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互金专项整治再调时间表,央行表态还需1-2年

互金专项整治再调时间表,央行表态还需1-2年

原计划于去年3月完成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又有了新的时间表。7月9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指出,按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总体安排,还需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央行表态给接下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确定了思路、任务和大致时间表。

互金专项整治再调时间表,央行表态还需1-2年

01

互金专项整治再延期

7月9日,央行的公告显示,近日,央行会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召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在会议上,潘功胜指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总体安排,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对于央行此次表态,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认为,此次央行公告非常及时,对于接下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确定了思路、任务和大致时间表。

潘功胜指出,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互联网金融总体风险水平显著下降,监管制度机制逐步完善,但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化解任务仍然艰巨,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认为,监管此次表态,间接表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风险隐患依旧突出,当前整改期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非但不会退出,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强化。

事实上,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自2016年4月就已展开,原计划于2017年3月底前完成。在此期间,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10月公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其中包括四个阶段:摸底排查、清理整顿、督查和评估、验收和总结。去年6月,有消息称,原定于今年3月完成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将延期一年左右,2018年6月作为最后的期限接受监管验收。不过,直到目前,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仍在进行中。

在新联在线CEO陈智诚看来,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已经发展了11年,在此期间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刀切的整治或者备案能一次性解决的,各类问题错综复杂。尤其关键的是,当前公众对于网贷行业的印象和定位,很多依然是以信用中介的形式看待,投资人迷信的是平台的品牌、体量、股东等反映平台信用的条件,大多数投资人并不具备独立判断底层资产风险的能力,也不具备承受风险的能力,网贷平台以高风险的资产面对低风险承受能力的普通人,是这个行业所存在的最难调和的问题。互金专项整治需要从根本上调和这个矛盾,要建立平台退出机制、建立投资人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甚至要建立投资人准入机制,这是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02

网贷行业掀起暴雷潮

互金专项整治再调时间表,央行表态还需1-2年

作为互联网金融细分业态的网贷行业,市场认为,网贷备案工作会在互金专项整治工作完成后才能全面落地。薛洪言指出,央行给出了1-2年的时间节点,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网贷平台备案还要等待1-2年的时间,确定的时间节点对于P2P平台稳定发展预期、有序推动整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去年12月原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各地应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不过,目前,网贷备案已经延期。在此背景下,行业进入存量洗牌期,一方面,出现“暴雷潮”,另一方面,平台上市、融资消息不断。分析人士预计今年下半年还将会陆续发生暴雷事件,整个行业要面临进一步清洗。

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P2P发展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在运营P2P平台共2835家,上半年新增P2P平台36家,消亡721家。其中,累计消亡平台类型包括长时间网站无法访问、僵尸网站(长时间网站不更新)、主动退出以及经侦立案等,其中网站无法访问情况居多。

一位不愿具名的网贷平台高管表示,近段时间,“630大限”及“备案延期”这两大达摩克利斯之剑对于平台和投资人信心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投资人担忧行业能否持续发展下去、平台是否通过备案等,影响了其投资信心,间接导致这一轮的行业流动性危机。监管这次及时表态,表达未来的监管节奏和要求,是对行业发展方向的一个肯定,也是提振投资人、平台从业者信心的一个重要举措。

薛洪言认为,备案延期表明了P2P行业合规整改的复杂性。当前,P2P行业的监管规则基本明确,难的是落地执行,合规整改以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第一原则,为促进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目标,需要统筹考虑各种因素,比如银行存管的落地需要考虑到存管银行的态度和推进力度、比如存量违规业务的清理需要考虑到业务期限结构和流动性压力等等,最终的结果便是预先设定的期限一再延后。某种程度上,也是合规整改实事求是的表现。

03

市场呼吁平台良性退出

互金专项整治再调时间表,央行表态还需1-2年

自6月以来,P2P网贷行业出现了一波平台爆雷潮,行业参与者市场心态明显波动。另据网贷之家统计,今年6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66家,其中问题平台52家,包括提现困难49家、跑路3家,尤其是6月中旬,800亿平台唐小僧爆雷,牵涉到全国将近10万投资人。

“6月以来,网贷平台的退出以恶性方式为主,多数出现提现困难。在后续的平台退出方式上,央行明确要稳妥有序加速存量违法违规机构和业务活动退出,引导机构无风险退出,对于违规的平台则开展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未来,网贷行业的平台退出方式有望回归良性状态。”于百程指出,公告中明确了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在网贷行业,备案的延期已经在市场预期之中,1-2年时间等于给了监管方和平台方比较充分的时间做完善和调整。

薛洪言表示,当前的网贷行业,可谓内外交困,天时地利人和尽失。实体经济去杠杆导致资金面紧张、债务人违约风险增大;网贷备案不定时延期,缺少一批得到合规认证—即备案的大平台引领,行业发展失去主心骨和方向;内外交困下,P2P平台密集爆雷,舆论广泛质疑,投资者闻P2P色变,上市平台市值大幅缩水。在此背景下,P2P行业再次陷入危急时刻。

陈智诚认为,先整治后备案,这是“824”以来各互联网金融监管文件都多次重申及强调的合规顺序。备案延期,会有更充足的时间使平台的风险充分暴露,也更能避免平台“带病验收”情况的发生。在网贷延期及全国性统一监管政策出台期间,监管部门有更充足的时间根据国情与行业现状,制定更全面、更能稳定金融秩序的监管措施,使行业风险充分暴露的同时实现软着陆。

在未来的监管体系上,央行公告中两次强调了要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体系。于百程认为,这表明监管方会更加深入的研究互联网金融的特点,进行监管上的创新。同时,在1-2年时间内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显示监管方无意急于求成,而是将根据行业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更加契合行业实际。

薛洪言建议,P2P平台应继续聚焦于合规整改、不良处置、科技赋能、转型整改,经营业绩稳住了,人心也就稳住了,在行业分化大潮中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互金专项整治再调时间表,央行表态还需1-2年

精彩回顾

互金专项整治再调时间表,央行表态还需1-2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