,伤亡也很大,却很少有人回忆一战的经典战例。现在的人们回忆起二战,还能想起斯大林格勒的对峙,诺曼底登陆的辉煌。而回忆起一战,就只剩下两个字——血腥。

无论是索姆河战役还是凡尔登战役,双方都付出了上百万人的伤亡,却没有对战争起什么决定性的作用。客观来说,一战时期的战术没有跟上武器装备的发展,导致了一种非常尴尬的情况。

一战的战斗形式,主要是这样的:

堑壕战,是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旋律。

一战中,各国的防御手段都很强,进攻手段却都很弱。坦克是一战中期才发明的,各国进攻的主要力量还是步兵。而没有防御手段的步兵在机枪和火炮组成的火力网面前就是活靶子,所以一战虽然伤亡很大,战线变化却很慢。一天的血战打下来,很可能战线只移动了几公里。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士兵都蜷缩在了战壕里。如果没有命令,谁也不主动进攻,拿着步枪互射,打打冷枪。由于战壕离的远,一战士兵的步枪必须射程足够长,所以一战的步枪主要以全威力步枪弹为主。毛瑟步枪(也就是通常认为的98K),莫辛纳甘步枪,都是那个年代的经典枪支。

但一战中的将军们很快发现,步枪虽然在隔着战壕互射的时候作用很大。但是如果一方已经进攻到战壕里的时候,拿步枪的士兵非常尴尬。由于上弹慢,火力持续性差,很多时候士兵们甚至会抛下步枪肉搏,或者直接用刺刀较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战的枪支专家们发明了霰弹枪和冲锋枪。霰弹枪射速比步枪快,打击面很广,外号叫“壕沟清扫机”,而冲锋枪射速快,火力持续性强,在短兵相接时优势很大。

但一战后,各国军队依然没有抛弃老式的步枪,因为他们认为未来的战争依然是堑壕战,枪支还是要以保证射程为主。

但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坦克对于陆地战争的形态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从德国发动第一次闪电战开始,欧洲人才明白——原来战争应该是动态的。

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完全颠覆了陆战的形式,各种穿插包抄,将准备固守的法国军队打的落花流水。步兵不再是战场的主流,坦克才是战场的主人。

因为有了坦克,堑壕不再具有了防御意义,敌对双方步兵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绝大多数的战斗在四百米之内的距离中发生,这时候,射速慢威力大的全威力步枪已经开始过时了。

除了坦克之外,机场的改变也决定了步枪的命运。

与一战中的重机枪为主不同,二战中发明了大量的轻机枪和通用机枪,机枪的使用场景不再局限于阵地上。机枪威力大,火力猛。专家们发现,一把机枪使用的好,其杀伤效果胜过几十个步兵。于是步兵火力的配置再次改变,从每个人都是一个战斗单元变成了以机枪为核心的战斗单元。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步兵班里,机枪手负责输出,其他人都是机枪手的辅助而已,他们更多的是负责警卫工作。

所以,对于普通单兵来说,他们需要一款以中近距离为主,火力持续性好的武器。

德国STG44突击步枪应运而生。

德国人削减了传统步枪弹的口径和装药量,但半威力子弹的装药量又要比手枪(冲锋枪)子弹大。这种步枪火力猛,射程始终(400米左右),是当时德军士兵普遍喜爱的一款武器,也收获了很好的战绩。只不过由于当时德国已经日薄西山,没有大规模装备而已。

突击步枪的成本要比全威力步枪高上不少,所以当时各国军队还是以长短结合的方式(全威力步枪+冲锋枪)来装备部队。只有个别土豪装备了突击步枪和半自动步枪,比如德国的STG44和美国的M1加兰德卡宾枪,二者都在战场上有很好的表现。

而在二战后,各国都加紧给士兵们换装突击步枪,随着质优价廉的AK47的发明,世界上彻底淘汰了全威力步枪,属于突击步枪的时代到来了。


小约翰


步枪威力过剩这个问题并不是二战结束的时候才意识到,而是早就意识到了,也一直在改进的,但是二战中的栓动步枪使用的全威力弹,基本无法避免步枪威力过剩的这个问题。

步枪威力过剩,并不是说枪的问题,而是坦克装甲车飞机大炮的广泛应用,让步枪的用武之地一步一步被压缩到了一定的范围内。二战中,人们都意识到,坦克的使用,让步枪最佳射击距离在400米以内,纷纷都截短了枪管。

为何之前的步枪枪管那么长?这和之前的作战形式有关,一战时期打的是堑壕战,两边战壕里能对射半年,距离远,对于步枪的射程要求高,射程不够根本打不到,这就是问题所在。一战那个时代,可以让士兵在战壕内聚精会神的瞄准射击。

我们再回到这个问题,看看什么是步枪威力过剩。步枪威力过剩,简单理解就是,你的实战射击距离通常三四百米,而你的步枪有效射程却有一千米,多出来的这五六百米就叫威力过剩。

射程这个东西,并不是越远越好,射程远了,弹壳内的装药就多,明明两颗子弹的量,你装在一个里了,而你在1000米的距离根本打不到人。相反,距离近了,对精度要求就没那么高了,对于有效射程也没那么高了,这个时候要求的是射速,都贴脸射击了,你单发优势大,还是连发优势大?

为了弥补近战火力不足,人们推出了冲锋枪,射速快火力猛。火力不足导致的就是被敌人压制着打,根本无法抬头。

二战越到后期,坦克的使用就越来越多,巷战也越来越多。坦克的突击,直接把步兵的交火距离变成二三百米的交火距离了。尤其是巷战,即便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期,苏军都要装备大量的冲锋枪。一个巷战,动不动就百八十米的遭遇战,你这枪能打一千米,但是单发栓动有什么用啊,还是冲锋枪来的快啊。

而冲锋枪有了,还有一个问题也出现了,你冲锋枪的有效射程能打一百多米,最多二百米,而栓动步枪能打400米,中间这200-400米的距离,和400米开外的火力差不多,但是这距离很近了,严重的火力不足。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德国人开出了一个很好地解决方案,就是突击步枪。使用中间威力弹的STG44突击步枪,射速不低,精度也足够用,射程很好的弥补了200-400米距离内的断档。当时此枪一出,苏军以为德军人手一挺机枪。

实际上,全威力弹是很难用于突击步枪的,美国的BAR和M14自动步枪就是最好的例子,M14即便开了全自动,后坐力巨大,在越南的丛林里的遭遇战中,还是被AK47吊打,最后改改,变成半自动的精确射手步枪了,在阿富汗的治安战当中扬眉吐气,现在变成M14回头吊打AK47了。

可以说,突击步枪的出现,解决了步枪威力过剩的这个问题。实战证明,400米以上的距离,根本就不适合开枪打仗了,这个距离完全就是拿炮轰了。现在步兵班里的火力配置是,突击步枪+精确射手步枪+班用机枪,精确射手步枪和班用机枪都是拿来做火力延伸、提供支援的。


军武文斋


首先要解释一下什么叫步枪威力过剩,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你的步枪能射击1000米,而实战距离仅为400米,那么多余的六百米就是步枪威力过剩。

可能有些人会说步枪射得远还不好吗?

射得远当然好啦,但是这只适用于一战的堑壕战,交战双方隔得特别远,需要射程极远的步枪进行对射,如果一方得射程达到了一千米,另一方的射程只有八百米,那么这射程远得一方就可以利用射程优势击杀敌人。所以这种打法就对射程和枪械的精准度有着极高的要求。

后来德国开启了新的作战方式,就是所谓的运动战。

运动战打的欧洲国家措手不及,运动战从此成为主流,一战流行的传统堑壕战成为了过去式。

他们经常利用坦克对敌方阵地进行碾压,直接到了地方再把士兵放下去,装甲部队的应用使得士兵短兵相接的机会越来越大,经常看见士兵坐在坦克上手里抱着一把冲锋枪,到了地方之后就开始疯狂扫射,如果再拿那种威力过剩的步枪去打敌人那不是找死吗,这可是近战,不需要多高的精准度,也不需要极远的射程。别人都快贴着脸了,你还打一枪上一次膛。

此时唯一需要就是强大的火力压制。而冲锋枪虽然射程近,口径小,谈不上有任何精准度。但是挡不住人家火力猛啊,经常压得对面抬不起头。仅从这点来说,传统的步枪完全不够用。

坦克和飞机的问世也缩短了两者之间的交火距离。

四百米之外完全可以用坦克炮进行炮火覆盖打击,也同样可以使用飞机投掷轰炸目标。传统的堑壕战不再适用于二战,射程太远就意味着需要装填的弹药量也多,步枪口径越大子弹打的越远,本来四百米五毫米子弹可以解决的事情,你非要填充一千米7.62的子弹。况且就算你射程远,穿透力极强,可是面对坦克飞机这些大铁疙瘩你还有何优势?坦克你射不穿,飞机你又打不着啊。

到了二战后期,装甲部队使用越来越频繁。而这些大铁疙瘩的到来就把士兵的射击范围直接压到了二三百米。尤其是巷战,动不动就一两百米甚至几十米内区间交火。请问,这个时候是单发狙厉害还是冲锋枪厉害?

从一战沿用至今的中口径全威力步枪弹加上传统的长枪管栓动步枪,在巷战条件下无疑非常不便,所以舍弃多余的射程成了各国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而且步枪威力过剩也不是二战末期才开始有的现象,而是早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那段时间,各国军队就已经有了那个想法了,只不过还没有全面实施,在二战这个科技狂潮的井喷下,大量杀人利器和机械化部队的问世,使得步枪威力过剩这个问题不得不提上台面。

很多武器形态就是随着战争走向而变化的,就比如在巷战中,传统的大威力步枪越来越力不从心,毕竟这个时候得短兵相接靠的还是绝对的火力压制。


历来现实


这就要说到步枪威力过剩这个概念了,步枪威力过剩其实就是说子弹出鞘以后飞行的距离要远远大于实际的战斗距离,就比如步枪的子弹能够飞两千米,实际的作战距离却只有五百米,这多余的一千五百米就是过剩的意思了。如果当时战争年代知道的话,一定是一件好事,但是是直到二战快要结束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步枪威力过剩的。有的声音提出质疑,是枪的问题吗,其实并不完全是的。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当时的战争年代的社会大环境的一个剪影。在战争年代,枪支是根据士兵们的需求和战事需要逐渐升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战斗两方国家一般是在各自军队的战壕里对战,专业的来就是堑壕战,运用的武器大部分是远程对射的步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两个国家打仗一般采取的堑壕战,所以步枪的威力是比较大的。

一般是在四百到六百米的样子,冲锋枪的话,一般是在二百米左右,再加上那个年代的科技并不是非常发达,二百米到四百米就出现了一个空窗期。在一些当时的很多国家,战争所需要的弹药准备的是非常多的,很足够,数量非常庞大,质量又好,威力是比较优秀的,但是数量再多也抵抗不了大量的消耗,而且在战争中,需要不断地移动阵地,而且一旦军队遇到危机情况的话,就必须迅速撤离,这个时候就需要扔很多枪支了。

在准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有些国家发现步枪威力过剩的情况,但是为了军事需求,还是不断的研发新的战斗武器。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两个国家的战斗已经是不仅仅固定在各自的战壕内,在德国的第一次转变后,很多国家都开始了新的作战方式,就是所谓的闪电战。因为战事的需要,德国等国家研发了坦克等大型武装设备,战斗过程中。

有的士兵坐在坦克上,手里拿着冲锋枪,进行突进,到了地方就下车开始打,远程的基本上坦克就可以解决,发射一炮就能把对方以为平地。也是因为作战形式的变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慢慢的很多国家就发现步枪的威力确实是过剩了。虽然在战斗的进程中已经研发了一千米甚至是两千米的射击,但是二战后战斗武器已经慢慢的转变为坦克飞机了,这些步枪的威力再大,射程再远,也比不上坦克飞机,再厉害也是没用了。





范小叻叻


这个其实是跟枪的使用者有关系!在二战前期,由于有大量的优质战士,他们的枪法非常准,比如《亮剑》里有一幕是赵刚在150米外三枪连中爆头,李云龙叫好,而实际上当时的的正规日军在枪法上基本上都是这个水平,虽然不一定做不到三发全中,但是打个八九不离十肯定可以,这是得益于严格的兵员遴选与长期训练的结果。当时的日军也不过30万人,所有士兵全是当了3~5年以上的老兵。

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部队大规模扩军,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军的规模已经从1931年的30万人扩编到380万人,这部队增加了10倍,人员遴选质量肯定是变差的,比如日军的丁级师团是只要是男的都收,或者像男的也收,然后训练上也是严重不足,往往是刚成军就送往战场了,而且还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增加的兵员缺乏训练的武器弹药(人数增加十倍训练弹药也得增加十倍),他们往往是摸枪都没几次,所以他们的枪法是非常的差,50米以后就开始打不准了。但是呢,三八大盖的射程是450米,这多余出来的就是威力过剩。

所以呢,说到底是人的问题!兵员素质差的时候就对自动化武器非常依赖,枪打得不准就靠数量来凑,像三八大盖这种拉拴式步枪就跟不上时代了。


优己



莫辛纳甘步枪所使用的7.62×54R大威力子弹,这枪早在一战之前就生产了,流入到我国之后被称作“水连珠”,所发射的7.62×54R弹在1500外仍然极具杀伤效果,我军狙击英雄张桃芳就用它的“骑兵型”击毙的300多敌人。

步枪口径标准化、制式化的初期,步枪的威力都很大!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军队的武器种类比较贫乏,基本上连队里的火力除了一两挺“马克沁”重机枪之外,也只有步枪和几枚手榴弹了,轻机枪、冲锋枪、轻型迫击炮、火箭筒…这些武器装备都是在一战期间有了雏形,二战期间得以完善,所以在连队火力单一的条件下只能是加大步枪的威力,以对付600米甚至更远的目标。
春田步枪的标尺,隐约可见最远标尺距离为2700米,这个距离打到单个目标的概率几乎为零!通常情况下,大威力步枪打击超过1000米外的远距离目标,都采用营连分队集火射击的方式,比如说:一个营千八百人将村子包围,马克沁重机枪封锁要道,步枪在2000米外列队将枪的标尺设定好,然后举起同时开火…几轮下来可以起到马克沁低射速的效果,几千发子弹从天而降的杀伤效果也是明显的!


德军98K步枪使用的是7.92×57毫米毛瑟弹,威力更是巨大的,由于枪管长,子弹发射药量多枪口初速很高,飞行弹道也更加平直,打击目标比较准确…所以98K和莫辛纳甘步枪经过改进都出现狙击步枪型号。

一战期间大威力步枪仍然是步兵分队的主要武器,特别是“战壕战”期间双方待在战壕内,在有“马克沁”重机枪压阵和战壕外多道铁丝网的阻隔下,用步枪相互对射,但这个时候步枪威力过剩的问题就开始显现了,双方战壕距离相隔400~600米的距离,而且都在深壕和防炮洞内隐蔽…能找到的目标非常少,800米外更远的目标受视觉和受枪加工工艺的限制,也打不到…即便是对方步兵冲击过来受地形、铁丝网、雷场的阻隔,行动也是很迟缓的!从400~600米的距离突击到战壕前需要很长时间,在这个距离内,防守一方对目标的视觉是清晰的,可以从容的射击!而且一战也催生了不少新装备,特别是坦克、飞机,等武器出现之后,陆军装备开始往系统化方向发展…步枪需要打击远距离目标的情景也再也不会发生了。


到了二战中后期随着机械化战争水平的提高,武器装备更加多样化,步兵分队大量的装备了:轻重机枪、迫击炮,后期还大量的装备了单兵火箭筒…火力打击层次有了较明确的分工,3000米外由连属迫击炮进行覆盖、1000米外由重机枪招呼、600米则是轻机枪的射击距离…步枪的射击距离已经下降到了打击400米内目标了!这样的距离如果再使用大威力步枪弹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但二战初期各国军队装备的步枪也没啥新型号,多数仍然是一战期间完善的步枪,暂时没有新武器只能凑合用…。
现代突击步枪的始祖德国的STG44

,它的子弹口径是7.92×33毫米,虽然口径与98K一样,但威力显著的下降了,不过与MP38/40冲锋枪所使用的9×19毫米冲锋枪子弹相比,它的威力要大了很多!因为威力介于大威力步枪弹和冲锋枪弹之间,所以叫做“中间威力弹”。

总之,战争是武器装备发展的“催化剂”,根据战争的实际需要会诞生各种武器,步枪弹大威力时代是因为几乎没有其它武器,只能是“一支步枪打天下”!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新式装备层出不穷,它们在射程和威力上都大大超过步枪,所以步枪根据战争的需要也要回归到适合它的射程和威力。


皇家橡树1972


二战期间使用最多的武器想必就是步枪了,其射程、攻击力高于手枪,重量轻于机关枪却方便携带。当初各国军方在快打完二战的时候才发现步枪威力远不止这些,并且有人觉出步枪的威力过剩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关于二战步枪威力过剩的问题,是打到后期才被人们提出来的,这实际上跟战争环境有关系。所谓步枪的威力过剩,是说子弹被射出去的距离很远,而二战双方的战斗距离不需要那么远,假如普遍战役双方相距400米,而打得的子弹却飞到800米,那么等于有400米的距离过剩。

一战跟二战的做战模式各不相同,因为一战期间大部分参战国用的都是老式步枪,二战爆发后步枪被进一步加以改进,于是专家们就更加觉得步枪的威力过剩了。根据了解二战的军用步枪数据,其射程高达400-600米,冲锋枪则射距在两百米,因此两种枪的射程有两百到四百米的距离。


如老式栓动步枪,其特点是子弹多,枪管长,射程跟杀伤力也很强。一战期间经常触发战壕远距离对决,双方军队在自己战壕内进行互相对射,这就很考验步枪的射程,如果对方射出800米的距离,而自己方的步枪只能射六百米的话,这就说明敌人占有200米的优势,当你射不到敌人的时候,人家早就利用这200米射到你了。


后来爆发二战,德国军方开始抛弃这种战壕远距离开战模式,并改进成机械化战术,他们专门已强悍的坦克军团进行推进碾杀,这时步兵们也得跟着坦克缩短了交战距离。 坦克加入战场,使得步兵对战的距离普遍缩短,本来能打800米的步枪此时无疑有点多余,因为很多时候双方都是在400米左右距离开战,甚至用冲锋枪的需要跑近200米射距才开打,因此步枪射程太远的问题就成了多余过剩。

历史上表现步枪威力过剩的战例有斯大林格勒战役,当初苏联跟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荒地上短兵交接,双方的距离拉得非常近,这情况下明显是用冲锋枪占绝对手势,要是想用栓动步枪还不如用手枪便捷快速,因为当你托起步枪要标准的时候,说不定对方用手枪一枪就把你撂倒了。


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双方交战的距离太过近,所以子弹的射程远近已不太重要,其要注重的是射速问题,毕竟的真实战争不是拍影视剧,不是谁都能做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唯有提高射速多打几发子弹才能高几率的射中敌人。

栓动步枪的过剩问题到二战后期已经有很多国家意识到并改进,他们开始按所需求改换枪支,唯独还有日本比较倔强,他们起先还是坚持用栓动步枪很少使用冲锋枪,可能是近距作战吃过亏之后,才发现栓动步枪虽然能射800米,但敌人多数是在200-400米范围内跟自方交战,所以没必要坚持用栓动步枪,改用短距离射速快的冲锋枪更为合适。

不久后,日方就研制出一款无保险的百式冲锋枪,其射程达到450米,不过后期的99步枪射程高到了2400米,大部分战况下400米距离射程已经够用,那么多出的2000米估计是想让士兵当狙击枪来使用了。后来苏联也开始意识到栓动步枪战斗力过剩的问题,这才导致发明出著名的AK47步枪,该枪射程300米,威力强悍射速快准狠,自从它降世后,就一直深受各方军事人员的好评,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猫眼观史


什么叫威力过剩?是火力密集程度过高?还是枪弹出膛动能太大?

如果是前者,题主的命题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二十世纪以来,步枪从拴动步枪演进到自动步枪,火力越来越密集。

二战实战表明,自动步枪比拴动步枪优越得多,现在,已经没有正规军装备拴动步枪了。

至于普通步枪枪弹出膛动能,二十世纪后确实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

第一,步兵装备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场火力配置比二十世纪初丰富得多,各种轻型武器,乃至火炮、坦克等重型武器,对普通步枪的中远程火力需求大大减弱了,普通步枪远射程不再重要;

第二,步枪本身也演变出多种层次:普通步枪和狙击步枪,班用火力配置,中远程火力也由机枪和狙击步枪提供,普通步枪主要是为了近战和冲锋;

第三,近战和冲锋,火力的密集和连续性,比枪弹威力重要,减少枪弹威力,虽然牺牲了射程,但步枪重量、枪弹重量、后坐力都减少了,后坐力减少,对自动武器的射速和射击精度提高至关重要,更时候现代战争的普通步枪使用场景。

因此,现代步兵火力配置丰富,普通步枪的使用场景变成比较单一近战和冲锋,牺牲射程和提高射速,也就是现代步枪的自然选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